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讀後感1000字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1000字,歡迎參考!

朝花夕拾讀後感1000字

  【1】朝花夕拾讀後感1000字

寒假作業佈置寫讀後感,於是我就開始閱讀一張寫着密密麻麻的書名的報紙。找了許久,我找到了一個題目較新奇的書--《朝花夕拾》魯迅。

回到家,從書架裏拿出從未看過一眼的的《朝花夕拾》,對着那個書名發呆。這本書是魯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這部散文集中所寫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時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猶如清晨開放的鮮花到傍晚去摘取,雖然失去了盛開時的豔麗和芬芳,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而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則更令人浮想連翩、回味無窮。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着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

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

雖然在魯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讓人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我讀魯迅先生這些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爲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的嚴厲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學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因此我纔會那樣喜愛,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充滿激情。

小時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住在一起,那時我時常和樓道里的一些小夥伴們一起玩耍,一起嬉戲,每次都玩的很開心,以至於每次都忘了時間的匆匆流去,每次都要大人在窗口大喊一聲纔會依依不捨的結束遊戲回家。每逢佳節,吃完團圓飯,我們又會聚集在那一片屬於我們自己的空地上,點燃我們早就準備好的小煙花,在火光中,盡情的奔跑着,歡笑着,舞蹈着,體驗着前所未有的快樂。如今,我搬了新家,不在出門和其他夥伴們嬉戲了,而是不停的爲學業操勞。每封佳節,也不在出去和夥伴們一起放煙花了,而是站在窗口凝視着那些在漆黑的天空中綻放的五彩繽紛的“鮮花”,獨自享受着……

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自然,嚮往自由。

  【2】朝花夕拾讀後感1000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在受到政府的壓迫、“學者”們的排擠,又歷經戰亂後寫下的回憶。作者在這樣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來,委實不易,目前是這麼離奇,心裏是這麼複雜。一個人到了只剩了回憶時候,生涯大概總算是無聊了罷,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

對往事的回憶,只是現實生活的一點安慰,而每一個美好的回憶又都有一個悲慘的結局:百草園和繡像摹本賣掉了,長媽媽也匆匆告別了人世,本應是激發人們的愛心的《二十四孝圖》背後,卻隱藏了謀人性命,教人看的醜惡禍心。有讀書機會了,學校又是“烏煙瘴氣”,想看的書,長輩認爲不對,學了知識,卻什麼也做不成;爬了幾次桅杆不消說不配做半個水兵;聽了幾年講,下了幾回礦,就能掘出金銀銅錫來麼?是在連自己也茫無把握……去留學,並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師長,卻因爲感受到醫治人的精神比醫治身體病症更重要而離別了,在學校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範愛農,終究擺脫不了貧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運。

在對這一連串苦樂參半的事件的記敘中,作者還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貓,小小的,帶給作者遐想的隱鼠的失蹤,只是個象徵的意念:“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着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這纔是作者仇貓的動機:它在奪人所愛。從魯迅先生一生的經歷看:嫉惡如仇,不過是對缺乏愛、失落愛、痛惜愛的一個自然反應罷了。

對這個細節下作者又給自己開了個傷心的玩笑:他的仇貓是毫無道理的,雖然貓吃老鼠,但他的隱鼠卻不是貓吃的,而是被長媽媽踏死的,那麼是否要恨長媽媽呢?在下一節回憶中,長媽媽也確實有些讓人生厭,睡覺時佔領了全牀,滿腦子的窮規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這樣一位長媽媽,卻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別人都不能重視的渴望化成了現實,不懂識文斷字的長媽媽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經》買來,送給了“我”。正因爲長媽媽這顆未被舊道德泯滅的愛心,使作者憶起她,追念她。

在朝花夕拾的回憶中,作者多次寫到封建教育的失敗和狹隘。

小時候,長媽媽的故事裏說:“倘若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千萬不可答應他,以免那是害人性命的美女蛇,提防陌生人並假想他就是壞人的邏輯就是這樣灌輸不來的。

朝花夕拾之間,我隨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時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走過求學的過程,一起追憶失去的朋友。沿着這條線索,我看到二十紀初,以”我“爲中心的一個個生活場景,人物心理歷程,讀着每一個寓意深遠,回味無窮的結束句,我的心也隨着作者一起起起落落……

  【3】朝花夕拾讀後感1000字

一點,一點,一點點地看完了《朝花夕拾》,連串的時間,連串的記憶,真想將魯迅爺爺的記憶當做我的。整本文集用詞語簡潔柔和,正是魯迅爺爺的平易近人的體現。書中的抨擊,諷刺,嘲笑,正是魯迅爺爺對當時社會的反感與不滿,表現了一個想讓讓民族進步,想讓社會安定,爲孩子着想的魯迅爺爺。

這本書向我們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圖卷,封建的社會制度,社會對人民的囚禁。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園中淘氣天真的小孩子,觀菜畦、吃桑葚、聽鳴蟬與油蛉和蟋蟀的音樂會,看黃蜂、拔何首烏、摘覆盆子。到在書屋讀書習字,三言到五言,再到七言。課上偷偷畫畫,到書屋的小園玩耍。無一不體現出小孩子追求自由,熱愛大自然的心態,也表現了社會對孩子們的束縛。

《在阿長與〈山海經〉》,《範愛農》中,這兩個人物,給魯迅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回憶。兩個由當時社會造就的人物。一個下層的勞動者,善良、真誠、熱愛和關心孩子的阿長,她思想、性格上有很多消極、落後的東西,是封建社會思想毒害的結果,表現了當時社會的渾濁、昏暗。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範愛農,對革命前的黑暗社會強烈的不滿,追求革命,當時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體現了舊社會人民對束縛的反抗,嚮往自由、安樂的心。人民從囚禁中走向了反抗。

這兩個人物,是當時社會的反照,人們受盡黑暗的壓迫,到起來反抗,經歷了多少次改革與戰爭,纔有了我們現在安定自在的生活呀!現在,我們可以愉快地生活這,家裏有電視電話,有的還有電腦,繁雜的電器設備和自由的生活,我們不用遭受黑暗社會的壓迫,不用吃苦,更不用去鬧革命。這都是無數革命烈士用自己的先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生活。

《朝花夕拾》是魯迅爺爺對往事的回憶,有趣的童年往事、鮮明的人物形象,一件一件往事,同時也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表現了魯迅爺爺對艱苦勞動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現了對當時社會的厭惡,告訴我們不要再回去那讓人受苦的社會,更表現了對阻遏人民前進、折騰人民、損害孩子、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讓我們瞭解歷史,感謝美好生活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