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怎麼寫

電氣類專業(包括電氣工程和自動化等相關)就是關於電氣(有必要解釋一下電氣:電氣並不是電器,它包括了所有的用電的設備。那麼電氣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怎麼寫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電氣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範文瞭解下吧。

電氣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怎麼寫

  電氣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範文

自我分析

只能說是幸運,或者是機遇,我選到了黎老師的職業生涯規劃課,讓我深深認識了自己。曾幾何時,我也夢想着自己成爲最優秀的學生,上市裏最好的高中,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會考我發揮失常,考到了市裏第二的學校;曾幾何時,我夢想着考上清華北大,讓爸媽有可以炫耀的資本,但現實是殘酷的;曾幾何時,我讀著名人傳記,也夢想着自己能成爲他們一樣偉大的任務,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於是,我第一次靜下心來,回想自己這麼多年的目標和行動,分析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想,我會有收穫。

就業前景及方向:

電氣信息類學生畢業之後可以進入一些偶有企業,比如:電力公司、供電局、發電站、變電所等等;還有很多大公司比如,施耐德電氣,通用電氣(GE)、三菱電機、西門子等等都是。施耐德電氣作爲一家專業致力於電氣工業領域的電氣公司,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強大的實力。輸配電、低壓配電、低壓終端配電、工業控制和可編程控制器領域的產品,遍佈電力、基本公共工程、建築和工業四大市場。施耐德電氣於1979年進入中國,目前在華已經擁有6000名員工,4個分公司,42個地區辦事處,14家生產型企業,4個物流中心,1個培訓中心和1個全球研發中心,400多家代理商和全國性的銷售網絡。通用電氣早在1906年就開始發展同中國的貿易,是當時在中國最活躍、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公司之一。迄今爲止,GE的所有工業產品集團已在中國開展業務,擁有11,000多名員工,GE已建立了40個經營實體。

就業前景分析:

隨着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是中國的大學生現在都面臨着找工作地困難!中國出現了“高分低能”的病態,所以國家及其缺乏高級技術工人。電氣信息類培養的學生具備電氣工程、控制理論、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和網絡技術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在電氣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技術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科技開發及研究等方面工作。

近些年來隨着中國本科以上學歷的畢業生的增加,各大學相繼調整政策,招聘的教師至少要研究生以上學歷。

解決自我分析中的劣勢和缺點

多練自己的普通話,在衆人面前多發表意見,將自己的臉皮訓練得“厚”一些。遇事多想想,多控制自己暴躁的脾氣。多和身邊的同學、朋友合作,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多和家人溝通,認清自己身上的責任,向同學、老師、家人請教。多反省,多學習,我相信自己能做到,因爲我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

總結:

通過對行業內外,自身環境的內外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在剩餘的幾年中主動調整自己,培養自己的工作能力。希望在大學畢業時能達到自己滿意的效果。爲自己進一步深造做好準備。

在我的印象中,我是沒有對我所選學校和所選專業充分了解就選擇當前專業,所以一直以來我對我未來的職業看不清。基於當前社會形勢和自身發展狀況,我理想的職業是成爲一名工程師。

“優秀的工程師需要擁有創新的思維和過硬的技術知識”,電子與電氣工程師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周孟奇教授解釋,“但更重要的是,他具有應用技術與創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關鍵是我們的工程專業教育需要走出教室,更多地貼近企業、貼近生活,讓學生獲得更多樣的生活經驗和動手能力”。

雖然工程師的社會地位下降時一個不爭的事實。2005年上海科協所做的公衆科學素養調查指出,只有21%的受訪者選擇“工程師”作爲他們心中的最有聲望的職業,而選擇“科學家”的人數佔了58.1%,選擇“醫生”的也有41%。實際上,沒有多少人把工程專業、工程師與人類的未來生活聯繫在一起,也沒有多少人想到,優秀工程師的減少將影響包括替代能源、醫療康復、通信發展甚至環境保護等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實,無論是在哪個國家,工程師與上述提到的各個職業一樣,都對人類社會有着巨大的貢獻。它帶來了電力和充足的潔淨的水資源,他建造公路、橋樑、船舶和飛機連接社區,帶動經濟發展。工程師製造了機器人,幫助殘疾人更好地生活;工程師發明了遙感技術和設備,讓我們更有效地對抗自然災害,減少生命損失。正如IEEE教育協會主席LeahJamieson女士所說,“工程師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這是一個強大的信息,突顯了工程師這一職業的非凡意義。“我認爲非常有必要讓全社會都瞭解和認可工程專業的貢獻和社會意義,這將爲這個專業的未來注入無可估量的動力”。

所以我渴望工程師這個職業。

我的其他理想職業是成爲一名軍官或一名經理。

三年詳細實施規劃:

就自己現在專業所學課程狀況,充分理解自己的發展方向,上好專業課,從基礎知識開始,一步步深入,這是理工類學生的主要任務。

大二,努力提高自己的計算機能力和英語水平,英語過四級,在暑期的社會實踐中認真對待,培養自身的主動研究能力;

大三,在所學的專業中有所突破,主動應對社會所需條件,調整自己,與同學合作,完成一些學校所規定的任務以及自己尋找所感興趣的研究方向;

大四,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做初步總結,準備好自己的畢業論文,並開始對自己的考研有所規劃,並主動利用學校提供的條件,瞭解就業指導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資料信息、強化求職技巧。

結語

曾經讀到了這樣一句話“青春的含義就在於不管我們選擇了什麼、成功與否,都不後悔。我希望通過四年的大學生活,深切地體會到青春和成長所帶來的喜悅和甘甜。不僅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同時還應該培養自己的競爭認識,創新認識和團隊合作認識。在經歷四年的歷練之後,我希望自己能夠更加勇敢、堅強,並且主動向上。”我覺得,這正是我對大學生活的期望。沒有不可能!

  電氣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注意問題

心態問題

有的人會說我已經沿着錯誤的方向走了很久了,工作很多年了,即使發現自己走錯了,現 在回頭也遲了,既然這樣,我還有做職業規劃的必要嗎?

在職業生涯發展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你現在所處的位置,而是你邁出下一步的方向。

結論:只要開始,永遠不晚。

經驗問題:可預見和可控制的範圍內勇於試錯

這是很多已經開始嘗試爲自己做職業規劃的朋友當中經常要碰到的問題,有的朋友跟我說,明白了我說的意思,但具體到如何做就不知道該怎麼做了。感到困惑的是如何選擇最理想的職業方向、如何權衡理想和現實的問題、具體職業問題如何處理等。

其實經驗是一個自我探索、自我分析和自我嘗試的過程。我這裏提倡經驗是要去做了纔會有的,要學會不斷地嘗試。當然這種嘗試要在可預見和可控制的範圍內想辦法自己解決。或者尋求人生閱歷和職場經驗豐富的朋友的幫助,讓他們來幫你分析。實在沒有把握的時候,再來找專業人士諮詢。如果有條件的話,一年最好跟諮詢師諮詢一到兩次,以幫助你規避風險,修正前進的道路,最終不斷接近職業目標。

切入問題-不知道如何進入希望的行業和公司

我覺得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最主要的是在平時就要做個有心人。做事不單要有目的性,還要有計劃性。也就是說平時就要做足功課,職業發展不是象一條直線一樣的,而是曲折向前的。在實現目標之前,有時要有策略,知道以退爲進。

在有了一個相對具體的職業發展目標之後,我們要做的是對整個行業做宏觀分析,分析市場前景、國家對行業支持的力度,行業目前的現狀、自身條件和切入時間和時機的把握。找準行業後、就要開始研究哪些企業是自己的目標企業,做好分級管理工作。針對最理想的企業要做好公司背景調查、企業文化是否和自己的價值觀相匹配、產品、經營狀況、行業內口碑、薪資福利狀況、團隊領導的風格等,做到有針對性。具體辦法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信息。比如獵頭顧問、公司內部員工、同行評價等。

環境問題——周圍的人希望我做這份工作

在諮詢過程中也有碰到這樣的情況,說自己目前的職業不是自己選擇的,是父母選擇的,因爲父母這個工作做了很長時間,也希望孩子去做。也有人是從貧困地區來大城市工作的,通過努力在各方面都做到很高的位置,但他們同時都覺得目前的工作不適合自己,擔心換職業會讓父母和家人沒有面子,心理很矛盾,所以一直沒有換拖到現在實在做不下去,纔想到來做職業諮詢。

這其實就提到一個問題:是你自己想要,還是別人想讓你要。這就好比穿鞋子,外表好看的鞋子不一定合腳,合腳的鞋子不一定好看。但穿鞋的人是你自己,舒服與否也是跟你自己感覺有關,別人最多也就評價一下。

  企業如何參與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員工謀求自我發展的個人設計,但企業可以通過企業文化、制度體系等輔助性措施從外部加以指導。恰當地參與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可以使企業及時掌握員工的個性化特徵和職業發展動向,瞭解員工的需要、能力及自我目標,加強個體管理;再輔以按照員工興趣、特長和公司需要相結合的培訓發展計劃,充分挖掘其潛力,使員工真正安心於企業工作併發揮最大潛能,創造出企業與員工持續發展的良好氛圍與條件。職業生涯規劃由此也成爲聯繫企業與員工的工具。一般說來,企業參與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可從以下方面着手:

1、瞭解員工個人自我發展規劃,尋找其與企業理念、目標的最佳切入點,以此作爲企業指導員工職業發展的起點。企業和員工是緊密聯繫的利益共同體,雙方的發展相互依存。每個員工都會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設計,追求的可能是權力、財富或是工作的安定感,哪種人適合企業需要?企業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滿足其自我目標?合作的潛力有多大?企業必須按照發展需要選擇相適應的且真心在企業工作以實現自我的合適人選。

2、有步驟、有計劃、分階段地以培訓進修、輪崗鍛鍊、工作加壓等手段幫助員工進行自我提高,同時予以及時評價,使員工認識自我、修正自我,進而產生與企業同命運、共發展的內在動力與創新能力。員工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企業合理的職業管理。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關鍵在於建設“以人爲本”的企業文化,在企業中創造出公平、進取、和諧、平等的企業文化氛圍,形成強大的精神動力,在理念層次達到企業內部和諧一致。企業首先要爲員工創造一個能夠施展才華,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同時善於引導,讓員工在企業中能夠找到一條發展道路,把全部身心融入到企業的發展中,奉獻全部智慧。員工謀求職業發展是一個不斷提升自我的過程,以企業爲主導的培訓應成爲輔助員工職業發展的有力工具。重視通過有效培訓提升員工的職業安全感和工作能力,變利用員工能力爲開發員工潛能,這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方向。

3、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爲員工提供工作機會和發展階梯的必要保障。企業運行機制的核心是人的激勵與約束,如果沒有有效的激勵機制、約束機制與發展機制,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就得不到發揮。管理者首先應當明確員工的職位升遷不是企業對員工的酬謝或賞賜,而是雙方共同的目標。員工的自我實現通過橫向的(如金錢)和縱向的(如職位)發展來體現,企業須提供相應的、可以證明其自我實現的內部條件如職位、權責、待遇、福利等,本着“以人爲本”的思想,從尊重員工發展需要、幫助員工發展的角度出發,制定人性化與理性化相結合的職業提升方案,讓其持續擁有向前發展的希望,從而保持人力資源管理的主動。外資企業中,在設置管理職位的同時會留有充裕的、平行的非管理職位,以避免員工職業通路的堵塞,使每位員工都有爲實現自我價值而工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