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擇的人生感悟

每一個人在做抉擇時,都是經過痛苦的思慮,再三的思考與琢磨。直到真正想清楚下定決心時,才能真正的放下心與落實。問題是,你怎麼知道自己的決定是對是錯?誰能真正知道?

抉擇的人生感悟

很多人做了錯誤的決定,然後,日後後悔一輩子。很多人慶幸自己做了正確的抉擇,然後在日後享受豐美的果實。然而,我們不是神,不是佛,誰會知道我們的一念間,會造就怎樣的因緣?

我常想,身爲人的規範是什麼?禮教又是什麼?身爲師者,我總是奉行着世間的所有禮教,要求自己做到完美。問題是,沒有人能夠真正的完美,而我,過度要求自己,苦了自己,也苦了他人。在高標準的準繩下,自己變得苛刻了。常告訴自己要將心比心,又常常比錯心。然後老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現別人做不到高標準,久而久之,就自覺高人一等。而其實,卻不是這樣。沒有人真正的高人一等。大家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沒有人的生命該是特別尊貴,只要是生命,就應該被平等的尊重。

每個人都有尊嚴,不管是身在何種位階。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男人還是女人,主管還是員工,都該被尊重。而當我們在思考要做一件事時,常常會遇到一些狀況,可能與平日的禮教與規範背道而馳,而若欲達某些目的時,有時必須要打破這些既有的規範與禮教。但是,不管如何,心中的初發心,本心,一定要是善的,正的。如此,纔對得起自己。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當時很震撼於這樣的故事若是真的,那這位出家師父,他要承受多少的批評與責難?而他,卻做了。故事細節不是很記得了,只約略記得他爲了幫一位喪夫的婦人與她的小孩,而答應娶她和照顧她的小孩。他和他們一起生活了好幾年,也真的負責了他們的生計。而他和婦人的婚禮,一直都沒舉行。他說時候未到,但是,他一定會做到。也因爲他未曾真正離開他們,因此,即使沒有婚禮,她依然感謝他。好幾年過去,孩子終於長大成年,這位師父知道孩子已可獨當一面,生活將無慮後,他就告訴婦人他的責任已了,他該離開了。他們的婚禮,一直沒有辦理。婦人也未責難,她只有感謝,因爲她知道師父爲了她和小孩的犧牲有多大。最後,出家師父翩然離開,不掛於心。

看到這樣的故事,我在想,這位師父在想什麼?爲了衆生的一人苦,所以,他犧牲自己的時間與名譽?爲何能做到這樣?這是,他的抉擇。無視何謂禮教。問題是,誰懂他?

安撫人心很重要。隨順因緣很重要。在這樣的人生中,什麼纔是直正的抉擇?什麼纔是自己真正要的?若能拋開貪瞋癡的妄想,我們,是否可以快樂許多?如果把事情單純化,簡單化,是否我們將更快樂?會不會,規範,有時是一種真正進步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