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感悟人生的作文錦集9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悟人生的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感悟人生的作文錦集9篇

感悟人生的作文 篇1

有人曾說,生活是逐個方沃土,那是因爲有了風雨永不竭息的澆灌。

自從步入九年級的大門,悲歡苦樂,接踵而來,玩偶也明利劍這。年是人生的轉折點,該勤奮的時間到了,可是進入九年級,我第一感覺就是“累”,但我走到了這一步我別無選擇,只得勤奮拼上,可是我的進修勁頭又不足,進修情緒又一波三折,穩定不下來,我真害怕本人會失去應有的平衡。

回想以前,站在九年級,眺望九年級,心中總感到一陣陣的涼意和恐懼感,如今的我終於載上了九年級的船艙,我明利劍起航又一次初步了,面對驚濤駭浪的大海,只得懷上一顆壯志大志,英勇的面對海浪與風雨,此時,我別無選擇,只得希望旅途勝利。

每天面對如山的課,成天在書山題海里鑽來鑽去,我有些蒼莽。

同學們,這個世界上沒有打不倒的仇人,只要打不倒的本人,人只要征服本人,才能征服世界。風雨永不竭息,我們用沉浸一來替代它對我們的襲擊,相信在風雨的洗滌下,我們會更耀眼。

朋友,不要疑心本人,銷燬本人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讓一束純真的陽光,從天窗灑入,無論一生遭受幾苦難,幾困厄欺詐,請相信人類的光明遠大於陰影,希望永久。

人生坎坷,風雨,永不竭息。勤奮拼搏,戰勝本人,無怨無悔。

感悟人生的作文 篇2

“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這是英國哲學家羅素所說。善良是人性的光輝,是最讓人感到溫暖,感動的行爲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可是當今社會,善良反被誣陷。

20xx年6月15日,四川達州城區正南花園附近,65歲的蔣婆婆出門散步,突然,腳一滑,失足摔倒在地,造成了大腿根部粉碎性骨折,當時蔣婆婆坐在地上,看見樓下有幾個玩耍的孩子,便拼命朝那幾個孩子喊道:“小娃兒,過來幫我扶起來一下嘛!”幾個玩耍的孩子聽到呼喊聲後,慌忙趕來想扶起老奶奶,沒想到,一個小朋友剛扶着她胳膊時,蔣婆婆一下子把這個9歲的孩子死死抓住不放,說是這個孩子,推自己摔倒的。事後,人們把蔣婆婆送到醫院,經過治療後,蔣婆婆的總共花去醫療費、護理費等2萬餘元。蔣婆婆及家人堅持稱是被三個孩子撞到的的,並堅決要小朋友家長賠醫療費。幾個家長覺得很委屈,老婆婆的家人竟揹着她找到其中一位家長江先生家。將老人丟下就走,揚言不賠醫藥費老人就不離開,一直住在他家。直到後來,江先生和其他幾位家長舉牌尋找目擊證人,幾個目擊者願意做證後,這事才告一段落。

老婆婆摔倒到底要不要扶?難道孩子尊老愛幼有錯嗎?爲此,人們發表了五花八門的意見,有的說:“最好有證人,不然不扶。”有的說:“要扶,這是中華人民的美德。”有的說:“我們扶得起老人,擔扶不起責任。”

我說,不管怎麼說,我們都是要扶的,即使被敲詐勒索,也要扶。做善良的人,就要擁有一顆善意和寬容的心,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纔會擁有灑脫和淡然的情懷;纔會在陰雨綿綿的時節擁有一方燦爛晴空。只有心存善念,世界才美好,人們才能愉快的生活,相處。

我是多麼熱切地期望,我所處的世界充滿愛,充滿陽光和鮮花。我要向全世界呼籲:心存善念是大愛!

感悟人生的作文 篇3

上帝創造的最偉大的東西,不是萬物、不是宇宙,而是愛!我十分不合邏輯,甚至執著地認為,上帝在創造一切之前,先創造了母愛,上帝本身就是愛,這個世界也就是由愛所凝結!

從被愛所創造出來,到這個世界來漂泊,乃至為心愛的事業、為心愛的人,而不斷追尋。

以前看過一本書,裏面講到一位母親臨盆時的母親難痛苦的表情:顫抖著、扭曲著,咬著牙,深深的吸氣,在用那口氣吧臉擠成一團豬肝色。

我疑惑那是面對生,抑或面對死的掙扎?是為了自己的繼續生存,而求生?還是為了下一代的不死,而拼死?

所以,世間最偉大、無私的愛是母愛。

此時我有想到曾經在教育頻道上,看過的一個有蒙古癡呆症孩子的家庭紀錄片,那個孩子已經四十多歲,智力卻停留在兩、三歲的階段,白髮的雙親,自己已經走不穩,每天早上仍然牽著孩子的手,送他上特殊學校的交通車,還頻頻向學校打聽孩子的表現。

片尾,白髮的母親傷心落淚:只是我不知道我們二老死了之後,他要怎麼活下去。

而當記者問她後不後悔養下這麼一個癡呆兒,誤了自己半生的幸福時,那母親居然不猶豫的擡起淚眼:我不覺得苦!他是我的孩子!

他是我的!他是我的!他是我的!他們都沒有說出下面最重要的字愛!

卻比千言萬語更能打動我們的心!

任何人之間的愛不需要用語言來表達,更何況父母偉大而無私的愛呢!

母親,不論她天生是否強壯,她婚前是不是嬌弱,似乎只要成為母親,就自然變成了超級媽媽。她必須超級,否則就不配做媽媽!

俗話:媽媽愛醜娃娃,現在想想,才真正意識到真正的含義!

所以,不論什麼時代,也不論中國怎麼西化,孝絕對是應該維護的美德。

如果你發現這個社會不公平,與其抱怨,不如自己努力,去創造一個公平的社會!

生命是什麼?

生命是愛,愛就註定一生的漂泊。

愛是絕對的,沒有尊卑大小和品質之分,即使小動物的愛,也當被尊重;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能擁有偉大而無私的愛的胸懷。

願每個漂泊者都不孤獨!

人的生命歷程有好多個階段,但每段曆程所呈現的需求也不一樣:

從兒時的天真,到少年的夢想,到追求年輕的奔躍、肉體的激情、金錢的力量,到僅僅是活著!

年輕時,你心中的愛是一顆顆晶圓的葡萄;年邁時,你心中的愛是一湛醇酒。不必醉人,你早自醉;不必傾訴,你已陶然!

有個朋友寫了一首俳句式短詩,衹有兩句:使用前請搖一搖,沉澱的愛情!

妙極啦!我說:但什麼是沉澱的愛情呢?又怎樣搖一搖呢?

愛得太久,疲了,倦怠了,不論朋友或夫妻,愛情都會沉澱!朋友說:沉澱的愛情上面都是水,淡而無味,必須常常振動一下,纔能有味道。譬如送他一個驚喜的禮物,穿著一件特殊睡衣,甚至甚至跟他說有個小男生在追他老婆,叫他小心,別忘了自己老婆還是非常吸引人的。總之,不要讓婚姻成為一種習慣,常給那睡著了的婚姻一點刺激,那就是搖一搖!

她的道理固然不錯,但我覺得沉到水底,上面淡而無味的愛情,倒也別有一種滋味,好比濃茶有濃茶的美,淡茶有淡茶的妙。

菜根譚說得好濃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我發現許多婚後不久出問題的夫妻,不見得是因為生活變得太淡,而是婚前味道太濃。譬如婚前熱戀期,總是出去旅遊、夜總會嬉戲,一下子結婚靜下來,餐館成了廚房、風景勝地成了公寓陽臺、蝴蝶鴛鴦成了食譜帳單,生活由熱滾滾,一下子變成溫吞吞,自然容易出問題。

反倒是那些婚前就由熱戀跌入現實的男女,能慢慢將飛馳的愛情逐步減速,由求其快,到求長,成家之後比較幸福。

有位朋友熱戀多年,突然跑來對我說:我終於決定娶她了!

難道以前這麼多年,你都沒想娶她?

問題是她也沒想嫁給我啊!

那你怎麼知道她現在願意嫁給你呢?

因為我們前兩天逛夜市的時候,看到一個很漂亮的瓶子,她喜歡極了,我就說要買了送她。找以前她一定會跳起來摟著我的脖子打轉,這一回居然瞄瞄價錢,說太貴了,以後再談。表示她開始往遠處想,這遠處,不就是結婚嗎?所以,送玫瑰花的愛情,不一定長久;種玫瑰花的愛情,纔是真的。

還有一個朋友說:

我現在跟女朋友進入了新的境界。過去我們上餐館,別人一看就知道是情侶,現在則會認為是夫妻!

經我追問,原來因為他現在跟女朋友對面而坐,不再是竊竊私語,而成為女友看菜單,他看報紙。

這使我想起樑實秋先生,在雅舍小品續集裏沉默那篇文章裏寫的,有位朋友去看他,以嘴邊綻這微笑,當作見面行禮。二人默對,不交一語,樑教授遞過香煙,對方便一枝一枝地抽。又獻上茶,也便一口一口地飲,左右顧盼,意態蕭然。等到茶盡三碗,煙罄辦聽,主人並未欠伸,客人興起告辭,樑教授譽之為六朝人的風度

這也令我想起王維在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寫他去看老朋友,正巧朋友在讀經,也就不打擾,逕自往山裏走了。那種老遠跑去,卻又能以意到已足,而淡然離開的境界,不是平淡入妙嗎?

還記得古詩中有句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詩人在與朋友賞花飲酒時醉了,便逕自去睡,叫朋友:你要是有意思,明天再抱著琴來玩!也是在淡遠中,顯示一種摯情。

當然這種淡,不能無禮,而應該是具有深厚情誼,默然會心,而不拘小節的率性。如同那坐在餐館看報的朋友,他的女伴如果能不覺得自己被冷落,反覺得那是率真,則未嘗不是一種境界。

名作家琦君女士曾說,她跟另一半常難得有說話的機會,只好在桌上留字條,我咋聽覺的不可思議,但見琦君好文章不斷,漸漸領悟夫妻相處的另一妙處:

Givehimorherabreak!Leaveaspacebetweeneachather!在彼此之間留一點空間,讓大家保留一點自己,而不必成天膩在一塊。

熱戀中的朋友,一定不會同意我的看法。

因為平淡入妙的境界,沒有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功夫,是達不到的!

愛穿插了整個生命歷程,然而夕陽之愛更為深長。

記得有一句詩詞這樣寫道:

早已喝完的酒瓶

依舊藏在櫃子深處

偶爾拿出來

砰地一聲,打開瓶蓋

嗯,啊啊

猶然是初戀的芬芳啊!

便又悄悄蓋上

塞回櫃子的深處。

何其悠遠,恬談的愛!看似隨著年輕時豪飲而盡的一瓶酒,按緊了蓋子,放在心靈櫃子的深處,且在數十年後的某一個日子,偷偷地取出來。

這,纔是真正的飲者!

這,纔是深長的愛!

欲,已經隨著年華的消逝而淡遠,情像是深藏的醇酒般,變得更耐人尋味。讓我想起一首歌:

最美不過夕陽紅

溫馨又蓯蓉

夕陽是晚開的花

夕陽是遲來的愛

真的好美!

愛情就像色彩,他們有可能有基礎、材料的不同;有知識、種族的差異;有感性、理性的區分;甚至有所為經得起、經不起考驗的顧慮。

但是,就愛本身而言,只要那愛的當時,是生死與之,一整個生命投入的,就是絕對的愛!

尊重那絕對的愛吧!雖有的可能化作輕煙、灰燼,但那燃燒的一刻,就是火啊!

絕對的愛,一生能得幾回?能愛時,就以你全部的生命去愛!能被愛,就享受那完全燃燒的一刻。

這世上,哪個顏色能永不退色?

唯有畫的當時,百分百地鮮麗!

於是,只要有絕對的愛,又豈在朝朝暮暮?又豈在短短長長?

生命平等!生命都應該被尊重!愛情平等!只要是愛,就應該被尊重!

生命的短暫,猶如曇花一現。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

曇花不像小小的茉莉,可以插在發上、襟上,帶來一日的馥鬱;也不像含笑或玉蘭,愈是豔陽天,愈香的醉人。

她只是偷偷的從葉間探出,一不過七、八天時間,長到原先花芽的千百倍,再找一個不知名的夜晚,也或許是淒風苦雨的時刻,忍不住地綻放。

就只是一瞬啊!在那人聲、車聲、鳥聲,都已消斂的夜晚;在那無蜂、無蝶、暗暗隱隱的一角,以她對夜的堅持,偷偷開展薄如白紗的花瓣。

是什麼力量,使她長長如喇叭的花柄,能向上彎轉揚起,支撐一朵如玉之花?是什麼力量,使那纖纖剔透的花瓣,能向後深深地開展,露出裏面上百的蕊絲與花藥?又是什麼原因,使她在不過兩、三個小時之後,再幽幽地合瓏,緩緩地垂頭?這世上許多花,開了便是開了,凋落時也是一種開放的姿態。譬如那高大的木棉、幽香的緬梔。更有許多凋零便是凋零,一片片餘下自己的妝扮,零落如一季花雨的櫻、梅與桃花。

這世上也有些花在白日綻放,夜晚收瓏,次日還能再度綻放,像是如杯的鬱金與婷婷的菡萏。

香幽的誘人、甜美的招蜂、豔麗的引蝶。哪一朵花不是味播散自己的愛戀,傳遞自己的情愫,或展示自己的美麗而綻放?亦如人的愛情,有何嘗不是?

衹有曇花,如此的執著,有如Obsession,著魔地,選擇孤獨、寧靜的夏夜,綻放出這世間難覓的瑩潔之花。或許正因為瑩潔如玉吧!使她無法忍受那白日的喧鬧;也或許因為她的嬌弱,使她竟受不得注目;更或許因為她的過度完美,使她必要如流星般隕落!

否則,如何有傷逝的感懷?淡遠的餘情?

美若沒有幾分遺憾,如何能有哪千般的滋味?

不禁想到金庸老先生的一部作品,主人公小龍女不是美的帶幾分遺憾嗎?和曇花的相像之處之多,且是那麼冰清玉潔,冷的美

我很喜歡曇花,可惜沒有見過,喜歡她的孤獨和瞬間的力量,嚮往平凡的人生桃園聖地。她亦如深山中的隱士,不求功名利祿,別有一番滋味!

但,人性豈能一樣?

希望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要學著去了解、去體會、去認知人性,以及在人性表層下,隱藏的獸性。

我們必須運用自己的智慧與勇氣,和別人偶爾浮現的獸性去戰鬥、迂迴,且適當的為對方隱藏。

這戰鬥的勇氣、迂迴的技巧和隱藏的體諒,正是一種偉大的人性!

我們民族的美德莫過於尊重老人;可所謂的人性偏偏與其相反。

前幾天,我到朋友家做客,遭到這樣的震撼!

晚餐之後,我指著桌上的殘羹剩菜,對主人客氣地說:你準備的太豐盛啦,剩下這些,多可惜!

豈知主人才六、七歲的小孩竟毫不考慮的`搭了腔:不可惜,奶奶吃的!

我婆婆等下會出來吃!女主人說。看見我十分驚訝,又解釋:她不喜歡一起吃,叫她吃好的,她還不高興,衹有剩下來的,她才吃,而且吃得開心!

現在我坐在桌前寫這篇文章,想到那晚的畫面,禁不住流下眼淚來,我要再一次問:

為什麼?

只因為老人家沒有了生產力,就該吃剩的?就該吃壞的嗎?

只因為老人家自願、高興,我們就任她自生自滅嗎?

相信不少讀過劉墉先生在點一盞心燈裏寫的愛吃魚頭那篇文章。老人家臨終時,幾個朋友燒了她最愛吃的魚頭去。卻聽到老人家瞞了十幾年的祕密:

魚頭雖然好吃,我也吃了半輩子了,卻從來沒有真正愛吃過,只因為家裏環境不好,丈夫孩子都愛吃魚肉,只好裝作愛吃魚頭。我這輩子,只盼望能吃魚身上的肉,哪曾真愛吃魚頭啊!

故事中的老人家有幸在臨終時說出心裏話,問題是這世上有多少為家庭犧牲的父母、尊長,就在晚輩們一句她自己喜歡的漠視下,慢慢凋零了!

是的!她們是在笑,因為自己犧牲有了成果,而快樂的笑!

但晚輩看到那笑,是不是也該笑呢?

還是應該自慚地哭?

最近我看了中國文明的精神評估,印象最深的,竟是論文裏提到西方社會學家,與民國二十六年起,在中國多年調查的結果:

不要以為中國農村有許多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事實上幾乎沒有!只要的原因是農民壽命太短,平均在五十歲以下,活不到多代同堂的年齡,又因為貧窮而缺乏維持大家庭需要的財富。

我們能相信嗎?這個中國人常以為自古就盛行多代同堂的說法,竟然錯了!那是理想,不是事實!

父母、尊長平均活不到五十歲,這是多麼可悲的事!問題是,父母不能甘旨無缺、安享天年、這又難道不是子女的恥辱嗎?

過去窮,我們沒話講!

今天富,我們該多麼慶幸?可是在外面慶幸的時候,是否想想自己有沒有真盡孝,抑或又是創造了一種假像?

當我為媽媽夾菜,她總是拒絕,說不要吃,我就把筷子停在空中,直到夾不穩而要掉在桌上,她纔不得不把碗伸過來。

問題是,她哪次不是高興地吃完呢?

相反,當菜做鹹了,大家不吃,她卻搶著夾,我只好用筷子壓住她的筷子,以強制的方式,不准她吃,因為血壓高的人,最不能吃鹹!

瞧,有這樣的兒子,不準老孃夾菜!她對著一家人高興的抱怨。

我認為:當我們小時候,長輩常用強制的方法對待我們,叫我們一定吃什麼,又一定不準吃什麼!他們這樣做,是因為愛護我們!

而在她們年老,成為需要照顧的老小孩兒時,我們則要反過來模仿他們以往的作法

用強力的愛!

這不是強迫,而是看穿老人家裝出來的客氣,堅持他們接受晚輩的孝敬!

如此,當有一天他們逝去,我們纔可以減輕許多遺憾,因為我們為天地創造了一種公平的回饋,以及

無怨、無悔的愛!

記得以前奶奶還在的時候,就常在門口撿一些東西回家,現在才領悟:常常感歎歲數愈大,舍不下的愈多,拖得力量卻愈弱。也變能瞭解,有些老人家把別家丟的垃圾,往家裏搬的矛盾。

世間萬物,皆有其用,豈能暴殄?

直到有一天,吐出最後一口氣,兩手空空地離開。

我也想,有一天自己離開這個世界,會不會也像做了一場夢,在另一個現實中醒來?那麼,我寧願不醒,閉著眼睛,把自己沉入記憶的深處,回到我的前生。

只是,前生會否還有前生?愛人之間是否還有更愛的人?

我更疑惑了!迷失在半睡半醒之間

但,不管有沒有來生,且好好珍惜現在!

這是個愛的世界,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我們更應該好好發揚我們的愛不是嗎?

您有什麼感想?晴期待您的留言一起探索生命。

感悟人生的作文 篇4

人生,一個古老而又沉重的話題,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傾盡自己的一生去領悟它的真諦。作爲無名小卒的我,本不該在這個血氣方剛的青春年華大談特談人生。倒不是因爲無名小卒的話平平淡淡,而是因爲人生這個話題向來就是成年人的東西,我自認自己還是一個乳氣未乾的小小男生,不過既然已經對它產生了一點關於它的不太正確的想法,也就不得不一吐爲快,算是給我這個特定的年齡留下點什麼吧。

人生就像一條正弦曲線,有希望的巔峯,也有失落的深谷,而且這是每個人的必經之道,沒有一個人敢說他的生活中只有歡樂與愉悅,沒有痛苦與彷徨;也沒有一個人敢說他的生活道路是康莊大道,只有平坦,沒有坎坷;更沒有一個人敢說他的一生只有鮮花與掌聲相伴,沒有荊棘與陷阱相隨。於是明白了人生其實就是一個完美的矛盾統一體。

理想總是完美的,但現實卻是殘酷的。所以有了王勃的“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更有了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因此,不妨將人生想像得痛苦些。我不否認現實中也有美好的事物出現在我們面前,也不否認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不一樣,所以產生了不同的對人生的看法,但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我覺得我有必要將覆蓋在生活表層那不堪一擊的美好面紗撕掉,赤裸裸地直麪人生,直面自我,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更加珍惜所有出現在我面前的美好事物。承認人生的痛苦性的同時,也是爲了使自己在困難與挫折的打擊下不致於一下子就消沉下去。突然想起一個外國名人的話:";難道痛苦是白忍受的嗎?不,它應當使我們偉大起來!”

既然人生是痛苦的,我也就沒必要對自己抱太多的的希望,對生活懷太多的夢想,但我又會盡我所能地去追求屬於我的東西,這是不是很矛盾?現實的殘酷逼迫我變得對自己殘酷,而這種殘酷又是一種對人生的高度負責。我想,我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所以我必須對我的人生使命負責任。我不願意我以一堆爛肉的形式存活於人世間,那樣無異於行屍走肉。

沒有意義的生活對我而言就是一種對人生的浪費,我不喜歡浪費,所以我選擇有意義,選擇充實地活在這個世界上。This is my out look on life!

感悟人生的作文 篇5

三月時節,嚴寒還在大地上肆虐,狂風也還在呼嘯,生機無處可尋。說冷不冷,要暖不暖天氣,令人煩躁不安。望着窗外淅淅瀝瀝的細雨,我想起了花,不禁冷笑,這樣的天氣,它又怎能生長呢?不寧的心緒爬上了心頭。

儘管如此,我仍決定回家鄉看看那脆弱、依賴陽光與溫暖的花,尋找它們的足跡。

來到了爺爺經常帶我來的小山坡,小草已經露出了小腦袋,一片稀稀疏疏的綠,不至於是一片死氣沉沉的土灰。可是,花?一到嚴寒酷暑就不見了蹤影,又哪來的花呢?

邁步前進,突然一抹淡紫色映入我的眼簾,我停下腳步,蹲下身子,用手輕輕撥開草芽,紅橙黃綠青藍紫。原來在小草的遮蔽下,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在我的心裏,花海遍野。漫延到了每一個角落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猛然想起自己剛纔並沒有看見花呀,回顧身後,在綠草襯托下,嬌小的花骨朵展現眼前,我的心不禁怦然一震:原來是我忽略了。頓時嘴角竟不自覺地舒展開來,勾出一個好看的弧度。

在驅車返回時,我特意讓爸爸緩速行駛,以便我更好的欣賞道路兩旁的風景。看向道路左邊,幸福的童顏、好聽的童聲令我爲之顫動,在這寒冷的季節裏他們不是窩在家裏避寒,不是在打遊戲機,而是盡情地享受着冬日的美好。鮮豔的色彩在我眼前跳動,多美的“春”啊!

再看農田裏的農民們,也開始準備耕作了,動作整齊劃一地拿着鋤頭開墾。臉上滲出了冬日難得一見的汗珠,滴在農田裏,滋潤着土地。勤勞的“春”啊!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人生的冬天來了,誰能保護自己,也唯有自己,迎頭向前、不懼嚴寒,穩步前進,你會發現冬天的人生路上,兩旁盡是美麗的風景。細細感受冬天的寒冷吧,堅信冬天的嚴寒過後,生機盎然的春天就到了。

冬天,不也美好嗎?

感悟人生的作文 篇6

人生是什麼?是酸、是甜、是苦、是辣,還是……

有時,人生猶如一本書,愚蠢者只會草草翻過,聰明人則會細細品味。有時,人生好比兩杯必喝的水,一杯是甜的,一杯是苦的,喝完甜的就必須喝苦的;有時,人生也許是一場長跑,奔跑者的名次算不了什麼,只要到達終點,就是勝利。

哦!原來人生是瞬息萬變,千變萬化的。

在我的人生當中,我希望更多的是困難、挫折,因爲“沒有岩石的阻擋,怎能激起美麗的浪花”,我堅信人的生命是一個燦爛的過程,而且我的這個“堅信”是經過風吹雨打的證明。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最需要的是學習,最重要的是友情。

如果說,人生是一盤,那麼在人生中,我們便是持棋者,棋的走法決定整盤棋的輸贏。正如奧地利哲學家沸洛伊德所說:“人生就像下棋,只要一不走錯,既全盤皆輸”。我覺得把人生比作一盤棋很是恰當,不過遺憾的是,棋輸了可以重頭再來,也可以悔棋,但人生不可以!所以說,我們應慎重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要經歷坎坷。我們必須要面對困難,迎難而上,就算路上沒有鮮花鋪地,我們也要自己爲自己高歌前進。作文

感悟人生的作文 篇7

有這樣一個故事: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力大無窮的英雄,他叫海格力斯。有一天,他走在路上,發現路中間有一個小袋子,他覺得很礙眼,便用力踢了那袋子一腳,想把它踢開。誰知那東西不但沒有滾到一邊,反而膨脹起來。海格力斯非常生氣,便又拿一根很粗的木棍砸它。可那袋子竟然越脹越大,把路都堵死了。正在這時,有一位智者對他說:“不要動它,也別總想着它,離開它吧。它叫仇恨袋,只要你不侵犯它,它便小如當初;如果你心裏總記着它,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擋住你前進的道路,與你對抗。”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仇恨袋”,因爲我們總難免對別人產生誤會,甚至是仇恨。有的人心胸狹窄,無法容忍一點點誤會,總想着有仇必報,所以心中那個“仇恨袋”就會越來越膨脹,最終可能導致他們走上歧路。甚至一些才高八斗或者身居要職的人也是小肚雞腸,心胸狹窄,他們的聰明智慧只爲自己的虛榮和私利閃耀,永遠與寬容擦肩而過,對於一些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不順心事耿耿於懷,對於與自己有過一點點過節的人睚眥必報,不斷糾纏,這樣不免會浪費他們很多精力,會使他們的成就大打折扣,使他們人生的光彩減掉許多。

人的一生有太多東西值得追求,這美好的人生之路幹嗎要讓心中的仇恨之劍給斬斷了呢?

俗話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仇人多一堵牆。”要使自己的生活舒暢順心,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我們就要與人爲善,要善於化解矛盾,讓寬容成爲我們前進的東風。生活中也總有那些心胸寬廣的人,他們善於化敵爲友,用寬容去包容別人的錯誤,因此,即使有很多委屈,他們也盡力化解。這樣,他們心裏的“仇恨袋”越來越小,甚至找不到影子。而他們的寬容,也會讓他們的朋友越來越多,他們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有位作家說:“大智慧是一種大涵養,有涵養的人善於學習。”我們從喋喋不休者那裏知道靜默的價值,從心胸偏隘狹窄的人那裏理解仁愛與寬容的可貴。讓我們拋棄心中的“仇恨袋”,在生活中更智慧,更寬容,更灑脫一些,做一個播種友誼與和諧的人吧!

感悟人生的作文 篇8

哪怕人生在短,誰不想曾經輝煌過?別拿有限的生命,和無限的時間去比,因爲你註定會輸,而切會輸的一無所有。

人生好像鐘錶一樣,總是有經歷不完的原點和起點,回到了原點就會有新的起點,而在發生變化的是,你在不同的起點原點的改變,可能有些人只有起點原點的徘徊,沒有終點,還可能有些人,經歷了很多次的原點起點後,而來到了終點,告別了原點。

我不想這怎麼去改變一個人,我只想這一個人要怎麼改變,我不想這怎麼去影響一個人,我只想這一個人怎麼被所有人影響,你改變不了世界,也改變不了別人,但你可以改變自己,只要你想改變,今天就是新的起點。

是不是有些委屈,想找個人訴說;是不是想大聲的喊出來。是不是常伴這酒過來;是不是夜裏路燈下獨自徘徊;是不是也想活的輕鬆自在;是不是也想笑到,忘了憂愁。是不是也想有一個好的未來;是不是有一個夢想,奮鬥了多年;是不是每一次迷茫,都是一次自我全新的認識;是不是多年的付出,得到了回報;用微笑去面對未來給生命添上光彩,不懼怕別人的傷害,平坦的人生反而無色彩。

大海里行使的船,總會有一個人,站在船頭指引方向,如果遇到大雨加上狂風,就成爲整個船的希望,是帶領我們走出困境的引者。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也會遇到一些指引我們人生的人,對我們的人生有改變的人。遇到沒遇到是一種緣分,成功沒成功是一種堅持。

感悟人生的作文 篇9

生我者,父母也;養我者,父母也;教我者,父母也;眷我者,父母也……何爲父母?從你被生下,給予你第一口乳汁的人,是母;在你成長中,教育你,養活你的人,是父;當你咿呀學語,一字一句糾正你,當你屎尿亂撒,忙不迭在身後跟着收拾,當你處於青春叛逆,一言一語教導,當你長大成人,一口一口勸告。這邊是他們的職責。他們總是想把最好的給你,他們想讓你將來過得好,他們用自己的一切將你舉得高高的,因爲,你是他們的驕傲。“一生把愛交給他,只爲那一聲爸媽……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這首歌,給了我們太多感觸……

想起一句話:朋友是需要彼此而存在的。細細品味,發現其中道理:因爲寂寞,所以找一個人陪伴,這邊是朋友;因爲能力不足,想要找一個人幫助,這邊是朋友;因爲無法接受現實,想找一個人安慰,這便是朋友……“有時,找一個傾訴自己苦難的人很難,可到最後發現,找一個傾訴自己快樂的人更難!”這是我看劉同的書給我留下最深刻的文字。因爲需,所以要。這便是朋友。朋友不是父母,但它卻可以給你父母不在身邊任何想要的來自家人的服務。最重要的是,他不會嫌棄你;他能容納你所有的壞脾氣,爛個性。現在,我們也稱之爲“兄弟”“閨蜜”。兄弟一生情,閨蜜一輩子。

父母不能陪我們走到最後,可愛人卻可以相伴到老。每每參加親人的婚禮,都會被隆重的莊嚴的婚禮打動。一生一次,意義非凡。當一位英俊的男士將戒指佩戴到一位美麗新娘的無名指上,他們彼此便是一生的相伴。陪着相愛的人白頭偕老,依偎彼此,數昏鴉傍林,看落日入山。就這樣,永遠相依……

人這一生,很短,也很長,經歷着喜怒哀樂。有時難免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就一丟丟的羈絆與摩擦與人干戈相見。可不久之後便不會再記得此事,人那,真是健忘的動物。有時你會恨透整個世界,恨這個世界的不公,有的人生來註定含着金湯匙,而有的人只能睡着茅草屋。對呵,這個世界,真是不公。於是你想開始改變這個世界,你開始努力,超越,儘管路上會摔得頭破血流,但你仍是愈挫愈勇,因爲世界的不公迫使你,激勵你前進。終於,當某天,你爬上了高峯。發現自己身處於燈紅酒綠,卻忽的發現,這個世界不需要改變,因爲不公,你才走到現在,你纔有了目標與動力。然後懂的,這就是世界的規則,這就是這個世界的本質:勇者爲王,人生,是需要奮鬥的。

人生,不過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