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學設計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憶散文,選自魯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藤野先生》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藤野先生》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學習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徵來表現人物思想品質的寫作方法;理解“無非”、“實在”、“大概”、“居然”、“何嘗”、“似乎”等副詞對錶達句子意思的作用。

2、學習藤野先生正直、熱情、治學嚴謹的高尚品質和重視中日友情、毫無民族偏見的精神;學習魯迅先生的尊師好學的高尚品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設想】

1、講清課文以時間爲順序和“我”的思想變化爲線索,圍繞表現人物崇高品質的需要來精心組織典型材料的寫作特點,抓住物徵寫人的方法,以及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藤野先生的高尚風格在文中的具體表現。

2、弄懂有關的時代背景以及一些含義深刻難懂的句子。

3、充分運用課後的練習進行教學;採用講練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深入理解課文。

  【教學時教】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通讀課文,辨清應掌握的字的形、音及詞語的準確含義。理清文章脈落、記敘順序,分清課文中變換的幾個地點,瞭解全文記敘的幾件主要事情,給文章劃分段落層次,研習課文第一部分(1~3段)。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1、魯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是筆名,本名周樹人,是浙江紹興人。

(橫線處內容讓學生回答)

進入國中以來我們學過了寫魯迅的文章和魯迅先生寫的文章有哪些?

(同學們討論、回憶。教師歸納、明確)

現在我們再學習魯迅的一篇文章。

(板書課題)

2、指名一學生讀有關注釋,要求學生考慮,註釋告訴我們哪幾層意思:

學生回答,由教師歸納明確:

⑴交代了文章的出處,選自《朝花夕拾》。“朝”讀 zhāo,早晨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來,說明這個集子的文章都是回憶性的。我們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是這個集子的。

⑵說明了文章的體裁──散文。

⑶介紹了文章的寫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寫的對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貫。

3、介紹時代背景:

這篇散文記敘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學的生活片斷。寫作年代則是在魯迅離別了藤野先生二十餘年後的1926年10月12日。魯迅到日本學,本想以學醫來救國救民,可在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習時,有一次觀看反映日俄戰爭的影片,片中中國人看日本槍斃給俄國人做偵探的中國人的麻木神情給魯迅以很大的刺激。從此,他棄醫學文,決心用文藝作爲武器進行戰鬥,從而喚起國民的覺醒。魯迅寫此文時,正當“三·一八”慘案發生之後,魯迅積極支持愛國學生的正義行動,與反動軍閥以及反動文人進行英勇鬥爭,用戰鬥的文章來抨擊“正人君子”的迫害,抒發自己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歌頌沒有民族偏見、正直、熱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二、指導預習

要求學生以較快的速度閱讀全文,在閱讀時:

1、做到藉助課文註釋和詞典對文中字的形、音和詞的含義有清楚明白的瞭解,爲研習課文內容掃清障礙。

2、考慮文章是按什麼順序來組織材料的,記敘的線索是什麼,變換了幾個地點,記敘了哪幾件主要事情,表達了作者怎樣情感,讚揚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貴品質,怎樣來劃分文章的段落層次,說說各部分的大意。

(閱讀課文可請學生範讀或老師範讀,大家邊聽邊看邊想,但一定要有情感。還可以用放課文錄音磁帶的方法進行)

教師巡迴輔導,學生自習。

(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規定學生閱讀的'時間與速度)

  三、根據預習中提出的問題,進行研討

教師發揮主導作用,進行歸納,提示要點:

1、根據課文的內容和學生提問,補充書中沒有的註釋:

⑴緋(fēi)紅:鮮紅。

⑵宛如:好像。

⑶會館:舊時同鄉或同業在京城、省會或大商埠設立的寄寓和機構

⑷遺民:

①留下的在國外的人;

②改朝換代後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③大禮後遺留下來的人民。

⑸流言:流傳的毫無根據的壞話。

⑹陌(mò)生:不熟悉。

⑺ 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狀。

⑻不遜(xùn):不客氣;無禮貌;驕傲、蠻橫。

⑼匿名(nì):不具名或隱藏真名。

⑽疑惑:心裏不明白,不相信。

⑾杳(yǎo):遠得不見蹤影;無影無聲。

⑿瞥(piē)見:很快地看一下。

⒀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

⒁喝(hè)彩:大聲叫好。

⒂決意:拿定主意,。

⒃髮髻(jì):挽束在頭頂或腦後的頭髮。

⒄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2、歸納:

⑴文章是按事情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組織典型材料的。

⑵以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爲線索。

⑶變換了三個地點:

①“我”在東京;

②“我”在仙台;

③“我”離開仙台後。

⑷與藤野先生相處寫了他四個典型事例,讚揚他認真負責、正直熱情、嚴謹求實的精神。還寫了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⑸段落層次的劃分以“我”活動地點的變換爲標誌。可分成三個部分(全文共有38段):第一部分(第1~3段)寫“我”在東京的見聞及感受以及轉到仙台求學的原因。第二部分(第4~36段),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我”在仙台結識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讚揚先生的崇高品質,以及“我”棄醫學文的原因。第三部分(第36~38段)寫“我”離開仙台後對藤野先生的懷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對我的激勵與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