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文明演講稿範文彙總6篇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衆,演講人圍繞着主題講話的文稿。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你所見過的演講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講文明演講稿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講文明演講稿範文彙總6篇

講文明演講稿 篇1

同學們:

在我們的校園裏,大家都曾目睹這樣的現象:有些學生在樓道上跑跳嬉戲,打鬧喧譁;集會時說有的同學在下面小聲說話;自習課隨意討論問題、課間亂吼亂叫;食品包裝等垃圾隨手亂扔,儘管學校常規已作了明確規定,班主任也一再要求,但總有人在無人注意時放縱自己,或是經提醒有好轉,過一段時間又恢復原態,範文之發言稿:國旗下講話:做文明禮儀的傳承者。這是爲什麼呢?

究其根源,我認爲,主要在於同學們沒有真正從內心認識到文明素養的重要性,沒有把文明與禮儀變成自己的習慣。的確,在我們生活的大環境裏,隨地吐痰、出口髒話等不文明的行爲屢見不鮮;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也有人不懂得使用敬意的言語和舉止。但是我們作爲六中的學生,作爲21世紀的建設者和主人,我們不能隨波逐流,因此今天有必要重提文明禮儀這個話題。

什麼是文明禮儀?簡單地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爲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行爲禮儀是外在的表現,而思想修養纔是真正的內核,一個人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言談舉止無不體現他的氣質與修養。提高文明素養,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我們自身全面發展的需要。禮儀演講稿範文節選!

文明禮儀的內容涵蓋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乘車讓座是文明禮儀,遵守排隊秩序是文明禮儀,愛護公共財產是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貫穿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之中。曾看過這樣一篇報道,有位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科學家回答道:“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

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與人交流注視對方,上課發言清晰洪亮、開關門時輕聲慢步、儀態表情落落大方等等。總之,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讓文明禮儀貫穿於我們的一舉一動之中!

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而隨着經濟的全球化和對外交流的廣泛化,我們要想立於世界之林,就必須提高我們民族的文明素養。

《北京晨報》曾報道說,有一個200多人的中國旅遊團去泰國,飛機上三次用中文廣播,呼籲中國乘客不要把飛機上的耳機、毛毯和餐具帶下飛機。令人尷尬的是,下飛機時還是有中國遊客把餐具偷偷藏起來,最後被發現不得不交給乘務員。

“中國人走到哪裏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在國外,有許多公共場所都特別用漢語赫然寫着“請勿大聲喧譁!”等字樣,用以提醒中國遊客。中國公民在境外的種種不文明表現,使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民族形象大受損害。

“國家榮辱,匹夫有責”,做爲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我們有責任做中華文明的傳承者,用“謙謙君子”“大家閨秀”的標準要求自己,宏揚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我們的行動去感染身邊的人,用我們的真誠去打動他人的心。我們每天走在校園裏,希望看到的不僅是你們留下的歡聲笑語,更有我們六中學子的文明素養和儒雅風度。謝謝!

講文明演講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做個文明之人》。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爲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爲。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裏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

做文明直之人,永遠的唿喚!一生的追求!

謝謝大家!

講文明演講稿 篇3

讓文明之花綻放校園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三(3)班的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讓文明之花綻放校園》。 有人說:“播下一個動作,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個品格。”同學們,你播下了怎樣的習慣,又收穫了什麼品格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隻小老鼠,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對別人很不禮貌。

一次他去上學,一隻蝸牛迎面走了過來,擋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兇巴巴地說:“小不點兒,滾開,別擋我的路!”小老鼠說着一腳踢了過去,把蝸牛踢得滾出去很遠。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邊喝水,覺得河裏的一條小魚妨礙了他,於是,撿起一塊石頭就扔了過去。小魚受到襲擊,嚇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說:“知道我的厲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隻小豬躺在路邊,就趾高氣揚地說:“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竟敢擋住我的路!”說着,一腳踢了過去。“嘭”地一聲,小老鼠正好踢到小豬的腳上,小豬倒沒什麼事,小老鼠卻“唉呦,唉呦”地叫了起來,原來他的腳腫起了一個大包。小豬站起來對小老鼠說:“你對別人傲慢無禮,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嚐到苦頭了吧!只有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小老鼠看着受傷的腳,羞愧地低下了頭。

同學們,想一想,你有過小老鼠這樣的舉動或心理嗎?你可曾想過,你播下的這個小動作,讓你失去了什麼?答案是:文明

有人說:“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爲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爲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爲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培養良好的文明行爲,從細小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好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心裏裝着“請,你好,謝謝,對不起”,做到內在真心誠意,外在彬彬有禮,爭做文明少年,爭創“文明班級”,讓文明之花綻放校園!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講文明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xxx。很高興今天能參加我們學校組織的這次演講活動。

我覺得文明是一種好習慣的堅持。我們作爲國小生有責任把文明傳遞,嚴格要求自己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帶動我們身邊的人,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使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其實文明離我們很近很近,近的觸手可及———文明有時只是一個手勢,有時只是一個微笑。正如一則廣告所講的:一個小男孩正在放風箏,可是風箏卻掛在了樹枝上,只有踩在公園的椅子上才能拿到,他爲了不使椅子弄髒,拿出一張白紙墊在上面,然後到白紙上取下了風箏,這則廣告深深的打動了我,從中我悟到了“文明,有時就是一張紙的厚度。”

我相信你,相信我們大家會聽到文明的聲音;會在生活中釋放你心中文明的熱情!你可能會問文明是什麼?它很難做到嗎?我會這樣回答你:不是的,做到文明說難也難,說簡單也很簡單。有時多一份等待,對他人來說就是一種關愛,其實就是文明的一種表達方式。在校時,我們學生不應該講髒話,不應該打架鬥毆……如果你做到了,那就是一個文明的人;如果大家做到了,那就是一個文明的羣體;如果整個國家做到了,那就是一個文明的國家。

讓我們攜起手來,踏着輕盈的腳步向文明進發!去共同營造一個和諧文明的社會!

讓我們向全世界展示華夏兒女的風采。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講文明演講稿 篇5

同學們:

下午好!

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學習“學規範、懂禮儀”如何做個文明人。

  一、 什麼是規範?所謂規範,是約定或規定的標準,既表現爲管理工作的預定目標,又是爲實現預定目標、使管理工作按照規範要求所進行的由量到質的轉化過程。

  二、什麼是禮儀

“禮”在字典上的解釋是:由一定社會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禮節。“儀”是指人的容貌、舉止。“禮儀”指的就是“人類社會交往中應有的禮節儀式。”禮儀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容貌、儀表;②典範、表率;③儀式、禮節;④法度、準則。

  三、爲什麼學規範講文明懂禮儀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家,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着稱於世。講文明、懂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日常生活中,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髒話”;“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皺巴巴,連臉也沒洗乾淨”……明顯可以聽出來,前兩句話是對人的褒獎,後幾句話是對人的批評,爲什麼有的人會贏得人們的褒獎,而有的人卻被評價不高呢,問題出在在哪裏,問題就在於文明素質的差別,文明素質高的人,知書達禮,這樣的人,走到哪裏都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反之,文明素質不高的人,不知書不達禮,走到哪裏都會被人嫌棄,遭人厭惡。沒人願意被人嫌棄,遭人討厭,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講文明,懂禮儀。

有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一些同學認爲,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係,只要學習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現代社會的確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對人的文明禮儀要求更高,因爲文明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有些家長認爲,小孩子天真無邪,想怎樣就怎樣,長大了就懂得文明禮儀了,這也是誤解。一方面,孩子從小不培養好習慣,就必然形成壞習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壞習慣形成了,再改就很難。另一方面,在孩子小時候培養文明禮儀習慣,與孩子天真無邪表現並不矛盾,越是懂禮儀的孩子,越能獲得自由發展的廣闊天地,因爲他是受人們歡迎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爲青少年學生,我們更要知書達禮。

  四、如何講文明懂禮儀

禮儀表現在生活之中,只要我們重視,身體力行,逐步養成文明禮儀的習慣,那麼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能成爲爲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中學生的文明禮儀規發有哪些呢?

(一)進校禮儀

1、右行禮讓:上下樓梯,不擁擠推搡。樓道或街道上行走時,靠右側行進。2、學生衣飾應樸素大方、活潑整潔,不穿奇裝異服。男生不留長髮,不敞胸,女生不燙髮,不穿高跟鞋。學生不戴首飾,不化妝,不穿無袖衫。

3、學生返校時,要和父母老師交接好,一進校門先找值班老師登記好。

4、不在校門口遊逛,不圍觀、購買小攤上的東西。

5、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更不得曠課出走。

6、如自已的某些舉動不合校規,應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指正。

(二)校園禮儀

1 、師生相遇,學生應主動向教師招呼,說聲“老師好或老師早”,不可故意迴避。

2、、師生交談,學生應注意舉止大方。不可搔頭弄耳或表示不耐煩,應凝視聆聽;假如老師站着,學生不可坐着交談,應先請老師坐下。

3、、同學間打招呼,不亂提綽號,更不可譏諷有缺陷、有殘疾的智障生,和腿腳不好的同學,注意禮貌用語,要學會相互幫助。

4、、同學交談,不說污言穢語,態度應真誠,坦率,語調要平和,說話者態度要認真,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話;同學說錯話或說得欠妥,應有禮貌地、懇切地、委婉地指出。

5、、向同學詢問,應選擇他人有空閒或方便的時間去問。不可打擾或影響同學的學習。開始詢問,應徵求對方同意;問完之後,應表示感謝。

6、、異性同學之間,應特別注意以禮相待,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幫助。男生應彬彬有禮,女生應文雅大方。體力勞動方面,男同學應主動關心、幫助和照顧女同學。

7、、 校園內嚴禁隨意亂拋果殼紙屑等雜物,不隨地吐痰,嚴禁燃放煙花、爆竹,不吃零食,不一邊吃東西一邊和人交談。

8 、不損壞課桌椅及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不踢門牆,不打門牌,不在桌、門、牆上刻塗或亂寫亂畫,不摘取花果和踐踏花園、草坪。

9、、學生進入教學樓應保持安靜,注意衛生,不得在教學樓內進行體育活動或大聲喧譁,追逐打鬧。學生進入老師辦公室,應先有禮貌地在門口喊“報告”。學生不可在辦公室久留或者亂翻老師的東西,不可影響其他老師的工作。離開辦公室,師生應禮貌地道別。

10.、學生嚴禁吸菸喝酒,看不健康的書籍;嚴禁去網吧,打檯球,進錄象廳、遊戲廳等做有害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

(三)上課禮儀

1、學生應在課前5分鐘進入教室,準備好課業用品,靜候老師到來,不走動,不講話。

2、學生遲到,應先敲門,得到老師允許後,進入教室,不干擾課堂秩序。

3、上課開始,師生互致問候,動作要整齊,發音要洪亮。

4、學生回答老師提問應先舉手,得到允許後,方可站起答題,不可在座位上隨意插嘴。

5、回答問題時,站姿表情要大方,說話聲音要清晰、洪亮。回答問題完畢,老師示意後方可坐下。

6有同學回答問題時,其他同學應保持安靜,不隨便插話,更不可在旁邊起鬨嘲笑。

7、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行。

(四)集會禮儀

1、晨會或其他場合升降國旗儀式時,要肅立立正,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直至升降國旗完畢。不自由走動,不嬉鬧談笑和東張西望。

2、唱國歌時,聲音要響亮,表達出中華學子的愛國情懷和報國之志。

3、學生參加活動整隊集合時,要做到快、靜、齊,不勾肩搭背,不任意談笑,要提前到達集合地點,以保證集會準時開始。

4、進入或離開會場要服從指揮,排隊撤離,注意秩序,不一哄而上,不爭先恐後,以免造成擁擠堵塞的事故發生。

5 集會中應注意遵守會場紀律,不隨便走動或發出聲響,不做破壞會場氣氛,影響集體榮譽的事。

6、在集會過程中,學生應提前落座,恭候報告人到來。當報告人到來時,會場應立即安靜下來,並報以熱烈的掌聲。在報告過程中,每個同學應端坐靜聽,認真記錄,不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不打瞌睡,不無故中途離席。報告人說到精彩處應鼓掌表示贊同,報告結束,也應以熱烈的掌聲,表示感謝。

7 、集會時如有上級領導或客人蔘加,應在他們到達時以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離場時應讓領導或客人先走,並以熱烈的掌聲歡送。

(五)家庭禮儀

1 、就餐先請長輩入座,自己方可就位,就餐中也要禮讓他人。

2 、離家前,向家長打招呼:“我走了,再見!”;歸家說:“我回來了,爸爸(媽媽)好!”。

3 、見家長離家或歸家時,主動招呼,遞送物品。

4 、勤儉樸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主動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自己學會洗衣服、做飯、接待客人。

5 、主動與父母交流生活、學習、思想等情況,對家長有意見要有禮貌地提出,講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氣,不頂撞,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

(六)社會禮儀

1 、學生在校外遇見老師,應有禮貌地打招呼,不可視而不見,或故意躲避。

2 、學生登門拜見師長,應禮貌周到:

3 、拜訪之前應事先告知,以示尊敬。

4 、注意衣着鞋帽的整潔,以示對師長的禮貌。

5 、應按約定的時間略爲提前到達,到達之後,應先輕敲門,待有人應聲開門,與開門人招呼方可入內,不能貿然闖入。

6 、要熱情正確地稱呼所有照面的人。

7 、老師端茶來時,學生應起立,雙手接杯道“謝謝”。

8 、在拜見過程中,一切言行要穩重,要彬彬有禮,無論站着或坐着,姿勢都要端正,要有精神。

9 、拜見時間不可過長,以免影響師長的工作和休息。在拜見時,如發現師長家屬因自己在而有不便時,應儘快告辭。

10 、在告辭時,對師長家的人也應招呼和道別。如師長送行,要請留步並再次道謝、告辭。

11 、同學間串門互訪,最好能得到雙方家長的許可。

12 、到同學家訪問,也應注意禮儀,不宜在其家中留餐和住宿。未經主人同意不可翻人家的東西。

13 、對待客人或外賓,主動問候,微笑致意,起立歡迎,擺手相送。

賓客來訪,要起立迎接,面帶笑容,主動問候:“您好!”“歡迎您來!”回答客人提問要起立。爲客人讓座、送水、客人與家長談話時要回避;客人離去,起身送至門外。

14 、對待老、幼、婦、殘和軍人,行走讓路,乘車讓座,購物讓先,尊重幫助殘疾人。

15 、尊老愛幼,尊重婦女、殘疾人和軍人。在行路、乘車、購物及其他方面要堅持“禮讓三先”。

16 、在校內,對待老師、低年級同學、女同學、有殘疾的同學堅持“禮讓三先”。

(七)交際禮儀用語

1 、使用好禮貌用語: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係、再見。

(1)尊稱(敬稱):對長輩、友人或初識者稱“您”;對師長、社會工作人員要稱呼職務或“老師”、“師傅”、“同志”、“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2)對他人提出要求時說“請”:與人打招呼時說:“您好”:與人分手時說“再見”;給人添麻煩時說“對不起”;別人向自己致歉時回答說“沒關係”;受到別人幫助表示感謝時說“謝謝”。

2 、使用好體態語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禮讓、回答問題起立。

(1)微笑:是對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齒、嘴角微上翹。

(2)鞠躬:是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個人對羣體的禮節。行鞠躬禮時,脫帽、立正、雙目注視對方,面帶微笑,然後身體上部向前傾斜自然彎下15—30度左右,低頭眼向下看。有時爲深表謝意,上體前傾可再深些。

(3)握手:與人見面或離別時最常用的禮節,也是向人表示感謝、慰問、祝賀或鼓勵時的禮節。

①握手前起身站立,摘下手套,用右手與對方右手相握。

②握手時雙目注視前方,面帶微笑。

③一般情況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老友間可握得深些、久些或邊問候邊緊握雙手。

④多人同時握手不要交叉,待別人握後再伸手,依次相握。

(4)招手:公共場合遠距離遇到相識的人或送別離去的客人,舉手打招呼並點頭致意。招手時手臂微屈,手掌伸開擺動。

(5)鼓掌:表示喜悅、歡迎、感激的禮節。雙手掌有節奏地相擊,鼓掌要適時適度。

(6)遇到師長、客人、長幼、婦、殘、軍人進出房門時,主動開門側立,讓他們先行。

同學們!我們的偉大的教育家,孔夫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

今天老師的一席話,希望你們牢記於心,我們的學校也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者之一,也是大家學規範,講禮儀,養成文明禮貌行爲的重要場所。老師希望你們今後人人都是守規範懂禮儀的好學生,也希望你們能帶動你身邊和社會上其他人做好,人人養成文明禮貌行爲,讓我們的校園處處遍開“禮儀之花”。

講文明演講稿 篇6

同學們:

很高興今天能站在這裏,我想用一首詩來開始我的演講,有一支歌,我們天天都在吟唱;有一支歌,就像鮮花四季開放;這支歌的名字叫禮儀,它的歷史源遠流長…今天我來說一說校園禮儀!

當燦爛的陽光綻放你的笑臉,當絲絲微風拂過你的臉頰,同學們你們是否感覺到春天來到了。春天是美好的,我們在這美好春天的校園裏做什麼呢?

當你踏着輕快的步伐走進學校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那些經常手拿掃帚,埋頭辛苦掃地的同學;當你在乾淨、整潔的校園裏漫步徜徉的時候,你是否感覺到那些拖拉機車的老爺爺老奶奶的艱辛?我們知道,春天是美好的,可你更應該知道春天的校園是純潔、文明的!

在這麼美麗的校園裏,同學們,你們怎麼可以漠視那盡情飛舞的果皮紙屑,而不伸出雙手?你怎麼忍心讓乾淨的牆壁,留下各種筆跡和串串腳印,還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呢?你怎麼能在你同窗好友的面前演刀光劍影、插隊哄搶呢?你怎麼可以揹着師長私自出校門、出家門,全然不顧他們的感受呢?難道你沒有察覺到師長眼神中那一絲擔心、那一屢疲憊。同學們,美麗的校園不僅僅需要每個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呀!

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同學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將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同學們,讓我們在春天寧靜的早晨裏,在三月明媚的陽光下宣誓: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引領文明風氣、創建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會使我們的大家庭像春天一樣充滿希望、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