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公益的演講稿4篇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現實社會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爲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公益的演講稿4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公益的演講稿4篇

公益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慈善從心開始》。

首先我想先爲大家講述一個有關慈善的故事。在得克薩斯州的一個莊園裏,正舉行了一場爲非洲貧困兒童募捐的慈善晚宴。應邀參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會名流。一位老婦人領着手捧儲錢罐的小女孩露西被保安攔在了門口。保安安東尼解釋道:“應邀參加的都是很重要的人士。很高興你們帶着愛心來到這裏,但是,我想這場合不適合你們進去。”“叔叔,慈善的不是錢,是心,對嗎?”小女孩露西天真地問保安。她的話讓安東尼愣住了。“我知道受到邀請的人有很多錢,他們會拿出很多錢,我沒有那麼多,但這是我所有的錢啊,如果我真的不能進去,請幫我把這個帶進去吧!”小女孩露西說完,將手中的儲錢罐遞給安東尼。此時的安東尼不知道是接還是不接,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時候,突然有人說:“孩子,你說得對,慈善的不是錢,是心,你可以進去,所有有愛心的人都可以進去。”說話的是一位老頭,他就是股神沃倫巴菲特先生。當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議者前聯合國祕書長安南,不是捐出300萬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萬美元的比爾"蓋茨,而是僅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她贏得了最多最熱烈的掌聲。而晚宴的主題標語也變成了這樣一句話:“慈善的不是錢,是心。”第二天,美國各大媒體紛紛以這句話作爲標題,報道了這次慈善晚宴。看到報道後,許許多多普通的美國人紛紛表示要爲非洲那些貧窮的孩子捐贈。“慈善不是錢,是心”,我很贊同,併爲之深深感動。每一個具有慈善心的人,哪怕只捐一元錢也都是慈善家。在我們期待富豪慈善家慷慨解囊的時候,我們期待更多的是一份慈善之心。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情仁愛、樂善好施的民族,中國的慈善思想源遠流長。

儒家的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入爲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道家的“勸善之書”中列舉了“收街市棄兒、普濟應驗湯藥、修橋鋪路”等多種慈善方式;佛教傳入中國後,更是提倡無邊的慈愛和寬泛的悲憫。時代發展到今天,社會經濟突飛猛進,物質文明日益繁盛。在個人財富日益增長的時候,一些人卻表現出一種“富而不貴”的姿態。這是令人多麼悲哀和不齒的行爲!金錢至上、物慾膨脹,而仁愛之心日益萎縮。這絕不是人類社會的進步,而恰恰是一種倒退。我們知道,“給予”本身是一種高尚的行爲,捐贈不僅是助人,也是在助己。我們不僅僅需要慈善家,更需要社會羣體性的慈善參與,來喚起更多人的溫情關愛,來引起等多人的傾情相助,讓慈善成爲公衆義舉。也許你會說,我們看多了一擲千金的捐助,也知道比爾·蓋茨在餘生爲慈善所做的了不起的人生選擇,我們感慨卡耐基“在鉅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的豪言,也欽佩尤努斯創辦窮人銀行的慈善智慧。然而我們又深知千千萬萬普通人的點滴善舉也同樣舉足輕重,平凡的人們給了我們更多的感動和溫暖。

“感動中國”的候選人農村婦女林秀貞,從20多歲嫁到這個村子後,就義務贍養了村裏6位孤寡老人。她自己的生活很貧困,她跟這些老人講“我家吃窩頭就給你送窩頭,我家喝稀飯就給你送稀飯”,他們一起過着最低水準的生活。但是30年來她從沒有間斷過這樣的贍養,而且一直養到爲老人送終。在頒獎時,她之前的獲獎者是霍英東先生,評委會給霍先生的評語是“輝煌一生”,而給這位農村婦女的評語是“溫暖世道”。30年間,她讓善良流淌過村莊,她用自己的行爲溫暖了這個世道。北大教授于丹在推薦詞裏寫到,富人做這等事是慈善,窮人做這等事是聖賢。如果說聖賢是一種態度話,我更願意理解爲一種情懷。你沒有資產,但同樣可以用心完成一種持久的救助。是的,慈善也許不需要一個火熱的態度,一個昂貴的錢財數字,一次豪奢的行爲,它需要的是一種接近體溫的溫暖,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慈善也沒有貧富差距,慈善沒有年齡限制,慈善更沒有強迫的味道。它只希望我們把慈善當作一種習慣,一種信仰,一顆對慈善執着而溫暖的心。

演講進行到現在,我的周圍 暖意濃濃,一股暖流涌入心中。我似乎強烈的感受到再做朋友們由衷散發的幸福熱潮,那是和諧社會、和諧株洲帶給我們的幸福感。那麼,就請你我伸出幸福的雙手,把這份手中的幸福傳遞下去。用我們的愛溫暖無助的心靈,用我們的心來點亮悲傷的生活。用愛守望,用心相助,點點滴滴,涓涓細流,匯成愛的海洋。因爲慈善不是錢,是心。心有多大,慈善就能走多遠。朋友們,讓我們用愛守望,用心相助,用一顆慈善之心,在寒冷的冬日播撒春的希望,攜手共創和諧幸福的家園!

公益的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受資助的同學們向一直以來關注在校大學生的**慈善總會表示誠摯的感謝。感謝你們對我們的關心、支持和幫助,感謝您們助我們圓了大學夢。我很榮幸能夠代表受助學生在這裏發言。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是複雜的,是激動的。今天我們在一起感受這濃濃的愛心與真情。我想: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更是幸福的。

我,來自**鄉村一名普通的農民的家庭。現在就讀於信息分院的自動化專業,我的父母親都是一名淳樸的農民,家中原本的收入僅靠柑桔的銷售,由於土壤不肥沃,再加技術落後,銷售一直不理想,導致家中收入很低,再加近年來天氣惡劣,柑桔被霜凍害,家中完全沒有了經濟來源,這無異於給原本經濟就很困難的我家雪上加霜。母親下崗在家,家中沉重的負擔就落在父親肩上。現在家裏唯一的收入就是父親打臨時工的工資,由於父親是文盲,年齡又高,多年過度勞累而身體不好,再加偏遠山區,家鄉經濟落後,父親的工資微乎其微,家中收支無法平衡,多虧各級政府、各級部門和社會慈善人士,一直在關心救助我們,使我們沒有中斷求學之路。一年一度的交學費又即將來臨,我家彷徨着,憂慮着,就在一家人爲學費擔心,愁眉不堪的.時候,學校的老師們的那溫暖的關心來到我家,學校愛心助學的福音傳進我的家中,爲我家拂去了那一層淡淡的憂傷,這無異於一場春雨滋潤了乾涸的禾苗!**慈善總會使我重新擁有了微笑,給予了我重新踏上求學旅途的機會。我真誠地感謝**慈善總會給予我的幫助,讓我看到了社會的美好,明天的光明。

今天,**市的慈善總會的助學活動,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勵,這使我們樹立了戰勝困難的決心,使我們感受到了博愛力量的偉大,真的感謝各級領導和社會慈善總會的幫助,使我們不致於將自己的夢想隱於黑暗、葬之荒野,此次**慈善總會的關心與幫助使我們堅強而又勇敢的去搏擊人生的風浪,勇往直前,追逐夢想。同時此次的活動更教育我們要用同樣的愛心去關愛別人,回饋社會,奉獻社會。

我上大學不容易,有着父母的多年殷切期盼,而且自己身份特殊,所以我知道,我必須加倍努力學習,必須比一般人優秀,力圖以優異成績回報父母,回報各位領導,回報社會,回報恩人的幫助。大學最重要的依舊是學業,對於學習我絲毫沒有放鬆,各門課程我都認真學習,絕不臨時抱佛腳,終於,命運還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兩年來我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取了獎學金。當然,業餘時間我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積極面對人生,多次獲獎,開學初的新生徵文大賽獲得一等獎,在擔任班級的團支書期間獲得優秀團幹部榮譽稱號,在暑期社會實踐中獲得分院先進個人榮譽稱號,還有兩次獲得社會工作優秀獎學金和優秀學生幹部榮譽稱號。

最後,我們再一次對關心、幫助我們的各級領導、慈善人士致上我們最真摯的謝意,謝謝您對我們的幫助。在這裏,我們深深的向您們鞠上一躬,以表達我們無以言表的謝意。

最好的感謝方式不是語言,是行動!爲了這個年輕的夢想,我一定會努力向前衝,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一切!

謝謝!

公益的演講稿 篇3

很多人都會想,幸福是什麼呢?難道活着就是幸福?快樂就是幸福?幸福就是生活嗎?其實每個人的幸福都不一樣,但是幸福的方法卻都是一樣的。只要你珍惜眼前的,只要你注意了每一個別人沒有注意到的鏡頭,那你已經是最幸福的。幸福就像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幸福是內心的一種感覺,相信自己是幸福的,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不羨慕那些已經無法追逐或者註定要失去的,珍惜此刻的,知道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可能給你帶來快樂的。那就是幸福。而我的幸福很簡單,那就是做一名志願者。

有人會問什麼是志願者?志願者起源於歐洲,是一個沒有國界的名稱,指不受私人利益驅使、不受法律強制,基於某種道義、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責任感,爲改進社會而提供服務、貢獻個人的時間、才能及精神,而從事社會公益事業的人或人羣。志願服務是爲了促進社會進步、服務他人需要,自願且不圖物質報酬地貢獻個人時間、財物及其它資源,參與各類服務活動的公益事業。志願者是爲社會和他人提供志願服務的人。我國對志願精神的表述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聯合國祕書長科菲·安南指出:志願精神的核心是服務、團結和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信念。志願是一種學習、休閒、交際、修煉的手段;是一種奉獻、務實、進取、合作的精神;是一種大愛、快樂、忘我、超越的境界。

做志願者是幸福的,每當我們看到服務對象給予我們一個微笑,看到服務對象給予我們一聲謝謝。我們的心是多麼地開心,我們是多麼地幸福,因爲我們得到了他人的認可,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頓時我們是多麼地幸福啊。

公益的演講稿 篇4

現在,讓我們用記憶,一起來回想一張照片。它的色調以黑色和灰色爲主,主角是一名正在課桌前溫習的小女孩。在女孩整齊的流海下,有一雙特別吸引人的大眼睛——明亮、聰慧。膠片將畫面定格在了女孩與鏡頭凝視的瞬間,她的眼神純淨不含雜念,卻讓看過的人難以遺忘——這就是希望工程一張真實的宣傳照。1991年,中國青年報的記者解海龍,在安徽省一個偏僻的鄉鎮國小裏偶然捕捉到女孩的眼神,然,從此,這張簡約卻不簡單的照片就與希望工程的事業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曾經,“失學兒童”是我們每個關心兒童成長問題的人的痛處,但“希望工程”的誕生和發展,給他們帶來了築夢的空間和圓夢的機會。可是,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許多比“失學兒童”更嚴峻的問題正一點一點地浮現在人們眼前。

近幾年,有一個詞兒,在社會各個階層裏廣泛流傳着,它描述的,是那些被外出務工的父母留在農村的孩子。正是根據這樣的現象,這些孩子被統稱爲“留守兒童”。據調查顯示,我國有1.2億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產生了近20xx萬的留守兒童,其中14歲以下的佔86.5%。這種現像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去年春節期間,有12名留守兒童在某新聞媒體的幫助下,從全國各地來到烏魯木齊,和分離了許多年的爸爸媽媽見了面,吃上了一頓久違的團圓飯。只是,當孩子面對這麼長時間以來父母第一次的擁抱,竟然顯得有些淡漠和被動。同樣的,這頓看似平常的團圓飯,也因爲時間的痕跡,夾雜着百般滋味。

一名四川的孩子對記者說,在得知自己能夠去新疆見到分開了8年的父母的時候,心裏很激動,但是又有點膽怯。在見到父母的那一刻,竟然還有點兒不知所措的感覺。這些,我們都能夠理解。父母給孩子的感覺,本來應該很近,可是在沒有父母陪伴的8年裏,彷彿是顯得那麼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