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教育中老師和家長孰輕孰重

很多家長朋友總覺得自己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了,老師就要負責,但是此時老師可能會覺得非常無奈,孩子是家長自己的,家長才是要負最大的責任?那麼,在中國小教育中孩子和家長孰輕孰重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中國小教育中老師和家長孰輕孰重

 我們說家長應該多付出,因爲:

一、中國小老師往往“身兼數職”。他們不僅需要承擔其教書育人的本職,更要處理學生在學校的其他日常事務,保證學生的安全。對於許多老師來說,平時的教學任務已經說得上繁重,更何況學生衆多,大事小情不斷。

二、一般而言,一個家庭只需要培養一個或兩個小孩,基本上把所有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但是在學校,教師是不可能像家長一樣,集中精力關注某一位學生。因此,同一個班的學生,總會有好的,有差的。對老師來說,這是正常的,沒有老師負不負責,學生受沒受冷落之說。

三、其實,家長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孩子最早受到的家庭教育影響了孩子最初對自我、對世界的認知,也爲孩子接受其他教育提供了基礎。此外,家庭教育的持續時間長,因此其效果的持續性也較強。如果孩子沒有接受好的家庭教育,沒有形成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將很難適應正規的學校生活。

  我們說老師應該多付出,是因爲:

一、教學本來就是老師的任務。老師是專業的教學者,教育好學生既是工作職責所在,也是教學能力的'要求,而家長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參差不齊需要與老師平等地溝通交流。

二、家長的付出已經很多,甚至是處於過度負責。甩手不管孩子的家長是少數,多數家長不光是負責任的家長,而且處於過度負責和極度焦慮中。無論是否進入名校,爲了給孩子“多添力”、“少添亂”,多數家長都會唯師命、校命是從,對學校安排的各類活動、各項“工作”,都積極配合。

三、老師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更多。一普通國小生,每天早晨7點多就要到校上早自習,下午5點左右到家,至於寫作業的時間就不用說了。事實上,孩子一旦上學,與老師相處的時間一般超過了與家長的相處時間,因此,老師也就更可能改變孩子,教育孩子。

老師重要還是家長重要?這個話題就像復旦考題:玉皇大帝與如來佛哪個大?這是一個無法做出選擇的問題,因爲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各司其職,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少了誰都是一個遺憾。

  家校共育,不當甩手掌櫃

孩子的成長路上,有兩種不可或缺的角色。一種是家長,一種是老師。

父母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親子教育,這是其他任何角色都替代不了的,是孩子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一種教育。孩子從生下來就開始潛移默化的接受父母的“啓蒙教育”,孩子上學以前,和家裏的接觸時間多些,尤其是幼兒期,基本上就是受到帶這個小孩的人的影響最多。

但家長們也很容易陷入一些誤區,對孩子過於的溺愛,會使孩子撒嬌依賴,自律能力較差一些。當孩子上了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老師的作用就很明顯了,老師起到了很大的導向作用。但是老師畢竟面對的是50或者60個學生,再怎麼對全班學生負責,作用力都是會減小的。

對於很多學生來說,老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孩子都是很看重的。那麼對待學生的理念、觀念,那就更加的至關重要了。老師總是鼓勵孩子,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想出一些新鮮點子,讓學生們熱愛學習。碰到了一個好的、負責任的老師,不是說給孩子灌輸了多少知識,而是教會了孩子如何去學習。

一個好老師對於孩子的成長,無論是學業上的、還是心理上的作用那是毋庸置疑的。老師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有時候,等教育初學者的家長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時,已經錯過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了。而老師不同,他們就是和孩子打交道的,對孩子的成長規律和所需要的教育比任何人清楚。

家長希望老師多付出,其實是對教育體系的期待,是對老師的一種信任,一種寄託。而老師希望家長多付出,其實是想家長能多關注孩子,和學校一起給孩子完整的教育。

孩子的教育中,家長輔導爲主,營造好寬鬆的家庭氛圍跟互動溝通氛圍。老師引導爲主,負責糾正孩子的陋習跟毛病,引導孩子去認知,去消化理解知識。雙方存在的是互補關係,讓孩子接受到較爲完美的教育,家長教師缺一不行,兩者都是很重要的,不存在誰更重要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