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演講稿1200字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可以使用演講稿的機會越來越多,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知識產權演講稿12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知識產權演講稿1200字

知識產權演講稿1

各位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筍崗國小的陳思雨,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由“景泰藍”之痛所想到的》。

衆所周知,景泰藍是我國特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品,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它以工藝精細、色澤晶瑩、外表華麗而馳名中外。然而,就是這一中華文化之瑰寶,由於知識產權意識淡薄,竟被前來參觀的外國客商偷取了其獨有的生產工藝,令我國蒙受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請問:這個沉痛的教訓告訴了我們什麼?那就是——保護知識產權勢在必行!

也許,有人會問:什麼是知識產權呢?簡單地說,知識產權就是用法律手段來佔有知識資源。知識產權的範圍很廣泛,並且隨着科技的日益進步,現在還在不斷地擴大。至今爲止,知識產權已包括專利權、商標權、版權、名稱標記權、技術祕密、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等。

隨着科學技術知識和知識資源成爲經濟發展的支配力量,人類社會逐步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誰擁有了知識資源,誰就擁有了最寶貴的財富。知識產權制度其實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地域內對發明創造者的智力勞動給予專有權,使發明創造者獲得利益回報,從而激勵發明創造者的積極性。通俗地說,就是“給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試想,如果你費盡心血取得的發明創造卻得不到法律保護,別人可以無償的仿製或使用,那麼你還會有積極性再去進行下一個發明創造嗎?所以,知識產權制度可以保護髮明創造者的合法權益,激勵創新活動。

知識產權保護在我國雖行之未久,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從過去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創作的歌曲收入只是十幾元,到現在知名作家二月河版權收入超過一千萬元;從景泰藍的生產工藝外泄,成爲國人心中之痛,到如今國內價值最高的“紅塔山”品牌價值達439億元人民幣……

這一切都說明,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已漸入軌道。更令人欣喜的是,我們國小生也加入到了保護知識產權的行列中來。有一個叫徐翔的同學,在讀國小四年級時,發明了“吹吸式掃路機”,及時申報並獲得了國家專利,還引來了某公司100萬元的資金投入。產品問世後,徐翔作爲專利的擁有者,將以百分之十五的比例與投資者分享利潤。以此估計,每賣出一臺“吹吸式掃路機”,小徐翔便有5000多元的進賬呢!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也行動起來吧!雖然,保護知識產權,前路崎嶇,任重道遠,但我們相信,只要全社會提高知識產權意識,全面保護知識產權,“景泰藍”之痛的歷史就不會重演,我們的科技創新的戰略任務就一定會實現!

知識產權演講稿2

老師們、同學們:

早晨好!

今天是世界知識產權日,我謹代表區委、區政府向致力於創新發明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和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區知識產權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誠摯的問候!

自2001年起,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把每年的4月26日定爲"世界知識產權日",其目的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創新的社會環境

知識產權制度作爲保護智力勞動成果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發揮着激勵創新、規範競爭、調整利益和傳播信息的重要作用。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知識產權在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

我區,知識產權工作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輝煌太陽能公司、貝萊爾電氣公司等一批重點企業堅持以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爲主,走自主創新和合作創新之路,我區的知識產權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既x年首次突破百件大關之後、x年、x年分別超過xx件和xxx件。全區的專利申請量、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平均每年以40%的速度遞增,一批技術含量高的專利得到了推廣應用,並取得了顯着的效益。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區的知識產權工作還不能適應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還有不少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的意識比較薄弱,尊重他人知識產權,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觀念和能力不強。

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加強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性,增強緊迫感,深入實施知識產權興區戰略,努力搶佔科技發展的`制高點,把我區的知識產權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要加大知識產權工作的宣傳力度。採取多種形式開展知識產權相關知識的宣傳普及和教育培訓,充分調動企業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使他們投身到發明創造的熱潮中來。

要積極推進企事業單位建立起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把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納入企事業單位的研發、生產與經營全過程。在積極引進和採用已有先進技術的同時,高度重視創造和依法獲得原創性專利,並以專利核心技術爲依託,建立起先進的技術標準。

要通過政策引導和試點示範,增強知識產權競爭能力。我們淮陰區已被省列入全省知識產權試點縣(區),xxxx公司等一批企業已被列爲全省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企業。要通過規範管理、人才培養、發展計劃等環節,大幅度提高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與質量,影響和帶動全區知識產權工作的深入開展。

加強知識產權的行政執法工作。提高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切實做到依法行政、執法爲民,制止各種侵權行爲的發生,維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知識產權演講稿3

老師們、同學們:

早晨好!

你知道什麼是知識產權嗎?你認識它嗎?如果不知道,那就讓我來告訴你,仔細聽哦!

知識產權,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誌、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爲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相信你已經部分地瞭解了知識產權咯!那麼接下來我們來了解它的特點:

(1)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

(2)知識產權具備專有性的特點。

(3)知識產權具備時間性的特點。

(4)知識產權具備地域性的特點。

(5)大部分知識產權的獲得需要法定的程序。

同學們,不要以爲它只有表面上四個字的空殼子哦,它也有很大、很多的作用哦!例:

(1)爲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調動了人們從事科學技術研究和文學藝術作品創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爲智力成果的推廣應用和傳播提供了法律機制,爲智力成果轉化爲生產力,運用到生產建設上去,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爲國際經濟技術貿易和文化藝術的交流提供了法律準則,促進人類文明進步和經濟發展。

(4)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作爲現代民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完善我國法律體系,建設法治國傢俱有重大意義。

相信同學們已經認識什麼是知識產權了,那麼接下來我們來討論怎樣保護知識產權。要學會保護知識產權,那我們得先認清一點——知識產權需要保護,但是不能過度保護,必須在專利權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把握一個恰當的平衡點。

在專利制度的實施中,知識產權的創造、管理、保護和運用這四個環節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必須保持這四個環節的全面協調發展。創造是源頭;管理是基礎;保護是手段;運用是目的。

但是,有些人往往不顧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片面強調知識產權保護,甚至把知識產權工作單純地理解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不知道還有知識產權的創造、管理、運用等其他環節;或者是即使知道還有其他環節,也把保護環節置於其他環節之上。

知識產權需要的是合理保護,而不是過度保護。當年,有人高價向倫琴購買X光射線技術專利,但是倫琴認爲“我的發現屬於全人類”,沒有申請專利權,他的做法使X線的應用得到迅速發展和普及。他知道,如果這項技術被獨佔,窮人根本付不起錢去拍X光照片。今天,仍有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無法支付昂貴的專利費用,導致無法獲得醫治疾病的有效藥品。

我們作爲中學生,第一點就是不買盜版的書和碟從自己做起,以後再也不用盜版軟件了,玩遊戲再也不買盜版光盤了,看小說再也不用盜版書籍了。

甚至可以從一些小細節做起。例:

1.引用文章,段落,寫名出處,註名作者。

2.不把有版權的圖片或者文字用做商業用途

知識產權演講稿4

老師們、同學們:

早晨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創新是知識產權永恆的主題》。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生效的日期。1999年,中國和阿爾及利亞提議將4月26日設立爲世界知識產權日。2000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召開第35屆成員大會,通過了中國和阿爾及利亞的提案,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爲“世界知識產權日”。設立世界知識產權日的宗旨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科學和文學藝術等領域內,基於腦力勞動創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知識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祕密等。知識產權也就是智力成果權。所謂智力成果,是指依靠腦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教師寫一份教案、設計一套試驗方案、講一堂課就是智力成果;學生寫一篇作文、解一道科學應用題、製作一套手工工藝品也是智力成果。我們都是智力成果的創造者和擁有者,每個人都依法享有智力成果的專有權利。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權利。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將2008年世界知識產權日的主題定爲“創新”。提起創新,有些人總是覺得很神祕,似乎只有少數人才能創新。其實,創新很簡單。別人沒有想到的你想到了,別人沒有發現的你發現了,別人沒有做成的你做成了,這就是創新。一個班級將髒亂差的教室變成美麗的風景;一教師簡化試驗步驟;一位學生解出一道數學難題,甚至防止一場口角的發生……這些都是創新。

創新不只是科學家、發明家的事情,創新已經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之中。一位超市老闆爲了讓顧客多購買東西,用購物車代替顧客手中的購物袋,爲超市經營帶來了活力。愛迪生在招聘助手的時候,要求應聘者走遍全城,找出20件感興趣的東西。應聘者回來後,愛迪生讓他們在第一欄中列出10件,在第二欄中列出10件,第一欄和第二欄隨機組合,盡你所能,提出你想到的所有發明。誰的發明新穎、誰的發明多,誰將被錄用。由此可見,創新不需要天才,只需要找到新的改進方法。紙張和水杯結合在一起,便成爲一次性水杯;照相機和手機疊加在一起,便成爲帶有攝像頭的手機;大肥豬培育得比老鼠還小,便成爲身價百倍的寵物;畝產不到100斤的水稻改良爲畝產1000斤的雜交水稻,便成爲世界級的發明創造。創新的方法很多,主要的思路就是重組、移植、縮小或者擴大。

在生活中,我們存在着許多苦惱和“不方便”。身體長不高苦惱,身體長胖了苦惱,頭髮變白了苦惱;在黑板上畫橢圓不方便,穿雨衣騎自行車不方便,教學樓白色大理石做清潔衛生不方便。生活中這些苦惱和“不方便”就是我們創新的動力。我們要善於從司空見慣的生活中獨具慧眼地發現問題,把握稍縱即逝的“機遇”,積極探索,勇於實踐,不斷創新,自覺成爲知識產權的創造者和擁有者。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