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榮辱的經典人生格言

人生要適情,無榮復何辱?

關於榮辱的經典人生格言

——[金]元好問《遺山先生集?隱亭》

意譯:人生要適可而止,沒有大榮耀哪裏有大羞辱?

譽生則毀隨之,善見則怨從之。

——[漢]劉向《淮南子?i全言訓》

意譯:聲譽傳開了,毀謗也隨着來了;美德顯露了,怨恨也跟着來了。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後之毀。

——[清]金繆《格~i"聯聖?政品》

意譯:與其受到他人面前的讚譽,不如沒有背後的詆譭。

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爲。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十三

意譯:一個人有了羞恥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該做的事。

仁則榮,不仁則辱。

——《盂子?公孫丑上》

意譯:仁就光榮,不仁則恥辱。

五刑不如一恥。

——[明]呂坤《呻吟語?治道》

意譯:再嚴酷的刑罰,也不如讓百姓懂得一個“恥”字。

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

——《盂子,離婁上》

意譯: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爲,別人纔會侮辱他。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盂子,盡心上》

意譯:一個人不能不知羞恥,不知羞恥是最可恥的。

士有忍死之辱,必有就事之計。

——《後漢書?卷四一?鍾離宋寒列傳》

意譯:大丈夫能忍受貪生怕死的羞辱,必定會有成就一番大事業的打算。

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唐]魏徵《羣書治要?韓子大體》意譯:一個人是榮耀還是恥辱,這個責任不在於別人而在於自己。

譽人不增其美,聞者不快其意;毀人不益其惡,聽者不愜(qid)於心。

——[漢]王充《論衡?藝增》

意譯:讚美人過分了,並不增加他的優點,聽的人也感到不高興;詆譭人過甚了,並不加重他人的過錯,聽的人也覺得不舒心。

行污求榮,戴盆望天。

——[漢]王符《潛夫論?敘錄》

意譯:品行污濁卻想要得到榮譽,就像頭戴大盆想看到天一樣不可能。

知恥近乎勇。

——《禮記?中庸》

意譯:有羞恥之乎就近乎勇敢了。

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盂子?離婁章句上》

意譯:有預想不到的榮譽,也有過分追求美善而受到的非難。

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

——[明]龔自珍《明良論二》意譯:如果一個國家的士人都有羞恥心的話,那就永遠不會有國恥了。

由義爲榮,背義爲辱。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卷十三?與郭邦逸》

意譯:以合乎道義爲光榮,以違背道義爲恥辱。

隱逸林中無榮辱,道義路上無炎涼。

——[明]陳眉公《小窗幽記》

意譯:在隱居的生活中,沒有榮華和恥辱;在選擇道義的路上,也沒有人情的.冷暖。譽之不喜,毀之不怒。

——[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一?靈物賦》

意譯:對預想不到的榮譽不驚喜,對有意的非難不惱怒。

行己有恥

——《論語?子路》

意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爲。

辱莫大於不義。

《呂氏春秋?責生》

意譯:最大的恥辱是不義。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盂子?公孫丑上》

意譯:沒有羞恥之心,簡直就不是人。

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性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

——[漢]揚雄《法言?君子》

意譯:人一定要自愛,然後才能被他人所愛;人一定要自尊,然後才能被他尊敬。

性清者榮,性濁者辱。

——[晉]左芬《啄木詩》

意譯:性情清靜的人容易做出有榮譽的事,性情混濁的人容易做出有恥辱的事。

誰能早一點兒闖過不受虛名的關,誰就能更好的作出成績。

——姚雪艱《我的粗淺經驗》

打擊和打敗的恥辱有時反而可以成爲一個人積極向上的力量。今天的失敗可能是日後的成功。

——羅蘭《羅蘭小語》

人必超於利害得失之上來看利害得失,而後乃能正確地處理利害得失。

——梁漱溟《人心與人生?計劃性》

榮譽有着巨大的鞭策力。

——[古羅馬]奧維德《黑海書簡》

無論男人女人,名譽是他們靈魂裏面最切身的珍寶。

——[英國]莎士比亞《理查二世》

太重視名譽正是一般人最常犯的錯誤。

——[德國]叔本華《人生的智慧》

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

——《舊約全書?傳道書》

所謂名譽,就是良心,而且也是其中最熱烈的良心。

——[法國]維尼《軍隊的屈從和偉大。》

好名是追求名譽沒有節制的欲想。

——[荷蘭]斯賓諾莎《倫理學》

榮譽是空名,勳績纔是一切。

——[德國]歌德《浮士德》

對名譽的慾望,是一切偉大心靈的本能。

——[英國]伯克《有關美國稅收的演講》

無瑕的名譽是世間最純粹的珍寶,失去了名譽,人類不過是一些鍍金的糞土,染色的泥塊。

——[英國]莎士比亞《理查二世》

愛惜衣裳要從新的時候起,愛惜名譽要從幼小的時候起。

——[俄國]普希金《上尉的女兒》

急於求成的名聲之所以衰微,不是因爲嫉妒,而是因爲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