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發展會議發言稿

縣委九屆三次全會確立了“樹立信心、加大投入、快上項目、迎頭趕上,建設有實力、有活力、有競爭力的新康保”工作主題。做好農業農村工作也要緊扣這一主題,以項目爲抓手,增加投入、調整結構、鞏固基礎,全力推進農業農村工作再上新的臺階。針對我縣農業農村工作實際,我強調幾點,歸納起來就是“三個研究、三個突出、三個轉變”。

農村經濟發展會議發言稿

三個研究:就是研究形勢、研究政策、研究任務

做好農業農村工作,必須認真研究形勢,把握政策導向,明確目標任務。

關於形勢問題。我縣是農業大縣,農業是縣域經濟的基礎產業,是農民增收的主要依託。近年來,我們堅持用工業化理念抓農業,深化結構調整,培強特色產業,農業基礎不斷鞏固,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農民增收保障能力逐步加強,一些工作走在了省市前列。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縣農業基礎相對薄弱,農業整體抗旱減災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旱澇保收能力不強;農業特色產業規模化、品牌化、基地化程度不高,農產品的商品率、轉化率、競爭力不高;農業產業化程度偏低,農業對財政的貢獻率非常低,農民增收渠道比較單一;農村基礎建設、公共事業發展相對滯後,制約了農村社會全面進步。我們一定要對當前全縣農業農村發展形勢有一個正確認識、客觀判斷,對存在的問題,要認真研究,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關於政策問題。研究政策是爲了更好地貫徹落實政策。我們既要把上級的各項惠農、護農、強農、支農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更要善於把上級的政策與縣情實際結合起來,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借勢而爲。今年,中央財政初步拿出5000億元向農業農村傾斜,重點投向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民生工程,這對解決我縣農業農村基礎薄弱、農業增收困難等問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各鄉鎮各部門要認真學習研究政策,爭取更多的政策項目落戶我縣,把政策機遇迅速轉化爲發展優勢,力爭在農業投入上實現新的更大的突破。

關於任務問題。農業工作千頭萬緒,任務十分艱鉅,我們必須抓重點、抓關鍵。一要超前應對旱情。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遭受30多年一遇的嚴重旱情,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預警。我們必須有抗大旱、大抗旱的思想,超前做好應對旱情的各項準備工作。二要深化結構調整。這是現階段農業發展的中心任務。要加快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大力推廣節水技術、旱作農業、標準化生產,鞏固提升特色產業基地規模水平。認真研究市場供求的規模結構、價格因素、變化態勢,合理確定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重點,圍繞市場需求優化種養結構。要推進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用工業化理念抓農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抓好農產品的包裝營銷,使農業向二三產業延伸轉移,優化縣域經濟結構。三要突出項目核心。項目建設是全縣工作的核心之舉,也是農業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盡力爭取國家立項投入,把各項支農、惠農、強農政策研究透、使用足、配套好。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爭取引進新上一批產業龍頭以及基地、市場、基礎建設等項目,改造提升農業整體規模和實力。充分發揮國家項目資金、支農資金的導向作用,通過以獎代補、項目補助等辦法,激活民間資本參與農業開發,增強農業發展後勁,激發農業發展活力。

三個突出:就是突出特色、突出效益、突出和諧

培育特色是關鍵,提升效益是目的,維護和諧是保障。這是推進農業農村工作的切入點和着力點。

一是突出特色。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必須堅持有所爲、有所不爲,各有側重,培強特色產業,打造特色品牌。特色產業建設上,各鄉鎮要根據自身資源狀況和現有基礎,按照“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數鄉一業、多村一品”發展規劃,明確主導產業、主攻方向,加快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產業區建設,儘快形成規模、放大特色、提升競爭力。打造特色品牌上,堅持質量安全、綠色生態的發展理念,加大原產地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的保護宣傳工作,統一標準,形成拳頭,擴大品牌的知名度、影響力。有關部門一定要做好品牌的宣傳策劃、包裝推銷工作,靠品牌闖市場、增效益。

二是突出效益。要打破傳統的農業經營方式,發展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要加大龍頭企業的培育扶持力度,重點發展一批專業性強、鏈接度高、覆蓋面廣的企業、市場、園區,拉動產業,延伸鏈條,讓農民從更多渠道、更多環節上實現增收。要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積極探索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連接機制,鼓勵農民以土地、產品、資金等生產要素參股入股,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保證農民增收的穩定性。要打破依靠土地的單一增收渠道,把農民從單純的生產主體變成經營主體,向城市、向非農產業要收入、要效益。大力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注重培養一批綜合素質較高的農民經紀人隊伍,積極發展行業協會、專業組織,把更多農民吸引到產業鏈條上來。扶持引導農民積極從事個體加工、運銷、餐飲、農家旅遊等二三產業,增加經營性、工資性收入。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勞務經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部分,但勞動力從業結構不合理,必須提高勞動力素質,提高組織化程度。人事局、扶貧辦、職中等相關部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有組織地聯繫開拓勞務市場,保證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三是突出和諧。當前農業農村正處於一個轉型時期,農村的各種矛盾問題比較突出,維護和諧穩定的任務十分艱鉅。各鄉鎮和有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積極化解、妥善處理。要暢通訴求渠道,以延伸大接訪活動爲重點,進一步建立健全領導幹部下訪、接訪、約訪和矛盾糾紛排查等制度,真正使農民的利益訴求有機會表達、有渠道表達、有平臺表達。要主動解決問題,對羣衆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能解決的馬上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解釋清楚,絕不能推諉責任、激化矛盾、問題上交。要高度關注民生民計,既要“雪中送炭”,幫助農民特別是困難農民解決好生產生活問題;也要統籌發展,加大農村教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保障農村、惠及農民。要嚴格落實政策,凡是國家規定的有關惠農惠民政策,必須堅持標準、嚴肅紀律,不折不扣、公平公正地落實到位,該給的一分不能欠,不能收的一分不能取,確保農村的和諧穩定。

三個轉變:就是轉變機制,轉變方式,轉變作風

必須轉變工作機制、方式和作風,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多種措施推進工作。

要轉變機制。加快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探索政府補助、參股經營、財政貼息、擔保融資等機制和方式,擴大支農資金來源,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調節引導作用,建立“財政投入、單位幫扶、羣衆自籌、社會捐助”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強資金的協調整合、捆綁使用,集中解決一批關係農村發展、農民利益的大事要事,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不斷完善規模化經營機制,推進以土地流轉爲前提的集約經營模式,把扶持重點向大戶、龍頭、園區傾斜,通過產業大戶、龍頭和園區集中土地、集中經營、集中加工營銷,推進高效農業和現代農業發展。繼續強化典型示範帶動機制。今年,市裏確定開展六個“百村示範”行動,在建設新民居、發展特色種養業和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方面,培樹典型,宣傳引導,示範帶動。分管縣領導和有關部門要按照市裏的部署要求,根據縣情實際,選擇一批基礎比較好的村,啓動試點,抓好典型,打造亮點,爲今後全面推開探索路子、積累經驗、奠定基礎。

要轉變方式。要加強民主管理。完善民主議事制度,健全村級民主管理組織。特別要把建立完善公開制度作爲擴大民主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促使政務村務公開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要提升服務水平。始終堅持“黨組織既要領導,更要服務”的工作理念,充分發揮基層組織、農村黨員幹部的領頭雁作用,不斷深化“三級聯創”、“三培三帶”、“明崗定責考評創星”活動,把服務重點向培產業、建園區、拓市場上傾斜,既要幫助農民搞好信息、技術、政策服務,更要帶領農民發展增收項目,盡力改善村容村貌和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要改進工作方法。少用強制、指令、攤派的手段,多用協商、示範、服務的辦法,遇事多與農民商量,避免因態度、方法問題引發激化矛盾,減少工作難度。全縣農村“兩委”換屆工作已基本結束,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新進“兩委”班子農村幹部的教育培訓,使他們儘快地熟悉工作、掌握方法、進入角色。

要轉變作風。發展農業,建設農村,富裕農民,是各級各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踐行“振興康保,我們的責任”的具體體現。包鄉縣領導要深入包抓鄉村,瞭解情況,研究工作,既要幫助鄉村謀劃立鄉強村的思路措施,又要幫助百姓解決富民惠民的實際問題;幫扶部門要深入下去、駐村入戶,做到定人定責、見人見事;涉農部門要把工作重心下移到鄉鎮農村,把服務窗口遷移到基層一線,把信息技術送到千家萬戶;項目主管部門要積極幫助鄉鎮謀劃爭跑“三農”項目,爲最大限度爭取上級支持提供線索、創造條件。

全縣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支農、惠農、爲農思想,大力弘揚亮劍精神,堅定信心,勇挑重擔,敢於創新,以“不要任何藉口、不要推卸責任”的堅決態度抓好落實,推進農業農村工作蓬勃發展、蒸蒸日上,努力開拓“三農”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