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國小生演講稿模板錦集4篇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演講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生演講稿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國小生演講稿模板錦集4篇

國小生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鄉、思人的一個代表,月圓也就成爲了我們心中的團圓了。中秋節是一個賞月的節日,也是一個團圓的節日。最期待的就是和家人一起,吃一塊月餅,賞一次月圓。這是我心中最美好的畫面,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也應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那麼你們心中的中秋節是怎樣的呢?

在我的心中,中秋節一直都是一個很幸福的日子,因爲在這一天不僅僅只是中秋節這個節日,更是我爸爸的生日。所以每一年,我最期待的節日就是中秋了。我們家是一個大家庭,爺爺奶奶是兩位領軍任務,爸爸媽媽姑姑伯伯們是小領導,我們這些小孩就是小跟班了。到了中秋節這一天,大家紛紛都趕了回來,弟弟們會帶上羽毛球拍,我會帶上我的小狗,一起從城市裏感到清新自然的農村。我們偶爾打一打球,有時候我也會讓我的小狗去和奶奶喂的小土狗一起玩。這是我最美好的回憶,也是我覺得中秋節最爲味道的地方。

到了吃中飯的時候,是我們最重視的一個部分了。爸爸的手藝很好,所以一般都是我爸爸做飯,中秋節這一天,即使是爸爸的生日,他依舊會下廚給我們做上各種好吃的。我們所有人圍坐在一起,電視裏歡樂的唱着歌,我們小孩子嘰嘰喳喳講個不停,大人們也互相說一些最近有趣的消息。這樣的團圓,在我心中稱之爲中秋。

秋天是我最喜歡兩個季節裏之一,我喜歡秋天的清爽,更是喜歡秋天裏的這一個中秋,八月十五,月兒已圓,到了夜晚的時候,我們一家人來到屋外面的小空地,擺上幾隻桌椅,擺上一些零食,聊一聊天,到了月亮出來的時候,我們吃上幾塊月餅,就把中秋這個節日完美的度過了。

中秋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一次月圓,和家人團聚,圓滿心中的思念,我想這是這個節日爲我們傳達的中心思想。我知道每一個人對中秋節的認識都會有所不一樣,但是我堅信有一樣的相同的,那就是中秋的月亮會一樣的圓,我們對團圓的願望也是一樣的濃重。

現在的我們還小,或許領悟不到離家的悲愁,因此,在我們的成長路上,能夠珍惜的一定要好好珍惜。享受每一個團圓的日子,領悟每一次節日的快樂。我想這就是對生活的享受,對中華傳統節日的尊重!

國小生演講稿 篇2

同學們:

1985年2月15日,我國南極考察隊隊員在南極喬治島上建立了“中國南極長城站”,終於在南極第一次生氣了五星紅旗,這旗是智慧和科學的結晶,這旗由汗水和鮮血染成,這旗由中國人親手升起!

1984年11月20日,中國南極考覈隊591名隊員從上海啓程前往南極,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航行,行程1100餘海里,於12月26日安全到達南極。建站地址選定後,考察隊員立即組織力量從兩艘萬噸巨輪上突擊運卸500噸建站物資和大批科學考覈設備,同時着手趕建長城站。他們在時而狂風暴雨,時而冰雪綿綿的惡劣氣候條件下,搶修碼頭、搬運物資、平整地面、開挖地基、建造房屋、安裝設備常常連續工作16小時以上。挖掘機、推土機等全部啓用,直升飛機、救生艇等一齊出動。就這樣,經過45天的日夜苦幹,創造了世界在南極建站史上罕見的高速路,終於在1985年2月15日高質量地完成了建站任務。這是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精神的勝利!

中國南極長城站的建站速度之快,質量之完美,令外國同行刮目相看!它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所有建站材料,全由我國自行生產,不但能頂住12級以上的大風,而且還能抵禦零下幾十度的嚴寒。在南極風大、嚴寒、乾燥的情況下,長城站就像一名堅強的衛士,能確保考察隊隊員黯然無恙。

南極長城的站的建立,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它標誌着我國的.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了新的高度。

馬克思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纔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同學們,雖然現在已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但我們仍應該學習南極精神!在我們的面前,許多科學高峯有待我們去開發,無數科學奧祕有待我們去探索!

謝謝大家!

國小生演講稿 篇3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朗朗書聲滿校園》!

書,是人類文化的結晶,是寶貴知識財富的積澱。讀書是古往今來的優良傳統,周恩來立志“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杜甫則寫下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至理名言。讀書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快樂,是一種幸福。

在開元這個大家庭裏,老師和同學們共讀經典,一起在書海中徜徉。爲了讓我們的'校園充滿人文氣息,我們的學校還專門在教學樓爲同學們設置了公共閱讀區。提倡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讀書。並且在全校開設了書香班級的評選活動,鼓勵同學們多讀書。這一切都能讓更多的同學們在書香中感受讀書的樂趣。我們經常能看到同學們在圖書角,在班級裏閱讀的身影。讀完書後邀三五好友暢談讀後感想,氣氛熱烈,妙語連珠。可是我們周圍還有些同學讀書沒有計劃,更有些同學不愛讀書,特別是週末放假回到家裏,只知道在電視機前或者電腦前打發時間。這樣做是不對的。讀書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時間是擠出來的,每天都要利用並安排好時間讀書,每天不少於1個小時。古人讀書提倡三餘,今天我們更要珍惜時間讀書。書聲不絕於耳,書香溢滿校園。這已成爲我們開元一道亮麗的風景。爲了更好的促進學校的讀書氛圍,我校將舉行《課文朗讀比賽》。希望每個同學能借這些活動,把讀書作爲自己追求的目標,豐富自己的學識,陶冶自己的情操,促進自己全面發展。

從愛書開始,培養讀書的興趣,人人養成愛書、愛讀書的好習慣。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在此倡議:互助共學,廣泛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以文會友,互幫互學,共同進步,做到一人所學爲衆人所學,一人所長爲衆人所長;同時讓讀書成爲習慣,使我們的生活因讀書而精彩;讓讀書成爲一種美德,生命因讀書而更加充實,因讀書而成功。從書本中汲取先知,從知識中提升能力,於讀書中陶冶情操。讓我們將讀書與思考相結合,與寫作相結合、與做讀書筆記相結合、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建議同學們在讀書時做到5個1:每週寫一篇讀書筆記,每週背誦一篇經典詩詞,每月讀一本文學名著,每讀一本書後寫一篇讀後感。讀書,真好!同學們,讓我們愛讀書吧!

同學們,讓閱讀引領我們成長;讓知識爲我們導航。讓我們攜起手來,與好書爲伴,營造書香校園,共享讀書樂趣。

國小生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的民族,個人修養的民族,團結向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着的追求,一次慰籍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頌曲上的一個個拔動人心的'音符。文明能體現出國家的文明程度,所以我們更要文明。但是我不能把文明當做“紙上談兵”,我要把文明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

我認爲,謙讓是最大的美德。早在很多年以前,我們的老師就教導到我們要學會互相謙讓,隨着時間的流失,在我們記憶裏謙讓這個詞已淡淡忘記了,我們不一定非做了不起的大事,我們可以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

文明美德就如泓清泉,可以爲我們滋潤的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前進的路已經爲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的更加美好,讓我們的社會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讓文明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