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地和孩子溝通

怎樣成功地和孩子溝通

如何成功地和孩子溝通

孩子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當被允許表達意見,不僅僅是談可接受的、安全的話題,而且要允許討論、爭論。這對孩子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它可以建立孩子良好的自我形象、自信心,讓他知道一個小孩說的話和做的事都不是無關緊要的。就社交談話而言.他可以體會到小孩子的權利是什麼,社會允許的限度又是什麼。

孩子再長大一些,就會質疑你的判斷,挑戰你的邏輯,無畏於提出相反的觀點,並且不發脾氣地進入真正的成人式討論。在孩子改換角色,進入社會之前,讓她在充滿愛心的家庭中安全而保險地學習這一切非常重要。

必須先於任何一位老師讓孩子明白:能夠自己思考是有益的。但不要因此而獎勵正確的回答,懲罰錯誤的回答。好的父母親並不急於在孩子一犯錯誤的時候就指出並糾正他們。如果你這麼做,孩子自我檢查和自我糾錯的能力就得不到充分的發展,他也無法獲得充分的自信。

成年人喜歡有禮貌地反駁別人,這同樣適用於父母與孩子間的任何交往。你可以用這些方法幫助你的孩子形成看法,強化邏輯,教給他如何真正地、自信地發問。你可以允許你的兒子在友好的氣氛中闡明他的想法,反駁你的觀點。好的父母親會爲孩子智力和自信的成長感到自豪,並且不懼怕孩子的異議。

讓孩子養成“如果”的思考習慣是件好事,這樣她才能在同一時刻考慮幾種不同的選擇。當孩子衝動地建議一項不太合適的舉動時,制止她,讓她考慮一下如果那麼做會發生什麼,讓她自己找出原因,爲什麼那樣做不合適。這樣,當你不在身邊或是周圍沒有人幫忙的時候,她就會三思而後行。

所有這些都鼓勵你的孩子要預先多作思考,因此,要勉勵孩子不要自我滿足,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判斷力和交際能力。剋制下意識的慾望的能力標誌着情感的成熟。

14歲少年砍死親生妹妹 要二胎不能忽視老大的心理

最近一則14歲少年砍死親生妹妹的案件引發了人們激烈的討論。據稱,在被審訊的過程中,男孩對自己的行爲也沒有絲毫的悔意,更是連連堅定“不後悔”讓人不禁寒戰。但在震驚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現在的青少年頻頻向自己的家人舉刀?

14歲少年砍死親生妹妹 要二胎不能忽視老大的心理

近日,西安一名14歲哥哥親手砍死1歲半的妹妹,此消息一出引發社會震驚。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男孩下如此毒手?然而,據男孩奶奶口中得知原來只是因爲妒忌妹妹因爸爸媽媽對年幼的妹妹過多關愛而導致慘劇發生。

男孩砍死親生妹妹表示不後悔,爲何青少年如此暴力。8月10日,西安閻良區譚家村一名14歲少年將自己年僅1歲半的妹妹用菜刀殘忍砍死,事件原因是少年不滿父母對妹妹關愛。隨後網友調侃:感謝哥哥的不殺之恩。

從吳老太太敘述中,老太太的孫子濤濤,也就是小女孩的親生哥哥,對她下了手。濤濤尋找了幾個藉口,將奶奶從家裏支了出去。推開門後,看到小孫女躺在血泊裏,小男孩說“就是我殺的!”

男孩砍死親生妹妹,實在無法相信,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居然會如此瘋狂,近年來,少年舉刀砍向自己親人的慘案越來越頻繁,然而有專家就表示:其實少年心裏扭曲很多原因主要來自於家庭環境,所以請家長們還是多點關心注意孩子。

人的主觀惡性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受其生活環境以及與其密切相關的人的影響而形成的,一些少年,或受複雜的社會大環境的消極影響,或生活在缺少溫情的家庭小環境中,同時社會和家庭疏於教育或教育不力,造成其法制觀念淡薄和社會責任感不強,心裏便可能埋下爲惡的禍根,容易出現衝動行爲。

14歲男孩砍死親妹妹——心理專家分析:要二胎不能忽視老大的心理

西安心理學會會長尚華教授分析說,在濤濤的內心,家庭全部的愛之前是給了他一個人的,但隨着妹妹的出生,部分愛被分享了,他的心理出現了波動,這是很正常的一種反應。但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給其進行解釋,告訴他們,家庭對每個孩子的愛是一樣的,要讓孩子有一個接受的過程。

尚華教授認爲,家庭、學校和社會普遍缺乏對孩子進行珍愛生命方面的教育,大家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關注人格的培養,這就導致孩子人格的缺陷。也許,補課只是一個導火索,他的心理,更多的是一種不平衡,他需要一個宣泄的途徑,從而緩解最近的負面情緒。在這種情況下,他可能會把父母給予妹妹正常的愛進行放大,從而產生了犯罪心理。

陝西陽光心理研究所副所長鬍寶華說,14歲這個年齡剛好是兒童向成年發展的過渡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青春期,這個時期,他們身心發展極不平衡,身體發育得很好,但是心理年齡沒有跟上,他們的自我調節能力很脆弱,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低下。有了弟弟妹妹之後,他會感覺受到了冷落和忽視,就出現了不理智的反抗。

胡寶華認爲,現在二胎政策比之前放開了,很多家庭卻疏忽了對老大心理的正確引導。胡寶華說:“家長在要二胎之前,應該徵求老大的意見,告訴他弟弟或妹妹的到來,是一種陪伴,讓老大也一起進行期盼,一起呵護弟弟妹妹的成長。”

家長應如何解決孩子的網癮?

第一,家長和老師首先要了解孩子游戲和上網所代表的心理需要是什麼?

我們每個人對一個東西感興趣甚至到着迷的程度,一定是這個東西滿足了我們的某些心理需要。因此解決問題的前提就在於:瞭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有的孩子迷戀遊戲是因爲遊戲給他帶來了成功的感覺,讓他得到了滿足,找到自信。還有的孩子迷戀遊戲是因爲缺少其他玩耍方式,畢竟孩子還是需要玩耍的。

有的孩子上網是因爲在現實生活中缺少朋友或者不能被周邊的人理解。而有的孩子迷戀遊戲和上網則是因爲逆反心理。

只有真正認識和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後,我們纔可能找到替代玩遊戲、泡網絡的有效方案。也只有這樣孩子迷戀遊戲/網絡的問題纔有可能徹底解決。

尋找滿足孩子需要的替代方案

比如說,有的孩子因爲學習成績差,在學習上找不到成功和勝任的感覺,但內心深處仍希望被肯定,而玩遊戲,在玩遊戲過程中發現自己能夠一路過關,在遊戲中自己的能力被肯定和發現,於是就迷戀上游戲。

按照心理專家的說法,對於這樣的孩子,如果能夠讓他們在學習方面找到成功的感覺,就可以解決問題。具體做法:是可以對孩子的學習提出最低要求,讓他能夠達到,然後給與鼓勵,在達到以後再逐步提高要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孩子獲得成功。

又比如說,有的孩子玩遊戲是因爲玩的方式單一。對於這樣的情況,心理專家則建議家長鼓勵孩子多出去和同伴一起玩耍,或者父母多和孩子呆在一起,減少孩子因爲孤獨、寂寞而上網玩遊戲的時間。

如果孩子是因爲現實生活中缺少朋友而上網,在虛擬世界中尋找友誼。對於這樣的情況,心理專家給出解決的辦法就是鼓勵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友誼,家長幫助孩子和其他同伴進行交往,提供機會和條件,讓孩子從網絡中走出來。

如果孩子是因爲逆反心理而上網,心理專家認爲可能改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可能比上網遊戲更需要優先解決。只有親子關係得到比較妥善的處理,網絡成癮就比較容易解決。

幫助孩子制定並實施戒癮方案具體步驟

1、根據實際執行情況逐步減少或全部終止孩子玩遊戲或者上網時間

如果經過家長教育,孩子能夠認識到迷戀遊戲和上網是不對的,孩子在克服這個壞習慣的時候,家長可以採取一步到位的規定遊戲或上網時間不得超過一定時間如20分鐘的規定,設置禁止孩子游戲和上網的方案。家長甚至可以採取某些措施如加密、卸掉遊戲軟件、拔掉網線等措施,以配合監管。

如果孩子不能完全認同家長的做法,則應該採用漸進措施。家長可以對孩子的上網或遊戲時間加以限制,逐步縮短。比如,孩子每天上網或遊戲4小時,可以首先要求孩子每天只能上網3。5小時,待孩子能夠完全做到以後,可以縮短到3小時,然後2。5小時、2小時、1。5小時、1小時、30分鐘等。

2、啓動替代方案

與此同時,家長要啓動其他措施來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讓孩子的注意力和精力轉移到新的活動上來,這樣孩子玩遊戲或者上網的時間自然就減少了。同時隨着新活動的展開,以及從這些活動中所得到的成功和滿足,都可以進一步增強孩子從遊戲或上網脫離出來的力量。

持之以恆,不怕反覆,耐心教育

心理諮詢專家建議:家長如果能夠做到持之以恆、耐心教育、堅持鼓勵和表揚,孩子從迷戀遊戲和上網中脫離出來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蔡元培: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試想,如果一個孩子缺少對生命的認知(一遇到挫折就產生輕生的念頭),沒有夢想的能力(自己將來想做什麼都不知道),不懂得保護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農民拐賣),無法與別人共享(腰纏萬貫卻不快樂),那麼,即使這個孩子門門功課考第一,又能怎麼樣?

當今,最該改變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觀念。那麼,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是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著名教育學家蔡元培先生是怎麼看待教育的呢?

第—大關鍵:如何讓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

1、接受現實是走向樂觀的第一步

2、培養樂觀的性格,讓孩子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

3、讓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費在焦慮上,就不能發揮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倆”,實則“大本事”

第二大關鍵: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

1、心胸狹窄只會讓孩子一生痛苦

2、擁有愛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動力

3、惡作劇會“惹禍”,及時引導孩子改正

4、及時消除孩子的殘忍行爲

5、懂得感恩,纔會成長

第三大關鍵:培養孩子直面挫敗的勇氣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於正視失敗

2、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視

3、對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難融入社會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總是責備孩子的失敗,孩子將會變得“無能”

6、對孩子進行誇獎,但不要過度

第四大關鍵: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1、教會孩子一些安全常識,冷靜應對傷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總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處世能力,隨時都會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險

4、過分地保護,就等於“傷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從容面對誘惑

第五大關鍵:讓孩子敢於夢想

1、有夢想纔有創造

2、不要訓斥孩子的“夢話”

3、孩子有夢想時,催促他向夢想邁進一步

4、拒絕孩子問的“爲什麼”,就等於剪斷了他思維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興趣

6、善於創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個奔馳的頭腦

第六大關鍵:隨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技巧

1、懂得社交禮儀的孩子,能夠擁有好人緣

2、孩子善於談吐,最能弓l起別人的興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於承認錯誤,則錯誤已經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識更重要

6、懂得傾聽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第七大關鍵: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錢財

1、孩子越早接觸和學會使用零花錢,長大後就越容易賺到錢

2、正確處理孩子的壓歲錢

3、養成儲蓄的習慣,讓孩子終生受益

4、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

5、糾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第八大關鍵: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1、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長期處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感

3、學會欣賞別人,纔會欣賞自己

4、讓孩子每天發現一個自己的優點

5、懂得“舍”纔會有所“得”

請不要誇孩子漂亮

生活中,很多人在看到朋友的小孩會不自覺的誇上幾句,而誇得最多的就是小孩的外貌,比如說“這小孩真可愛,長得真漂亮。”聽着這樣的讚美,家長是作何感想?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會不會造成孩子更加註重自己的外貌,養成傲慢、目中無人的性格呢?孩子的外貌該不該誇呢?又該如何誇呢?

請不要誇孩子漂亮

小楚自小長得漂亮可愛,長輩們見了總忍不住誇幾句。上了幼兒園,她對穿着打扮越來越在意,每天都吵着要穿花裙子、戴漂亮蝴蝶結;有時,還對着鏡子擺半天姿勢。爸爸媽媽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這麼小就愛打扮了,將來可怎麼得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好事物是我們的天性,這也表達了孩子對生活的好奇和熱愛。特別是在物質發達、追趕潮流的現在,無論男孩女孩,對自己的衣物搭配、外貌髮型等會更加在意。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老一輩人的內斂含蓄相比,如今很多孩子愛打扮與長輩們的不斷誇耀、過度讚美有關,如果動不動誇孩子“真漂亮”、“好可愛”,很容易錯誤地引導孩子關注外表,甚至驕傲自滿。另一方面,周圍人對孩子影響很大,如果家長花費大量心思和時間梳妝打扮,或者身邊的同學們愛打扮、攀比,孩子也會更在乎自己的外表,這在青春期的孩子中尤爲明顯。

對此,家長不要着急慌張,更不要用批評、恐嚇等“暴力”手段解決問題,而要學會巧妙地引導。首先,教育孩子把關注點從外表轉到行爲舉止上。當別人誇孩子漂亮時,可以告訴孩子,只是外表好看並不“完美”,說話有禮貌、做事講分寸,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欣賞和喜愛,纔是更值得自豪的。其次,父母也要注意在物質生活上適當簡樸一些,多花時間提高自身修養,給孩子樹立好榜樣。最後,家長可以適當開發孩子對藝術、體育等方面的熱情和興趣,用新事物吸引他們,淡化對外表的重視。總之,家長務必把握“慎於始”的教育原則,一開始就正確引向,讓孩子學會“美”的內涵和真諦。

孩子漂亮、可愛,我們會忍不住的通過言語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但要明白孩子的漂亮可愛不是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的,如此誇孩子,會讓孩子產生誤解,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也是不利的,當然,要誇孩子漂亮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正確的引導,如果純碎是誇孩子漂亮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還是請你千萬不要誇。

心理專家

是的,文章說得非常好,孩子還小是需要誇獎,好孩子都是在誇獎中變得越來越優秀的。但是,如果家長不會誇孩子,反而會適得其反。特別是女孩子都愛美,這本來是一種自然現象,如果我們在誇她的時候不但注重外表,還要注重心靈美的誇獎。這樣她就會對美麗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如果在誇他的時候把內在美多加強調,她長大以後就會更看重內在美,而不會停留於長相的淺表層去追求美。

先做好夫妻,再做好父母

孩子的問題常常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是上帝給的禮物,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純潔的,但是爲什麼長大後有的孩子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呢?

問題出在教育身上,而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家庭教育。記得一位老師曾說過,現如今,學習開車有駕校教,學習廚師有培訓學校教,就是做父母的沒人教!而教育孩子、做好父母又是多麼重大和嚴肅的事情!

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出問題了,必然會投射到孩子身上。夫妻關係是家庭中的首要關係,而一旦夫妻關係出問題,孩子就會替補上來。比如,從丈夫那裏得不到關懷和體貼的妻子,會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擠壓孩子的獨立空間。或是,經常吵架的夫妻,孩子就會懷疑自己的存在感,懷疑是自己的過錯。

你能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愛你的伴侶

孩子在年幼時,會依戀自己的父母,男孩子會有“戀母情結”,女孩子會有“戀父情結”,這時父母如果很恩愛,孩子就會明白,雖然爸爸媽媽很愛我,但是我不能取代他們在彼此心中的位置,我長大後會有自己的伴侶,這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有很大的作用。

尊重和愛自己的伴侶,會對孩子起到榜樣的力量。孩子會觀察父母在婚姻、家庭中,如何面對衝突、處理關係,在他日後的生活中,會謹記於心。父母之間良好的夫妻關係,也會讓孩子學會如何愛別人尊重別人,讓孩子體會到自己是愛的產物。

單親家庭也可以有很好的教育

當夫妻關係走到了盡頭,許多家庭在考慮是否爲了孩子而維繫婚姻。其實,教育孩子最主要的還是給予他足夠的愛,即使是單親家庭,也不妨礙孩子體會到來自雙方父母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