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精神講話稿

北京從來就是一個包容的城市,所謂包容,我的理解,不是這個城市有多麼大的胸懷,而是這座城市的功能決定了這個城市的特色和性格。可以說沒有包容,就沒有今日的北京。北京精神中的包容與厚德,不僅是對北京性格的表述,也是對北京這座城市特色的概述,過去如此,今天如此,今後同樣如此。

北京精神講話稿

本人北京生,北京長,對北京話有着很深刻的印象,也曾經張口閉口的一口“京片子”。但在印象中,街坊鄰居、同學同事的家裏絕少有全家一水兒的“京片子”,基本都是南腔北調的.多,那時候小也辨別不出都是哪裏的方言,但一聽口音就明白這人是從老家過來的,除了口音,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同。而北京大概也就是在這種南來北往的交往與交融中逐漸形成了自己城市的性格——包容。

這次,北京精神表述語公佈之後,有人對包容這個詞不感冒,認爲北京人都很牛,談不上包容。這話看怎麼說了,就個人在北京的成長體會而言,不管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還是移民過來的北京人真沒覺得自己有多牛,所謂北京大(de第四聲)爺也不是逮誰跟誰牛。北京城裏的老百姓也同全國各地的人們一樣過着普通的生活,算計着一年到頭的油鹽醬醋柴米茶,說句通俗的話,再牛的人一頓不吃你試試?

所以,北京人的牛,與其說是北京人骨子裏的成分,不如說是外來人強加進去的,因爲就北京這座城市而言,除了被稱爲首都的時候讓人感覺狠太自豪,狠太牛氣之外,其他的時候不過都是些平平常常,稀鬆稀鬆的日子而已。試問,甭管是到此一遊,還是到此長留,到了首都您能沒有一點自己很牛的感覺嗎?確切說,那應該是一種是自豪,中國人的自豪,愛國愛家的自豪。

再說厚德,厚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今日的北京將厚德融入北京精神,是一種對傳統的肯定,更體現爲一種傳承。厚德不是嘴上說說,而是在具體言行坐臥中的體現。記得小時候,一家鄰居的老人煤氣中毒,聽到120的笛鳴,半條衚衕的人都跑了出來,不是來圍觀而是來幫助,那時好像還沒擔架工,好些鄰居自告奮勇幫着那家人擡擔架,我清楚的記得一個鄰居衝着自己家的孩子大喊,讓回家給他拿件衣服,他要跟着救護車一起去醫院,那急切和焦慮的表情好像是自己的老人得了急症。如今那片衚衕已經在城市改造中煙消雲散,但那個衚衕裏留下的這個情景至今仍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裏。

如果說包容是一座城市的特徵,那麼厚德便是這座城市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北京從幾十萬、幾百萬,到如今的上千萬人口,如果沒有了包容之心,如果失去了厚德之本,別說城市精神了,就是人都會無精打采了。

因此,如果說北京的包容與北京的厚德,其實很簡單,她就存在於每個行業每個人的生活裏、工作中,它也許體現在一件敬老愛老的故事裏,它也許體現在一次出租汽車司機的熱誠服務中。

生活的瑣碎,記述着生活的普通,生活的普通,記錄着生活的真誠,北京精神的意義在於:讓包容光大,讓厚德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