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東濰坊會考作文:順風與逆風

人在順風和逆風的表現,有沒有當然的道理可以依循?下面是關於順風與逆風,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2017年山東濰坊會考作文:順風與逆風

  作文審題立意

  一、試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上國畫課,教授說:“畫柳,要表現順風的美;畫鬆,要表現逆風的美;畫牛,要順風而走;畫馬,要逆風而奔。”

“那麼畫人呢?”學生問。

教授說:“王維低吟‘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時以順風爲佳;文天祥高歌‘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時的浩然之氣以逆風爲好。”

學生問:“有沒有又順又逆的?”

教授說:“陶淵明的‘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前一句逆風,後一句順風。”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二、審題立意

1.材料主要是寫一個學生與一位教授在國畫課上的對話,對話以學生提問、教授答問方式展開。綜合考慮,學生的問題應該是:如何通過風向(逆風、順風)的選擇來表現繪畫對象(動物、植物、人)的美?教授對此作了辯證的回答,教授認爲:風向選擇並沒有固定的模式,而是要根據繪畫對象的不同來決定。

從這一角度,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立意:

(1)尋找合適的最佳(風向)角度;(2)(風向選擇)不受拘束,靈活變通;(3)(風向選擇)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4)抓住事物(繪畫對象)的特點,把握事物(繪畫對象)的規律。

2.材料雖說是寫學生與教授的對話,但教授應該是材料的主體,教授的回答應該是材料的主要內容。從教授的回答看,兩個關鍵詞“順風”“逆風”反覆出現,還有一個關鍵詞“美”以近義詞“好”“佳”的形式反覆出現。另外,材料中學生問的一句“那麼畫人呢?”是一處轉換,必須關注。

從這一角度,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立意:

(1)人生順風有順風的美;(2)人生逆風有逆風的美;(3)人生又順又逆也很美。

  三、材料出處

材料出自臺灣著名作家、畫家劉墉的一篇文章《順風與逆風》,原文如下:

上國畫課,教授說:“畫柳,要表現順風的美;畫鬆要表現逆風的美;畫牛,要順風而走;畫馬,要逆風而奔。”

“那麼畫人呢?”學生問。

“王唯的‘請留磐石上,垂釣將已矣。’以順風爲佳。”

“文天祥的‘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以逆風爲好。”

“有沒有又順又逆的?”

“陶淵明的‘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前一句逆風,後一句順風。”

“人在順風和逆風的表現,有沒有當然的道理可以依循?”

“風大時,要表現逆的'風骨;風小時,要表現順的悠然。”

仔細比較作文材料與劉墉《順風與逆風》原文,不難發現材料基本照抄了原文大部分文字,只在稱謂上作了適當的增加使得材料更加文從字順,連貫清晰。但在結尾處,材料卻省去了原文兩句話,即“人在順風和逆風的表現,有沒有當然的道理可以依循?”和“風大時,要表現逆的風骨;風小時,要表現順的悠然”。

殊不知,這兩句話看似字數不多,但實是文章的點睛之筆。若沒有這兩句話,文章談的就是“作畫”的道理;而有了最後兩句話,文章主旨就有了超越,由“作畫”而“做人”。真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範文

  順風、逆風

白鷺、信天翁它們都喜歡逆風飛行,它們都有着天使般的翅膀。而我喜歡逆道行走,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着一雙翅膀,這是一支不小心折斷的翅膀,每個不能實現夢想的人,每一個鉋受打擊與折磨的人都像一個不小心折斷翅膀的天使;雖然不小心折斷了,但他們還是會加油的,因爲他們都相信,翅膀會復原,所有的夢想都會實現;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雖然曾經失落過……

如果這個世界千人一面,萬人雷同,將是多麼單調乏味,多麼了無生機!自然,因爲有了高山大川、柳暗花明而精彩紛呈;社會,因爲有了剛強柔弱、豪放婉約而滾滾前行。你堅強,那麼就以你的堅強笑傲江湖!你執着,那麼就以你的執着鑄就成功!你智慧,那麼就以你的智慧揮灑人生!堅信,世界會因你的個性而更加精彩!

煩惱恰如逆風,但它是需要積極化解的,化解的過程纔是快樂的源泉。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逆風只是暫時的停留,只是力量的蓄積,一旦時機成熟,那麼它所散發的力量就會石破天驚。很多時候,巨大的成功往往會導致我們更大的失敗,而暫時的失意常常能引領我們走向成功!

順與逆,本是生活的真面目。在一順一逆之間塑造了精彩,在一逆一順之間書寫了生活的豐富。順與逆都是生活的正面,順與逆都是人生的驛站。只要心態平和,豁達了,無論逆或順都如平坦之途,條條大道通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