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國小語文個人研修計劃

“中國小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簡稱“國培計劃”,那麼國小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制定個人的研修計劃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國培國小語文個人研修計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國培國小語文個人研修計劃

今天粗略看了一下課程安排表,發現天津師大爲我們安排的學習內容十之八九是聽教育大家、專家教授、全國知名特級教師等的講座。僅在11月11日安排一天的同課異構活動,點評的專家中就有這兩天爲我們作報告的小語協會副理事長高恆利教授。

這樣安排是用心良苦的。

對於一線教師來說,最容易也最快接受的培訓方式可能要屬聽評課,最枯燥最難消化的可能是聽教育家講座。但是,在徹底更新教師觀念,引發教師思考教學並立志探索的,恐怕就要數聽教育家的講座了。因爲,他們的講座往往鞭辟入裏,深深觸及到當前最本質的問題。

我想,天津師大把此次培訓的.基調定爲“研修”是有一定含義的。

  一、活動簡介

今天的培訓研修分三大塊:

1.上午,小語協會理事長崔巒先生作主題爲《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的講座。

2.下午,高恆利教授繼續通過解讀田本娜教授的論著,來爲我們梳理中國國小語文教學的發展歷史,理清小語專家、特級教師等對國小語文的研究探索歷程。

3.晚上,小語論壇,主題爲“我們的成長故事:快樂與煩惱”。

高教授的講座沿襲他昨天呈現給我們的風格:觀點鮮明、分析精闢、深入淺出、機智幽默、引人深思。這次不再詳細討論。

主要說說崔巒老師的講座。

  二、讓閱讀教學改革助力全民精神成長

崔巒老師從閱讀教學的角度來談自己對語文的認識,他所指的“閱讀”是“大閱讀”,有些跳出課堂看閱讀的意味。

他的講座分以下幾個板塊:

1.閱讀教學對國人的意義。

2.我國閱讀教學的現狀。

3.面對如此狀況,小語教師或小語教學有何應對策略。

崔老師認爲改變我國相對落後的閱讀現狀,最終提升我們全民族的精神境界,作爲小語教師應該:首先,大力改進課堂閱讀教學;其次,持續推廣兒童閱讀。

這裏有兩個詞很有意思,引起我的思考:“課堂閱讀教學”是“改進”,是對傳統的繼承、發揚與完善,而不是顛覆性的革命;“推廣兒童閱讀”要“持續”,不是急功近利,不是一曝十寒,更不是“颳大風、搞運動”。

如何達到這兩個目標?

(1)改革語文課程。

崔巒老師認爲,閱讀應該納入語文課程。兒童閱讀課程化首先就從機制上保證了閱讀的持續推進。

改革後理想的閱讀課程是怎樣的?應該起碼包含這兩方面內容:

其一,以教科書爲主要內容的閱讀課;

其二,以兒童閱讀的指導、展示、交流爲主要內容的閱讀課。

崔老師認爲後者在某種意義上要比前者更重要。並且,他主張閱讀不僅僅存在於語文課堂,可以把閱讀推廣到其他學科。

這與我們一直在閱讀的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是有呼應的。閱讀是不分學科的,旨在爲學生建設一個廣闊的智力背景。譬如我們國小的科學課、音樂課等,如果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閱讀本學科的有關書籍,便會產生對該學科更深刻的熱愛與更活躍的思想。

(2)大力改進傳統語文課堂教學。

首先就是教學目標的確定。

目前,語文教學目標設定存在模糊性和人爲拔高的誤區。似乎除了識字目標之外,其他目標簡直是可以課課通用的,根本沒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接收能力,文本內容、題材等方面的因素;有的目標則被人爲拔高,甚至出現了國小高年級學文學賞析的課型,還被廣爲推崇。其實,這都是對國小語文教學性質的錯誤認識引起的。

其次,整合教學內容。

這對教師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和創造課程能力,抓一帶十,精講細讀,留下時間推進兒童閱讀。

第三,改進教學方法、策略。

改變以往教學對課文內容的繁瑣肢解爲指導學生學習閱讀策略。通過自己的語文教學實踐,讓孩子喜歡閱讀,愛上閱讀,並把這熱愛長久地保持下去,做一個終身閱讀者。

因此,教師必須在發動興趣、營造氛圍、喚醒意識、導向指引、放手自主、幫扶學生等方面下功夫。

第四,紮紮實實推進兒童閱讀。

崔巒老師建議我們小語教師要爲傳承祖國語言而努力,因此,在“讓孩子讀什麼”的問題上,他主張:厚今薄古,厚中薄外。

他從心理學的角度細細說明了適合各年齡段學生的閱讀內容:

年齡段

適合內容

3-4歲

童謠,兒歌,有趣的、有重複性情節的故事

5-6歲

童話(我插一句:特別是本民族童話)、詩歌

7-8歲

和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故事、童話等

9-11歲

有豐富知識的作品,如科普讀物、長篇兒童小說等

11、12歲以上

名著等大部頭文學作品、名人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