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的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嘗試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嘗試的演講稿

嘗試的演講稿1

悠揚的琴聲從電視機裏傳出,六歲的我從玩具堆中擡頭一瞥,看見一個女孩忘情地拉着小提琴。我頓時沉浸在她的琴聲中。轉過身我對媽媽說:“我要學小提琴。”媽媽搖搖頭:“你能像她一樣成功嗎?”我說:“不嘗試一下怎麼知道呢!”最終媽媽拗不過我的死纏爛打,給我買回了一把小提琴。

油光滑亮的琴身讓我愛不釋手,我嚐到了擁有的喜悅。很快媽媽就給我找了一位老師。老師姓任,卻一點也不仁慈,而是長着一張馬臉。學習小提琴兩個月,老師卻只教我練習指法和幾個基本音,最初想學琴的興奮和熱情都消散得無影無蹤,生活對我來說是一杯嚐起來平平淡淡的白開水。

不過幾個月後我開始學習幾首曲子了。密密麻麻的音符又長又難記,在那個炎熱的夏天,我每天兩個小時都站在琴譜前練習。脖子上長出了許多痱子,又痛又癢。終於有一天在有一次拉錯時,不耐煩的我把小提琴往地上一摔,“我不要學了!總是拉錯!”媽媽給了我一耳光,說:“淺嘗輒止是不會成功的!怎麼能半途而廢呢!”我一邊抹着眼淚,一邊把小提琴撿起繼續練習。我嚐到了挫折的苦澀。

不久後我又開始學習揉弦。但不是指尖滑來滑去,就是琴身也跟着晃,任老師讓我每天多花一小時練習。我再一次想要放棄,但卻想起媽媽的話,對,不能半途而廢!於是我花了更多的時間在小提琴上,終於取得了成效。我嚐到了堅持的喜悅。

像是命運之神眷顧我,日復一日的努力終於得到回報,我不遺餘力地取得了小提琴十級證書。

七年級時,我代表學校參加市裏舉辦的科藝節的電視節目錄制。悠揚的琴聲從電視機裏傳出,坐在電視機前的父母和老師,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嚐到了成功的喜悅。

生活充滿了各種機遇和挑戰,凡事都去試試吧。嘗試總是你更堅強,更自信,前方的荊棘和坎坷只會讓我迎難而上。在嘗試中成長,收穫成功的喜悅。

嘗試的演講稿2

桌上,草稿紙、練習冊堆放在一起,露出一小截一小截卷卷的角,顯出了幾分凌亂。似乎,每天都這般隨意着,暫時不用的東西隨手一放,某天想起哪本書夾着筆記,於是東翻西找,卷子、課本在桌上七零八落躺着。突然感覺什麼東西飄過,轉身,原來要找的筆記從一片凌亂中”掙脫“出來了,我欣喜的走近它。身後,又傳來了熟悉的嘮叨聲。我笑了,不知怎麼,雖然聽着會不耐煩,但並沒有像兒時那樣爭辯。似乎,兒時的衝動如同茶杯裏的茶葉,一點點沉澱了下來,也許,這就是一種改變,成長歲月裏,某種嘗試的改變,無形的、靜寂的。

一個人的時候,習慣了周圍的安靜,目光停留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有時什麼也不想,沉默着。有時陷入了沉思,一天裏所出現過的場景,在腦海裏一一浮起。如同一條緩緩流動的河,此時不再毫無規律地激起水波,而是變得溫順了。那是思緒,總覺得在忙碌,總覺得沒有秩序,總覺得被約束着,這一瞬間,那無形的牽扯消失了。想,不需要刻意,嘗試着,輕輕撫平內心的波瀾,一切想法也就不再凌亂,感覺不到成長的走動,但成長感覺到了我的嘗試,以及改變。

生活的節奏依舊,簡單的拍子,只有用心聆聽,纔會懂得這平淡裏帶着幾分溫馨,幾分默契。

每天,上學、放學,同是一條路,抵達點不同,但也是來回替換,只是兩個地方的替換。一路經過的,花開時團團緊簇,花落時飄零一地。季節更換着,葉子上顯露出枯黃的跡象,讓人產生錯覺:秋季裏一夜之間紛灑的”花雨“,怎麼像在昨天剛發生似的。冷冷的、有點溼潤的風吹過,一個聲音撥開了那錯覺:錯了,秋天早已過去,冬天來了。時間一直都在流動,漫無目標,只是反反覆覆地繞着一個圈,但它有規律,不會迷失方向。平靜的生活,身邊的事物都在悄然地改變着,我靜靜的聆聽着,不想打破這種默契。那是因爲,我也在嘗試着,習慣我眼前的事物,嘗試聽懂它們的變化,或是感覺。

成長歲月裏,某種嘗試的改變,無形的,靜寂的。這一瞬間裏的變化,塵封了某些記憶,內心世界也多了分寧靜。

嘗試的演講稿3

尊敬的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正值丹桂飄香的'金秋時節,我們相聚在如畫的沚津。羣賢畢至,少長鹹集。這是一次教育界的盛會。我是鹹保中心學校的一名普通教師,今天我是懷着一顆朝聖的心來參加交流的,願意聆聽大家的高論,求取真經!

我交流的題目是《提高農村國小語文教學質量的嘗試與思考》,恐難入方家法眼,拋磚引玉,重在參與。下面就談一點自己在平時教學中一點嘗試與思考:

大家都知道,要想提高語文成績,關鍵是提升國小生的閱讀和作文能力,可是怎樣才能做到這兩點呢?我覺得,從閱讀中學習方法,將閱讀中學到的方法運用於作文,將閱讀與作文結合起來,可以相得益彰。

現在考試,閱讀和作文的比重越來越大,各方面的文章看了很多,大多用不上,特別是高年級語文,時間緊任務重,我常想:有沒有一種短時間內提高學生讀寫能力,又能從容應對考試的好辦法呢?實踐中,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加強“段”的訓練,提升讀寫能力。

我們的學生作文寫不好,關鍵在於中年級“段的訓練”沒有做實,表現出來的症狀有三種:重點段落語句不連貫,不具體,不生動。試想一下,中年級是承上啓下的樞紐,連寫段都不會,又怎能寫好整篇的作文呢?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作文先要“有法”,逐步過渡到“無法”階段的自由表達。

中年級側重“段的構成”,講究構段的方法。學習段中分層,其中我們學到了幾種分層方法:如“總——分——總”等結構方法,以中年級課文爲例,通過《瑞雪》這篇課文,同學們學會了按時間順序記敘的方法,學習了《三味書屋》,學生們學會了按空間方位順序記敘事物的方法,學習了《文具盒》,學生們懂得了怎樣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的順序組段,此外,我們還學到了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等分層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圍繞總起句寫話。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一句話: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讓學生體會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可以參照《李時珍》、《海底世界》等課文。爲什麼同學們害怕做閱讀題,這就是制約他們發展的瓶頸。

我們高年級學生寫一篇文章,常常抓不住重點段,該詳寫的部分寫不具體,容易記成流水賬,病因在哪裏呢?就在讀段寫段的訓練上,他不會圍繞一個意思寫具體。這是致命的!我們可以把一段話看成是一篇文章的濃縮,分層的方法同樣適用於分段,這樣以小博大,閱讀一篇文章也就有了基礎,我想:這樣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也應該是教材編排的意圖所在。

閱讀和寫作,我們不能孤立的看待它們,其實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大道至簡,簡單的事情裏往往蘊含着深刻的道理,對於我們老師,要高屋建瓴,洞若觀火,抓住關鍵點不放,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平時要常練筆,以不變應萬變,不能臨渴掘井。

二、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纔是完整的語文

剛纔講的是重視基礎,發現文章段落構成的內在規律,將讀和寫結合起來,這是語文的工具性,而體會文章表達的感情,內化語言,昇華情感,受到薰陶,則是語文的人文性,我們常說要培養孩子的人文情懷,怎樣在讀和寫中落到實處呢?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孩子們體會文章的重點語句,這就好比看一個人的文章,我們不光要看他說什麼,還要看他爲什麼這樣說,目的是想讓我們明白什麼?有時候目的很明顯,直接寫在文章的結尾部分,這在寫法上叫“卒章顯志”,篇末點明主旨。還有的作者把自己的目的隱藏起來,需要我們細心的去體會,我們現在聽老師上課,不要聽別的,就是要看他如何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把文章中隱藏的意思探究明白,情感怎樣逐步加深,得到昇華的。有的老師的公開課上得充滿美感,在關鍵語句上反覆的讀,引導學生體會,老師爲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是因爲老師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內化語言,重走作者的感情昇華之路,我們常說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就是這個意思。我們今天爲什麼要探討這些呢?因爲藉助閱讀教學,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作者是怎樣把情感一步一步表達出來的?這正是我們作文中的精、氣、神所在!

課文是作文的範本,我們寫作文,就是要學着作者的樣子,把自己內心的情感一步一步表達出來。這是語文的最高境界!倘若學生們真能將課文中學到的方法運用到作文當中,我們還會害怕考試嗎?這就叫“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至於如何選材,怎樣具體的指導?如何寫鼓勵性的評語?老師們見仁見智,但是有一條關鍵不能忽略,那就是站在孩子們的角度,選他們經歷過的、感興趣的、能激起心中情感共鳴的內容來寫,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就不再一一展開贅述了!

下面談一談引導國小生詩歌創作的一點做法和體會:

上學年學校安排我六年級語文的教學任務,課本有一個單元是專門講詩歌的,我對詩歌內心裏有一種偏愛,就有一種引導學生創作詩歌的衝動。也不知道是禍是福,有沒有超出課程標準的範圍,我想,讓學生增長一點見聞總是不錯的,在還沒有接觸“詩海拾貝,與詩同行”這個單元時,我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髮現詩歌中修辭方法,帶領學生感受課本之外的詩歌中的美,這種美是形象的、直觀的、潛移默化的,記得我介紹的第一首是汪國真的描寫螢火蟲的詩:是媽媽曾經掛着的耳墜,是孩子們手中提着的燈籠,閃閃忽忽地圍繞左右,伴我細讀四月的和風。孩子們誦讀這首詩,感受到比喻帶來的語言魅力。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汪國真的《春的請柬》、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葉佳修的《外婆的澎湖灣》、余光中的《鄉愁》、李叔同的《送別》等都被學生熟讀成誦。看看時機快要成熟了,我開始引導學生嘗試創作新詩,探討如何利用修辭手法使語言更形象,交給學生如何給詩歌的結構搭個架子,只要第一節的架子搭好了,下面幾節一般結構相同,給人一唱三嘆之感,感情逐步加深,就像余光中的《鄉愁》一樣,剛開始學生有畏難情緒,我給學生做示範,雖然很粗糙,但是卻點燃了學生們心中的熱情,說真的,我也沒指望學生們能創作出來,就是帶他們玩玩,沒想到學生們的創造力還真是了不起,新詩居然真像那麼回事,此時,再進入《詩海拾貝、與詩同行》這個詩歌單元,學生們表現出驚人的熱情,創作了許多小詩,我把這些小詩編在自己的qq日誌裏,給我們學校的老師們看看,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中心學校許德貴校長和沈啓東校長很重視,專門給這些小詩編了一本詩集,名字叫《放飛童年的夢想》,這更激發了學生對詩的熱愛!

下面談一點識字和寫字方面的思考與嘗試:

要提高國小生的識字效率,必須彰顯漢字的自身魅力,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在識字方法上,我的思考是:漢字是音、形、義三位一體的,有別於其他的語言文字,我們可以結合漢字本身的構字原理,將漢字的形象性和趣味性結合起來,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們應當開動腦筋,幫助學生在感知層面建立起意義聯想的通道。減少國小生機械抄寫,我記得有的學生老是將“神”字的偏旁寫錯,多寫一點,將“示”字旁寫成“衣”字旁,這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我想了一下,告訴學生:其實這和古人祈禱活動有關,古人利用占卜、祭祀等方法,希望得到鬼神的啓示,所以“神”字是“示”字旁而不是“衣”字旁。這樣,學生不僅會寫“神”字,而且“幸福”的“福”字,“祭祀”的“祀”,“祈禱”等帶有同樣偏旁的字也不會再錯,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建立起意義聯想,學生通過寫字而聯想到畫面,由一個字而想到一串字,將孤立的、分散的漢字聯繫起來,從而提高識字效率。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語文是形象的藝術並不爲過,如果我們能從這一點得到啓示,更進一步挖掘“六書”的構字規律,則我們的教學更接近事物的本質。由字而詞,更能準確的理解詞的本義,進而比喻義而引申義。將字詞教學有機結合,這種字詞本源教學法培養出來的學生,更能敏銳地感知文字中蘊藏的文化氣息,從而將語文學活!

電腦的普及,成功地使我們“自廢武功”,放眼望去,能夠寫一筆好字的學生寥寥無幾,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向社會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不會寫字的“人才”,這不能不說是漢語教學的一大悲哀!當今世界,隨着中國國力的增強,中華文化越來越有自信的走向世界,本着對子孫後代負責的精神,指導學生寫一筆好字,意義十分深遠!

在實際教學中,對於六年級許多學生作業難以辨認的現實,我堅持以自己的規範書寫來影響學生,逐步培養學生認真、嚴謹地書寫態度,在具體操作上,面對常用漢字幾千個,想都練好是不可能的,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現字形結構的規律,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字,重點練習,將不容易寫好的特殊筆畫,專門找出例字來練習,如:“傳”字中的“豎折撇”,等。

有人做過統計,使用頻率最高的漢字有41個,將這些字練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還從古人的結字方法中尋找靈感,通過一年的練習,我們六年級班在期末測試卷中展示出來的寫字能力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稱讚

教師節剛剛過去,而新學期的教學工作纔剛剛開始,“從嚴律己爲師表,恭謹效民育後昆”作爲一線教師,我感到幸福與辛勞同在,動力與壓力並存。藉此機會,我要把熱情的讚美送給所有的老師們,你們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沒有你們披星戴月癡心不改愛校如家,怎麼能有莘莘學子壯志凌雲北大清華?

沒有你們言傳身教嚴父慈母婆婆媽媽,怎麼能有考場之上下筆千言催人淚下?

沒有你們精心呵護匠心獨運汗如雨下,怎麼能有奼紫嫣紅花團錦簇芍藥牡丹?

沒有你們蠟炬春蠶心力交瘁早生華髮,怎麼能有雛鳳萬里龍騰華夏夢圓中華?

“桐花萬里關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教育戰線上年輕教師越來越多,我彷彿看到了蕪湖縣國小語文教育的輝煌明天!

最後,我還要以王勃《滕王閣序》中的一句話送給和我年齡相仿的朋友們,願與老師們共勉: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謝謝大家!

嘗試的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5月是一個花開的月份,5月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月份,我們剛剛送走了勞動節,又迎來了第__個青年節,這一個專屬於我們青年的節日。

說到青年,便會想起青春。“青春”,這是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字眼,也是一個熱情洋溢的字眼!青春是什麼?有人把青春比作初升的太陽,因爲它充滿生機;有人把青春比喻爲帶露的鮮花,因爲它預示着美好;在我的眼裏,青春就預示着生命,青春是奮鬥與朝氣的象徵,我將在有限的青春裏,創造無限的價值,讓我們的生命充滿了青春的氣息。

青春短暫,歸於奮鬥。貝多芬在他16歲的時候就在樂壇上頗有名氣,當他的耳朵失聰時,但他並沒有被這個災難帶走奮鬥的意志,反而更加刻苦的鑽研,讓世人廣爲傳頌。宋朝的辛棄疾,當他年僅21歲的時候,就領兵抗金;茅以升在24歲就成爲了博士;周恩來19歲就寫下氣壯山河的詩句:“大江歌罷掉頭東”。青春很短暫,但是他們卻一輩子都飛揚着青春的魅力,一輩子奮鬥不息。還有無數的歷史名人,他們用青春飛揚,留下了一段段佳話。

一位哲人曾說過:“一個人自從降生的那一刻起他的痛苦也就開始了!”青春是每個人必經的一條路,這條路上鋪滿的不是鮮花,而是荊棘與坎坷,但是我們青年人要面對坎坷不退縮,要像一條歡快奔流的小河,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我們更要像一棵飽受風雨的勁竹,歲歷經風雨,也依然挺拔。

人就是要一次次接受挫折的考驗,就是要不斷的奮鬥,才能在人生的長河中,一次次的擊起耀眼的浪花,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實踐來促使自己成長,因爲在實踐中,所學的知識、技能、本領,樹立的理想、信念得以檢驗;在實踐中,發揮自己的才幹,幹有所成,充分體驗着奮鬥的幸福和快樂,並找到實現人生價值與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結合點;在實踐中,失敗、困難、挫折磨礪着心智、筋骨,經歷風雨,經受鍛鍊,不斷吸取教訓,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同學們,朋友們,在五四青年節來臨的時候,讓我們學會奮鬥吧,讓我們的青春飛揚吧,讓我們繼承五四精神向着明天的輝煌而前進吧。

嘗試的演講稿5

隨着晨曦鐘聲的響起,鳥兒的催促聲把我從夢中驚醒。大步走出房門,溫暖柔和的陽光包圍了我。牽手與媽媽散步在田野間,和煦,歡樂……

眼前像被東西猛烈的照着,原來是那一片金黃的地毯啊。突然感覺到媽媽的手比往常粗糙了許多,也是啊。是誰在你遇到困難時努力的幫你克服;又是誰在你跌倒後鼓勵着你,讓你勇敢的站起來;然而又是誰在你痛苦難過時自己明明沒有受到難堪卻比你更加難過……

突然一棵不知名的草葉割傷了我的腳,鮮血沿着小腿肚流了下來,不知所措的我眼淚撲簌簌落了下來。媽媽在一旁也像熱鍋上的螞蟻,手足無措。媽媽沒有學過醫,她不知道怎麼處理傷口,由於田野離家遠,媽媽只好揹我回家,柔和的春風和着媽媽急促的呼吸聲,我依着媽媽的背,感覺好溫暖好舒服。媽媽的腳步緩慢了下來,呼吸變得急促,越來越急促,可以感覺得到媽媽好累。我想下來,可雙腳怎麼也不聽使喚。終於到家了,媽媽細心的照顧我,我的腳上終於止血了。

在媽媽精心照顧下,我很快恢復了。在房間裏悶了兩天,總算可以出來呼吸新鮮空氣了。自己一個人徘徊在安靜的小路,腳痛了起來,心想媽媽在我身邊我不必要擔心,來回的望去,這才記起媽媽不在身邊。我慢慢走回了家。從這以後,我開始變得堅強,變得勇敢,讓自己不會因爲一點小事而變得消沉。而媽媽就像一艘輪船,讓我載着勇敢與堅強毫無拘束的遨遊。

勇敢是帆,又是槳。從這以後,我相信勇敢將從這裏開始起航。

嘗試的演講稿6

在我們成長道路上,挫折是必須面對的,它是我們通往成功的絆腳石,我們應該勇敢面對他。

記得有一次,數學期末考試,我考得很差很差。當這個分數亮在我眼前時,我呆住了,不知所措。回家後,我一蹶不振,整天無精打采,甚至有了放棄數學的念頭。但是,直到那一天。那一天,我照例看帖子10分鐘,突然,一個帖子讓我懷着好奇點了進去。“漫長的人生就像一條崎嶇的小路。在這條小路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絆腳石。我們正是被絆腳石絆倒爬起來後,才能長大。而如果你被絆倒後,自己不爬起來,那麼,就會在這不快樂的日子中虛度一生。既然如此,我們何必和自己過不去呢?”

對!我不能屈服,我絕對不能在挫折前低頭、臣服!我要爬起來,克服這並不大的困難!如果我站起來了,這次的成績,只能代表一次;但如果我不能振作起來,那麼,這次的成績將會代表我這一生。考試失利,我會認真分析致錯原因,牢記正確答案,下次考試,有經驗的我將是風雨中的小竹筍,越長越高。茅以升曾說過:困難只能嚇倒懦夫懶漢,而勝利永遠屬於敢於攀登科學高峯的人,所以,我要站起來,重新奮鬥!經過我的努力,我終於在九年級最後的結課考試中獲得了111分的好成績。挫折再一次在向我低下了頭,俯下身軀,讓我從它的身上踏過,因爲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經歷風雨怎能看到彩虹!

小草如果因爲沒有樹的偉岸而感到痛苦,那它就不會見到遼闊的草原。貝殼如果因爲心中的一粒沙而感到痛苦,那它永遠孕育不出珍珠。流水如果因爲前方的殘崖而感到痛苦,那我們永遠不會目睹飛流橫下的壯觀。成長,如果因爲有了挫折而痛苦,那麼人生將不會出現成功、幸福、希望。

挫折是成長之路上必經的岔道口,只有經歷了風風雨雨、磕磕絆絆,才能在失敗與挫折中成長,最終才能走向成功。

挫折我們必定會遇到,遇到他我們不能懦弱,應該勇敢的去面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