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會考家長的“五個切記”

在孩子準備參加會考的時候,家長們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項呢?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吧!

給會考家長的“五個切記”

一、切忌期望過高

不少家長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喜歡把“至少要考550分”、“一定要上某某學校”之類的話掛在嘴邊,殊不知這樣做不僅起不到激勵作用,反而讓孩子愈發悲觀、焦慮,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尤其臨近大考,比如會考前,還有家長會提出過分的期望,其實到了會考之前,孩子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基本上已成定局,短時間內不可能有“質的飛躍”,因 此,對家長來說,首要任務就是正確瞭解孩子的狀況,接納孩子的現狀,不提不切實際的要求,您不妨告訴孩子:“只要盡到最大努力就行了!”

  二、切忌製造緊張空氣

爲了給孩子督戰助陣,有些家長刻意製造出“一級戰備”的考前狀態,如請假在家做“專職後勤”,規定家裏晚上絕不打開電視,規定孩子不準用手機不準玩電 腦等等。其實,這樣做反而會讓孩子覺得壓抑、煩悶,“透不過氣”來。另外,學校的老師或者家長都喜歡做一件事情,就是在牆上掛上一個倒計時的表,每天讓孩 子看“距會考還有多少多少天”,其實家長們不妨想一想,這種行爲類似於自己要去看牙醫了,居然在家裏貼上一個牌子,“距離看牙醫還有30天”“距離看牙醫 還有29天” “距離看牙醫還有28天”。。。這是多麼痛苦的以減少事情啊!

所以明智的做法是,家長該幹嘛就幹嘛,關鍵的.時候點播點播就行。同時,儘量避免出現對孩子的心理產生消極影響的事件,如夫妻吵架、鄰居衝突等等,營造溫馨、寬鬆的家庭氛圍。

三、切忌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能讓考生把現有水平發揮到最佳程度,在考前階段,家長對孩子要鼓勵、肯定,不要動輒批評、指責。當孩子某一次考前測驗失利時,一味責罵只會讓孩子更加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棄,這時,家長最好多與老師、孩子溝通,共同找出失利的原因,幫助孩子儘快走出失利的陰影。

  四、切忌嘮叨

在孩子複習迎考期間,一些家長總愛在孩子面前反覆唸叨“你要加把勁啊!”、“你一定要考好呀!”等等,這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加重思想包袱。

  五、切忌攀比

有些家長還有一個誤區,喜歡把自己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孩子一沒做好就會說“你看,隔壁鄰居的二姨的三舅的姑媽的孩子,多好多好,成績多高多高”。這樣的話是最傷孩子心的,而且一旦孩子反駁,家長還不好回答。

延伸閱讀:會考生必讀的十二條忠告

  一、要學會尊重父母

他們是世界上最勤勞的人羣,在黃土地,在工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去爭取你們的未來。出身根本不是鴻溝,中國有70%的人是農民,還有許多的人上一輩也是農民,追溯上去都是農民,農民是共和國的脊樑,父母是家庭的脊樑。尊重父母,人生就有了第一道道德防線。

  二、要相信老師所說的話

頂撞不是自立,更不是顯擺的依據。學習上可以質疑,教育上要相信老師,苦口婆心地勸說,三番五次地教育,除了親人只有老師還可以相信你可以改正。青春不是衝動,尊重纔是禮貌。

  三、不要在星期天泡電視

不要讓冗長的電視劇和無聊的打情罵俏庸俗了你純真的目光。推開大門,自然就在眼前,美麗而生動的景色其實是最好的風景片。

  四、不要過早嘗試愛情

生命不需要拔苗助長,雖然早熟是一種時尚,但時尚也成了現代人奢望傳統的理由,比如早熟的麥子雖然提前收割,但產量低而且易折倒。

  五、要相信學習,熱愛學習

目前爲止,它依然是你們追求進步,改變處境的最好出路,不要拿比爾·蓋茨做依據逃課、打遊戲,他只不過換了學習地點和學習方式。學習更是一種品質,驗證着人前進的能力。

  六、要學會勞動,勞動也是人生

與其將來到社會上打拼才知人生甘苦,不如從今天開始堅持勞動,讓勞動成爲習慣,讓勞動成爲品質,人生就增添了最亮的底色。

  七、要學會讀書,讀大本的而不是口袋書

當父母外出的寂寞、厭煩作業太多的負荷一齊襲來時,選擇讀書不僅意味着放鬆,更是一種幸事:因爲讀一本好書,就是打開一扇窗,窗外陽光燦爛,豐富多彩。學會讀書,一生受用。

  八、要學會親近生活

與親人爲伴,與同學爲友,走進田野與花鳥蟲草爲鄰。勞動、遊戲都可以讓遠離父母的你分享人生的樂趣。

 九、當然也要學會思念

思念那遙遠的背景和親切的關懷,感恩的種子就在你心中萌發。

  十、要學會欣賞

你們擁有城裏人追求的精神家園:小橋、流水、人家,要從村莊開始,從池塘開始,從身邊的點滴入手,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美,品味美,尊重美。欣賞風景,本身也是風景。

  十一、要學會踏實做事

輟學打工雖然可以賺到第一桶金,但缺少了讀書求學的歷練和校園生活的薰陶,你的青春風景會大打折扣,人生又會回到老路。相信自己的努力,不懈的打拼,一定可以換取明天的亮麗。

  十二、要學會與他人相處

成功來源於40%的知識能力以及60%的人際協調能力。善待他人,尊重別人,把自己當成一棵小草,增添綠色;當成一棵樹,遮風擋雨。讓純真的本色在環境中和諧,一定是最自然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