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大力撕掉安靜害羞的標籤勵志人物故事

從《少年班》到《七月與安生》,從《同桌的你》到《麻雀》,看着周冬雨這幾年的蛻變,會覺得她不像自己的名字——冬天的雨水,更像冬天裏最和煦溫暖的陽光。《麻雀》的導演金琛曾這樣評價周冬雨:“第一次演諜戰劇,就能從她的表演中看到力量與張力,她的職業生命力肯定會比較長久。”是的,這個身披暖陽的姑娘確實向衆人展現了她強大的職業生命力。第53屆金馬獎入圍名單近日公佈,周冬雨憑藉《七月與安生》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有人調侃道,周冬雨的演技像開了掛的小馬達。

周冬雨大力撕掉安靜害羞的標籤勵志人物故事

2010年,年僅18歲的周冬雨被張藝謀選中出演《山楂樹之戀》中的女主角靜秋。在出演《山楂樹之戀》前,周冬雨只是石家莊第十二中學一名普通的女生,學校的人都說周冬雨在成名之前並不是一個光芒萬丈、引人注目的女孩。但即使這樣,周冬雨在一登上舞臺後便立刻換了一個人似的,她有很好的柔韌性,展現出了極強的表演天賦。一夜成名的周冬雨頂着“靜秋”的光環,開始了作爲演員的漫漫長路。也許真的因爲“靜秋”的光環太亮,周冬雨之後飾演的角色大體都無法逃脫清秀、堅強、善良這幾個形容詞。

慢慢地,周冬雨也意識到“靜秋”對自己演藝生涯的束縛,於是她接演的角色越來越大膽。2013年,她接演了甯浩執導的喜劇電影《心花路放》。在《心花路放》中,周冬雨出演“殺馬特”髮廊妹周麗娟,燙頭、文身、抽菸、罵髒話,不惜扮醜完成顛覆性表演。而奮進的周冬雨也並沒有滿足於這一次突破,她認爲考驗一個演員演技的好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是否敢於挑戰,在2016年2月14日上演的《奔愛》中,她再次出演一個任性不羈的搖滾風叛逆少女白茄子,爲了演好白茄子在懸崖上的飆車戲,沒有開車經驗的她選擇親自上陣,受傷了也堅持不用替身。

有人說,周冬雨因爲長相的原因戲路並不會太寬,但周冬雨不這麼認爲,她大力撕掉自己安靜、害羞的標籤,走出文藝、青春的影視題材。周冬雨說,一個人一定不能只走一個戲路,再累再苦也不怕。

生活中的周冬雨與她所接演的角色都迥然不同,看她的微博,滿是放肆的搞怪,大大咧咧地叫自己“冬叔”,絲毫沒有偶像包袱,有時候頭頂一片白菜來幾張搞怪照,有時候轉發小黃鴨自嘲,也會像普通人一樣趁着“雙十一”在網上血拼……在周冬雨眼裏,微博不是一個形象宣傳工具,只是一個展示真實自己的窗口。

一直在質疑聲中前行的周冬雨被人總結說:年少成名太傲氣。有些網友甚至在微博中發表惡意評論。在談及這些負面評價時,周冬雨笑了,她說:“有人欣賞我很正常,有人討厭我也很正常。我很難做到讓每個人都看好我,因此我做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