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過程中的鞦韆效應勵志文章

按照管理學的定義,激勵就是調動人的工作積極性,使其把潛在的能力充分地發揮出來。簡單地說,激勵的目的就是使得員工擁有良好的工作積極性。

激勵過程中的鞦韆效應勵志文章

無論企業的大小,都有一定的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制定了企業員工的行爲準則。爲了保證員工能按照行爲準則的要求來工作,規章制度一般都會有相應的獎勵懲罰條例,這就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的強化理論所闡述的過程激勵(也即操作性條件發射的強化過程)。

斯金納將激勵分爲四種具體方式:正強化、懲罰、負強化、忽視。他認爲,四種強化方式的效果各不相同,應當配合使用。然而這四種方式具體對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影響以及他們的'相互之間的關係。斯金納只是做了一個整體概述,沒有對各種強化方式與員工行爲的關係結合具體分析。

本人在一些小型企業中,曾跟蹤過一些生產工人的工作積極性變化狀況,發現其工作積極性和強化激勵方式有很大的關係。本文就此做了一些具體的分析闡述。

激勵在管理過程中很少是週期性的(也有例外,如季度獎勵),其激勵幅度也一般不會相同,並且往往都在某個瞬間完成(如圖1,A爲激勵幅度,T爲時刻,以下同)。考慮到從理論上,可以將某一次的激勵到下一次激勵的間隙時間看作週期激勵方式中的一個週期。由此將激勵過程簡化,激勵間隙時間長的以長週期的脈衝激勵波形模擬,激勵間隙時間短則以短週期的等幅脈衝激勵波模擬(如圖2)。最後將週期激勵組合對比分析不同的激勵對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影響。

一、無激勵時員工的工作狀態一般變化

在沒有任何激勵因素的條件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將逐漸下降。最後,到某個狀態下基本平衡,平衡點則由環境及員工的心態決定。此時由於沒有外界的激勵作用,員工的積極性完全依賴於自己的責任心。雖然部分時候員工有可能積極性自動提高,總的來說,積極性呈下降趨勢(如圖5,O表示員工積極性,以下同),下降的趨勢與速率與個人的職業道德觀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