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中2016屆畢業致辭 各位畢業生

各位畢業生、各位尊敬的家長、各位來自於兄弟學校的領導和同學、各位嘉賓: 感謝大家蒞臨,今天我們在偉大的母親節舉行二零一四屆同學的畢業典禮。我們充滿着感恩、激動和回憶,還充滿着傷感、恐懼和憧憬。這是個值得永遠紀念的日子,今天我們在人生的路途中,打下了成年人的第一座界樁,明天我們就要向母親和母校揮手遠別!

鄭州一中2016屆畢業致辭 各位畢業生

剛纔進入會場的時候,我看見一位家長的眼角閃爍着淚光。那是我看到過的一位母親瞅着孩子邁出蹣跚的第一步時的表情,我斷言,在你們結婚時、在你們喜得貴子時,你們的母親還會有這種表情!所以我建議大家站起來,爲她們熱烈地鼓掌。讓我們真誠地感謝母親和父親!謝謝他們十八年來日日的期待和厚愛,時時的鞭策和支持!雖然這種期待給了我們壓力,雖然這種厚愛給了我們寵慣,雖然這種鞭策有時顯得粗暴,雖然這種支持有時顯得功利,但無論如何,你我都不能否認,這是一種世界上難以替代的、最無私的、最珍貴的愛!剛纔母親眼中的淚花,讓我們充盈着溫潤和暖和的感覺。有了這種感覺,就是走得再遠再累,我們也不會孤獨、也不會悲傷。就是江湖再險再惡,我們也不會沉淪,也不會冷漠。讓我們把5月11日的畢業典禮,作爲特殊意義的禮物,獻給母親,獻給母親般的師長們!

有句老話:從小看大,三歲知老。這話是說三歲左右的幼年所受到的教育和表現,決定着成年後的出息和成就。但我認爲這句話有着更多的涵義:人從出生開始,每三年就是人生的一座里程碑或轉折。十八年前你出生了,十五年前你上了幼兒園,十二年前你上了國小,六年前你上了國中,三年前你上了高中。但十五歲開始的週期纔是你生命色彩中最濃墨的一筆。十五歲,有了強烈的獨立意識,有了勃勃的青春萌動,有了命運

的苦苦思索。德國教育家本雅明曾這樣說過“每個人年輕時都親手轉動過命運的車輪,從這車輪裏遲早都會轉出一生中的大事件。因爲,只有十五歲時意識或嘗試過的事情,纔會在將來某一天成爲我們的精神興奮點”十五歲那年你走進了鄭州中原西路182號,曾記否?你躺在綠草如茵的牧羊坡上,凝望着天高鳥飛;曾記否?你站在ZYZ先生的雕像旁,一臉的若有所思;曾記否?你穿過了滋蘭、樹蕙、積山樓的連綿長廊,尋覓着誰的足跡;曾記否?你駐足滴水潭那汪水岸旁,俯視着水闊魚躍;從此,你成了182號院的主人。晨觀朝霞日出,暮望星月鉤。從此,你如鳳凰涅磐般的燃燒着,煎熬着少年的激情:作業的忙亂和春華秋實,考試的灰心和滿園芬芳;此時的自卑和彼時的自負,昨日的矜持和今日的張揚,交織在你似錦般的生活裏。182號院沒有“教室”,只有“學堂”。你說“教室”讓人感到了空間的壓迫和時間的呆滯,你說“學堂”讓人感到了空中白雲的飄逸,全身毛孔的舒暢;你說主體課堂讓你聽見了“滋蘭”一辭中的溪水流淌,自習課堂讓你沐浴了“樹蕙”二字中的煦煦陽光,卓越課堂讓你量出了積山的山遙路長。

你在182號院度過了1000個日夜,有多少次對話?有多少幅場景?有多少個夢想?有多少回惆悵?不知哪次對話、哪幅場景、哪個夢想、哪回惆悵,能成爲你將來某一天的精神興奮點!能譜寫你明天某一篇的輝煌樂章!

一位教政治的老師告訴我:校長您是學化學的,但您知道嗎?中世紀煉金術士們並不把煉黃金做爲自己的最高追求,他們夢寐的是通過化學反應,得到一種叫做哲人石的物質。這是一種有着魔法般力量的神奇之物,人們通過它,就能從凡身肉體穿越到一個超凡脫谷的通靈世界。謝謝這位老師讓我頓悟了科學的人文意義。讓我聚神於怎樣讓教育引導學生從物質世界走向精神世界的思考中:學子們明天就要奔向五湖四海,他們除了帶着優秀的學業成績,還能帶着什麼?一位學者說過一句話:“畢業三年後,人就會

把學校所教的開始忘光。但一旦到了這個階段,人才會開始漸入佳境。”被使用的知識變成了你的一種技能,被束之高閣的知識在記憶中留下了碎碎片片。所以很多很多人,於很多很多年後,在時間的沖刷下,學校飄零在他腦海裏的只剩下一個似曾相識的名稱,猶如索然無味的人生旅途上走過的一個平凡客棧。但我們的校友中許多人離開了許多年,心裏永遠埋着一線藕斷絲連的情思。時間愈久,記憶愈新。爲什麼?因爲他們帶走了中原西路182號院的ZYZ先生精神!2015屆的畢業同學們,這種精神會讓昨天、今天發生在182號院的片片斷斷,蒙太奇般剪輯在你們明天、後天的故事中。

ZYZ先生的精神是仁的精神,我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做“學校文化就是愛的文化”,闡述的就是這種精神。我想起了那句曾經在網上瘋傳一時的話:“寧願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我還想起了高中時讀過的一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對182號院的學子來講,哭與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愛情和自由。物慾橫流的時代讓青年人少了不應該少的天真,多了不應該多的看破紅塵的少年老成;少了不應該少的清純,多了不應該多的觥籌交錯的你來我往。“成熟”兩字在當下人的眼中,更多的是暮氣、俗氣。生命要鮮活,就要保留幾份清純和天真。清純纔有溫馨和輕鬆,天真纔有執著和銳氣。早熟了難免匆匆間格局太小,晚成了方可從容中謀劃宏圖。好的教育不是不爲,而是順勢而爲。尊重自然,保護天性,這纔是教育的`愛,纔是愛的教育。做個好教師,尊重學生是愛;做個好家長,尊重孩子是愛;做個好校長,尊重天性是愛;做個在自己崗位上求善、爲善、盡善的人也是愛。應試教育就是知識的教育,素質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如果我們信仰着愛、裝滿着愛、播撒着愛,即便世界籠罩着陰影,我們也會面向光明!即便世界瀰漫着絕望,我們也敢憧憬未來!即便世界充滿着猜度,我們也高舉着信任!即便世界發生着欺詐,我們也懷揣着真誠!

ZYZ的精神是自主的精神。ZYZ先生不靠造物主,用錘頭和鋼釺雕琢着自我。鄭州一中的主體教育思想讓學子們擺脫了那種監獄式的教育,榨汁機式的教育,過度強調秩序化,封閉化的教育。學子們對未來的想像力,久已泯滅的好奇心,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異想天開的創造慾望,在主體課堂、自習課堂、卓越課堂三種課堂中得到了修復和茁壯成長。我昨天把演說辭的第一稿拿給一位作家朋友,他看後說了一句話:你不要舉例太多的名人,也不要引用太多的名言,凡真知灼見的文章都具有言之鑿鑿的鮮明個性!只有在腦海中刪去了名言,你纔會成爲ZYZ先生!

ZYZ的精神是永遠成長和完善其身的精神。這種精神不僅展現了人類與萬物不同的進化特徵,也是偉大與平凡的最本質的區別。平凡就是過早的開始了沒有收入的經驗支出。偉大就是從來不停止兼收幷蓄的思想佔有。美酒、美瓷是在長期的發酵、窯變中化蝶出來的。英雄亦如此!要具有這種永遠成長的精神!不爲年齡增長而衰減。不爲一時成功而陶醉,不爲偶爾失敗而灰心,不爲遭遇厄運而自棄。

15歲—18歲,是轉動出一生中的大事件、轉動出改變命運的精神興奮點的年齡。蹉跎了會留悔恨,成功了會生遺憾。一些畢業的校友回想起高中,總有事不盡美的遺憾,其實世事從來都是取之桑榆、失之東隅,從來都是得之於隴、舍之於蜀。春光秋色,只能一季一季地等;晨曦落日,只能一時一時地看;咖啡香茶,只能一盞一盞地品!你既便從頭再來,仍會有美中不足之憾。不足其實是美的一個組成部分,四季復始,春去還有春天。路途漫漫,錯過還會相遇。我們還有很多的三年、很多的三年,只要我們持志,只要我們追夢,只要你用愛、用執著、用青春、用汗水換來的ZYZ先生精神不滅,世界就會屬於你、屬於我、屬於他,屬於90年代的新一輩!

畢業典禮前,有同學建議典禮增加畢業生向學校寄存許願瓶的環節,把以後五年、十年、二十年自己要實現的願望裝在瓶中,若干年後,到回來相聚啓封的時候,再

看到許願的文字,可能已經成家立業、嫁人生子,已經星轉鬥移、耄耋之年,那會生出多少滄桑之慨啊!這讓我想起了黑格爾,他把哲學比作智慧女神密涅瓦的貓頭鷹,有一段深情的話:“密涅瓦注視着天邊乾枯的雲彩,並沒有目送它,密涅瓦知道它的去處,只在離開的地方來回踱步”。請允許我把你們一四屆的同學們暱稱爲帶着ZYZ先生精神走天下的貓頭鷹。老師們知道你們的好去處,今天走了,明天還會回來!到那時,讓我們在182號院——你們離開的地方,擁抱在一起、醉倒在一起,即便等到天邊的雲彩乾枯。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