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人生感悟

每個人都有對未來的等待,有對未來事業、成就和幸福的尋求。俞敏洪人生感悟分享給大家,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俞敏洪人生感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俞敏洪人生感悟

1、你的心有多大,你就能走多遠。只要跑下去,你就會跑出自己意想不到的距離。

2、我們對自己所學的東西,對所從事職業的愛好和專注,比上什麼大學主要不知多少倍。

3、司空見慣是損壞美好生涯的禍首罪魁。人一旦陷入到習認爲常的狀態,就會失去對美妙事物的感知和休會才能。

4、假如我們感到被“逼”着做某些事情時,不用爲此覺得無奈或煩惱,因爲這些事情從久遠來看興許不是壞事。

5、你不努力,永遠不會有人對你公平,只有你努力了,有了資源,有了話語權當前,你纔可能爲自己爭奪公平的機會。

“兩種毛病”不能犯

每個人都有對未來的等待,有對未來事業、成就和幸福的尋求。

面對未來時,我們最容易犯兩個錯誤:一個是覺得自己這輩子不會有大的作爲;另一個是料定別人不會有作爲。

我在北大的時候就犯了第一個過錯:我判斷自己這輩子基礎上沒有什麼長進,因爲我的父母都是農夫,我長得太丟臉了,基本就沒人看得上我等等。斷定到最後,我變得無比愁悶,最後得了一場肺結核。

很顯明,第一種錯誤不能犯,原因很簡單,人生的出發點由不得你取捨,你誕生在什麼家庭由不得你挑選。不外,人都有兩條腿,是爲了讓你跑,是爲了讓你跑得更快,只有你保持跑下去,你就會跑出你自己意想不到的間隔。

所以,大家記住,我們要做的是從當初開始,從我們這個點上開始跑。我這個人固然開始比較自大,但仍是相信,既然自己能從一個農夫的兒子奮鬥成北大的學生,就可以從北大奮鬥到更高的臺階,我從心底裏相信自己能做到,所以我就做到了。

有的同學說:“俞老師,我這個學校挺正常的,你看我未來還能有所成就嗎?”想想看,在中國的企業家中,有多少沒上大學而成功的人士?娃哈哈團體的宗慶後和吉祥汽車集團的李書福都沒上過大學,宗慶後不照樣弄出了中國最大的飲料公司?李書福不照樣弄出了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吉利汽車現在又把沃爾沃汽車給收購了,你說他們怎麼會有這樣的成就呢?他們靠自己的專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愛好、自己的酷愛。所以,我們對自己所學的東西,對所從事職業的喜愛和專注,比你上什麼大學要重要不知多少倍。

有同學說,我身邊沒有資源,而我的同學有的是什麼部長的兒子,有的是市委書記的女兒。還有同窗說,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真不公正,別人有的貨色我都沒有,你看他身上穿的名牌服裝,我就沒有,他用的是蘋果電腦,我就不,他用的是iPhone,我連手機都買不起。

然而,這些卻不是你能埋怨的,爲什麼?因爲這個社會原來就沒有公平過。你不努力永遠不會有人對你公平,只有你努力了,有了資源,有了話語權以後,你纔可能爲自己爭取公平的機會。

第二種錯誤你最好也不要犯。爲什麼?你會失去一個可能是未來跟你配合的事業搭檔。好比說,你看到四周的同學,可能覺得班內最後幾名根本上未來不會有出息,但是事實證實偏偏相反。

北大曾經對全班前五名和最後五名學生畢業二十年後做過一個考察,調查的結果是,全班最後五名的成績不次於前五名的同學。全班前五名同學的造詣個別是教學或者是迷信家,當然這個不能算不大,但是很多企業家、社會運動家,甚至政治家,都是來自班級里名次不怎麼樣的同學中。所以,你千萬不要看輕你班級裏的同學,尤其是學習成就比擬差的那些同學。

面對未來,往往會涌現兩種人:一種是自己想要有所作爲,並且堅韌不拔地相信自己的未來會有所作爲;還有一種是從心底裏不相信自己會有所作爲的人。未來成功的會是哪一種人?一定是前面的一種人。

爲什麼?起因很簡略:你的心有多大,你就能走多遠。人,或願望成爲偉大的事業家,或盼望成爲偉大的企業家、巨大的藝術家等等。然而,爲什麼有的人做到了,有的人沒做到?就是因爲做到的人,他必定從心底裏信任,本人這輩子能做成事件。

人生就像一年四季開放的花朵,有的花在春天開,有的花到了夏天才開,有的花要到了秋蠢纔開,有的則要到了冬天纔開。人生鬥爭是一輩子的進程,20歲的`時候就念叨自己有沒有成就還太早,人生是看不到頭的馬拉松。我們要拼耐力,拼專一。

也就是說,你現在有多少跟別的同學的落差,完整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我們要做的是從現在開始奮力前行,不急不躁,看準目的,讓自己的畢生和自己的目標一起發出輝煌殘暴的顏色。

成功是“逼”出來的

我每個月要爲《新東方英語》雜誌寫一篇卷首語,準則上不難,因爲一個月只要一篇,怎麼也不算沉重的義務。但每次編輯部向我索稿時,我都惶恐不安,因爲我無比忙碌(重要是因爲自己惹是生非),從來都沒能把稿件預先籌備好。別看一篇小小的卷首語,如果不能靜下心來思考幾個小時,是寫不出來的。而且,即便靜下心來,也還得有靈感能力寫出來。像我這樣每天被世俗事務所糾纏的人,靈感日趨枯竭,有的時候坐上兩個小時,腦袋裏仍然是一片空缺。

所以,形容的成語,每次寫卷首語之前,我都會在書桌邊暗暗“冤仇”編纂部的人,恨他們總是在最後幾天這樣“逼”我交稿,讓我本來可以輕鬆的幾天變得心境繁重、食不甘味。然而,就是在這樣一次次被“逼”之下,一篇篇卷首語被“逼”了出來,幾年後竟然結集出版了幾本書。儘管出書多少有些自娛自樂的意味,也沒指望多少人讀,還常常免費送給學生,但每次見到裝幀美麗的書擺在自己面前,我還是免不了產生一點成就感。就像俗話所說的那樣,再醜的孩子父母都會愛,面對自己的作品,心裏也總會感到驚喜。

我想起自己讀書的年代。因爲天資並不伶俐,我每次背課文都是被老師“逼”着背出來,每次數學題做不出來都被老師留下來“逼”着做完。但凡那些“逼”過我的老師,我到今天都歷歷在目,由小時候對他們的恨,改變爲現在對他們的感謝。

而那些沒有“逼”過我的老師,尤其是那些對我很放縱的老師,我現在一律記憶含混,而且覺得這樣的老師不值得尊重。在大學裏,老師普通不會“逼”學生學習,因爲學生已經成年,理當學會自己束縛自己。但人都是有惰性的,在青春飛騰、戀情萌動的大學時期,有多少人會“逼”着自己真正沉下心來學習呢?

對於現在的良多大學生來說,學習僅僅象徵着爲了成績及格而在考試前被“逼”用功兩個禮拜,測驗一停止,教科書一扔,就高枕無憂了。就我而言,對大學時代的許多老師,我已經印象有些隱約了,因爲這些老師基本屬於“廣大型”老師,不論學生聽不聽,到期末出張考卷,給個分數就完了,常常每個人都能合格。

不過,有兩個老師我到今天還記憶猶新,並心存感激。一位是我們的系主任李賦寧老師,一位是我們的英詩教授王世仁老師。李賦寧老師教我們《新概念英語》第四冊,要求我們學一課背一課,常把我們“逼”得狼狽萬狀,但卻成就了我們紮實的英語功底。王世仁老師要求我們把他教過的英詩全都背出來,被“逼”無奈的我們只好破在西風中背誦雪萊的《西風頌》,但對於英語語言的美感也在背誦中領悟得越來越深入。現在想來,如果所有老師都對我們要求這麼嚴格,我們在大學裏也許還會更有上進。

我最近讀了《我在美國做媽媽》,這是耶魯大學華僑傳授蔡美兒講述自己育兒教訓的一本書。她對兩個女兒的請求非常嚴厲,甚至到了殘暴的田地。她一開端就不給孩子抉擇“不盡力”的機遇,終極把兩個女兒培育成了出色的鋼琴家和小提琴家。至於這兩個女兒將來是否會更加勝利我不想妄加評論,但至少能夠說恰是蔡美兒用愛心“逼”兩個女兒走向了成功。

我自己小時候也被母親“逼”過。母親身己不識多少個字,卻天天要求我做功課、讀書。我沒有獲得上高中的資格,她就滿世界去求人;我大學聯考失敗,她就我再考。最終,我考上了北大。所以,如果沒有嚴格的母親,可能就沒有今天的我。

生活從來都不是一路順風的,成功素來都不是唾手可得的。如果我們認爲在被“逼”着做某些事情時,不必爲此感到無奈或懊惱,因爲這些事情從深遠來看也許不是壞事,比方被老師“逼”着背課文,被同學“逼”着加入活動,被老闆“逼”着一直工作,被競爭“逼”着每天學習……

也許,恰當的強迫可能把我們的惰性“逼”走,把我們的平淡“逼”走,把我們的勇氣“逼”出來,把我們的前程“逼”出來,也把我們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逼”出來。

不要“習以爲常”

習以爲常是破壞美好生活的罪魁禍首。人一旦陷入到習以爲常的狀態,就會失去對美好事物的感知和體驗能力。

然而,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習以爲常:對於在黑暗中順手翻開電燈就能見到光亮習以爲常;對於在藏書樓隨時能借到自己想讀的圖書習以爲常;對於在地球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用手機聽到親人的聲音習以爲常;對父母從小到大對我們的關懷和愛惜習以爲常。這些習以爲常,讓我們失去了性命中本該領有的快樂和幸福。

感知能力是快樂和幸福的源泉。如果在學校你能夠感到到讀書的快樂,在單位能夠體會到工作的成就感,回家後能夠感覺到家的溫馨,那就闡明你還保存着對於幸福和快樂的感知能力。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樣的感知能力正在緩緩消散,最終不可防止地陷入到習以爲常中。

咱們都曉得這句話:“久居蘭室不聞其香,久居鮑市不聞其臭”。爲什麼會呈現這樣的情形呢?由於日復一日的雷同閱歷會使人發生審美上的厭倦和疲勞,大腦無奈再堅持高興感。這是一種生理和心理反映的必定成果,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老是不自發地陷入到麻痹甚至厭倦狀態。那麼畢竟怎麼才幹改良這種狀況,從新感知到幸福跟快活呢?

謎底是:不要讓美好的東西太輕易得到。越難得到的東西越會被珍愛,從中失掉的幸福感也就越久長。現在許多孩子的幸福感遠遠沒有我們小時候強烈,只管他們在物資方面要充裕得多。他們想要得到一件東西太容易了:想要玩具就買玩具,想要手機就買手機,想看電影就能看電影,想吃什麼就能吃到什麼。結果,孩子很快就對這些東西產生了厭倦感。

我們小時候就不同了,那時候有一把玩具手或看一場片子,都是極爲奢靡的事情。記得小時候,一個上海親戚下鄉來,送了我一把玩具手,結果這把槍成了我的貼身法寶,始終陪了我十年,直到現在想起來,還能領會到它曾帶給我的那種幸福和滿意感。( )小時候看電影,都是露天電影,而且經常要摸黑走十里地,但那時看電影所感觸到的快樂和幸福,現在進一百次電影院都比不上。所以,我十分慶幸從小生活在鄉村,在點着煤油燈的日子裏渡過了自己童年和少年的學習時間,因爲它讓我對今天的生活無比愛護。

有人跟我說:我從小什麼都不缺,生活在富饒的家庭,過着饜足的生活,但卻匆匆失去了感知美好生活的能力。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身在福中不知福”。若要改善這種狀態,最好的措施是讓自己先失去、再感知。

怎樣做到先失去呢?臨時分開習以爲常的暖和的家,擯棄“打開開關就是電燈、打開水龍頭就是淨水”的便捷生活,打起揹包,到缺水、沒電的荒原中走三天,白天在孤獨中啃乾糧,晚上在膽怯中宿帳篷。然後,你再回到家,就知道家是如許可惡,日常的生活有多幸福了。

我們不能對美好的事物太習以爲常,否則,生命中留下的只能是越來越多的痛苦。因爲人生成容易對美好的事物習以爲常,而對痛苦的感知卻只會跟着年月的累積而變得靈敏。如果我們不懂得去感知幸福和快樂,就只能讓疼痛和惱恨充斥心坎。

所以,讓我們打消習以爲常的惡習,重新擦拭心靈和眼睛,當真感想平常日子中的點滴幸福,讓每一天在空虛、快樂和中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