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半碗飯說起勵志文章

近日,從韓國金浦市的某些餐廳裏經常傳來“這裏來半碗飯”的聲音。在吃完明太魚湯再點米飯的時候,大部分客人都會點半碗米飯。這是與普通飯碗(210克)相比少80克的“半碗型”飯碗,價格爲500韓元,是現有米飯價格的一半。

從半碗飯說起勵志文章

韓國開展“半碗飯”運動,既省錢又環保,難怪隨着口口相傳,參加的餐廳從去年的3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150家。對此,大部分顧客是歡迎的,然而也未必人人樂意。有一位顧客就厭惡地說:“感覺像是吃剩下的飯。”

生活中有一些奇怪的現象:一款高檔手機,70%的功能多數人沒用過;一部高級轎車,70%的速度只是體現在刻度上;一棟豪華別墅,70%的空間都是空着的;一頓饕餮大餐,70%的食物最後只得倒掉;一大堆社會活動,70%是無聊空虛的;一屋子衣物用品,70%是閒置沒用的……結論便是:享受人生守住“30%”便好,這“70%”的'浪費多可怕。

“70%”浪費現象的存在,該是不爭的事實。制止和拒絕浪費,需要全社會和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其吃、穿、住、用、行,都依賴着地球和天空,比如陽光、土地、樹木、河流、動物等。就像糧食生產,在古代通常是一隻看不見的手,有時它甚至可以顛覆金戈鐵馬的走向,讓無數英雄的謀略付諸東流,也決定了許多王朝與政權的歸宿。糧食生產至今也是一個無可替代的話題,一定程度上是社會穩定最重要的物質基礎。不重視糧食生產、浪費糧食,便無異於自毀家園。我在老家吃飯時,吃到最後,必須把最後一粒米飯吃乾淨,否則,祖父的筷子就會打到我的頭上。間或,祖父、祖母還會警告我:“誰若隨便浪費糧食,會遭雷公劈!”或許,就是這種最原始的教育,最原始的信念,尤其聯想到祖父、父輩們在田裏頂着烈日播種收割的情景,終令我對糧食產生敬畏之感,且至今未敢有任何的浪費。

見識,對於一個人很重要。有的人,一味追求物質享受,爲物質所累,以至於找不到自我、找不到方向。因爲其失卻了自己的見識和主見。不知道哪些該要,哪些不該要;哪些該保留,哪些不該保留;哪些太多了,哪些太少了,一味貪多貪全貪好,貪得無厭,把自己圈在物質的圍牆裏,到頭來,怎能不成爲物質的俘虜?人,區別於其他動物,因爲人還有精神世界,還有精神追求。物質享受都是暫時的,對精神的追求才是永遠的。每一個欲做“有志者”的人,不妨捫心自問:我的人生該如何“用好自己的30%,珍惜自己的70%”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