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工合情合法才能贏得人心

企業的內部管理不能任性,不能違反法律、不顧員工情緒。從法律和尊重員工的層面講,企業內部管理規定中要求員工做到的事情,應經過職工大會討論通過。如果規定程序不合法,或者侵犯了員工的正當權利,就不是好規定。

管理員工合情合法才能贏得人心

如今,一些企業看中了用戶習慣,逐漸將微信朋友圈變成營銷推廣的優選渠道,有企業規定,不轉發單位公號文章就扣錢,還有公司要求員工二十四小時打開定位系統。“作爲員工,在私人的社交羣裏偶爾轉發公司的文章倒可以接受,但領導強制員工把公司公衆號文章轉發到朋友圈,這讓我很不爽。”在河南省鄭州市某公司工作的王磊,看着公司發佈的績效考覈新規一籌莫展。

企業老闆與員工,看起來是一種僱傭關係,老闆用錢購買員工的勞動,員工靠勞動獲得合理的回報;實際上,老闆與員工是一種很現實的相互依附、相互影響的關係,雙方是一根藤上結的瓜——甘苦與共,也可以說是一條船上的人——風雨同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企業應當向員工灌輸這種理念,把企業發展目標和工作計劃宣傳到每一個員工,以便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企業的內部管理不能任性,不能違反法律、不顧員工情緒。從法律和尊重員工的'層面講,企業內部管理規定中要求員工做到的事情,應經過職工大會討論通過。如果規定程序不合法,或者侵犯了員工的正當權利,就不是好規定。譬如,如果不是特殊工作崗位上的員工,企業沒有固定上班時間,要求24小時都開着定位系統,就涉嫌侵犯了員工的人格和隱私,員工就會有不滿情緒,或者因爲報酬過低覺得划不來而走人。

企業內部管理規定,要選擇更能實施到位的方式方法。換句話說,內部管理規定也反映出管理智慧。內部管理規定要宣傳、解釋到位,防止內部規定徒有虛名,執行不到位。規定中,應儘可能使用溫和、協商的口吻,少用或不用“必須”“禁止”等帶有強制性語氣的詞,比如,要求員工每天必須將公司公衆號文章轉發朋友圈各兩次,否則將進行每天每篇10元的處罰,可以變成希望員工每天將公司公衆號文章轉發至朋友圈,每轉發一次獎勵10元,每人每天獎勵不超過20元。規定的內容不同,但目的相同,效果就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