關於愛的發言稿

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

關於愛的發言稿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爲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愛,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爲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鮮血.爲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可以拋棄一切,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

讓校園充滿愛

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副主席漢姆柏格先生對體現《兒童權利公約》基本精神的四個原則做了說明①兒童的最佳利益原則 ②尊重兒童尊嚴的原則 ③尊重兒童的觀點和意見的原則 ④無歧視原則。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習慣於以成年人的是非標準衡量一切,以成年人心目中的理想的模式爲孩子設計未來。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口頭禪就是“好孩子一定要聽大人的話”,有人把我們的教育稱爲“聽話的教育”,但是“聽話的教育”肯定不利於人的個性的發展。肖川先生說道“完整的愛、健康的愛應當包含五個要素,瞭解、尊重、關懷、給予、責任,五者爲統一整體,缺乏其中之一,愛都是不完整的”

由此我聯想到我們的學校教育,我們的教師很少從學生的需要、興趣出發來組織學習內容,甚至於一手操辦學生的學習,硬性規定各種各樣的要求,限制學生的個性、自由的發展,佔用學生在校時間。“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話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就是因爲有廣闊的市場,在很多的地方都存在這樣的現象,甚至於學生爲什麼要考,教師爲什麼要考,這樣的問題可能很多人只能是茫然。另外,我們的教師在平常的教學和處理問題的時候通常都是以自我爲中心,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是好學生,既然是好學生就該聽老師的話”,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缺乏瞭解、缺乏尊重,長此以往學生面對這樣的教師不是充滿尊敬而是厭煩,甚至說產生敵對情緒,而教師面對這樣的學生時又常常採用比較粗暴的處理方法,導致惡性循環。

我們的教師往往一味的從自己的心思和願望出發,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係、地位不是平等、民主的,而是一種專制,體現的是一種教師的絕對權威,所以我們教師一定要改變這種狀況,我們要俯下身來看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育人環境,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裏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教學才能得以和諧的進行,整個教學環境才能體會出一種“愛”,一種真正的愛、完整的愛、健康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