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是生活最好的答案勵志文章

朋友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 他的吉普車停在小區的院中,每次去開車,都發現不知哪個孩子在車前身的“2×4”的字樣後面用粉筆寫上“=8”。頭一天將它擦去,第二天還會寫上。 後來,朋友乾脆自己在“2×4”的後面用漆噴上了“=8”的字樣。 可是第二天再去開車時,發現在“2×4=8”的後面竟然用粉筆打了個“√”。 朋友說,這孩子,還真夠執著。 我卻被這孩子的執著感動着,也許,在孩子的眼裏,生活原本就該是一道完整的算式:有兩個因數,有連接兩個因數的符號。就應該有直觀而又明確的結果,而所有的結果,也都可以用對與錯作出毫不含糊的評判。 這讓我想起一位網友用數字寫的一段話,他說,“1+1=3是文學,1+1=2是數學,1+1=0是哲學”——純粹的成人思維。難以理解的三大學問竟然用如此簡單的算式表現出來,渾然天成,蘊涵深刻,餘味無窮,真是精闢呀。 但仔細想來,“1+1”等於“3”也好,等於“0”也好,這終究是一種錯誤啊!我猜想,如果把這三個算式寫在小孩子們面前,他們一定會以爲這是大人們出的一道最簡單的判斷題,他們一定會爭先恐後地舉起小手,踊躍向前,去寫出正確的答案。因爲,在他們的世界裏,每一個算式都只有唯一的答案,他們恪守自己簡單的原則,決不容許在對某種現象的評價上有不明確和含混的地方。 然而,孩子們眼中的錯誤到了成年人的世界裏卻往往會成爲至尊寶典。只有成年人,纔會搞出“1+1=3”或者“1+1=0”這種名堂,在成年人的世界裏,那些最簡單最實用的原則,那些最初的定義和公理總是被顛覆,人們先把正確引向錯誤,然後便深入挖掘、證明……長大的過程,好像就是把簡單變成複雜的過程,爲了從正確的點踏着錯誤繞到另一處而疲於奔命,生活變得枝枝蔓蔓,牽扯糾纏,讓我們越陷越深。

簡單是生活最好的答案勵志文章

我們的'日子,模棱兩可和不確定性越來越多了,致使我們的腳步總在徘徊,我們的內心總在掙扎,遊移不定,迷失在滾滾紅塵縱橫交錯的網裏,以至於失去了人之初正確判斷事物的純真本性。 住在河邊的時候,我常常憑窗而立,看着河岸邊那羣玩泥沙的孩子,他們常常花費半天的時間在河灘上堆築他們想象中的城堡,有時還會建築一道水渠,再到河裏捉了小魚來,忙得不亦樂乎。而一夜過後,河水卻總能摧毀城堡,消蝕了那些煞費苦心的建築,讓孩子們前一天的工作變得殘缺不全,或者了無痕跡。 但我從沒有看見孩子們因此而沮喪,或者一蹶不振。第二天,第三天……他們仍然信心百倍,快樂無比地去創造心中的奇蹟。創造即是快樂。不論根基,也不計結果,只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過程之中,享受生命帶來的最原始的喜悅。 大人們能不能像孩子那樣單純地生活,在築就自己的城堡把“2×4=8”、“1+1=2”當做人生和社會最本質也最正確的答案,讓生命變得簡單、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