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的經典充滿正能量的經典語錄

張載是北宋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尊稱張子,張載有很多經典的語錄流傳至今。下面學習啦小編爲大家分享的是張子經典語錄的內容,希望你喜歡!

張子的經典充滿正能量的經典語錄

  張子經典語錄(最新版)

1)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2) “子貢曾聞夫子言性與天道,但子貢自不曉,故曰“不可得而聞也”。若夫子之文章則子貢自曉。聖人語動皆示人以道,但人不求耳。

3) “不可使知之”,以其愚無如之何,不能使知之耳。聖人設學校以教育之,豈不欲使知善道?其不知,愚也。後世以爲民使由之而不使知之,則其待聖人也淺。

4) 上智下愚不移,充其德性則爲上智,安於見聞則爲下愚,不移者,安於所執而不移也。

5) 毋固者不變於後,毋必者不變於前。毋四者則心虛,虛者,止善之本也,若實則無由納善矣。

6) “先之勞之”,身先之必勞之。“愛之能勿勞乎”,愛之,則己須勤勞以求其養之之道。

7) 子貢謂夫子所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既雲夫子之言,則是居常語之矣。

8) 聖門學者以仁爲己任,不以苟知爲得,必以了悟爲聞,因有是說。明賢思之。

9) 生知有小大之殊,如賢不肖莫不有文武之道也。“忠信如丘”,生知也;“克唸作聖”,學知也。仲尼謂我非生知,豈學而知之者歟?以其盡學之奧,同生知之歸,此其所以過堯舜之遠也。

10) 舜好問,仲尼每事問,德同矣,學亦同否?

11) 仲尼發憤而化至於聖耶?抑每有悟而忘食一作飢。遺老耶?

12) “仁者壽”,安靜而久長,壽之象也。

13) “信近於義”,猶言言近於義;則信可復也,復,踐也。

14) 仲尼自志學至老,德進何晚?竊意仲尼自志學固已明道,其立固已成性,就上益進,蓋由天之不已。爲天已定,而所以爲天不窮。如有成性則止,則舜何必孜孜,仲尼何必不知老之將至,且嘆其衰,不復夢見周公?由此觀之,學之進德可知矣。

15) “擇不處仁,焉得智”,是擇善也。孔子所擇亦不過乎仁,然而仁也又有守,得處在求之。

16) 舜非致曲而至於聖人,何以以孝聞?曰:不幸舜之父母異於人之父母,故以孝著也。

17) 夫子之門,父子共學而賢者,點與參也。點好學樂道。

18) “禹吾無間然”,無問隙也,故其下所舉之事皆善也。聖人猶看之無隙,衆人則可知。

19) “顏子問爲邦”云云,三代之文章,顏淵固皆知之,故於其所知而去取之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又曰:“放鄭聲,遠佞人”,此則法外意,如“道千乘之國”之意,不與已舉行者故事相干。鄭聲佞人最爲治之害,亦人之所難。

20) 論語問同而答異者至多,或因人才性,或觀人之所問意思言語及所居之位。

  張子經典語錄(精選版)

1) “誦詩三百止亦奚以爲”,誦詩雖多,若不心解而行之,雖授之以政則不達,使於四方,言語亦不能,如此則雖誦之多奚以爲?

2) 大武可以爲也,盡見武王之事便可爲。看了武,特地知虞舜。舜之時又好,德性又備,禮文又備。

3) 文而靜,孔子言弗可及也,更不說可知。

4) “揖讓而升下”,或以爲絕句,謂揖讓而升降也,及以射禮不勝者亦飲之堂上,故不言。“下而飲”非也。升而讓可也,下而讓無此理也。禮文雖不說“下而飲”,不勝者自下而請飲,勝者又不可飲之於下,故升飲也。

5) “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止試矣”,言於人之譭譽,誰爲毀?誰爲譽?若有所來譽者則我將有所試矣。不言試所毀,此義正與采苓問人之爲言者“苟亦無信,舍旃舍旃,苟亦無然”,惟下言“人之爲言胡得焉”,亦不考其舍旃之言,獨於人之爲言者考其實。仲尼未嘗見毀人,其於弟子有所進退者,止是言其實耳。

6) “聖之時”,當其可之謂時,取時中也。可以行,可以止,此出處之時也,至於言語動作皆有時也。

7) 顏孟有無優劣同異?顏子用舍與聖人同,孟子辨伯夷伊尹而願學孔子,較其趨固無異矣。考孟子之言,其出處固已立於無過之地。顏子於仁三月不違,於過不貳,如有望而未至者,由不幸短命故歟!

8) “時雨化之”,春誦夏弦,又言當其可之謂時。“成德”,因人之有心,當成說之,如好貨好勇,因爲其說以教之。“私淑艾”,大人正己而物正。

9) “形色”,如生色也,“睟然見於面”云云。

10) 舜三十而徵庸,是有聞於朝也。成聖之速,自古無如舜也,舜爲仁之大端也。

11) 學者至於與孟子之心同,然後能盡其義而不疑。

12) 告子不動心,必未有以取材也。

13) “必有事焉”四字更求之。

14) 四詞以溢、侈、偏、妄四字推之。

15) 賢人當爲天下知,聖人(尚)〔當〕受命。雖不受知、不受命,然爲聖爲賢,乃吾性分當勉耳。事實到如此,則更何須言!“天何言哉”“成德者”如孟子語宋牼之言是也,本有是善意,因而成之。“答問者”,必問而後答也。

16) 古之人亦有仕而不受祿者,仕者未嘗遽受其祿以觀可否,在上者亦不欲便臣使之。

17) “有所不爲而後可以有爲”,不爲,不爲不義也,不爲不義則可以爲義。

18) 孟子於聖人,猶是粗者。

19) 以善服人者,要得以善勝人也,然其術未至者,又烏能服人?以善養之者,凡教之養之皆養人也。

20) 夷子謂“愛無差等”非也;謂“施由親始”,則施愛固由親始矣。孟子之說,闢其無差等也,無差等即夷子之二本也。“彼有取焉耳”,謂“赤子匍匐將入井非赤子之罪也”,所取者在此。

21) 存心養性以事天,盡人道則可以事天。

  張子經典語錄(經典版)

1) 忘勢之人,不資其力而利其有,則能忘人之勢,若資仰其富貴而欲有所取,則不能忘人之勢。五人者能忘獻子之家也,不能忘獻子之家則爲所輕,獻子亦不肯與之爲友矣。

2) 盡天〔下〕之物,且未須道窮理,只是人尋常據所聞,有拘管局殺心,便以此爲心,如此則耳目安能盡天下之物?盡耳目之才,如是而已。須知耳目外更有物,盡得物方去窮理,盡(心)了〔心〕。性又大於心,方知得性便未說盡性,須有次敍,便去知得性,性即天也。

3) 富貴(者)貧賤(者)皆命也。今有人,均爲勤苦,有富貴者,有終身窮餓者,其富貴者只是幸會也。求而有不得,則是求無益於得也。道義則不可言命,是求在我者也。

4) 賢者在堯舜之世,亦有不得遇者,(否)亦有甚不幸者,〔是〕亦有命也。

5) (臨時卻)〔即〕智之於賢者(則)不獲知也。

6) 學者須要識所惡。

7) 窮理亦當有漸,見物多,窮理多,如此可盡物之性。

8) 不常者與常者處,則十事必十次怒,爲他常是過,九次未怒已是大段包忍,十次則須怒。

9) 觀虞書禮大樂備,然則禮樂之盛直自虞以來。古者雖有崩壞之時,然不直至於泯絕天下,或得之於此國,或得之於彼國,互相見也。

10) 假令宮縣雖鐘鼓四面同設,其四隅必別各有鼓。

11) 人有陰疾者,先雨必有驗,斯可候雨,此“動乎四體”也。

12) 天地之道,可以一言而盡也。凡言(是)〔道〕,皆能盡天地,但不得其理;至如可欲皆可以至聖神,但不嘗得聖神滋味。天地之道,以術知者卻是妄。又有人語怪爲人所難,理不勝則就上更說將去,是質疑事,如此則過益過,非可遂非也。

13) 祭用分至啓閉,取其陰陽往來,又得其氣之中,又貴時之均也。

14) 大凡禮不可大段駭俗,不知者以爲怪,且難之,甚者至於怒之疾之。故禮亦當有漸,於不可知者,少行之已爲多矣,但不出戶庭親行之可也,毋強其人爲之。己德性充實,人自化矣,正己而物正也。

15) 食則遇毒,不悟凡食不義便是遇毒。

16) (其)〔人之〕出處,則出而足以利天下亦可出,爲免死之仕亦可出。

17) 今人過憂盜賊禍難,妄動避之,多致自傷者,又禍未必然而自禍者,此惡溺而投河之類也。

18) 古之衣服器皿之類必要知者,以其作之者古人道古物,故盡物之象,然後經義可說也,無徵不(言)〔信〕。

19) 感亦須待有物,有物則有感,無物則何所感!

20) 若以聞見爲心,則止是感得所聞見。亦有不聞不見自然靜生感者,亦緣自昔聞見,無有勿事空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