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讀書名人名言38條

常識是引導人生到光亮與真實地步的燈燭,愚昧是到達光亮與真實地步的障礙,也就是人生成長的障礙。下面是小編搜索整理的讀書名人名言38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年讀書名人名言38條

1、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3、理論在變爲實踐,理論由實踐賦予活力,由實踐來修正,由實踐來檢驗。

4、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致精。

5、讀書使人長志氣,實踐使人成未來。

6、有知識走遍天涯,無學問寸步難行。

7、讀點專業書,文學作品、歷史地理全要讀。養成習慣,再忙再累,每天也要讀兩個鐘頭。——夏衍

8、在做閱讀筆記時,先要確定你需要什麼信息。然後找出書籍和文章中有關的內容。把從文章中讀到的信息和觀點與你所聽到的和看到的聯繫起來。筆記中應包括關鍵詞、關鍵詞組、標題和小標題,簡潔的摘要和簡單的圖表。但不要從書籍上大段地抄,因爲書籍畢竟還可以查閱到。——羅伯特·巴拉斯

9、有些在學校裏學習的青年,對自己的課程馬馬虎虎,卻喜歡閱讀教學大綱以外的自己看不懂的大部頭書,並且對"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狀況沾沾自喜。結果大部頭書沒有接受,正課倒耽誤了不少。——曹方

10、堂堂正正做一個人,我們唯有讀書。讀書如登高山,非有勇氣,絕不能登至山頂,接近雲霄。讀書如撐船上灘,不可一刻鬆懈。讀書如臨戰場,不能戰勝書籍,利用書籍,即會爲書籍所役使,做書本的奴隸。打仗失敗只是武力的失敗,而讀書失敗,就是精神的失敗。朱子說:"讀書須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最足以表示這種如臨戰陣的讀書精神,且足以作我們讀書的指針。——賀麟

11、應着重選擇格調高,藝術成就大的作品,對二三類作品,少讀或者根本不讀。倘若拿到書就讀,什麼書都胡亂閱覽,這正中《傳燈錄》中卷七所譏:學者勞形,如猿捉影。——孫犁

12、凡讀一代之史,總是兼讀數家,並且鑽研雜記小書中的異說。——劉知幾

13、讀書要敢於提出問題來研究,不要爲書所拘。要有批判力。古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不要把腦袋僅僅當成倉庫,讀死書,死讀書。要逐漸對書讀出自己的獨立評價和見解。不少人書是讀得不少,可就是提不出自己的看法……要逐漸形成讀書、觀察、思考、鑽研、創新的過程。——溫元凱

14、信仰是精神的勞動;動物是沒有信仰的,蠻橫人和原始人有的只是恐怖和迷惑。只要高尚的組織體,才能到達信仰。——契訶夫

15、書籍是培植的工具。——誇美紹斯

16、在緊張的環境下,適當地放鬆一下,對身心對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方偉明

17、勞動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間教育學,給我們開闢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這種源泉是書本教育理論所不知道的。我們深信,只有通過有汗水,有老繭和疲乏人的勞動,人的心靈纔會變得敏感、溫柔。通過勞動,人才具有用心靈去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

18、書籍是更高等的人類,也是唯一能寄言於未來的人類。——伊·芭·勃朗寧

19、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郭沫若引自《遊太湖蠡園爲遊人題詞》

20、在經驗的指導下讀書,價值要大得多,因爲經驗是他們的老師的導師。—— [意]達芬奇

21、一切書籍不是刀劍就是夢幻;你可以用語言進行殺戳也可以用語言進行迷惑。——阿·洛威爾

22、讀書時,我願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作者:愛默生

23、在讀書上,數量並不列於首要,重要的是書的品質與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 作者:富蘭克林

24、讀書如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玻。

25、書籍是幸福時期的歡樂,痛苦時期的慰藉。―――法國哲學家阿蘭

26、愛的同情踏遍整個世界。——茨威格

27、踩着書籍前進。——佚名

28、不讀書,不掌握新知識,不提高自己的知識,靠吃老本瀟瀟灑灑過日子,是舊時代不少靠某種機遇發財致富的生意人的心態。如今已經不可取了。

29、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爲此,你必須付出努力。

30、學會讀書,便是點燃火炬;每個詞的每個音節都發射火星。

31、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

32、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興》

33、多讀好書,收益良多:淨化心靈,提高素養;陶冶情操,豐富情趣;開拓視野,廣交善緣——世界讀書日來臨,願你多讀好書,享受閱讀的快樂,過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34、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即使是學富五車的學者,仍要不斷充實新知。

35、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作者:朱熹

36、讀書之法,既先識得他外面一個皮殼了,又須識得他內裏骨髓方好。

37、我讀書老是以少爲貴,人不貪學。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 ——徐特立

38、厚積薄發,用藝術映照餬口,噴薄欲出,讓打動充溢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