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蛟三次創業勵志故事

“我這個人的命很苦喲,8歲死爹,12歲母親又離開人世,成了遠近聞名的孤兒,後來是和我認的幺叔長大的。常言說,無爹媽的孩子早當家,所以我要比別人家的娃爾要懂事得早些。”當筆者見到武隆縣和順鎮陳蛟的時候,他如是地介紹,他不平凡的人生,讓他從小就知道——一切都得靠自己。

陳蛟三次創業勵志故事

14歲的娃二,大多都在上學,可陳蛟卻沒那麼好的運氣,那年他失學了。爲了一家的生計,年僅14歲的陳蛟就到村上的大隊煤廠上班了,小小年紀就成了煤礦掘井隊工人。“那年頭,打炮是靠人工,我的活是撐鋼釺,那活實在是太艱苦了,第一個班上下來,撐鋼釺的五個手指頭都分不開了——僵硬了。”陳蛟回憶起那段人生經歷,至今仍記憶猶新。苦難而不平凡的的成長經歷,,從小就煅練了他堅強的意志和堅韌的性格;從小就給別人打工的人生體驗,讓他立志自己將來也要當老闆。

300元第一次創業 賠了夫人又折兵

18歲那年,陳蛟已經有了幾百元的存款,就試着在一個工地上買了一臺廢棄而陳舊的粉砂機,組織了三四個工人,去給那些要修建房屋的人家打粉砂,專門從事上門打砂服務。“第一次當老闆吧,說有多高興就有多高興,就在第一次結到工錢的時候,我就請了要好的幾個朋友,喝了個痛快,喝了個大醉。”陳蛟談到他第一次當老闆時就一臉的興奮。

可是好景不長,由於管理不善,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的老闆夢就破了,連同他的砂機都賠了進去,原因是打砂時的安全生產工作沒做好,把一個工人的手打斷了,爲了醫那個受傷的工人,那一年掙的所有錢和砂機全賠上了,而且還不夠!——還欠下近一萬元的債務。此時的陳蛟,看着自己好不容易纔辦起的.企業就這麼快就流產了,真不欲哭無淚呀,今後的路該怎麼辦?這還得靠自己。

八十年代作爲一個農村娃欠下一萬元的債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呀。沒辦法,他只好和同村裏的年青人一樣,外出打工還債務。

在外那些年,他北上東北,南下廣東、福建、浙江,既進過廠,也在建築工地上打過短工,錢沒掙到多少,倒在外面學到了在家一輩子也學不到的東西,那就是企業管理經驗,這爲他東山再打下了堅實的創業基礎。

2000元再次創業打基礎

1994年,機會又來了。村上企業預製場破產了,陳蛟的姑父張清明,及時寫信給遠在浙江打工的他,可他沒有錢呀,回到家只剩2000元錢。

一問預製場的要價,村長藍道生開口就要8萬,更是把陳蛟一下給怔住了,於是此事就施了一段時間。那時的農村人個個都很窮,沒有人有錢借給他,幾個月時間過去了,沒有人也沒有錢更沒有勇氣敢接村上的預製場,村上只得將價格一降再降,最後定價是五萬六千元錢,但還是沒有人有勇氣接下此企業。

因爲當時農村建房大多是用木材,用水泥預製板的很少,該企業才因此而開辦沒多久搞垮的,周圍的人都說,誰接此企業和呆子沒兩樣。

村長多次找陳蛟做工作,最後才以交2000元現金,其餘54000元給藍道生打欠條的形式把預製場接了下來,陳蛟一下成了鄉鄰們眼中的傻兒,人們荼餘飯後的笑話。

“接下預製場我好高興喲,因爲在外邊打工時我就知道,今後用水泥預製板修建房屋是社會的大勢所趨。當時人們不敢接此企業是因他們沒出去打工,沒有出去看外面的世界,不瞭解社會的今後的發展形勢。”陳蛟如實地說。

接下企業的前幾年,陳蛟沒掙到多少錢,但也沒有虧錢,同時,還把村上56000元的債務還清了,每年下來還能剩幾千款錢。

認孤寡老人羅順碧當娘 爲其送終

彈子場上有個八十多歲又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名叫羅順碧,因爲老人年老常年生病癱瘓在牀,無人護理。1998年,陳蛟夫婦就經商量後就把羅順碧揹回家當親孃瞻養。那時,陳蛟白天要經營管理自己的企業,晚上回家還給老人清洗衣服、喂藥,幫她洗身體,半夜如遇老要喝水,還得起牀給老人送水。家中有什麼好吃的,總是讓老人先吃。鄉鄰們都說羅順碧無兒無女勝過那些有兒有女的。

半年後,老人病危,臨終前只對陳蛟說了一句話——你今後會好的咯。在處理老人的後事時,陳蛟夫婦更是象羅順碧的親兒親女一樣,給她大操大辦了一回,還當了老人的孝子——爲其披麻帶孝,送老歸終。

說來也其怪,從老人死後的第二年開始,陳蛟的生意漸漸好了起來。那時農村建房開始大量用水泥和預製板了,銷路越來越寬,加上他管理有方,生意硬是一年比一年好,每年都有十五六個工人給他打工,一年下來也能剩下純利潤一二十萬元。

2000年,他妻子在彈子街上開了家荼館,生意也出奇的好,一年下來也能掙好幾萬元。鄉鄰們都說,陳蛟夫婦真是好人有好報。

第三次創業 開辦傢俱廠和磚廠

今年2月,陳蛟又和自己的妻妹夫遊天權,每人各出資20多萬元,合計40多萬元開辦了和順鎮的第一家傢俱廠,目前,該廠有4名工人,生意做得也紅紅火火,其生產的傢俱和紅木實門更供不應求,產品還沒生產,就已拿到訂單。“年產值突破100萬,沒問題。”陳蛟充滿信心地說。

與此同時,3月陳蛟又投資5萬元新創辦了一家水泥磚廠,其銷路也很好。同時,還解決了當地3名村民的就業問題,其年產值也在10萬以上。

“我們武隆的工業企業太少了,因爲我的文化水平低,只是個國小文化,也只能經營些技術含量少的勞動集體型、簡單加工型的微型企業,對於那些高技術的加工業,我是心有力不足呀。”陳蛟談到自己的文化足限,無不遺憾。

只要當地人一談到陳蛟,沒有人不稱讚的,沒有人不爲其伸大母指的,都說他是個敢想敢做的男子漢,更是彈子山的一名創業英雄,更是年青人學習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