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朗讀者觀後感-2017朗讀者觀後感

觀後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啓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董卿朗讀者觀後感,歡迎大家參考!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2017朗讀者觀後感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1】

感謝文字,記錄並傳達那些使人溫暖的,令人發笑的,鼓舞人心的,叫人欽佩的,催人淚下的,這種種彌足珍貴的人類文明。多讀書,多好書!愛《朗讀者》

《朗讀者》每期以一個主題詞作爲核心線索,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

首期節目以“遇見”爲主題詞,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等嘉賓,光看着明星陣容就夠吸引人的。

本期節目還特邀著名鋼琴演奏家李雲迪彈奏開場主旋律,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彈唱經典歌曲《匆匆》,不得不說,連幕後都如此走心。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2】

2017年第一季度已經過半,與以往泛娛樂類綜藝扎堆、同質化嚴重有所不同,各臺的節目類型更加多元化,央視打造的一系列文化類節目表現尤其搶眼。春節期間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激發了全民的千年“詩心”,正在熱播的《見字如面》通過書信展現歷史;剛播一期的《朗讀者》,則通過朗讀精美的文字,用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進而傳播精神、展現人生。

《朗讀者》自2月18日起每週六、週日在央視綜合頻道和綜藝頻道聯合播出。首周兩期節目後,各方好評不斷。豆瓣評分9.4,首播當晚更是持續佔據微博熱搜榜單前列,張梓琳、許淵衝等嘉賓也紛紛成爲熱搜名人。

國家一級導演、董卿的好友婁乃鳴在看過節目之後說:“用兩個字來形容第一觀感就是‘驚了’!完全沒有套路的一個節目,哪裏請來的大神?在不經意間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評價節目稱:“滿電視都是明星玩遊戲,央視的《朗讀者》卻別具一格,‘慢下來’用朗讀做電視,真是稀缺而有價值的電視文化。”

節目播出後,再次引發微博和朋友圈的熱烈轉發。嘉賓的人生感悟也令衆多觀衆感慨萬千:“我等《朗讀者》等了整整一年,《朗讀者》,重點落在了‘者’上,以人爲本,解釋的還是人。片頭看得我熱淚盈眶,讀到了優美的語錄,讀到了精彩的人生,看到了河山大好,看到了愛”;“在《朗讀者》你可以遇見多年前的自己,內心深處的自己,和未來希望的自己。在文字中放飛想象,在朗誦中感悟人生”。

創作心聲

“真情實感比朗誦技巧更重要”

去年3月,董卿就在醞釀一檔文化情感類節目,希望通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充沛的情感溫度去打動觀衆。經過近一年的籌備策劃,《朗讀者》終於與觀衆見面,身爲製作人的董卿顯得很興奮,前晚接受記者的微信採訪時,一上來就帶着製作團隊高聲歡呼,表達喜悅之情。

董卿稱自己從事傳媒行業已經有22年,“是時候做一檔自己真正喜愛的節目。做《朗讀者》一方面是因爲央視作爲國家電視臺,應該承擔起文化傳播的職責和使命;另一方面再加上我個人的興趣愛好吧,我自己對文學很感興趣,同時對人也很感興趣”。時代背景和個人興趣同步共鳴,《朗讀者》由此誕生,“像是尋找吻合度的產物,因爲《朗讀者》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結合在一起”。

節目中,嘉賓在朗讀篇章之前,還會講述自己的故事。“先講故事,後朗讀,是希望大家在對這個人物有了一個更加全面和豐富的瞭解之後,對他的朗讀能夠更有代入感,感同身受,有更深刻的理解。”董卿如是說。

對於朗讀嘉賓的選擇,董卿表示標準就是有影響力、有知名度,也希望對方有獨特的人生經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或者有值得弘揚的特別品質。董卿坦言,最初考慮的是全明星陣容,“但是後來發現,其實明星已經被過度消費,在他們身上很難或者說比較難捕捉到大開大合的人生故事。在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有意想不到的經歷和感悟,能夠給我們帶來驚喜和感動。”“星素結合”呈現的效果令製作團隊非常滿意,“像第一期裏的鮮花山谷夫婦,就讓我們看到了普通夫妻還能有如此真摯、美好、單純的.生活,給大家帶來了無限的想象。”

《朗讀者》目前已經完成前幾期的錄製,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都震撼了全場。斯琴高娃朗讀賈平凹的《寫給母親》,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作家劉震雲也參加了節目錄制,帶有口音的他成爲朗讀者中的“另類”,董卿解釋:“朗讀的技巧、字正腔圓並非這個節目最想展現的,換句話說技巧不是節目的核心,真情實感纔是節目最打動觀衆的地方。”

《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先後成爲爆款,是否意味着文化類節目即將迎來春天?董卿覺得時機尚不成熟,但自己參與的兩檔節目走紅起碼是個“風向標”,她表示:“文化類節目其實很難做,需要更精心的設計。我們現在是盡所能去做情感的共鳴,喚起大家對文學的認知和記憶。首播之後的反饋和好評如潮,給了我們更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