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名人事蹟演講稿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爲主,是爲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名人事蹟演講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名人事蹟演講稿

名人事蹟演講稿1

奧地利作曲家沃爾夫岡?阿瑪臺烏斯?莫扎特,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1756年1月27日生於薩爾茨堡一位宮廷樂師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於維也納。莫扎特三歲起顯露音樂才能,四歲跟隨父親學習鋼琴,五歲作曲,六歲又隨父親學小提琴,八歲創作了一批奏鳴曲和交響曲,十一歲寫了第一首歌劇。他僅僅活了三十六歲。繁重的創作、演出和貧困的生活損害了他的健康,使他過早地離開人世,他的音樂作品成爲世界音樂寶庫的珍貴遺產。

1762年,六歲的莫扎特在父親的帶領下到慕尼黑、維也納、普雷斯堡作了一次嘗試性的巡迴演出,獲得成功。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們先後到德國、法國、英國、荷蘭、意大利等國作爲期十年的旅行演出,獲得成功。這些旅行演出對莫扎特的藝術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他有機會接觸到歐洲當時最先進的音樂藝術——意大利歌劇、法國歌劇、德國的器樂,這使他以後能成爲他那個時代在創作上風格最廣泛的一位作曲家。

自1774年起,他的創作開始進入成熟時期。1777年在他又一次旅行演出時,在和社會各階層廣泛的接觸中,特別是與曼亥姆市民藝術家們平等而融洽的交往中,莫扎特得到了遠非傳統觀念所能給予他的啓示和激勵。這不僅是藝術鑑賞力的提高,而首先是對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深切體會。他愈加認識到,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由出身而是由才能與道德所決定。這時已經成人的莫扎特,對自己的奴僕地位感到不滿。爲了爭取人身與創作自由,1781年,他徹底地同僱傭他的大主教決裂,毅然辭職。成爲奧地利歷史上第一個有勇氣和決心反抗宮廷和教會、維護個人尊嚴的自由作曲家。同年,他到了維也納,並寫出了著名的歌劇《後宮誘逃》。

1782年7月首演,獲得成功。1782年,在沒有徵得父親同意的情況下他同一位曼亥姆音樂家的女兒康坦絲?韋伯結了婚。此間,莫扎特和當時正在維也納的海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向海頓學習四重奏和交響曲的創作經驗。自從他走上自由作曲家道路到他逝世的十年間,是莫扎特一生最重要的創作時期。這期間的作品,無論是歌劇還是交響曲,都展現出新的風貌。這些作品反映了處於上升階段的資產階級所具有的堅定、樂觀的階級意識,表現了維也納進步知識分子典型的思想感情。然而,作爲第一個力圖掙脫束縛、維護自己尊嚴的藝術家,他在享受“自由”樂趣的同時,也對“自由”的艱辛有了更實際的體驗。莫扎特在音樂裏開始體現他的悲傷、憤懣、甚至抗議,同時仍然對美好的未來抱着天真、誠摯的嚮往,一打開美麗的外殼,就迸射出如火的激情。

莫扎特一生中最後的兩年是經濟最困難的時期,他曾說道:“我的舌頭已經嚐到了死的滋味,我的創作還是樂觀的。”1791年12月5日這位偉大而優雅的天才在維也納的貧民窟裏離開了這個讓他多災多難的世界。

當時妻子正患重病,家裏沒有一個零用錢,三十五歲的莫扎特就被埋葬在窮人的無名公墓裏,沒有一個親屬給他送葬,荒草隱蔽,雨露沖洗,讓今天無數對他崇敬的後人欲祭無處。他爲未能完成《安魂曲》而抱憾終生,但如今全世界都在讚美他的天才,他的靈魂真正可以安息了。

音樂史書上稱莫扎特爲稀世之才,他英年早逝,卻留下了那麼豐富的作品。他的創作幾乎涉及了音樂的所有領域,但他最重要的成就當推歌劇。他繼承格魯克歌劇改革的理想,而且更進了一步。與格魯克不同的是,莫扎特主張“詩必服從音樂”。他的歌劇具有強烈的.音樂感染力,旋律非常優美、流暢自然而深情,宣敘調也富於歌唱性。不同類型的音樂,將各種人物形象、性格塑造得鮮明而生動。重唱形式,被莫扎特作爲安排戲劇性衝突和高潮的重要手段。序曲簡練、個性化,在音樂的性質上與全劇有了更多的內在聯繫。這些重要的探索,使莫扎特在德國歌劇藝術的開拓史上立下了不朽業績。其中以《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和《魔笛》最爲傑出。

交響樂也是莫扎特創作中的重要部分。他最有代表性的交響曲是他最後的三部,即降e大調、g小調和c大調交響曲。其中《降e大調第三十九交響曲》明朗愉快、充滿詩意;《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富有戲劇性,有海頓式的樂觀主義情緒,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於海頓,被稱爲莫扎特的“英雄”交響曲;《c大調第四十一交響曲》(通常被稱爲《朱彼特》)宏偉豪邁、東觀向上,預示了貝多芬的英雄性的交響曲的出現。莫扎特的交響曲(尤其是最後三首),是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響曲創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貢獻在於各樂章之間的主題之間的對比性。

總的來說,莫扎特的創作成就遍及各個領域。它們反映了十八世紀末,處在被壓迫地位的德奧知識分子擺脫封建專制主義的羈絆,對美好社會和光明、正義、人的尊嚴的追求。他的音樂風格具有誠摯、細膩、通俗、優雅、輕靈、流麗的特徵,大都充滿了樂觀主義的情緒,反映了上升時期的德奧資產階級向上的精神狀態,在維也納後期的創作中,也出現了悲劇性、戲劇性的風格,對社會矛盾的反映更趨深刻。

名人事蹟演講稿2

朋友們: 我曾聽過這樣的感嘆:我生不逢時,沒趕上英雄時代,要不我也會揚名天下!我也聽到類似的抱怨:我時運不佳,沒攤上一個好崗位,否則咱也能露露臉! 是啊,和平年代,一般工作,我們很平凡。但我要說,偉大正寓於平凡之中,平凡的我們一樣能高揚起臉,因爲平凡中,我們一樣能夠奉獻! 在這裏,我不能不提我們身邊的“徐虎”——蓋秋生同志。 應該說,下水道疏通和房屋維修工作,是最基層、最平凡、最髒、最累而又最不起眼的工作。可就在這樣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崗位上,蓋秋生硬是在“癡迷”“發狂”的狀態下幹了整整10年。

10年裏,有多少個節假日、公休日,他是在工作中度過的,他數不清;10年裏,不分白天黑夜,隨叫隨到地幹了多少事,他說不清;10年裏,他修復了多少舊水錶、壞龍頭、小閥門,他記不清。而他數得清的是所管的800戶人家的下水管道和基地那上百條縱橫交錯的主管道;他說得清的是“爲單位、爲職工服務,再幹20年也心甘情願”的真誠;他記得清的是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不能丟了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好傳統!

夏天,職工們在蚊蠅成羣、蛆蟲亂爬、臭氣燻人的下水道口,見到的是疏通堵塞、排放積水的蓋秋生;冬天,在那寒冷刺骨的污水裏,職工們見到的是忙着修水道、挖地溝的蓋秋生……事實上,凡他認爲是他分內的工作,哪怕再苦、再累、再險,他都會主動請纓,說幹就幹。但當他犯鼻竇息肉要住院開刀時,他卻一拖再拖;給奶奶奔喪,他選星期天;陪妻女逛公園,他總是沒時間…… 王傑同志說:“在平凡的崗位上,在人們認爲沒有前途的地方,一樣會出英雄人物;在人們認爲有前途的工作崗位上,也不見得會成爲英雄。”我想,這話很適合評價蓋秋生。因爲他有着這樣的信念:“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得有人幹,既然幹了這一行,就要對這一行負起責任。”就衝這句“負起責任”,他也應成爲我們心目中的英雄! 應着這句“負起責任”的宣言,蓋秋生用他的行動給我們作了最有力的證明。那是一個週日的晚上,蓋秋生剛端起飯碗,就有一位戶主急匆匆地找上了門:“小蓋,我家的廁所堵上了,髒水浸了一地。”

他一聽,二話沒說,擱下飯碗,拿上工具就走。那是一個只有一平方米多一點的廁所,空間狹小。而堵塞物是一塊纏滿了頭髮的肥皂,卡在管道口,堅韌而頑強。竹批用上了,不行;鐵絲也用上了,還不行!怎麼辦?望着戶主期盼而無奈的眼神,看着依然滿滿當當的一池髒水,他毫不遲疑地扔掉工具,挽起袖子,屏住呼吸,將手伸進了便池……現在,我們坐在座位上,可能感受不到他把手伸進去的一霎我們所應感受到的那種來自心靈的震顫;只有身臨其境的戶主纔會驚得目瞪口呆,那是連他自己都嫌髒的家中事,蓋師傅卻幹得那麼認真、坦然……我不知道這件事能不能叫做“英雄之舉”,但事情本身無疑向我們展示了蓋秋生對工作的負責,對崗位的摯愛和對同志的赤誠。“爲職工服務,再苦再累我也甘心”——這是他的行動,更是他的心聲。

心血、汗水、辛勞和熱誠,終於爲蓋秋生換來了一系列的榮譽:河南省直機關優秀黨員、新鄉市勞動模範…… 這就是蓋秋生——安於平凡,耐得住寂寞,而又積極進取,樂於奉獻。蓋秋生是平凡的,但他的奉獻是神聖的,他那“幹一行,愛一行,幹好一行”的精神將引導我們永遠向前! 朋友們,石油海洋地質系統“二次創業”的戰鼓已經擂響,中國新興石油總公司的運作即將啓動,我們地勘行業正需要你我的奉獻!因爲我們的事業,只有靠我們的辛勤工作,纔會有更加燦爛的今天和明天;而我們自身也同樣需要奉獻,因爲我們平凡的生命只有在奉獻中才能得到昇華和完善。是的,我們不能馳騁疆場,轟轟烈烈;但我們可以學蓋秋生,立足本崗,兢兢業業。小草雖小,一樣能鋪成遼闊無垠的大草原;我們雖然平凡,一樣能走向不平凡。 朋友們,讓我們在這裏亮出鮮紅的旗幟:在平凡中,讓我們奉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