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第三週國旗下講話

老師們、同學們:

春第三週國旗下講話

伴隨着春天的腳步,沐浴着春天的陽光,我們又迎來了本期的第三週。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嚴格規範自身行爲,爭做文明的國小生》。

同學們一定都知道,走在路上,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車輛行人靠右行,如果違反規定,就可能發生交通事故、造成傷亡;進行各類比賽時,也要遵守有關的競賽規則,犯規就要被罰,重則黃牌警告,再嚴重者紅牌罰出場,失去參賽資格。人們在社會活動中,必須遵守國家法規。犯法要追究刑事責任,輕則拘留教育,重則判刑收監,嚴重者要判死刑。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常識:在人類社會中,人們必須用相關的法律、法規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才能保證社會秩序穩定,人們安居樂業。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同樣,我們國小生也有相關的法規來管理我們、約束我們。首先爲了規範國小生的行爲,國家教育部頒佈了《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並在2004年進行了修訂。《國小生守則》,向同學們提出了十條要求,包括了尊敬國旗、尊敬師長、友愛同學、文明禮貌、遵守校規校紀、勤奮學習、熱愛科學、開動腦筋、誠實守信、注意安全、遵守公共秩序、保護環境、熱愛勞動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而《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二十條則對國小生的日常行爲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進行了更細緻的規範。我們每個班的教室裏都掛有《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的鏡框,希望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或少先隊活動,認真學習這兩個法規,要用“守則”、“ 規範”約束自己日常的言行,真正做到“實踐於行”,做好一個“行”字。即在知曉的基礎上,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上,學會運用“守則”、“規範”來指導行動,評價行爲,做到:既能對自己的行爲進行評價,又能對同學的行爲進行評價,正確區分什麼是文明的`行爲,什麼是不文明的行爲;哪些行爲值得模仿,哪些行爲需要改正。

爲了進一步規範同學們的行爲,我們學校,也採取了許多相應的措施,並制定了相關的規則。比如,爲了規範同學們的課堂學習行爲,各科老師制定了“學生課堂學習常規”,向同學們提出了做好上課準備、按時進入上課教室、上課專心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等要求;爲了保持校園清潔衛生、保障同學們的安全和健康,提出了不準在校園裏吃零食、課間活動注意團結和安全、“學會走路”、不在校園內騎車等要求。本期,學校進一步嚴肅了“兩操”紀律、課堂紀律和放學紀律,要求同學們課間操做到:有序、安靜、整齊、到位;眼保健操做到:快、靜、齊、準;課堂上做到:尊敬地稱呼老師、按時到達課堂並充分做好準備、舉手提問或者發言、安靜地獨立完成作業;放學做到:按時回家,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不在校園和路上逗留、玩耍。爲了讓同學們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各班還制定了《班規》。

同學們,《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和校規校紀以及各班班規,都是針對我們國小的特點和實際制定的,它們既是我們的行爲準則,又是促進我們健康成長的基本保障。所以,希望大家嚴格遵守,努力規範自己的行爲,並逐漸養成文明的行爲習慣,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與同學路上相遇時,送上你的微笑;同學有困難時,伸出你熱情的雙手;見到老師,送上你熱情的問候;不小心撞到對方,說一聲“對不起”;發現地上有垃圾,主動撿起放入垃圾箱;聽到有同學講粗髒話,主動制止;過馬路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公交車上,主動爲老人讓座……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