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過的經典語錄名人名言句子

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學家孔子說過不少膾炙人口的語錄句子名言,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以下是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孔子說過的經典語錄名人名言句子,供大家參考!

孔子說過的經典語錄名人名言句子

  孔子說過的經典語錄名人名言句子【熱門版】

▲君子之行也,度於禮。

▲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君於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君子無衆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故爲政在人。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子路問事君。子日: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子曰 :“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 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居上不寬,爲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孔子說過的經典語錄名人名言句子【精選版】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孔子說過的經典語錄名人名言句子【經典版】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衆惡之,必察焉;衆好之,必察焉。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孔子歷史評價

先秦評孔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諸子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個學派最爲著名。儒家在先秦時,和諸子地位平等,並不立於一尊的地位。故各家對孔子的譭譽不一。

孔子門人及其後學者均推尊孔子。門人中以子貢爲代表,他對孔子讚美備至,奉如天人,把孔子比擬爲高天、日月、木鐸,凡人是永遠不可企及的,認爲孔子是天生的聖人。亞聖孟子認爲孔子所行的“聖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會的至高準則。然而當時民間一般看法認爲孔子是博學成名的大學者。

戰國末期大儒荀子,雖然其禮的思想根源於孔子,然而他有濃厚的“法”思想的成分。他以繼承儒家正統自任,稱頌孔子,認爲孔子的美德永遠不可泯滅。但他貶斥子張、子夏、子游爲“賤儒”,批評子思、孟子。他的著作多處稱引孔子及其門徒的言行,借孔子之名錶達他重視禮法和“親賢用知”的思想。

墨家對於儒家學說非議頗多,批評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張“述而且作”,批評孔子和儒家的繁瑣禮儀。

道家以自然無爲爲宗旨,蔑視禮法,對於儒家的禮儀道德持否定態度。

先秦法家學說思想上與儒家對立,早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認爲孔子學說與法家農戰思想對立,致使國家“必貧而削”。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認爲孔子學說爲五蠹之首,且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

上述先秦諸子對孔子的譭譽褒貶,各持己見,正是反映了當時學術上百家爭鳴的興盛景象。這與漢以後獨尊儒術的'局面則截然不同。

秦漢評孔

秦漢時代是儒學發展中的關鍵時期。在先秦,孔子只算是諸子之一,儒家雖號爲“顯學”,也只是百家中的一派。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從此居於統治地位,成爲官方的意識形態。 [40]

宋元評孔

宋元時期對孔子的評價總體上是對孔子推崇備至,進一步把孔子神化,用孔子的神聖光環和綱常倫理來維護其封建統治。

宋元時期,中國結束了晚唐以來近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確立了以官僚地主階級爲支柱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宋元時期的哲學運動以更典型的形式表現了中國中世紀哲學思維的特點及其邏輯發展的曲折。從以前儒教、佛教、道教相互攻伐到相互吸取,由三教鼎立到三教合流,從而產生了宋元時期十分精緻的官方哲學:以儒家綱常倫理爲核心內容,以精巧的哲學學說爲理論基礎,吸取佛老思想營養而建立起來的理學唯心主義。

孔子學說是理學的理論基礎,因此孔子本人的形象在宋元時期作爲至聖先師也被塑造得更加完美與高大,無論是皇家朝廷,還是學林名流,對孔子都極力頌揚,對孔子的學說也極力闡發光大。

明代評孔

繼宋元之後,明代理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心學極盛。與之同時,還出現了與之對立的所學。呈現理學、心學和氣學三大思潮鼎立的局面。三者對孔子及其學說亦各自有其闡發和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