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人生》讀後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哲學與人生》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1

在讀《哲學與人生》之前,老師就說這是大師之作,敬畏之心已起;在讀《哲學與人生》之時,就常常捫心自問;在讀完《哲學與人生》之後,覺得不得不寫點什麼,一直就有東西從心底裏想流露。但覺得我等之輩去對大師之作指指點點,是何等的不自量力,但轉念一想,讀後感,只是寫給自己的記憶,是和以後的我分享此時的我的感受,總不能讓大師的作品白白的在我眼前劃過。

傅佩榮,國學大師,中西方哲學的集大成者。

在讀《哲學與人生》之前,看過一段傅先生給臺大新生講課的視頻,就覺得傅先生講的特別平和,但內容的確讓人觸動。也許草草聽一聽覺得沒什麼,很快就從思緒中划走;但如果深思,卻覺得有很多令人深省的問題,不得不讓人越發思考。所以讀這本書的目的,也是想能從本書中找到更多的問題,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心靈答案。

當打開這本書,發現好像內容和書名有些不搭,更像是一本關於哲學史的書,像是傅先生將一幅長長的人物畫卷慢慢的在你眼前打開,讓總多的哲學大師(熟知的中國哲學家和不太熟知的西方哲學家)從你面前緩緩走過。當你已經習慣,沉浸在這幅畫卷中的時候,突然發現在不知不覺中,古人已經一一走過,只留下若隱若現的背影,最後是傅先生在講他的“多元與融合”,在講他的“身·心·靈”。

哲學,讓我這個理科生也能看得懂,把思維的模式和心裏的感受寫的讓大家可以簡單的體會,這種哲學是我第一次遇到的。

正如書中所言,我一直以爲哲學是形而上的東西,是拗口的長句加上難懂的邏輯,是“哲人之學”。哲學,與我等凡人何干?

看完這本《哲學與人生》,才知道我的粗淺,也才痛恨衆多所謂的哲學人士的誤人子弟。

其實哲學是“哲人解讀凡人感受之學”,而這種感受只是略略高於生活,能給凡人深思和啓示,能讓凡人帶着思考和追求活在這個世界上。

每個人的一生都帶着哲學,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哲學,自己所生活世界的哲學。人爲何而活,哲學給出很多答案,本書沒有給出答案,傅先生卻一直在用行動證明着什麼。也許,每個人在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纔會有頓悟的感覺,但那時已無法交流。

對《哲學與人生》這本書而言,都只不過是哲學通知教育中的一朵浪花,但這朵浪花卻讓我產生了對哲學的濃濃興趣,也許這就是這朵浪花起到的作用。

天空中雖不曾留下痕跡,但我已飛過。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2

哲學的本質是什麼?哲學的本質是思考和學習學。學習是主動與知識互動的結果。學習只能由自己完成,老師沒有辦法把知識塞進學生的腦子裏。學習不是單純的被動接收、學習不是簡單機械的記錄、學習不是信息和資料的堆砌。學習就是"煉製新概念"的過程。學習就是自我發問、學習就是和現實對質、學習就是與他人對質、學習就是自我表達、學習就是辯論、學習就是建立網絡。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衝突、質疑、爭論和接受的過程。學習就是改變自己的先有概念,形成新的概念。學習就是一個"解構"和"重構"的過程。解構並摧毀"錯誤的舊概念",重構並形成"正確的新概念"。學習就是學習者在已有認知的基礎上,接納新的知識,鞏固或者改變原有的認知,形成新的認知的過程。學習的最終目的在於應用。

學習的本質就是解決自己的內心困惑,人都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就是在不斷的學習中解決自己一個個內在的困惑和迷茫,每個人小時候都是好學的,爲什麼長大了不愛學習了,其實是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當教育不在以解惑爲單一目的時,摻雜了太多的功利主義時,此教育已不再是彼教育,此學習也不再是彼學習,教育的目的變成了培養學習機器,孩子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學習的目的也不在是解惑,學習的目的是現在考更好的成績,將來如何掙更多錢,當一切教育偏離了其本心,只會讓孩子更累更迷茫,學習也不再是一件快樂的事,學習中也逐步喪失了深度思考,只是通過學習讓自己成爲一個知識的積累加工機器,如果我們的教育不在是心靈的解惑者,我們就無法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諦;如果我們不能潛入到人類靈魂的最深處去感悟生命的神奇,我們就永遠找不到教育的力量。最終的結果就是逃離,也就是學習己不在是快樂,而是成爲一件讓孩子痛苦的事。

我們研究哲學和人生是爲了什麼?我們做什麼工作就研究什麼樣的哲學人生。最終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3

最近,拜讀了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一書。傅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開宗明義的講述了哲學的有關知識,提供了走向哲學的途徑,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生哲理與人生境界。個人感覺,傅先生微言大義,其主要目的就如同在自序中所講的“哲學脫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脫離哲學是盲目的。”重點不是普及一點哲學知識,而是引導我們審視自我、發現自我、改善自我、提高自我。作爲芸芸衆生中的普通一員,通過閱讀《哲學與人生》,進一步懂得了應該怎樣更好地對待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一要主動學習。

在西方流行着一條“知識折舊定律”,即:一個人一年不學習,所擁有的知識會折舊80%。當前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知識不斷更新,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這就要求我們要把學習當作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生活方式,帶着深厚的感情學,帶着實踐的要求學,使學習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要注重提高政治理論學習的高度性,不斷提高政治理論素質,以增強工作的原則性、預見性、創造性。要採取多種形式提高學習的針對性,綜合運用各種有效學習載體,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學習監管知識、依法行政知識、安全知識,確保學習成效。

二要健康生活。

樹立正確的生活觀,以寬容理解的心態面對家庭和生活,善待親友,真誠待人。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強健體魄,注重心理調適,保持內心和諧。要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不斷提高文化素養,脫離低級趣味,克己慎行,防微杜漸。要始終注重小節,以“螻蟻之穴,潰堤萬里”的憂患之心對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謹慎之心對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始”、“慎微”、“慎獨”、“慎終”,知所守、知所拒,不存偶爾、僥倖之心,永遠保持自己良好的生活本色。

當然還要學會與人和諧相處。要客觀的認識自己,只有對自己有一個全面客觀地認識,才能和他人和諧相處。所以,既要了解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更要了解自己的弱點和不足,勇於自我剖析、自我批評,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要大度容人,學會對人寬厚,要有容人之量。在工作生活中要學會求大同,存小異。對大事、原則問題要一絲不苟,不能讓步,但“不讓步”需講究策略,要千方百計化解分歧達成一致;對小事、非原則問題要糊塗一些,學會讓步,學會忍耐,以誠待人,人以誠待我,營造和諧的氛圍。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4

馬雲是一個成功的理想主義者。他在構建一個龐大的事業,計劃一個長遠的互聯網電子商務的藍圖,然而他所說的經驗、給年輕人的提示確是最簡單不過。

正如《我的人生哲學》這本書,不論他說“像堅持初戀一樣堅持理想”,還是說“痛苦地堅持,快樂地死去”,抑或是“小聰明不如傻堅持”,變換的詞語句式再多,也不過堅持兩字;同樣,他說了“可以懷疑自己,但不要懷疑信念”,也說了“請創業者不要低下高貴的頭”,雖然很狗血,但他要強調的也不過夢想兩字。就馬雲看來,他成功的根本在於他堅持了他的夢想。這個夢想順應數據時代、電子技術發展的潮流,在一個有潛力的夢想的基礎上,馬雲堅持了,再外加各種超前眼光、管理技術、個人魅力等重要因素的加持,他成爲今天的馬雲。

一個獨屬於你的夢想,或者說理想、信念,尤其是有潛力的、順應時代潮流、社會發展方向,是你人生事業發展的根本所在,它能激發你向上的熱情,它能讓你在呼吸、飲食等生存行爲中享受更有質感的快樂。堅持的持久度就是我們這條路的長度,一切技能如超前的眼光、管理技術、個人魅力都是路上重要的加分項,能幫我們走得更快,卻不一定能幫助我們到達終點。

我們都想過着幸福快樂而不後悔的一生,快樂的形式、途經當然有很多種。當高曉鬆提出詩和遠方時,社會上就有人質疑,日常生活、按部就班的生活不等於苟且。的確,快樂的來源並不唯一,愛情友情、家庭、人生信條、日常生活都可以產生快樂、幸福。然而,在種種人際關係中所塑造的自己是社會中的自己,從中所享受到的快樂更側重於由外而內的牽絆和安全感,感悟生活享受的是生理的舒適、心靈的平靜,而在實現事業或者夢想的路途上所塑造的自己,享受的是另一種挑戰自我、成就自我的暢快淋漓之感,是一種由內而外的享受。

馬雲一向被視爲各種成功學、職場學的範本,而我從這本極具實用性的《我的人生哲學》中看到的,不是如何成爲一個富有傳奇的成功人士,也不是如何拒絕成爲一個屌絲,而是做自己,用細節去完善事業,用心用毅力去堅持去實現。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5

說來慚愧,自高中以來,就沒有真正靜下心來去讀一本好書。在毛概課上,聽了孫老師的教誨,就決心讀一點書。以前總是讀很多文學作品和歷史傳記,所以便買來《哲學與人生》,通過讀哲,也確實讓我收穫了很多,領會了很多。

西方有句諺語:“哲學不能烘麪包,但是哲學能使麪包增加甜味。哲學就好比蜂蜜,可以調味人生。我覺得,人生數十載,若沒有哲學,充其量只能是生存。而有了哲學,我們才能像海德格爾說的那樣“詩意的棲居”。傅佩榮老師說:“如果不談哲學,則人生不限於盲目瞎闖或隨俗沉浮者不多啊!”確實,哲學使我們活的有意義,活的有方向。

讀了《哲學與人生》,受益匪淺,現從三個方面淺談下自己的讀後感悟。

傅佩榮老師說“哲學是必需的”。我們人類天性之中都有哲學的傾向,每個人內心都希望自由,能夠做自己,擺脫各種限制與壓力,越來越感受到作爲一個人的喜悅。而要達到這種境界就需要愛好智慧。愛好智慧就需要我們超越感性限制,發現真理,並積極印證,而這些的首要基礎就是培養思考習慣。我在這本書中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明白了培養思考習慣的重要性。

一個人如果沒有思考的習慣是絕對不可能具有獨立的個性。遇到事情都喜歡憑着本能的感覺立即反應,而且很容易受別人的影響。我以前就是一個極不愛思考的人,懶惰喜歡依賴別人。從小就按部就班地十分自然的接受父母安排好的一切。知道高一的時候,同學問我爲什麼我如此努力第學習,我才醒悟我學習只是因爲我習慣地認爲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就是我應該走的路,但是從來沒思考我能用學到的去做什麼。其他事情也是一樣,發生了事情總是潛意識裏看被別人的反應,讀書時也總是立刻信以爲真。而現在我明白沒有思考的人生是空洞而盲目的。只有學會思考,遇事冷靜下來想清楚並在無疑處有疑纔能有所發現和收穫。

只是會思考也是不夠的,人生的問題是需要我們去印證的。正如傅佩榮老師所言,人生是需要體驗的。如果光是敘述各種道理與格言,而沒有自己去體驗的話,到了最後還是隻能在知識的迷霧中打轉。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6

某種情況下,我甚至要說,恰恰是在身處逆境之時,學習的條件最好,心最專,效果最好。順境時人容易浮躁,周圍常常會有各種朋友、跟隨者、慕名者、請教者;順境時你常常忙於說話、寫字、發意見、教授旁人、好爲人師;順境時常常自我感覺良好,志得意滿,看到的是旁人的失缺;順境時你必須滿足社會與衆人對你的期待,你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去做旁人要你做的事情,比如出席某些活動、儀式而目的僅僅是爲了表示你確已出席。而逆境時、被晾到一邊時、“不可接觸”時、“不準革命”時,正是不受干擾地求學的良機、深思的良機、總結經驗教訓的良機,是嚴格地清醒地審視自己反省自身解剖自身的良機,是補充自己、壯大自身、使自身成長、使自身更新的良機,是學大知識、獲大本領、得大徹大悟的最好契機。

王老這篇文章雖有些囉嗦,可也寫的其實。人總是這樣,順境時看自己看不深遠,逆境時看自己纔夠真實。不過我卻認爲,即使在順境時,只要謙虛、心靜,因爲接觸不明瞭事情的機會多些,反而更有機會提高自己。相反,在逆境時,心恰恰靜不下來!總結經驗解刨教訓時,往往會怨會悔會空想,心思不能專於當下事!與其顛來覆去的讓錯誤折磨自己,倒不如拋空一切曾經擁有的,看準眼前重做分析!

人生給我們重新分析的機會並不多,我認識的很多身在順境的人都在明知山有虎而將錯就錯着,這是種無奈,更是等待。他們無時不刻的在學習如何規避風險,卻永遠跳不出圈外重新再來。因爲他們害怕逆境,所以才這樣捱着。畢竟失去與獲得永遠不能成絕對的正比,雖說高處不勝寒,卻好歹也能捱住,畢竟低處難行那是寸步難行啊!

我現在很明白自己的的確確是在逆境中,人在逆境中最怕自己不認境遇,不求上進;不認錯誤,不求改變。我感謝人生給我重新分析的機會。可認了的同時也讓我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究竟哪個路口才是最正確的出路?這些天似乎越想越亂,越分析越不得章法,怎麼選擇都像錯。這樣左思右想多了心倒也靜下來了,聽天命盡人事吧!總之等待、尋覓着全勝的機會。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7

因爲看一個人讀此書,而知道此書;因爲聽到一個人說書好,而想擁有此書;因爲特殊的機緣,而擁有此書。

其實,這本書在我這已經擱置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原因有三:一是買書不如借書,陸續看了很多別人的書,這種富有是自家書不能給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選擇的書太多,挑來選去中,它總會成爲捨去的;三是覺得深奧,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讀,過早接觸怕是打擊了剛剛建立的讀書信心。

其實,這些也都是藉口。對於哲學,我是頗有“慧根”的。在唐山師院兩年的脫職進修中,“邏輯學”這門課程考試全年級只有兩個滿分,我就是其中之一。這樣的成績恐怕也是不多見的吧,惹得苑老師親自到班裏來非要親眼見一見如此通靈的學生。這足足讓我美了一個學年。

但是將哲學與人生放在一起,這是第一次。當決定捧起《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時,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決心。人到四十,真是該思考人生的時候了。

就是懷揣着這樣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學與人生之旅。走進去,才發覺這是一片綠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隨着閱歷的增長和心態的成熟,感覺這樣的一本書應該成爲每一箇中年人的人生必修課。此時的我們,工作、生活都處於一個“瓶頸期”,不談家庭,不論孩子,我們還有沒有自己呢?……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人活着,就是要以身體作爲基礎,開出心智的花朵,結成靈性的善果。”這是我聽到的最直白的將“身心靈”和諧共一的話。身體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長是需要的,靈性修養是重要的。對人、對物,忍受、接受都不是我們的初衷,享受纔是我們追求的境地。

讀畢,掩卷而思,由衷折服於先哲。是他們讓我們歎爲觀止的同時,開始不停地追問與思索:人,應該怎樣活着。

人生,於我們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事,而是你“如何”做這件事。

《哲學與人生》這本書,一路讀過來雖然是懵懵懂懂,但思考已開始,並將永不停歇。他時定會再來細細研讀、細細品味。但“善度一生”的.航向已清晰,並激勵我不斷向前……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8

人生總有失望迷茫時,意志消沉時,這個時候不妨多留意身邊,看看碧藍的天空,清澈的流水還有樸實生活的人們,以前不曾在意的細節,可能都會讓你覺得非常美好,特別的感動,當然,如果這個時候可以讀到一本勵志的好書,那不僅豁然開朗,幫助你走出困境,而且教會你積極的生活態度,《我的人生哲學》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學》是一本坎坷人生的智慧之書,是經歷曲折的經驗之書,也是給我們年輕人的啓示之書,充滿了真誠坦白和哲學的睿智。作者王蒙以講故事的形式,節奏緩慢的講述了他的生活經歷和人生哲學。正如此書前言中所說的只有走過人生廣闊領土的人,纔有資格談人生的真諦;只有滿懷坦誠的成功者,纔會給我們以真正的人生教益;只有親歷過人生苦難的人,才能跳出苦難看人生;只有用理性知道自己人生而又不憚躬耕實踐的人,才能講出人生的理性。

我很大的收穫就是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斷的學習,並不是讀書纔是學習,一切經驗體驗都是學習。“我是學生”並不是作者的一句空話、大話,這是他平時實際生活的行爲準則,又是對自己一生的客觀評價。

書中用雜文隨筆的藝術形式從各種角度感悟人生的藝術,詮釋道與德,誠與詐,智與愚,真與僞。談人生哲學,其實不容易。而王蒙卻從其歷盡滄桑之後道出了“無術、無謀、無名、無功”的真諦。作者完全充當了一個普通的人來分析,讓我們通俗易懂,新意昂然。在敘述這些人生哲學時,沒有空洞的說教,也沒有不着邊際的高談闊論,而是以親身經歷現身講法,一切從面對人生不可迴避的實際問題闡述自己對生活的看法,真實的力量透徹紙背,發人深思。

王蒙是譽滿天下的著名作家、詩人,卻以平等的心態在與讀者傾心交流,在娓娓而談中講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悟的真實。他絕不放棄人生的哲學睿智與理想境界,但亦絕不高談闊論,無論小事、大道,都說的是人生至理。這種細膩,周到的人生哲學就像大海捲起層層疊疊的浪花來擁抱着我們的思想靈魂。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9

最近,又讀了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長王蒙《我的人生哲學》一書,與其中許多內容觀點產生了較強的共鳴,感觸很深,寫下送於大家交流共勉。

從生命的個體來說,我們能夠經歷的不過幾十年,然後再無第二次機會。對於人的一生來講,這才真叫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一個人丟了一百元錢都會心疼,丟失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每一次機會更應心疼。

青年時代誰都願意投入生活,投入學習,投入事業,投入社會,投入人間,此後,差距就會越來越大,有的有所作爲,有的光陰虛度,有的渾渾噩噩,有的奮鬥不止,有的怨天尤人,有的胡作非爲。

我覺得既使生活還相當艱難,學習的道路還相當長,社會還會明明暗暗,人間還有許多不如意、不走運,你也要投入,你也要盡力、盡情、盡興,盡一切可能去努力爭取,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人生和事業。

因爲你積極,你還可以改變現狀,可以更好的享受成功和快樂。因爲你消極,你能得到什麼?只能更不快樂。

也許你不能名垂青史,但你至少對得起自己這幾十年;也許你未立功、立言、立德,但你至少發掘了自己一生的能力;也許你教書未成才,學業未成名,但最後你“結帳”的那一天,你至少可以說我盡力了,你的失敗如楚霸王垓下之戰,“非我之罪也”。

我始終不贊成以成敗論英雄,但我的心裏至少認爲,你已選擇了正確的道路,終因條件不具備,機遇不夠是一回事;你上來就不成樣子,無志氣,無作爲,不學習,不努力,不操心,意志薄弱,心胸狹窄,企圖僥倖,卻憤憤不平,終一事無成,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你是前者,你無悔,人有情,世有眼。如果你是後者,誰能糾正,誰能彌補,誰能同情。

也許你愛教育幹了這一行,也許你幹了這一行才愛這一行,也許你現在還不願從事這一行,我都希望你努力,你只要盡力了,你就會享受到盡力本身帶來的樂趣,得到一種充實感、成就感,你也就贏得了,必然贏得了,首先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的自尊、自信和滿意,即使沒有達到目標,也有一種“天亡我也,非我之罪”的悲壯感、英雄主義。

人生是一個過程,人生的價值就在於過程。教育事業發展,教育質量提高也是一個過程。我願大家都能用心投入這一事業,爲自己,爲家庭,爲孩子,也爲縣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教育局一班人,將盡力爲大家提供創造更多的競爭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