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電工工作內容範文

1、按制度規定對入井的防爆電氣設備和小型電器的防爆性能進行入井前的檢查

煤礦電工工作內容範文

合格者發給“入井許可證”,否則不準入井使用;對井下供電系統、防爆設備(包括小型電器,)的過流、漏電、接地三大保護、煤電鑽綜合保護、局部通風機風電閉鎖、電纜及各種電氣安全保護設施等進行監督檢查。檢查的內容包括各種防爆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各種電氣保護裝置是否堅持使用,並對其整定值進行檢查校覈;對保護裝置動作靈敏度進行試驗等。高瓦斯礦井、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使用的電氣設備,應每週檢查兩次;低瓦斯礦井得應每週檢查一次

電氣防爆檢查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事故隱患,要提出處理意見;對不符合防爆標準要求的防爆電氣設備,應拒絕發給“入井許可證”;對井下在用的失去防爆性能或存在隱患、危及人身和生產安全的電氣設備,有權停止使用;對井下電氣工作中的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有權制止

2防爆電氣設備的完好標準

(1)隔爆型電氣設備必須經過考試合格的`防爆電氣設備檢查員檢查其安全性能,並取得合格證。

(2)外殼完整無損,無裂紋和變形。

(3)外殼的緊固件、密封件、接地件鐵齊全完好。

(4)隔爆接合面的間隙、有效寬度和表面粗糙度符合規定:

1接合面上的小針孔,1cm的範圍內不超過5個,其直徑不應超過0.5mm,深度不超過lmm

2傷痕深度及寬度均不超過0.5mm,投影長度不超過接合面有效長度的50%。

3個別較太的傷痕,深度不超過1mm,無傷距離相加不小於相應容積規定的接合面長度。

4快動式門或蓋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長度不小於25mm

5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須不高於6.3。操縱桿的表面粗糙度須不高於3.2。

6電動機軸與軸孔的隔爆接合面在正常工作狀態下不應產生摩擦。採用圓筒隔爆接合面時,軸與軸孔配合的最小單邊間隙須不小於0.075mm

7滾動軸承結構,軸與軸孔的最大單邊間隙須大於有關規定的W值的2/3

(5)螺紋隔爆結構的擰入深度和齧合扣數符合規定。

1螺紋精度須不低於3級、螺距離須不小於0.7mm。

2螺紋的最少齧合扣數、最小擰入深度須符合有關規定。

(6)電纜接線盒和電纜引入裝置完好,零部件齊全,無缺損,電纜連接牢固、可靠。一個電纜引入裝置只連接一條電纜。密封圈外徑與電纜引入裝置內徑之差,應符合下列要求。

1密封圈外徑不大於20mm時,其內徑差不大於1mm

2密封圈外徑大於20mm,不大於60mm時,其內徑差不大於l.5mm。

3密封圈外徑大於60mm時,其內徑差不大於2mm。密封圈內徑與電纜公稱外徑之差不大於lmm。電纜與密封圈之間嚴禁包紮其他物品。不用的電纜引入裝置用厚度不小於2mm鋼板堵死。

(7)連鎖裝置功能完整,保證電源接通打不開蓋,開蓋送不上電。內部電氣元件、保護裝置完好無損、動作可靠。

(8)接線盒內***露導電芯線之間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符合規定。導電芯線無毛刺,上緊接線螺母時不能壓住絕緣材料。外殼內部不得增加元器件。另外,應滿足如下要求

1膠圈外徑與腔室內徑間隙不大於2mm。

2膠圈內徑與電纜外徑間隙不大於lmm。

3膠圈寬度不得小於0.7倍的電纜外徑、但不得小於10mm

4膠圈厚度不的小於0.3倍的電纜外徑,但不得小於4mm

5進線咀內徑與密封圈外徑的差不應超過有關規定的值限。

(9)在設備輸出端斷電後,殼內有帶電部件時,在其上裝設防護絕緣蓋板,並標明“帶電”字樣,防止人身觸電事故。

(10)接線盒內的接地芯線必須比導電芯線長,即使導線被拉脫,接地芯線仍保持連接。接線盒內保持清潔、無雜物導電線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