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趙薇的勵志名人故事

作爲明星,她的事業幾乎從一開始就達到了極致。一套成名劇,播了近二十年還在重播,從50後到00後,隔着半個世紀的華人都知道她是誰。連趙薇自己也說“人生一下子就變了,只有不可思議可以形容”。這是難以企及的高度,亦是難以逾越的巔峯。誰都以爲趙薇這一輩子無論再如何發展都會扯上過去,但她一直在實現突圍:小燕子趙薇、歌手趙薇、演員趙薇、研究生趙薇、導演趙薇、母親趙薇、投資人趙薇、影后趙薇……然後她成功了,作爲活躍在一線、每年有大量作品面市、個人也保持着極高曝光的明星,人們現在最津津樂道的不是她的過去,而是都想問:趙薇,你下一步要做什麼?她的名字,出現在娛樂版、時尚版、人物版、財經版,她身上帶着太多話題,並都不是舊的、瑣碎的、無趣的。人們時常想看到她,是想看到在她身上,一個人的人生有多少種可能。而不是像別的女演員,雖然也不想消費自己的過去和人生,卻只能通過製造一次次的驚人造型、花邊緋聞來維持自身的話題度。

關於趙薇的勵志名人故事

39歲的趙薇,以一顆不惑的心,所向披靡,勵志開啓無窮無盡的全新世界。

作爲公衆人物,趙薇又是業界公認最好採訪的一個。她聰明,言之有物,讀了大量的書,又經歷過許多,聊起各種形而上的話題,她在侃侃而談之餘又能切中要害,給出一個堅定、清晰、設身處地的回答。你只要和她聊過一次,因爲早年角色而對她本人的認知錯位便會消弭殆盡。更有趣的是,採訪趙薇,恰恰又不用拼命問問題,她對於自我、對於旁人,始終有一種不思量的真實與不堤防的自在。只須跟着趙薇工作一天,便可從她的電話、小動作、待人接物的態度,窺見她的性格、內心、與生活狀態。她的安全感很高,所以不介意把手機裏好玩的照片翻出來給大家看,又或者旁若無人地做一個鬼臉自拍然後哈哈大笑對身邊的人逗趣說“你就當沒看見啊~”,甚至,她有時會讓記者去她的家裏採訪,一起吃吃喝喝順便閒聊。出道這麼多年,趙薇幾乎從未遭遇媒體差評、在圈子內外擁有極佳人緣,並非事出無因。

舒展,既是趙薇的人格魅力,更是一種溫柔而強大的勵志力量。

專訪當天,趙薇剛從紐約馬不停蹄地趕回來。

前一天是一年一度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慈善晚宴。年這一場,全中國數得上來的一線女明星全去了。趙薇從劇組匆匆趕去,呆一晚上又匆匆飛回來,用她自己的話說:“和品牌關係挺好的,人家這次請,該去就得去。”在慈善晚宴紅毯上,趙薇穿着優雅簡潔的紫羅蘭色曳地長裙,並未做過多裝飾。因此,在國內所有媒體及自媒體對於此次紅毯女星的點評稿件上,趙薇並不是着墨最多的一位。而她絲毫不介意,“走紅毯不是最有意思的部分,晚宴結束後,大夥兒全去了我房間,好多年沒聚得這麼齊了,這纔有意思。”

事實上,趙薇向來不會在怎麼打扮怎麼穿上耗費大量心思、做過多糾結。她是少數幾個在還沒化妝時就可以接受採訪的女明星,也是許多時尚編輯眼裏最好合作的拍攝對象,她會完全尊重編輯的時裝意見,並盡力去配合每一種預定造型。儘管她承認發胖會帶給她極大的挫敗感,有時候會因此躲在家裏不想見人,但即使你仔細端詳她的臉,也發現不了任何注射和微整形的印跡。“畢竟,我是一個自然主義者”,她說。

她更不會介意自己在鏡頭裏看起來美不美。於是,她接過了吳君如、苑瓊丹、莫文蔚的棒,成爲了周星馳電影裏的醜女;又抹上七彩眼影、猩紅嘴脣扮演上海姨媽那有些市儈的東北女兒;最終,她演活了農村婦女李紅琴,導演陳可辛對此角色的第一要求是“全戲不許化妝”,嚇退了許多女明星,趙薇不但接了,還和導演商量用了特殊打光凸顯面部的蒼老與粗礪,令她更像一個常年下地幹活兒的農婦。最終,李紅琴把趙薇送上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的領獎臺——她自始至終只想勵志成爲一個優秀的女演員,她做到了。

拿獎以後,趙薇並未過多渲染影后榮譽對於自己的意義。她還是那樣漫不經心、有一說一:“我不是想證明什麼才挑《親愛的》來演,在導完《致青春》以後,我實在有些身心俱疲,就接了幾部戲,重新過一過做演員的癮。說實話,哪怕是李紅琴這樣極難以塑造的角色,也比做導演輕鬆。”

人人看得出,趙薇做導演時,實在太拼了!《致青春》從開機到定檔再到上映,這漫長的一年多裏,除了拍戲、製作,趙薇從未斷過宣傳。從年初到年末、她包攬了差不多所有時尚、娛樂、人物雜誌的封面,最多的時候,一個報刊亭裏能同時看到五張趙薇的臉,主題卻都在談論同一件事:《致青春》。趙薇說:“我肯定是要賣命的,做演員有時候可以任性,演完就走了。做導演不行,不能因爲自己不夠投入,而讓那麼多錢、那麼多人的心血打了水漂。”

《致青春》以後,在等待下一個導演劇本的間歇,趙薇一口氣接了《親愛的》、《港?》、《三人行》,和即將上映的《橫衝直撞好萊塢》。

“我從未渴望過好萊塢。”

聊到《橫衝直撞好萊塢》,趙薇直白地說:“我從未想過要去好萊塢發展。任何演員,只有紮根在本土,纔會源源不斷地獲得力量和養份進行創作。再說,好的作品是能跨過情感地域、超越民族性的,所以,誰說一定要到好萊塢才能做出影響世界的作品,在中國也一定能!”說完,她又舉了個自己的例子:“拍《橫衝直撞好萊塢》時,我拍得很爽,所有英文臺詞也說得溜兒極了。結果到後期配音時才真正要了我的命。導演請了一個發音老師來一句句糾正我的臺詞,那時我才發現,自己說的是一回事,要勵志做到像美國土生土長華裔的那種腔調,在細節、語氣、發音上有太多揣摩不到的地方。稍微不到位,你就還是一個扮演外國人的中國人,徹底齣戲了。”

紮根在本土,本土亦給了趙薇最多的機會。她和中國最優秀的導演、編劇、演員基本全合作過,自己也成爲了中國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女演員。目前,她正在廣州拍攝杜琪峯導演的《三人行》,也是一部要吃苦的戲——

“裏面有一場,古天樂扇我耳光,結果拍了好幾遍,我又讓古天樂真扇,哥們兒真是把我半個臉都抽腫了。”

“那你沒翻臉?”

“怎麼可能!連演戲都放不開,那做人得多累啊。”

午後,油麻地果欄。這裏有一整片深陷在高樓大廈中的舊屋棚戶,破損卻不殘敗。是一百年前的港島,尚且留存至今的唯一寫照。

結束完第一組照片拍攝的趙薇,轉場到這裏,坐在路邊小店津津有味地吃一碗魚蛋粉。飯桌上還不忘給大家說:“拍《致青春》最爽的就是在貴州,天天有當地老鄉炒農家菜給我們吃,吃得太好了!”想起上一次在攝影棚見到趙薇,她叫了個火鍋外賣到棚裏,張羅所有人員熱火朝天地吃火鍋。她一邊幫工作人員夾菜,一邊與衆人生冷不忌地閒聊,如同真正的朋友一般。

這時工作人員過來詢問,說攝影師希望在人來人往的果欄街頭取景拍攝,問趙薇介不介意。趙薇想也沒想,說:“拍唄,這兒的景挺好的!”

她從來沒有對自己的明星身份有過太多思忖。相反,她很慶幸終於走出了十七年前一炮而紅的巨大光環。“那時候連街都不敢上,一出門就被團團圍住,跟什麼似的,生活整個被割裂了。”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民少女”,譬如美國的布蘭妮,日本的廣末涼子,而趙薇,絕對是中國曾經的國民少女。年少成名,鮮衣怒馬之外,更多的是始料未及、排山倒海的輿論與注視,與長着長着就崩潰了的他國少女不同,趙薇選擇的成長,是接受卻不忍受、證明卻不辯解,一步一步,以溫柔自持,與傷害和解。這是她的智慧,風雨兼程,兜兜轉轉,她勵志走入了平和自喜之境。

“現在我能特別自然地去菜場買菜,賣菜阿姨看到我,頂多“啊”一聲,說,你是趙薇。也許會送我一把菜,不會有更多了。大家似乎都接受了我是個演員以及孩子母親的身份,曾經那種咋咋呼呼的新奇感總算過去了。”

趙薇的平實,還體現在她出了名的仗義上。她身邊如雲的大牌好友不必多說,公關圈裏一直流傳着一段關於趙薇的軼事:和趙薇合作多年的奢侈品牌,多年前某地旗艦店開業,邀請趙薇出席。在貴賓閉店瀏覽時,趙薇二話不說當場買了三隻包,並轉手送給該品牌與她接觸最多的三個基層工作人員。令這三人感動得差點當場落淚。明星中私下裏好相處的不算多,知道感恩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所以,之後無論在她身上發生了什麼,這個品牌從上到下始終全力支持趙薇。至於趙薇代言多年的瑞士名錶積家,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能說出“薇姐”的好,譬如每一次集體工作後,趙薇會讓司機開車挨個兒先把工作人員送回家,最後才送自己;又譬如她時常從自家酒莊裏,拿出上好年份的酒,送給工作人員喝,決不特意說明這酒有多好,只淡淡一句:我們家裏的,隨便喝喝吧。

跟了趙薇多年的宣傳人員,說:“你沒有辦法跟她只保持工作關係。她常常張羅我們去她家裏玩兒、過夜,自己買菜下廚做給我們吃。誰家裏有什麼事兒,她肯定會站出來幫忙打點,可以說,在趙薇身邊,先滋長出來的是姐妹情誼,之後纔是衆志成城、深信不疑的合作關係。”

下午三四點,天空裏的積雨雲突然被風吹散了去,突然豔陽高照、晴空萬里。趙薇換好造型,走去果欄街頭準備拍照。走到一半,她突然想起什麼,轉頭對工作人員說——

“快去看看帶來的香檳冰好沒有,你看這天兒這麼好,一會兒夏導(爲趙薇操刀此次平面拍攝的名導夏永康)他們肯定都想喝一杯!”

拍攝的最後一個場景,攝影師選在了夜晚霓虹閃爍、車水馬龍的旺角街頭。

趙薇的出現,立即引發裏三層外三層的圍觀,有嗓門特大的同胞,不時高喊:“哎媽!這不小燕子麼!”

被趙薇聽見,她轉頭對那人笑了笑,說:“沒錯。”

很多人都以爲,趙薇特別不願意回顧那段時期,還有好事的八卦媒體從她的微博裏推測每年重播的《還珠格格》系列給她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瞎說!”趙薇對此斬釘截鐵的迴應,“那怎麼會是困擾呢?一套電視劇,播了二十年還在重播,這對於女演員來說,是多麼可遇不可求的事!想想看,連現在的小孩,包括我女兒,都知道我是誰,當然是好事兒!”

暌違電視劇七年之久的趙薇,在今年交出了一部《虎媽貓爸》。五月一開播,又創造了億量級的收視狂潮。問她重回電視圈,是不是想再創造一部可以重播二十年的經典,她說:“那倒不是,主要是我媽特愛看我演的戲,我要老不演戲,她就會念叨我,說都沒得看了,而且你怎麼這麼懶,你現在這個歲數可正是女演員的黃金期。”

從小到大,父母是趙薇最敬畏的人。以至於她做的許多選擇,全是爲了讓父母開心。父母是知識分子,趙薇就想着該去勵志讀個研究生,這樣他們會高興一點;到了該結婚生子的年紀,趙薇也沒讓父母催,自己安安靜靜地就把家給成了。她有時候很想長長久久地歇一陣子,又怕媽媽擔心她過氣了、沒人願意用了,於是又保持着接戲、拍戲。她說:“只要能讓他們對我放心,我什麼事都願意做的。”

趙薇回想起小時候,媽媽經常對她念叨的某個“別人家的女兒”,那是媽媽同事的孩子,從小品學兼優、知書達理,趙薇媽媽沒事兒就對她念叨:你看人家誰誰誰,又如何如何……後來,趙薇考上了大學,偶爾聽說那個女孩長大以後因爲一些私人感情的變故,突然變得叛逆,還離家出走了,她還爲此偷偷竊喜了一陣。又後來一些,她演了《還珠格格》,上了央視春晚還擔綱主持,那年回了家,趙薇終於忍不住對她媽媽開玩笑說:“以後就不用提別人的女兒了,你自己的女兒也還可以吧?”

末了,我問她:“你從小到大,被媽媽管教得如此厲害,做什麼事都還要考慮她會不會開心。現在你自己也有女兒了,會不會想到自己的成長,於是願意對她放任一點,只要她高興就好?”

趙薇想了想,最後嚴肅地說:“那不行,她還是也得讓我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