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感恩父母演講稿3篇

感恩父母演講稿 篇1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講述一個關於母親的故事—生命的姿勢。

【必備】感恩父母演講稿3篇

一對夫婦是登山運動員,爲了慶賀他們的兒子一週歲生日,他們決定揹着兒子登上7000米的雪山。

然而,就在他們登上了5000米的高度時,狂風大作,雪花飛舞。氣溫下降到零下40℃。兩人情急之中找到一處山洞,暫時躲避風雪。

氣溫不斷地下降,妻子懷中的孩子被凍得嘴脣發紫,最主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溫的環境之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膚都會導致迅速地降低體溫,()同學們,你也許常常爲爸爸媽媽當大官做大生意而沾沾自喜引以爲榮,認爲這輩子可以穩靠地過上好日子,於是高枕無憂有恃無恐,學習鬆鬆垮垮,生活隨便,行爲放蕩,整天逍遙自在得過且過,大把大把挖錢整日整夜不歸……時間一久就會有生命的危險,怎麼辦?孩子的哭聲越來越弱,他很快就會因爲缺少食物而被凍餓而死。

丈夫制止了妻子幾次要餵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睜睜地看着妻子被凍死。然而如果不給孩子餵奶,孩子就會很快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

丈夫把妻子和兒子攬在懷中。儘管如此,餵過一次奶的妻子體溫下降了兩度,她的體能受到了嚴重損耗。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失,孩子需要一次一次地餵奶,妻子的體溫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這個風雪狂舞的5000米高山上,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餵奶中一點點地消逝。

3天后,當救援人員趕到時,這位偉大的母親已被凍成一尊雕塑,而她依然保持着餵奶的姿勢,屹立不倒。她的兒子,她用生命哺育着的孩子正在爸爸的懷裏安然地睡眠,(音樂起)他臉色紅潤,神態安詳。被偉大的生命的愛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自己有一位偉大的母親?她的母愛可以超越5000米的高山而在風雪之中塑造生命。

感恩父母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踐行孝道。”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有王祥“臥冰求鯉”、黃香“扇枕溫席”等美談,今有田世國爲母捐腎、鄒尊喜背父上學等佳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撫養我們長大。父母的皺紋深了,卻滋潤了我們青春的臉龐;父母的眼睛花了,卻明亮了我們清澈的雙眸。 你是否記得,當你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時,父母眼中那欣喜的淚水;

你是否記得,當你咿呀學語,叫第一聲爸媽時,父母臉上那幸福的笑容;你是否還記得,當你生病時,父母徹夜無眠、守在牀頭,佈滿血絲的雙眼;

古語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動物尚能如此,做爲人類的我們,又怎能不感恩父母,踐行孝道呢? 也許有同學會說:“我們現在還小,等長大以後,爸爸、媽媽老了,再盡孝道也不遲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2014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使我深刻地領悟到了這句話,我明白了:孝心不能等,盡孝要趁早。

那年春節,當所有人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慶氛圍時,我的媽媽卻突發腦出血,昏迷不醒。看着媽媽被擡上救護車的那一刻,我感覺天都快要塌了。往日裏,媽媽照顧我、呵護我的點點滴滴,一幕一幕浮現在眼前。媽媽,請您不要丟下我,女兒還沒來得及報答您 ;媽媽,請您不要離開我,女兒還沒來得及說愛您。幸運的是,經過手術,媽媽的命保住了。我暗暗地告訴自己:從今以後,要乖乖地聽媽媽的話,好好地照顧媽媽。打那時起,我從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變成了一個乖巧懂事、善解人意的小助手。每天幫媽媽洗臉洗手,給媽媽捶背按摩,陪媽媽散步,逗媽媽開心。如今,媽媽已經完全康復了,我的心裏簡直比蜜還要甜。

雖然我們現在還小,不能爲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但是,我們可以在學習上、生活中自立自強,少讓父母爲我們操心。等我們長大了,也要像小時候他們愛我們一樣,多給父母一些關愛。如果有一天,他們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的時候,請緊緊握住他們的手,陪他們慢慢地走,就像當年他們牽着我們的手一樣。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親愛的同學們,感恩父母、踐行孝道,不僅僅是你我的一份責任,更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精神支柱與根基。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爲傳承中華美德、弘揚孝道文化,儘自己應有的義務吧!最後,衷心地祝願全天下的父母永遠幸福、安康!

感恩父母演講稿 篇3

高中感恩父母演講稿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同學們,我們從哪裏來?聽到這個問題,大家肯定都會說,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

儘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爲了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麼辛苦,那麼努力。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因爲我不瞭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着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古語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一點一滴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幫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因此,我們應該懂得感恩,懂得感謝父母。我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獨立邁開一步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寫出一個字的時候??是父母在身邊耐心地教導我們。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託。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爲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而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着我們還是父母。

現在我離開了遠方的父母,來到了新華,母親問我會不會想家的時候,我很堅定地說:“不會,肯定不會!”可是來了學校,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面孔,我好想哭。正心煩意亂的時候,家裏來了電話,母親恰到好處地問我好嗎。我的眼淚很快就下來了,強忍着纔沒讓她發覺。沒慢慢熟悉了後,雖然不再如當初那麼想家,但總有不開心的時候,很多次夜晚來臨,心情寂寞的時候,就會自然的想起遠方的家人,想起那在遙遠的山村中自己生活了十幾個春秋的家,打個電話問候一聲,聽聽父母那慈祥的聲音。母親的話總是那幾句,卻每次都讓我心裏的煩悶一掃而空,不知去向:“孩子,在學校好嗎?家裏什麼

都好,不要太過掛念。”母親時時刻刻想念着我,記掛着我的飲食起居,詢問着在遠方的我是否還習慣異鄉的生活,時時的囑咐着我要保重身體,母親的聲聲關愛,又怎讓我不掛念家人呢?電話裏父親的聲音有些沙啞,老實的父親不會說太多的話,電話裏的他總是問我“吃飯了沒有,有沒有生活費,要吃的好一點,?”但是我心裏清楚地知道,父親用他的勤勞養育着他的孩子,用他的質樸的性格教育着他的孩子,父親爲他的孩子而感到驕傲。不善言辭的他把他滿腔的愛融進了向別人講自己孩子時的那一臉燦爛的笑裏。我們家在農村,撫養我和哥哥很不容易,更何況要送我們都讀書。面對鉅額的學費,父母咬牙堅持着,任生活的重擔把他們的肩膀壓彎,毫無怨言。現在,我們都在外面學習或是工作,守着空空的房子,接電話就成了父母最快樂的事了。我們一個個打電話回去,父母樂滋滋地告訴其他幾個的情況。我想,那也許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刻。雖然遠在他鄉,離父母何止十萬八千里,但是父母給的關愛還無時無刻的在我的身邊圍繞着,父母給我的無窮力量鼓勵着我度過一個又一個寂寞時刻,他們始終是我精神的支柱。生活並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爲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麪,都會慰藉父母曾爲我們百般焦慮的心。

感恩父母,並不難做到。我們也許會記得感謝長途路上給我們一碗水喝的大嬸,也許會記得感謝給我們讓座的大哥哥,也許會記得感謝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是的,他們當然是我們要感謝的,可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