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名句說說100句精選

這些天我已經領悟了太多的沙漠和廢墟,太多的寺廟和洞窟,都是一樣,讓我閃躲,讓我諦聽,讓我發呆。 我讀過很多解釋它們的規範文本,但一走到它們眼前就覺得全然不對。寫得並不錯,但沒有把最重要的東西寫出來。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好像只能感覺,無法概括。一經概括,感受立即受損,而且往往損及靈魂。 下面這篇文章是關於餘秋雨名句說說的句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餘秋雨名句說說100句精選

1、中年太實際太繁忙,在整體上算不得詩,想來難理解;青年時代常常被詩化,但青年時代的詩太多激情而缺少意境,按我的標準,缺少意境就算不得好詩。

2、爲什麼把擇定終身的職責,交給半懂不懂的年歲;爲什麼把成熟的眼光,延誤地出現在早已收穫過的荒原?

3、人生的過程雖然會受到社會和時代的很大影響,但貫穿首尾的基本線索總離不開自己的個體生命。個體生命的完整性、連貫性會構成一種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個小點都指點着整體價值。

4、要對一些複雜的問題作出選擇時,首先要給自己減壓,先讓自己放鬆下來。在沉重的壓力下,連空氣都是扭曲的,最容易作出錯誤的決斷。

5、缺少精神歸宿,正是造成各種社會災難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災難是小人災難,最大的廢墟是人格廢墟。

6、大藝術家即便錯,也會錯出魅力來。好像王爾德說過:“在藝術中只有美醜而無所謂對錯”。

7、學會愛人,學會知道愛情,學會做一個幸福的人這就是要學會尊重自己,就是要學會人類的美德。

8、任何文明的洞窟,不管藏有多少實物,冠有多少美名,總有一個開啓它的小小鑰匙孔。中華文明的鑰匙孔,叫"君子"。

9、孤獨不是一種脾性,而是一種無奈。

10、某個時期,某個社會,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一般荒唐了,只要中年人不荒唐,事情就壞不到哪裏去。最怕的是中年人的荒唐,而中年人最大的荒唐,就是忘記了自己是中年。

11、年齡本不該被太多利用的,因爲它帶有天然的不公平性和無法辯駁性,但一旦真被利用了,出現了黴氣十足的年齡霸權,那也不要怕,不知什麼地方銀髮一閃,冷不丁地出現一個能夠降伏它們的高神。煙塵散去,只剩下這位高神的笑容隱約在天際,而此時天下,早已月白風清。一雙即將握別世界的手,向我指點了一種詩化的神聖。

12、人們在厭棄喋喋不休的道德說教之後,曾經熱情地呼籲過真實性,以爲藝術的要旨就是真實;當真實所展示的畫面過於獰厲露骨、冷酷陰森,人們回過頭來又呼籲過道德的光亮,以爲抑惡揚善纔是藝術的目的。其實,這兩方面的理解都太侷限。傑出的藝術,必須超越對真實的追索(讓科學沉浸在那裏吧),也必須超越對善惡的裁定,而達到足以鳥瞰和包容兩者的高度。在這個高度上,中心命題就是人生的況味。

13、以平常態,做普通人,是最有滋味的人生。

14、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瑣碎妝飾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總能夠簡單得鏗鏘有力。

15、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着愚蠢和醜陋一起呈現給你。

16、真正的文化精英是存在的,而且對國家社會非常重要。但是這些年來,由於僞精英的架勢實在是太讓人噁心了,結果連真的精英的名聲也敗壞了。真精英總是着眼於責任,僞精英。總是忙着裝扮;真精英總是努力地與民衆溝通,僞精英總是努力地與民衆劃分,這就是最根本的區別。

17、一個橫貫終生的品德基本上都是在青年時代形成的,可惜在哪個至關重要的時代,青年人受到的正面鼓動永遠是爲成功而搏鬥,而一般所謂的成功總是打有排他性、自私性的印記。結果,臉頰上還沒有皺紋的他們卻在品德上挖下了一個個看不見的`黑洞。

18、既然你可以接受不屬於你的好東西,那麼也可以接受不屬於你的壞東西。

19、我是一個走的很遠的人,就像一匹走一千里的馬,這個遠行的馬一定不會在乎我身上有多少泥沙上來了,更不會老是找到一條小河去洗自己的羽毛,如果整天在乎自己身上的灰塵,在乎自己去洗滌的話,這一定不是一匹千里馬。

20、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可以對另一個人的傷痛感同身受。你萬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僅僅是你一個人的事,別人也許會同情,也許會嗟嘆,但永遠不會清楚你傷口究竟潰爛到何種境地。

21、即使是站在海邊礁石上,也沒有像這裏這樣強烈地領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匯,聚匯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讓人忘記它是切切實實的水、可掬可捧的水。這裏的水卻不同,要說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疊疊都精神煥發,合在一起比賽着飛奔的力量,踊躍着喧囂的生命。

22、以一種色調貫穿始終,比色彩斑斕的人生高尚的多。

23、水寒徹骨,渾身顫抖。先砍去那些蘆葦,那些世上最美的蘆葦,那些離不開太湖、太湖也離不開它們的蘆葦。留在湖底的蘆葦根利如刀戟,大多數人的腳被扎出血來。渾濁的殷紅一股股地迴旋在湖水間,就像太湖在流血。

24、自然的最美處, 正在於人的思維和文字 難於框範的部分。

25、世間的種種定位畢竟都還有一些可選擇的餘地,也許,正是對這種可選擇性的承認與否定的幅度,最終決定著一個人的心理年齡,或者說大一點,決定著一種文化、一種歷史的生命潛能和更新可能。

26、友情的敗壞,是從利用開始的。

27、像城頭飄來的歌,像枝頭棲息的鳥,我們遲早都會消失,唯有善與美才能永恆。

28、客觀景物只提供一種審美可能,而不同的遊人才使這種可能獲得不同程度的實現。

29、山間那麼美好,因此,孩子們也就從不害怕墳墓。現在想來,這是湖光月色在撫平人間的生死界限。

30、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31、美,不是外在的點綴,而是人性、人情、熱的精選形式。在社會上,政治和經濟是在爭取生命的強大和自尊,而美,則在爭取生命的品質和等級。

32、歷史是坎坷,歷史是幽暗,歷史是旋轉的恐怖,歷史是祕藏的奢侈,歷史是大雨中的泥濘,歷史是懸崖上的廢棄 。

33、能夠慢慢培養的不是愛情,而是習慣。能夠隨着時間得到的,不是感情而是感動。所以愛是一瞬間的禮物,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但反過來說,愛和婚姻實際並不是一回事情,並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要結婚的,也不是所有婚姻都有愛情的。

34、沉默是一個女孩最大的哭聲。總有一個人,一向住在心底,卻消失在生活裏。

35、如果真的有一天,某個回不來的人消失了,某個離不開的人離開了,也沒關聯。時刻會把最正確的人帶到你的身邊,在此之前,你所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顧自己。

36、人生,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還有無限的可能。

37、世間的種種定位畢竟都還有一些可選擇的餘地,也許,正是對這種可選擇性的承認與否定的幅度,最終決定著一個人的心理年齡,或者說大一點,決定著一種文化、一種歷史的生命潛能和更新可能。

38、文化最容易瑣碎又最不應該瑣碎,最習慣於講究又最應該警惕講究。

39、所有的曠達,都是對悲苦的省略。

40、他們就像焦距不一樣的鏡頭,對着同一個拍攝對象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

41、現代藝術家在哪裏?請從精緻入微的筆墨趣味中在往前邁一步吧!認人民和歷史最中接受的,是坦誠而透的生命。

42、我發現,在哪裏,歷史和地理在進行着頻繁的轉換:互相仇恨的歷史變成互相仇恨的根源,於是,可怕的空間又變成了可怕的時間,繼續延綿。

43、十九世紀末,列強興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文化像水,而領土像盤,當一個盤子被一塊塊分裂,水怎麼還盛得住?

44、只要是智者,就會爲這個民族產生一種對書的企盼。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麼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麼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麼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

45、基於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過來說,基於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沒有這種東西,他就不可能如此矢志不移,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

46、一個無言的起點,指向一個無言的結局,這便是友情。人們無法用其他詞彙來表述它的高遠和珍罕,只能留住"高山流水"四個字,成爲中國文化中強烈而縹緲的共同期待。

47、你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你的未來我奉陪到底。

48、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49、真想爲你好好活着,但我疲憊已極,在我生命終結前,你沒有抵達,只爲看你最後一眼,我才飄落在這裏 。

50、你永遠奔馳在輪迴的悲劇,一路揚着朝聖的長旗 。

51、再高的職位,再多的財富,再大災難,比之於韶華流逝、歲月滄桑、長幼對視、生死交錯,都成了皮相。北雁長鳴,年邁的帝王和年邁的乞丐一起都聽到了;寒山掃墓,長輩的淚滴和晚輩的淚滴卻有不同的重量。

52、什麼是流浪的本性,哥倫布表明了:不在乎腳下,只在乎前方。

53、文化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人格。很多從事文化職業的人沒有文化,而相反,很多不從事文化職業的人卻非常文化。因此話題並不重要,政治、經濟都可以說,關鍵是你有沒有文化人格。

54、善良,這是一個最單純的詞彙,又是一個最複雜的詞彙。它淺顯到人人都能領會,又深奧到無人能夠定義。它與人終生相伴,但人們卻很少琢磨它、追問它。

55、有人把生命侷促於互窺互監、互猜互損,有人則把生命開釋於大地長天、遠山滄海。

56、傳播,是謠言生命的實現方式。未經傳播的謠言,就像一顆不發芽的種子,一隻沒翅膀的禿鷲,一捆點不着的亂柴,沒有任何意義。嚴格說來那不叫謠言。

57、有人把生命侷促於互窺互監、互猜互損,有人則把生命釋放於大地長天、遠山滄海。

58、老年是如詩的年歲……中年太實際、太繁忙,在整體上算不得詩,想來難理解;青年時代常常被詩化,但青年時代的詩太多激情而缺少意境,按我的標準,缺少意境就算不得好詩。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經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瞭然,萬丈紅塵已移到遠處,寧靜下來了的周際環境和逐漸放慢了的生命節奏構成了一種總結性、歸納性的輕微和聲,詩的意境出現了。

59、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這比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失態有更大的危害。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徵是忘記自己的年齡。一會兒要別人像對待青年那樣關愛自己,一會兒又要別人像對待老人那樣尊敬自己,他永遠活在中年之外的兩端,偏偏不肯在自己的年齡裏落腳。

60、大智不羣,大善無幫,何懼孤步,何懼毀謗。

61、光天化日之下的巨大身軀,必然會帶出同樣巨大的陰影。

62、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63、人世間總有一些不管時節、不識時務的人,正是他們對時間的漠視,留下了時間的一份尊嚴。

64、喜歡一個人,永遠是歡樂;愛一個人,你會常常流淚。喜歡一個人,當你想起他會微微一笑;愛一個人,當你想起他會對着天空發呆。

65、像很多年輕人一樣,在一個意想不到的瞬間,在一個意想不到的路口,突然感受到自己肩頭無法卸掉的宿命。從這一刻,一步長大。

66、一切危難都是從興高采烈開始的。當興高采烈成爲一種羣體約定,那就誰也不準醒來,誰也不能停步。

67、有人把生命侷促於互窺互監、互猜互損之中,有人則把生命釋放於大地長天、遠山滄海之間。在我看來,西班牙巴塞羅那的流浪者大街,也就是開通者大街,快樂大街。

68、中華文化的終極成果,是中國人的集體人格。復興中華文化,也就是尋找和優化中國人的集體人格。

69、古代繪畫中無論是蕭瑟的荒江、叢山中的苦旅,還是春光中的飛鳥、危崖上的雛鷹,只要是傳世佳品,都會包藏着深厚的人生意識。貝多芬的交響曲,都是人生交響曲。

70、某個時期,某個社會,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一般荒唐了,只要中年人不荒唐,事情就壞不到哪裏去。最怕的是中年人的荒唐,而中年人最大的荒唐,就是忘記了自己是中年。

71、如果每宗學問的弘揚都要以生命的枯萎爲代價,那麼世間學問的最終目的又是爲了什麼呢?如果輝煌的知識文明總是給人們帶來如此沉重的身心負擔,那麼再過千百年,人類不就要被自己創造的精神成果壓得喘不過氣來?如果精神和體魄總是矛盾,深邃和青春總是無緣,學識和遊戲總是對立,那麼何時才能問津人類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72、自然與人生的一體化,很容易帶來誘人的神祕色彩。人類原始藝術的神祕感,大多也出自這種自然與人生的初次遭遇。時代的發展使這種神祕感大爲減損,但是,只要讓自然與人生真切相對,這種神祕感又會出現。自然的奧祕窮盡不了,人生與自然的複雜關係也窮盡不了,因此,神祕感也盪滌不了。

73、真正的友情都應該具有 無所求 的性質,一旦有所求, 求 也就成了目的,友情卻轉化爲一種外在的裝點。我認爲,世間的友情至少有一半是被有所求敗壞的,即便所求的內容乍一看並不是壞東西;讓友情分擔憂愁,讓友情推進工作 ,友情成了忙忙碌碌的工具,那它自身又是什麼呢?應該爲友情卸除重擔,也讓朋友們輕鬆起來。朋友就是朋友,除此之外,無所求。

74、當歷史不再走傷痛,記憶不再承受責任,它或許會進入一種自我失落的精神恍惚。

75、文化,是祖先對我們的遠年設計,而設計方案,則往往藏在書本之外,大山深處。而且,大多已經步履踉蹌,依稀模糊。

76、魏晉名士的高貴,正在於他們抵抗流俗,保持着純潔的孤獨。寧肯獨自打鐵,寧肯單車漫遊,寧肯鳴嘯山林,寧肯放聲大哭,卻不肯降低自己、貶損自己、耗散自己。

77、在我短暫的生命中,在許多生命中的某個瞬間,是那麼輕微的一句言語,在多年後在來細細的咀嚼,我依然覺得是那麼溫心和甜蜜。

78、來自山野,歸於長天。若要尋找,蹤影飄渺。

79、你可以接受不屬於你的好東西,那也可以接受不屬於你的壞東西。

80、現代,不僅僅是一截時間。現代是寬容,現代是氣度,現代是遼闊,現代是浩翰。

81、如果被別人嫉妒的是你,那麼,暗暗地把自我誇獎一次吧!如果被別人造假的是你,那麼,再狠狠地自我陶醉一次吧!

82、爲了不讓通往真理的路上太擁擠,命運選擇讓大多數人迷茫。

8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問。我回答:"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84、囚禁在象牙塔裏文藝精英除了自己之外別無可談,談完了自己就互爲觀衆。全部無聊、麻煩、傷害,就產生於這種小空間裏的"互爲觀衆"。

85、他們就像焦距不一樣的鏡頭,對着同一個拍攝對象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

86、文明可以成爲一種點綴,但文明有最終指向。正是這種最終指向,維護了人類。

87、沒有對象的咆哮可能更其響亮,沒有年代的街道盛得下全部故事,空虛的傲然傲然到了天際,枉然的雄偉雄偉到了永遠。

88、中國文化沒有淪喪的最終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潰。

89、一連串無可超越的絕境,一重重無與倫比的壯美,一系列無法複製的偉大,包圍着你,征服着你,粉碎着你,又收納着你。你失去了,好不容易重新找回,卻是另一個你。

90、禍福相依的古典哲學,一點不錯。如果哪一天你們眼前的壞事已經壞到匪夷所思,那麼,千萬不要沮喪,裏邊一定埋藏着一個重大契機。

91、兩千多年的小巷給了我們一個暗示,那就是:不管看到什麼,都應該達觀。是的,達觀,能夠笑納一切的達觀。

92、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述苦旅。

93、一路傷痕斑斑,而身心猶健。

94、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述苦旅。

95、聖潔總會遇到卑劣,而卑劣又總是振振有詞,千古皆是。

96、拿起自己十歲時候的照片,不是感嘆韶華易逝青春不再。而是長久地逼視那雙清澈無邪的眼睛,它提醒你,正是你曾經擁有過那麼強的光亮,那麼大的空間,那麼多的可能,而這一切並未全然消逝;它告訴你,你曾經那麼純淨,那麼輕鬆,今天讓你苦惱不堪的一切本不屬於你。

97、在我看來,人類社會從野蠻的叢林走向文明的平原,最大的變化時懂得了擡頭仰望。一是仰望天地神明,二是仰望人間英傑。人們爲第一種仰望建立了圖騰,爲第二種仰望建立了名譽。

98、善良,這是一個最單純的詞彙,又是一個最複雜的詞彙。它淺顯到人人都能領會,又深奧到無人能夠定義。它與人終生相伴,但人們卻很少琢磨它。

99、密密層層的"朋友",組合成友情的沙漠,不要說嚴格意義上的,就連寬泛意義上的友情,要想真實而純淨,找起來又談何容易。然而,你在如飢似渴尋找的對象,很可能正與你擦肩而過,你沒有在意,或無法辨認。也許過了很久纔會驀然憬悟,但一切都晚了。

100、世間的友情至少有一半是被有所求敗壞的,即使所求的內容乍一看並不是壞東西。讓友情分擔憂愁讓友情推進工作……友情成了忙忙碌碌的工具,那它自身又是什麼呢?其實,在我看來,大家應該爲友情卸除重擔,也讓朋友們輕鬆起來。朋友就是朋友,除此之外,無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