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設計

本文是回憶錄。作者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回憶了父親被害的全過程,內容真實可信,語言樸素自然,既具有文學價值,又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設計,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設計

設計理念

“閱讀是一種對話”。對話,體現了閱讀的目的和本質,學生與文本的對話無疑是課堂閱讀活動的主體,是閱讀教學的中心。正如《語文課程標準》裏所說的那樣:“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鑑於嶄新的閱讀理念,審視閱讀教學的過程,筆者以爲:閱讀課的教學首先要保證學生獨立、充分、深入地與文本對話,其對話的內容至少包括:讀懂了什麼,受到怎樣的情感薰陶,獲得了怎樣的思想啓迪,享受怎樣的審美樂趣。所以,《十六年前的回憶》第二課時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在第一課時已初步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扣住本文的主旨部分--“李大釗是一個怎樣的人,爲什麼能這樣?”展開的。引導學生更深入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在生本、生生、師生的不斷對話中去發散學生的思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感受到李大釗同志的高大的形象和革命的精神,與文本產生共鳴,受到情感薰陶,思想啓迪,審美樂趣。

教學流程

(一)過渡性談話(略)。

在回憶第一課時所學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髮現、提出問題:李大釗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爲什麼能這樣(對革命事業的信心)?

(二)抓住“信心”一詞,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

1、導撥:認真讀課文,同學們一定能讀懂課文哪些地方可以表現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的信心”?

2、導讀;

(1)提出與文本對話的要求(動筆讀書)。

(2)採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與文本對話(默讀、輕讀、交流讀……)

(3)反饋讀後所得,交流梳理。

(三)分析品味,領悟主旨。

1 、小結過渡性談話:剛纔,同學們經過認真地與文本對話,從中感知到課文是通過李大釗同志的語言、神態以及與敵人、親人的不同態度。“我”與“父親”態度的對比,來體現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的信心”。那麼,作者又是怎樣把這種“信心”躍然紙上呢?讓我們再次走進文本,與文本再次進行對話,好麼?

2、品析人物和語言。

(1)導讀“處境危險,堅持留京”這一部分。

①、指導朗讀李大釗同志的語言(教師範讀,學生朗讀,師生評價,再讀)。

②、指導體味李大釗同志說的兩句話。

a 、“小孩子家知道什麼!”

b 、“不是常對你說嗎?……。我哪能離開呢?”

a句設計三個解釋讓學生選擇(а小孩子你什麼都不知道;b、小孩子你知道的不多;c小孩子你不應該知道)。讓學生反覆讀,在讀中體味詞語所包含的意思--局勢十分的嚴峻。

b句抓住“堅決”、“經常”、“輕易”、“哪能”引導學生在朗讀、品析、比較中去體會李大釗同志堅持留京工作,忠於革命的偉大精神。

3、體味人物的神態。

(1)導讀“面臨被捕,處危不驚”這一部分。

提出問題:李大釗同志被捕時面對氣勢洶洶而來的敵人,又是怎樣表現的呢?

②小組討論、彙報。

③評價、整理(投影相關的語句,文中李大釗的肖像)

④相機抓住:

a、“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裏取出一支閃亮的小槍。就向外走。”

b 、“父親保持着他那慣有的嚴峻態度。”這兩句重點句中的關鍵詞

採用“換詞法”引導學生透過人物的神態窺見人物的內心,反映人物精神。

(四)遷移運用、總結昇華,凝鍊情感。

1、小結性過渡,歸納學法(讀、品、議)自學體會李大釗同志在法庭上的表現。

(1)自讀課文,找出直接描寫李大釗的語言和神態的語句;

再讀課文,找出描寫敵人和家人的神態和語言的語句;

2、自由地談談自己的感想。

3、從“感想”中過渡到“被害後”這個部分的導讀。

指導懷着悲痛、崇敬的心情讀文(範讀、輕聲讀、情讀)

略讀此時的心情,激發學生展開聯想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加深對革命先烈敬仰、緬懷之情。

4、引導快速閱讀全文,再次整體感知文本(教師相機略加以寫作方法——“前後照應”的指導)。

5、教師相機加以總結,使情感再次得以凝鍊、昇華。

教後感想

上完這節課,給我留下深深的思考。

1、閱讀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而是讀者(教師、學生)與文本以及作者進行反覆地,深層次地“對話”,在這“對話”的過程中,體驗和領悟、探究與發現,把握與發展文本的內核之所在。如“李大釗是一個怎樣的人”,這是學生在第一課時初讀後留下的一個凸現課文主旨的問題,如何解決?只有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再次的磨合,通過“閱讀--品析--議論--整理”的系列閱讀活動,從中領悟到李大釗是一個對革命事業充滿“信心”的人。這樣文本中的具體文字恢復了生命,從而使學生得到了生命化的`教育。

2、引導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應該是平等、互動的。但教師還應該抓住文本“熱點”與“難點”,打造課堂的熱源效應,打通課堂的壁壘,將閱讀活動立體化,將平等對話互動化,將探究體驗情感化。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文本是在心靈與心靈的碰撞,撞出有火花便是文化的積累,思想的薰陶,精神的積澱。如“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的信心呢?”這個問題的引出教師應服從學生的需求創設情境,調動興趣,激活思維,體驗情感。抓住本文重點,即人物語言、神態的描寫,引導品味分析,入情入境,抓住“堅決”、“常”、“輕易”、“哪能”這些語言的關鍵詞,抓住“不慌不忙”、“慣有”、“嚴峻”這些人物神態的關鍵詞,採用“換詞(句)法”點撥引導學生有的放矢地去與文本對話,使閱讀教學融“工具性與人文性”爲一體。總之,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不僅僅是平等的、互動的,還應該抓住“關鍵”的,化“熱點”與“難點”爲“焦點”,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進行“焦點訪談”。

3、與文本對話需要教師、學生的情感投入,與文本對話除了具有平等性,互動性,還應有情感性,因爲語文學科的文本是無處不充斥着情感的東西,“詩即思,言即情”,所以,在引導學生認識李大釗這位偉大形象時,通過教師、學生與文本有感情的平等對話,即教師範讀,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等;通過教師,學生與文本的互動對話,即教師的情感點撥,學生的“情動辭發”等一系列閱讀活動。如引導想象,談談感想,談談心情的教學環節都較好地引發了讀者(教師、學生)與作者、編者產生了共鳴--對李大釗同志的緬懷、崇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達到了生本、師生、生生精神上的自由交流。

總之,一節課下來,使我深刻地感受到:理想的閱讀,應該是課文--學生--教師--作者(編者)四者之間對話交流的平等互動關係,且富有情感的,這就是閱讀教學理當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