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聘校長演講稿範文

競聘校長演講稿範文

尊敬的張區長、局領導及各位同仁,大家好!

感謝局黨委給我這樣一個特殊的機會,與大家進行這種特殊的交流!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紹。介紹一下我工作的18年。不是電視劇“敵營十八年”

我叫馬國臣, 68年出生, 92年畢業於遼寧師範大學數學系,91年在遼師加入中國******, 92至95年,任東機四中數學教師兼班主任。95至05年做了十年的主任工作,其中5年教學、5年德育。05年至今做黨支部書記工作。18年的工作前17年在一四二,後一年在國防基地。這18年當中,前三年是在教育教學一線,也是令我難忘三年。所教班的成績曾在區內排名第一,輔導學生“希望杯” 數學競賽區內團體乙組第一名,區內青年教師評優課大賽還曾做過評委。後15年也沒有完全脫離教學一線,多次爲生病請假的教師代課,有的是一學期,有的是一年,實際上我也很喜歡站在講臺上的感覺,儘管現在許多學校已沒了講臺。這15年時間我感觸最深的是兩次學習深造,第一次是98年至2000年,利用寒暑假到東大學習計算機。這使我在後來的工作中受益匪淺,自己應用計算機能力有了實質上的提升,更主要的是在指導教師計算機輔助教學方面,能夠得心應手,先後兩次爲全體教師進行計算機應用知識培訓。第二次是2004年至2007年,參加全國教育碩士聯考,考入遼師大數學學院,讀了三年的教育碩士,2007年順利通過論文答辯,獲得了教育碩士學位證書。18年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和榮譽,但我覺得那是與我的同事共同努力取得的,榮譽應該屬於一個團隊,不該屬於我自己,所以今天在這裏就不一一羅列了。

第二,對136中學的設想。

我對136中學有所瞭解,但不深不全,對大家也不熟悉,但我知道136中學是個有着優良傳統的學校,班子和諧,教師愛崗敬業,人文環境好,在現有學苗狀況下,教育教學成績已是很了不起了。這也是我想競聘到這裏的一個主要原因。如果我能有幸和大家成爲同事,一起戰鬥,我相信,在我們共同努力下,教師會有更長足的發展,教育教學成績會不斷提升,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滿意,讓我們136中學的老師感到驕傲與自豪。

第三,實現我的設想的途徑與方法。

我想用我的“兩個思考”來闡述。即我對教育的思考與對校長的思考。

我對中國教育的思考有四點:

1、中國的教育儘管經過這麼多年的探索和實踐,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還在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間徘徊。當前我們的教育既離不開素質教育,也離不開應試教育。因爲拋開了素質教育而一味追求應試教育,就喪失了學校原本的教育功能,學校就成了社會補習班了;而沒有了應試教育,只追求素質教育,從長遠考慮,應該是科學的,但不符合我國目前的實際,在現階段,那應該算是一種理想主義的教育。

2、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一個不斷髮現和挖掘學生特長和潛質的過程,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揚長補短,讓學生充分張揚個性,發展特長,讓每個孩子的潛質得到充分發揮。一代科技鉅子錢學森辭世前曾感慨,“爲什麼現在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個人才當然不是普通的人才,是大師級的人才。錢老的這個感慨引發了世人對教育的追問。人們在追問我們的大學爲什麼培養不出大師級人才?但作爲基礎教育戰線上的我們更應該反思,這個責任光在大學嗎,我們的家長、幼兒園、國小、中學,難道沒有責任嗎?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歡看NBA比賽,喜歡的人都被他們精彩的球技所折服,但大家發現沒有,他們隊員出場時很有特點,又是唱又是跳又是舞的,是極度張揚自己,展示自我。而我們的運動員出場則是穿着整齊的服裝,邁着整齊的步伐,等等。他們有一些人還出版了個人的唱片專輯,我兒子是個NBA通,我曾問過他,他們唱得怎樣,回答是不怎地。這就是個問題,不怎地都敢出專輯,唱得好的就得瘋迷全球了。他們的思維是先做,從結果上看我行與不行。中國的孩子則是先思考,我行我才做,但我們的'孩子總是擔心“我不行”,在“我不行”的思想狀態下,他能出類拔萃嗎?而這種“我不行”心態的造就者是誰呢?我們真的應該反思了。這裏還有一個故事說給大家,從中我們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的教育理念。這是一個真實的美國故事。1968年,美國內華達州一名叫伊迪絲的3歲小女孩告訴媽媽,她已經認識禮品盒上“OPEN”的第一個字母“O”,這位媽媽很吃驚,問她是怎麼認識的。伊迪絲告訴媽媽是她的幼兒園老師薇拉小姐教的。母親一紙訴狀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勞拉三世幼兒園告上的法庭,理由是該幼兒園剝奪了伊迪絲的想象力。因爲她的女兒在認識“O”之前,能把“O”說成太陽、足球、鳥蛋之類的圓形東西,然而自從勞拉三世幼兒園教她識讀了26個字母,伊迪絲便失去了這種能力。她要求該幼兒園對這種後果負責,賠償伊迪絲精神傷殘費1000萬美元。最後的結果出人意料:伊迪絲的母親勝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