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德的演講稿14篇

演講稿是爲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美德的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14篇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媽媽經常對我說,做人必須要從:“禮”“德”開始,如果做人做不到文明禮節,做不到以德優先,那就做不好人。

小時候的我並不知道什麼叫美德,見了爺爺奶奶不經常問好,和小朋友相處不懂得寬容,上了幼兒園後,老師第一堂的課講的就是讓我們懂禮貌,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一個懂事的小朋友。慢慢地我開始懂事了,開始幫老師掃地了,開始幫老師收拾碗筷了,開始和小朋友互相關愛了,出門見了長輩也懂禮貌了,成爲一個文明的小朋友了。

上國小了,在教室裏的第一堂課,班主任也對我們進行了文明禮儀教育,教育我們同學之間要友好相處、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鼓勵。我從那開始一點點學着做一位文明的國小生,做一名出色的少先隊員了。

時間已慢慢地走過,轉眼間我已經是三年級的國小生了,我已經能從身邊的事感覺到文明禮德是怎樣做的了。比如說在我上學的路上,常過的十字路口處,經常會看見闖紅燈的行人,我也經常說這些人的素質低,這時候媽媽就會告訴我:“禮德從自己做起,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你看和我們一起等綠燈的行人不都是文明的人嗎,不文明的人還是少數的,只要大家共同做好自己,相信那一小部分也會慢慢變成文明人的”。我開始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不闖紅燈做起,做一個文明的人。

在學校裏,有一些不講文明的同學經常亂扔奶盒、垃圾,讓一些室外衛生員增加了許多的麻煩,在老師增添了許多衛生檢查員後,同學之間互相提醒,互相監督。學校裏出現了許多文明小天使,他們主動地在學校各個角落裏撿垃圾,以自己的.行動讓更多的同學們參於這項活動,現在亂扔垃圾的同學越來越少,校園裏也變得比以前乾淨了。

這次五一,我出門去爬泰山,在高速公路上,見到有些人從車窗裏亂扔拉圾。這個現象可真不好,真想告訴那些人,這樣做是不文明的,你乾淨自己的同時,卻破壞了環境,還有可能造成。爬到泰山頂端的時候,我看到山頂上有許許多的垃圾,到處都是。這些垃圾有可能讓人摔跤、跌倒,我還看見有些人邊吃邊扔,真讓人氣憤。同時我還看到反的一方面,有人正在忙碌地撿着垃圾,還把垃圾分裝在各個不同的袋子裏,背到山角下去賣。想想,平常我們見到這些人都把他們稱爲“買破爛的”都有點看不起它們。今天看到他們的行爲,我有點感動,還真佩服他們。山這麼高,這麼陡,我空身爬上來就花了四個小時,而且累得大汗淋淋,還說絕不來爬第二次了,想想他們,他們爲了生活可能天天要來爬,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爲景區做了巨大的貢獻,他們可稱上是光榮的“文明衛士”。他們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和好朋友把我們的垃圾背下了山,並希望以後有更多的人蔘於進來,做到文明從小事做起。

文明常常在我們身邊,從小事做起,堅持一直做下去,慢慢地我們才能真正成爲一個文明的國小生,和更多的人創造一個文明社會。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2

一、活動背景:

爲了弘揚傳統文化和傳統民族精神教育與現代公民素質培養有機整合,學校將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將活動的知識性、科學性、教育性、娛樂性、創新型融爲一體,讓我國傳統文化精髓浸潤學生的心靈,不斷提高師生文化素養。

二、活動目標:

讓學生進一步弘揚民族傳統,傳承國學經典文化,在師生中形成以先賢爲楷模,勤勉學習,奮發有爲,立志成才的思想;形成“人人誦讀國學經典”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通過誦讀經典詩詞感受我國傳統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互助、勤學自強的優秀品質,與國小作文教學個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讓經典詩詞更好地引領我校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三、活動意義:

1、引導學生誦讀具有優秀傳統文化價值的經典詩詞、論語,吸取終生受益的知識精華,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優雅的氣質,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獲得創造的智慧。

2、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在誦讀中使低年級學生擴大識字量,在吟誦表演中使高年級學生感受經典詩文的博大精深。學生養成天天誦讀的`習慣,逐步使學生能夠出口成章、引經據典,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

3、通過教師與學生共同誦讀,全面提高師生的人文素養。

四、活動內容:

《經典論語》、《中華傳統文化故事》、《國小生古詩文誦讀》以及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經典故事等。

五、活動實施:

1、組織領導

組長:崔連俊

副組長:鄭立娟

組員:各班語文老師

2、職責:

組長負責全校經典誦讀的全面工作;副組長負責誦讀活

動的開展與日常管理、檢查;組員負責協調經典誦讀工作的開展和本班學生的誦讀活動,以及活動安排與落實。

3、活動時間及方式

(1)每週安排兩次誦讀時間,分別在每週二、週四第二節課後時間引導學生誦讀國學經典,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堅持學習、誦讀國學經典。

(2)充分發揮其他學科的課堂滲透作用。“經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只要學生能熟練背誦,裏面的意思自會理解,對於一些典故和字的讀音,教師要做適當指導。

(3)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有機融合,創造性的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充分利用詩歌朗誦比賽、經典誦讀比賽以及德育系列活動,力爭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展示的機會。

4、活動展示

(1)集體誦讀展演:定期以班級爲單位,通過經典誦讀比賽等形式展示教師、學生在參與誦讀經典上獲得的喜悅與成績。

(2)讀書筆記展示:主要以學生習作爲載體,展示讀書心得,彰顯人文教育。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爲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學會寬容》。

數千年前,有這樣一場對話: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對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時間飛逝,幾千年如白駒過隙,可就是這樣一句話,在經歷了數千年整個世界的滄桑鉅變之後,依然高高矗立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巔,俯瞰着人間冷暖。

寬容不是懦弱,不是無能,而是一種豁達,一種氣量,一種將軍額前能跑馬、宰相肚裏可撐船的寬廣胸懷。

有一個故事,說是在美國一個市場裏,有位中國婦人的攤位生意特別好,引起其他攤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無意地把垃圾掃到她的店門口。這位中國婦人只是寬厚地笑笑,不予計較,反而把垃圾都清掃到自己的角落。旁邊賣菜的墨西哥婦人觀察了她好幾天,忍不住問道:"大家都把垃圾掃到你這裏來,你爲什麼不生氣?"中國婦人笑着說:"在我們國家,過年的時候,都會把垃圾往家裏掃,垃圾越多就代表會賺越多的錢。現在每天都有人送錢到我這裏,我

怎麼捨得拒絕呢?你看我的生意不是越來越好嗎?從此以後,那些垃圾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這位中國婦人化詛咒爲祝福的智慧確實令人驚歎,然而更令人敬佩的卻是她那與人爲善的寬容的美德。雖然身處異地,可她依然堅持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文明,她將寬容帶出了國門,帶到了世界。她用智慧寬恕了別人,也爲自己創造了一個融洽的人際環境。俗話說和氣生財,自然她的生意越做越好。如果她不採取這種方式,而是針鋒相對,又會怎樣呢?結果可想而知。

寬容是一種理解,一種體諒、是一種美。

有個姑娘要開音樂會,在海報上說自己是李斯特的學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現在姑娘面前。姑娘驚恐萬狀,抽泣着說,冒稱是出於生計,並請求寬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彈一遍給他聽,並加以指點。過後爽快地說:“大膽地上臺演奏,你現在已是我的學生。你也可以向劇場經理宣佈,晚會最後一個節目,由老師爲學生演奏。”李斯特在音樂會上彈了最後一曲,這場音樂會完美落幕。

生活需要寬容。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不如意,每個人都會有失敗,當你的面前遇到了竭盡全力仍難以逾越的屏障時,請別忘了:寬容是一片寬廣而浩瀚的海,包容了一切,也能化解了一切,會帶着你你跟隨着他一起浩浩蕩蕩向前奔涌。

當看到引車避匿的藺相如和負荊請罪的廉頗相擁而泣,誓言共保趙國的時候;當看到蔣琬用寬容之心對待無禮的楊戲而得到世人稱讚的時候,你們難道沒有發現,寬容是世界上最神奇的鑰匙嗎?仁義衚衕的.故事家喻戶曉,董篤行的一句: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發人深省。俗話說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個人只要遇事多爲他人想一想,多爲集體、社會想一想,多往大處、遠處想一想,就不會被暫時的煩惱所困擾,就能夠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生機勃勃地前進在人生的道路上。

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纔有風和日麗;

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一時的猖獗,纔有浩瀚無垠;

蒼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強食一時的規律,纔有鬱鬱蔥蔥;

泰山不辭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一寬一容笑天下。

年年花開,拉開了“寬容”的華美與絢麗;

歲歲雁來,捎來了“人情”的夢想與天堂;

花開雁來,寬容謹記,人情莫忘。

同學門,我們有緣而相識,相聚,相知,穿梭於茫茫人海中,難免會發生一些不和諧不愉快

的事情,面對小小的過失,如果能報以一個淡淡的微笑,說上一句輕輕的歉語。能讓我們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幫別人開始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4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 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

“勤儉自古爲美譽,節約至今是佳稱”,這一流傳至今的古聯說的便是勤儉節約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這種美德,和我們生活漸行漸遠,生活上攀比、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也在同學間悄然形成。“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訓大家都能脫口而出,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看着餐廳倒掉的飯菜,咬了一口的水果,僅有兩三人的教室裏電燈敞亮、才用了幾頁就扔掉的本子,洗完手沒關的水龍頭,個別同學大手大腳的花錢有沒有想到現在所花的是父母辛苦工作賺來的血汗錢,是否想過節約呢?雖然現在我們的國家富強了,我們的家庭富裕了,但我們也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美德。一元等於十三億元,一張紙等於一片森林……你相信嗎?也許你會皺着眉頭,不屑一顧:真是天方夜譚,這怎麼可能?請大家一起用我的眼睛關注,用我們小手計算一起探討,每個人節約1度電,全中國就可省十多億度電,有多少煤和水留給子孫後代用?每人節約一張紙,有多少大樹在鐵鋸下逃生……是的,只要我們每個人節約一點點,給社會帶來的'就是是巨大的財富!

同學們,勤儉節約就是我們的人生導師,一個勤儉節約的人是勤于思考的,也是善於制定計劃。如果你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美德,那麼就意味着你具有了控制自己的能力,意味着你已開始主宰你自己,意味着你的品德修養正在逐步提高。成有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發揚這一優良傳統,以勤儉節約爲榮,以奢侈浪費爲恥。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身邊小事做起,一元錢、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支筆、一張紙、一塊橡皮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勤儉節約的精神滲透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伴隨我們的一生!記住: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讓節約成爲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的美德!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孝親敬老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今天我爲大家演講的題目是——《讓中華美德伴我成長》!

當今社會,幾乎每個家庭只有一兩個孩子,我們都是家裏的小太陽、小皇帝。我們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父母的關愛照顧;然而,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到,我們該如何孝敬父母呢?

“香九齡,能溫席”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孝親敬老的故事。

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他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一直不離左右,日夜守護在媽媽的病牀前,母親去世後,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儘量讓父親少操心。

冬夜裏,天氣特別寒冷。那時,農戶家裏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他想,這麼冷的天氣,爸爸一定很難入睡,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如果不能好好地睡覺,多辛苦啊!想到這裏,小黃香心裏很不安。爲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裏,爲父親鋪被,鑽進父親的被窩裏。她用自己的身體,溫暖了父親的被窩;她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溫暖了父親的心。

再看現在的青少年朋友們,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着我們,而我們卻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很少有人爲父母着想,有什麼東西都先想到自己,然後纔是父母,甚至根本不想父母。朋友們,你有沒有意識到我們正在喪失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是否需要反思一

下應該怎樣去孝敬我們的長輩。

孝親敬老不僅要學會照顧父母,新時代還賦予他另一層的'含義。那就是我們要努力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以減少父母不必要的擔心。有的同學在學校表現不好,學校多次通知家長,爲此讓父母十分苦惱,其實這也是一種不孝敬父母的表現。爲了讓父母安心工作、幸福快樂的生活,我們應該在學校學好知識,回家自覺聽從家長安排;和老師、同學和諧相處;在精神上爲父母帶來愉悅。這其實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修養與學識,這也着實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從小到大,爸媽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愛。他們用世上最無私的愛養育我,使我長大成人。而他們卻不求回報,只爲了我們的安全幸福每天努力工作着,下班後還要回家爲我們做飯。我們已經是六年級學生了,應該自己來照顧自己,有時候也應該照顧一下父母,我們要學會孝敬父母,真誠的體會父母爲我們付出的一片愛心,盡力爲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讓孝親敬老這種傳統美德伴我們成長!讓我們用這寸草之心,孝敬、回報我們的長輩吧。

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美德是一種高貴的品質,珍貴的品質。

就像雷鋒,他樂於助人、無私奉獻,俗話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有人說他是個傻子,可是他卻說:“爲了人民利益,我甘願當一輩子這樣的傻子。”聽了這樣的話,怎能不讓人感動呢?他一生做過的好事恐怕他自己也數不過來。

以前,我不懂什麼叫美德。直到有一次親眼看到了才讓我明白。那天,我和媽媽去乘公交車,我們上車後找了位置坐下來,漸漸地車上的人越來越多,這時我看見一個年輕人把喝完的礦泉水瓶隨手扔在地上,還用腳踩了幾下,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可是垃圾桶就在他的旁邊。這時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婆婆彎下腰來,撿起礦泉水瓶,扔進了垃圾桶裏。我看見那個年輕人的臉一下子紅了,這時車內響起了廣播“請保持車廂衛生,將垃圾丟入垃圾桶內,謝謝您的合作。”這時,大家都斜着眼看年輕人,而用欣賞的眼光看老婆婆。年輕人的臉更紅了,像一個紅蘋果,慚愧的低下了頭。我打量了一下老婆婆,她滿頭銀絲、滿臉皺紋,眼睛像兩潭秋水,面帶笑容,顯得非常慈祥。回到家,媽媽對我說;“今天在公交車上,那位年輕人做得非常不對,而那個老婆婆的很讓人尊敬,這就是美德,以後你要做像老婆婆那樣的人,聽到沒有!”我答應道:“好的.。”

美國的比徹曾經說過“衡量一個人是高貴還是低賤,要看他具有什麼樣的品質,而不是看他有多少財富。”沒錯,如果一個人非常有錢但是品質不好是沒有用的,因爲金錢不能代表一切。

我與美德有約,讓我們做一個美德少年吧!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7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你們好!我是二年(一)班的邵金超。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愛幼頌》。

中華!談起這個名字,我心中就有一種濃烈的愛國之心!

迄今爲止,中華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這條歷史的長河仍然還在繼續的發展着。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爲有這樣的`傳統而感到自豪和驕傲。作爲一個學生,我們應該繼續發揚這一傳統美德。一直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例,如春風一樣,感染着我們,打動我們純潔幼小的心靈。

記得我國的開國元勳——陳毅元帥,即使自己做了元帥,可還是親自爲自己體弱多病的母親洗衣洗褲,從來不要自己的下屬去做,難道他不是尊老愛幼的楷模嗎?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們愛我們的國家,那麼,讓我們一起騰飛中華吧!展現中華的大氣特色!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百善孝爲先”,孝是“人倫之本”。人的優良品德由愛而發端,由孝而產生。可是,在物質生活越來越好的今天,有些人對孝道避而遠之,以致產生了不少社會問題,從而影響了社會穩定及家庭和諧。因此,我們應迴歸原點,用傳統孝道文化的力量來淨化心靈,建立嚴整的道德次序,達到家庭的穩定和社會的和諧。

一、打造孝文化宣傳強勢,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一是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傳播媒體,宣傳和樹立尊老敬老、孝德高尚的先進典型,鼓勵人們學習先進,形成尊老敬老、崇尚孝德的良好風尚。二是要充分發揮政府、社區、企業、各種社會團體的作用,開展有關孝文化的`主題教育活動,積極引導職工尊孝德、踐孝行,做到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關愛老人,愛崗敬業、奉獻社會,做家庭和諧與社會和諧的模範。三是深入開展敬老愛老助老主體教育活動。以孝敬父母、關愛老人爲主題,舉辦各類報告會,組織爲老服務志願者隊伍,開展“敬老文化下鄉村”、“孝親敬老進萬家”、“孝德思想教育進校園”、“幫孤助老送溫暖”和爲老年人讓座、爲老年人指路、幫老年人過馬路等公益活動,讓敬老愛老蔚然成風。通過對孝文化的大力宣傳,在全社會形成一個尊老、敬老、養老的良好氛圍,使孝文化的優良傳統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人人踐行。

二、重視孝道體系建設,做強社會化保障工作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國未富而民先老”使我國社會化養老事業欠缺。爲此,要高度重視孝道體系建設,全社會承擔起贍養老人的責任。政府要在人、財、物等方面大力支持老齡事業,60週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車、優先就醫並免交普通掛號費等優待全部落實;高齡老人每人每年發放保健補助,百歲老人每人每年發放長壽補助;維護老年人的尊嚴和權益,努力滿足老年人蔘與社會、貢獻才智的精神需求;關心老年人對業餘休閒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品位。

三、弘揚家庭孝道文化,建立和諧和美家庭

弘揚孝道文化,建立和諧家庭,樹立起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社會風氣。子女要盡贍養義務,除了在經濟上接濟和撫養老人外,更重要的是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這種精神贍養包括子女與老人和睦相處、子女對老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情上的慰藉,爲老人提供必要的娛樂和學習條件等。

四、狠抓青少年孝道教育,弘揚和傳承孝文化

重視對廣大青少年進行孝文化教育,要把“孝”的教育納入學校德育教育體系,在學校基礎教育中開展孝文化教育,喚起廣大青少年的“孝心”。要教會孩子如何關心父母、愛護父母。尤其現在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學校更應該重視對他們的孝道教育,使他們從小養成孝敬父母、尊敬長者的良好習慣。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9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讓尊老愛幼成爲一種習慣》

不少同學都知道,就在前不久的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相信很多同學都在大隊部的號召下,在這一天以自己的方式向家中的老人或長輩表達了一份美好的祝福。

是呀,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爲炎黃子孫,都應該牢牢記住和遵行我們的祖先留下的這一文明規則。但是,同學們,“重陽節”已經過了,是不是我們就不需要尊老愛幼了呢?

當然不是,所以今天,我說的是“讓尊老愛幼成爲一種習慣。”在這裏,我給同學們提三點要求:

一、尊老愛幼首先要做到心中有他人。

我們的生活世界是豐富多彩。在每個人的身邊有着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閱歷的人,包括父母、老師、同學、鄰居、路人等等。因爲有了這些不同身份的人,我們的生活才充滿情趣。因此,我們每位同學在思考問題、處理事情的過程中,不能、也不應該只想到自己,以自我爲中心,唯我獨尊。只有做到心中有他人,才能成爲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二、尊老愛幼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衆所周知,做任何一樁有意義的事情,都需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要真正履行尊老愛幼的文明規則,自然也要從小事做起。比自己年紀小的人,你要愛護他,比自己年紀大的人你要尊敬他,跟自己是同輩的人,包括同學、玩伴等,同樣也要尊重和理解他人。這裏需要着重提一下的'是,父母包括家庭中的其他親人,他們是你接觸最多的人,你是否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乾點家務活;是否能體諒體諒他們的難處,如飯菜做得不合你口味、沒錢給你更漂亮的衣服;是否對父母的辛勞有感恩之心,包括說聲您辛苦了,給父母倒杯茶等小小的舉動。“尊老愛幼”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

三、尊老愛幼應該是一種日常行爲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經常會對被人說“我能幫你做些什麼”,那你一定是一位文明高尚的人。敬老愛幼,就是這樣,它需要我們人人行動,處處行動,時時行動,這樣,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裏,人人都能創造幸福,人人都能享受幸福。

同學們,讓我們把尊老愛幼當成一種習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幸福的人。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10

親愛的老師,親愛的學生:

大家好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將代表全體學生

做一個關於“友好”的演講。友好是社會進步的狀態,凝聚着民族的價值追求。它是個人教育和文明的象徵,也是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的目標友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個人核心價值的目標。自古以來,中國的生活充滿了友好。中學生志願者積極開展服務區,關愛老人和孩子,在家與父母和睦相處,在學校與老師保持友好關係,團結同學,互相幫助。

《朱子家訓》中提到:不忘施捨,別忘了接受。被別人看見是不真實和不好的.;恐惡乃大惡友善也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這是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誌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偉大的民族真理人人爲我,我爲人人。面對挫折和失敗,當你受到深深的打擊時,因爲一句友好的話和一個友好的微笑,你也許不再迷茫和悲傷,友好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的全面進步。友誼是當你悲傷時使你高興的太陽,當你困惑時使你深思的船,當你孤獨時使你意識到的星海從現在起,你將是一個無怨無悔的友好的人,即使每個人都對你有排斥和蔑視。

我的演講結束了。感謝您仔細聆聽!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的演講題目是《講文明禮儀,做美德少年》。文明禮儀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它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自古就有“孔融讓梨”“黃香溫席”之說。作爲新時代未來的主人,我時刻警示自己,督促自己成爲一個講究文明禮儀,品德高尚的國小生。

在學校裏我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遵守學校規定。課上我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課後獨立完成作業,我還去幫助一些有困難的同學。平時主動維護

校園環境衛生,見到老師、同學總是熱情地打招呼。出黑板報是我們班級共同的.責任,它可是一個班級榮譽的象徵。爲此,我主動向班主任請求——負責每一期的黑

板報。要知道,做事有頭有緒,可是我的閃光點。

記得一次出黑板報比賽,由於是新分的班,我們互不瞭解,工作也就很難開展。但是在我的調配

下,出黑板報的工作順利進行着:首先,我們設計板塊,並且在草稿紙上把最後的構思呈現出來。接着,我們選擇圖樣,想到了符合主題的圖畫,就提出來徵求大家

的意見。好不容易設計好了圖畫,我們便開始動手操作了。但爲了板報的美觀,也爲了這項工作的有序進行,我事先了解了本班同學的特長,然後再分工合作。這套

方案一出來,板報就一氣呵成了。而且還獲得年級第一,我又一次嚐到了收獲的喜悅。

生活中我遵守社會公德,樂於助人。鄰居都誇我十分懂事。

有一次,我從張家港回來,玩得筋疲力盡,兩腳發軟,都打哈欠了。好不容易搶來一個座位,可我剛入座,就有一位白髮蒼蒼,手舉柺杖的老太太上車。我想:如果

來個急剎車,老太太這把年紀,摔了怎麼辦。我便把座位讓給了老人家。老太太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

在家裏,我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拖地、掃地、洗碗等等。在爸爸媽媽勞累時,我會給他們敲敲背、鬆鬆肩,送上一杯熱茶。媽媽總是誇我很孝順。

我就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處處講文明,做同學們的表率。今天我有信心在這裏參加美德少年的競選,希望大家投我一票。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12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人們常說,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有禮儀之邦、文明古國的美譽,上下五千年,勤勞、善良、勇敢、智慧的中國人民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明,同時也創造了璀璨的歷史文可是,該怎樣區傳承呢?

小時候讀過《三字經》、看過《十四孝》、上了國中學習了《論語》。也知道了許多好故事。"孔融讓梨"、"黃香暖席"、"百里負米"。可下載的我們,哪裏還有機會去做這些呢?那個孩子還會爭搶一個梨?誰家冬天誰涼蓆?。真是想表現都難啊!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公益廣告上說,不踩踏花草是美德,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是美德,"人不知而不慍"是美德,對他人的一個小小的`幫助時美德。

生活中處處有美德:寬容亦是一種美德,擁有一顆寬容,忍讓的心,凡事以寬廣的胸懷去坦然面對,包容別人的失誤,改正自己的錯誤,生活纔會更輕鬆。

同情是一種美德。同情可能會讓我們上當,因而我們不會同情了,也不會愛了。可是,沒有同情,就沒有善良和愛,就沒有美。那就是我們自己的死亡,當有一天,你也需要被同情,你也希望被同情時,你會這麼想麼?

可見,美德離我們並不遙遠。

謝謝大家!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13

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瀑裏學校五年級的石晨欣,這次能夠參加“中華美德頌”演講比賽,我感到無比的榮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頌中華美德,做美德少年》。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光輝燦爛,她是五千年華夏文明與智慧的結晶,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

“融四歲,能讓梨。”孔融雖小,卻懂得尊敬長輩,令我們肅然起敬;周恩來12歲時,就立下“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雄偉志向,成爲我們學習的楷模;在汶川大地震中,9歲的林浩,面對危險毫不畏懼,勇救兩名同學,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些具有傳統美德的少年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裏數不勝數。

我作爲一名新時代的國小生,處處以他們作爲榜樣,無論在校內還是在校外都力盡所能獻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在學校裏,我勤學善思,喜歡廣泛地閱讀書籍,我熱愛工作,甘爲全校同學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在家庭中,我孝順長輩,主動幫助父母分擔家務,從來不讓爸爸媽媽操心!正是這些良好的美德,我才能夠深受老師的信任,同學的擁護,長輩的喜愛!

我心地善良,總是把無私的關懷帶給別人。今年暑假的8月5日,我和媽媽一塊兒去市第一人民醫院看望生病住院的姥姥。在病房裏,一位40多歲的阿姨,淚流滿面,心急如焚,因爲她的孩子急需輸血,又一時無錢打款。看到此情此景,我毫不猶豫地說:“阿姨,我的血型正合適!我去獻血吧。”在場圍觀的人齊刷刷的把目光投向了我,這更堅定了我獻血的決心,“媽媽,讓我去吧!”“媽媽,讓我去吧!”在我的再三懇求下,媽媽同意了我的決定。經過醫生的檢驗,抽血,我成功地爲那位小弟弟

獻了血。那位阿姨摟着我,激動地連連說道:“孩子,謝謝你,謝謝你的救命之恩啊!”……我想:只要小弟弟的'病好了,纔是我最大的欣慰啊。

同學們,當我們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我們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我們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同學們,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是,我會一如既往的用自己的誠實、勇敢、勤奮、善良、自信等優良美德來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做一位名副其實的美德少年!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1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講發生在我和媽媽之間的故事,題目叫做《愛如春風》。

花兒感謝小草,小草的碧綠襯托花的美麗;小草感謝大樹,大樹的遮風擋雨帶來小草的油油生長;人要有一顆感恩之心,首先要感謝的便是我們的父母。

像天下所有的媽媽一樣,我的媽媽總是無微不至地關心着我,除了在生活上細心體貼地照顧着我,更是在思想上引導我進步。我和媽媽之間就像牽着一根線,我的喜牽動着媽媽的喜,我的樂牽動着媽媽的樂,我的悲牽動着媽媽的悲。我參加比賽活動,媽媽總是會不斷地鼓勵我,給我提意見,比賽的時候,她比我還要緊張,拿到第一名,她比我還要興奮。但是,有的時候我並不理解她,甚至誤會她,生她的氣。

就說這次演講比賽的事吧!

在參加學校比賽的時候,爲了讓我取得好成績,媽媽和我一起回憶我和她之間發生的事,還幫我查了很多資料,指導我寫了一篇很長很長的稿子。在比賽之前,我一句一句讀給她聽,她就一句一句幫我提意見,告訴我要用什麼樣的感情去讀,告訴我哪個詞要讀得重,哪個詞要讀得輕,哪一句要讀得快,哪一句要讀得慢。一遍沒讀好,就來第二遍,兩遍沒讀好就來第三遍。這樣反反覆覆,反反覆覆,我對演講比賽這件事漸漸有一點厭煩了。何況這麼長的稿子要背下來,真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能不能不參加啦!我想放棄了。

媽媽知道了我的這個想法,非常生氣。她把我拉到老師的辦公室,當着老師的面大聲地指責我。這一下,我也生氣了。我付出了這麼多努力,這麼辛苦,媽媽竟然一點也不心疼我,還當着老師的面批評我,一點情面也不留!

哼,我心一橫,對着她吼起來:“我一點都不想參加,都是你逼我的`。”媽媽一聽,愣了一下,臉漲得通紅。老師吃驚地望着我,對我說:“爲什麼這樣講呢?”“要背這麼長的稿子,太累了,我不想參加啦!”沒等我再說下去,媽媽就拽着我的衣袖要把我拉到門外去,還說:“那就乾脆別讀書了。”我豁出去了,乾脆不做聲,也賴着不動。漸漸的,媽媽的力量小了下來,動作變得緩慢。我擡頭一看,媽媽的眼圈紅紅的。她真的傷心了。老師見狀,趕緊來調解。她讓我在辦公室外面先呆五分鐘,好好想想,然後就和媽媽在裏面悄悄地說着什麼。過了一陣,媽媽出來了,她背對着我,什麼也不說。老師讓我進去和她談談心。我想也許老師真的能幫助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她:“每次媽媽讓我參加比賽,只希望我得一等獎,得二等獎她就不高興。”老師親切地說:“哦,看來你和媽媽之間有一點小問題。”接着,老師給我講了一個小故事《媽媽的賬單》: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看到兒子開出的賬單,媽媽什麼話也沒有說,而是按照兒子的要求,把兒子索要的報酬如數放在他的餐盤旁,同時給兒子留了一份總額爲零,卻充滿了着母愛的賬單。老師還告訴我每一個孩子的長大有多麼的不容易,從抱在懷裏的小嬰兒,長大成爲能蹦能跳、能讀書、會寫字的大孩子,媽媽要爲她的孩子吃數不清的苦,犧牲難以計數的時間,隨着孩子慢慢地長大,而媽媽卻因爲操勞而漸漸衰老——媽媽是那個永遠全心愛着你,卻永遠不會向你要報酬的人

就在這一刻,我突然想起了很多事情:寒冷的晚上,是媽媽是用她溫暖的身體把我冰涼的腳捂熱;生病的時候,是媽媽溫柔慈愛的眼神讓我不再害怕、不再孤獨;在外面受了委屈,是媽媽緊緊的擁抱讓我重新變得快樂自信;爲了這次演講比賽,媽媽很晚了還趴在書桌前幫我修改演講稿我有一個全世界最好最好的媽媽啊!可是這時候,我的媽媽在哪裏?我猛然想起此時還站在門外的媽媽,這麼冷的天她一定凍壞了吧,何況我剛纔還說了那麼令她傷心的氣話,媽媽還會理我嗎?媽媽還會像以前一樣喜歡我嗎?我衝出門,剛說了“對不起”三個字,媽媽就一把把我摟在懷裏媽媽的懷抱多麼熟悉、多麼溫暖,我從來沒有感覺到媽媽的懷抱這樣溫暖過!我終於明白了:溫柔慈愛是愛,嚴厲責備也是媽媽的愛啊!正是媽媽的嚴厲才讓我一次比一次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