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書說家風書信作文

家書文字不需華麗,內容也許只是家庭瑣事,即便信紙不長,只要情真意切,也能成爲連接親人之間愛的橋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一封家書說家風書信作文,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一封家書說家風書信作文

  【1】一封家書說家風書信作文

一紙書來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這首詩,是清朝康熙年間,時任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後來官至宰相的張英,寫給家裏的一封書信。

信中說的事情是這樣的。張英的老家在安徽省桐城縣城內。宅院與吳家爲鄰,吳家建房時爲地界與張家發生了糾紛,雙方爭執不下,便訴訟到縣衙打起了官司。由於張、吳兩家在當地都是名門貴族,縣官也有些爲難,一段時間沒有裁斷。張家便給在朝廷做官的張英寫了封書信,要他出面過問一下這起糾紛。張英收信後,覺得沒有必要與吳家相爭,鄰里之間應該“禮讓”纔對。於是便給家裏寫了這封回信。

家人讀後,覺得張英說得很對,便主動給吳家讓出了三尺空地。吳家深受感動,也主動退讓了三尺。這樣,在兩家院牆之間就形成了一條寬六尺,長一百多米的空巷子。至此,不僅兩家的糾紛即刻平息了;且前、后街的人們從巷道通行,也十分方便。“六尺巷”的美名便廣爲傳揚。

張家的家風好,教子有方,張英的兒子張廷玉也曾在朝廷任職,且也官至宰相。雍正十一年(1733年),張廷玉的兒子張若靄,參加科舉考試,張廷玉按照規定迴避。殿試後雍正皇帝欽點初定爲一甲三名——探花。張廷玉在感謝皇帝時下跪說道:若靄是我兒子,萬萬不可定第三名,請求降低名次。張廷玉表示,張家已是兩代輔臣,已多蒙皇恩,天下寒士很多,應該讓給別人。雍正皇帝見張廷玉十分真誠,便採納了他的“求讓”意見,把二甲第一名(第四名)升爲一甲第三名,張若靄降爲了二甲第一名。

  【2】一封家書說家風書信作文

我的家庭極爲普通,父母都是農民出身,沒有將家風家規寫在紙上,可在他們的身上我能看出家風家規,不斷地鞭策着我前行。

我的老家在農村,條件極普通,開明的父母秉持“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的理念,對我的學習一直格外上心。無論寒冬還是酷暑,母親都能在繁雜的工作之餘準備好我的起居飲食,爲我不遺餘力地付出,我想這或許就是家風中博愛的一種體現吧。

母親曾在離家不遠的皮鞋廠打工,從陌生到熟練,每一項工作到了母親手裏都會一絲不苟地完成,母親經常和我說的一句話就是:要幹就要幹好,不要讓人挑出一個“不”字。再樸實不過的`話語,卻深深地影響了我,讓我懂得做任何事都要精益求精。

父親的性格比較豪爽,是個熱心腸,誰家東西壞了父親就過去修,誰家收稻子忙不過來他也去幫忙,誰家搬家了他也會不辭辛苦地幫人家跑東跑西。在老家,父親交下了許多好朋友、好鄰居,這讓我明白助人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幸福和快樂。

父親他從沒有強迫我做任何事情,很少過問我的學習、工作,他只跟我說過,要有自己的選擇,要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後來我成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也一直用“有所爲”和“有所不爲”來要求自己,凡是應該做的事,都盡全力用心做好。我一直記得父親說的,“不要你有轟轟烈烈的成就,只要你對得起自己的本心,用心去做事,總歸會是一個有作爲的人”。

  【3】一封家書說家風書信作文

“校有校規,家規家規”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到“你家的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這些問題,同學們就會傻眼了。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爲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纔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爲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堅定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記得在小的時候,我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兒,都會忘記爸爸或媽媽規定的時間回家,玩兒的盡興的時候就會很晚回去。讓大人們很着急,於是媽媽就對我很認真地說:“我們是怎麼規定的時間,爲什麼每次都不遵守規定,這麼晚纔回來。現在我們就規定,同樣的錯誤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嗎?”我點了點頭,並向媽媽保證下一次一定遵守規定,按時回家。

好景不長,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的時候,我的作業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兒,媽媽告訴我最晚六點半回家,不要影響別人家吃飯的時間,我同意了。我們玩兒得非常開心,她的媽媽再三邀請我在她家吃飯,我欣然的接受了。過了一會兒,媽媽打電話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爲已經超過七點半了。一回到家,就被媽媽狠狠的批評了一頓。我知道自己的錯誤是沒有準時回家,並且在別人家吃飯不光打擾了別人,也給別人帶來負擔。暗下決心,絕不再犯。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家風、家訓、家教”是什麼。“家風”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的思想品德也會跟着壞,這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後代了。如果沒有“家訓”,那麼就會把後代寵壞,只有讓他(她)知錯就改,然後再慢慢教育(她)。我想這就是“家風、家訓、家教”吧!


AA2A" style="white-space: 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