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活動演講稿三篇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書活動演講稿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讀書活動演講稿三篇

讀書活動演講稿 篇1

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曾經聽人如此說:“孩子愛讀書,我們纔有未來;老師愛讀書,教育之樹纔會常青。”的確,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是人類獲得智慧與哲思的最好渠道,每個人都面對着未來,多讀了一本書,就是進步。聚沙成塔,終有一天,讀書對人生,對修養,對學識的良好影響必將顯現。還曾聽人提起“對女教師來說書籍是最好的美容品。”是啊,有了十足文化底蘊的女教師,有了濃濃書卷味的女教師,她那溫文爾雅的氣質絕對不會因爲年齡的增長而改變。“腹有詩書氣自華”,浸潤書香的美麗是什麼胭脂也比不上的。

開學伊始,學校教科處安排了教師的讀書活動。我們四、五年級的語文教師在與寧校長交流溝通之後,確定了本學期的讀書篇目——于丹《論語》心得。流傳2500多年的《論語》,影響了世代中國人,它的經典語句,每一箇中國人耳熟能詳。而於丹在這本《論語》心得中用樸實而親和的語言,解讀了這部深厚的古典聖賢之書。用她女性的敏感和細膩,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層層遞進,點出了《論語》的真諦。

讀書活動開始之後,老師們就開始自覺學習起來,大家利用課餘時間自讀自悟,也利用在一起的時間交流體會與感受,我最大的感想有三點,提出來和大家一起共勉:

感想1:熱愛、尊重、關注每一個學生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所以,在孔子看來,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應該自重的。”

“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我們教師要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人格養成。

作爲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尊重和關注每一個學生,我們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改變自己的角色,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及人生的引路人,以學生的需要和教育的需要來開展課堂教學,爲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服務。

正處於成長變化時期的學生好奇心強,會模仿教師的行爲習慣、言談舉止。而教師高尚的品德修養、淵博的學識智慧,對其感召、影響關係更大。因此,教師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以人格來培養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教師就要在日常教學中注重自己的品德、行爲、作風以及人格、靈魂等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深深影響。

感想2:轉變教育理念,實施差異教育。

“《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想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

“君子和而不同”。許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觀點肯定會不完全一樣,當各自說出自己的觀點時,一個真君子是會認真傾聽的,它能夠理解和尊重每一個人觀點的合理性,同時又能夠堅持自己的觀點。這樣就既保證了整體的和諧,又保留了不同的聲音。我們今天說要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把每一個人的不同的聲音和諧地融入到大的集體的聲音中。“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每一個學生都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都是獨特的、具有獨立意義的人。作爲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要相信每一位學生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都可以積極成長,但又有其自身的獨特性。

工作中,特別是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幾種學生:智力發育遲緩的學生;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有過錯的學生;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

爲了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全面地發展,作爲教師,還要學會慷慨地讚賞每一位學生:讚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讚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讚賞每一位學生對課本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讚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一點微不足道的成績和進步……

感想3:管好自己的”口“,遠離”語言暴力“。

”讀《論語》“我們會發現,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種態度。

”我們見到—些老師聲色俱厲,經常指責他的學生不該如何如何。那是這個老師沒有到境界,真正好的老師會像孔夫子這樣,平和地跟學生商量着把這種天地人三才共榮共生的關係講透。這樣—種從容不迫的氣度,這樣一種謙抑的態度,其實正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

于丹的這段”論語心得“描述的就是如何做一個有”境界“的老師: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

金庸先生說:”只要有書讀,做人就幸福。“讀書,讓我們找到了快樂,獲得了滿足,贏得了自信。梁實秋老先生說:”讀書永遠不恨其晚,即使晚了,也比不讀強。“老師們,一起加入讀書的行列吧!

讀書活動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技維1021z班級的李x。今天,我很榮幸能站在這裏,爲大家演講。對於“學習改變命運,今天成就未來”這個話題。鄙人有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有雷同,算我抄你!還望海涵······

在開講之前,我想先說一個標語:知識改變命運,今天成就未來。我想在座的一定有人有所耳聞。五年之前,還沒拆遷,我家門口的小書店進門擡頭,迎面第一眼就是這句大標語。後來我就再也沒有留心過了。如今,那塊地方現在是個蠻大的酒樓,國慶的時候,我還在裏面吃的叔叔的喜酒。

但不管怎麼樣,其實這標語和今天演講的主題還是有一定的關聯的:知識是要學習才能得到的,未來是靠今天的努力鋪就的。揉合整句就是:學習技能知識,成就未來人生。當然,我的這個立論並不是妥妥的,凡事無絕對嘛!那些很二的二代們就不需要學習一樣是可以二出自己的妙漫人生的。畢竟,身在汽校的我們,老爸不是李剛,後面也沒有人,所以只能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學習技能知識。

更應信仰之爲真理!

當前的中國,欲建設創建型國家。不僅需要高層專業技術人才,更需要掌握精湛技能的技工人才。兩者的關係是理論和實踐的關係。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沒有實踐,理論只是紙上談兵,而沒有理論,實幹家只會茫然而無頭緒。由此可見:技工類人才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我們的.濤哥也是這麼認爲的,他說:沒有一流的技工就沒有一流的產品。

我們學校的不少班級應該有發過這麼一本書:《中國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蹟讀本》。有心的大家應該讀到,序言裏是這麼寫的: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個部門聯合開展了第二批中國高技能人才楷模推選活動,確定了以王洪軍,戴旭升,孔祥瑞,竇鐵成,楊傑,張全民等10名同志爲代表的第二批中國高技能人才楷模······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他是敬業,潛心鑽研,勇攀技能高峯,勇於創新實踐,無私傳技帶徒,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爲企業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這同一種調調,你是否覺得熟悉到爛味?看完我怎麼都覺得這應該是新聞聯播裏的女主播用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附着特有的播音腔說!光明的人生就是用來薰陶和教育的。

讀書活動演講稿 篇3

高爾基曾經說過一句至理名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很喜歡這句話,當然,我也是一個愛讀書的人,從小到大,我都不知道讀了多少本書。

小時候,我剛認識了字,便閱讀了我生活中的第一本書——《西遊記》。我徹底被吳承恩筆下的孫悟空、唐僧、豬八戒和沙和尚所征服。堅定、機智、勇敢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忠厚老實的沙和尚,是非不分的唐僧,還有極其貪婪的妖怪,一切都那麼誘人。

拿着這本書,我愛不釋手。看到唐僧被妖怪捉住,我心裏非常緊張。但看到孫悟空打敗妖怪,救出了師傅,我又不由得拍手稱快。有一次,爲了看這本《西遊記》,我連飯都沒吃,媽媽說我“走火入魔”了。

此後,我又閱讀了《三國演義》。同樣,我再次被“卷”到了書裏。忠誠善良的關羽,生性耿直的張飛,喜賢愛材的劉備,勇武幹練的趙雲,老奸巨猾的曹操,嫉賢妒能而又聰明絕頂的周瑜,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羅貫中把他們寫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我很喜歡。每看完一個故事,我都會給爸爸講,什麼“七擒孟獲”啦,“三顧茅廬”啦,“草船借箭”啦……,我看着連爸爸媽媽都聽入迷了。

有很多書還可以告訴我不少道理。《魯濱遜漂流記》告訴我要學會生存,學會堅強。《愛的教育》告訴我要懷着感恩的心面對世界,《科學家的故事》告訴我要多觀察,多思索……

這就是我的讀書生活,我愛這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