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遊戲-地道戰

《地道戰》講述了1942-1944年間,日本侵略者在我國冀中平原進行着大掃蕩,冀中人民團結一心,利用結合了冀中人民智慧與力量的地道戰來消滅日本侵略軍的故事。當孩子在觀看這個影片的時候,被影片裏蜿蜒複雜的地道吸引住了,當看到冀中人民聰明的利用百里長的地道,把鬼子打得驚慌逃竄、片甲不留的時候,他們顯得特別興奮。在玩沙活動中,有很多孩子對我說:“老師我們也來挖地道吧?我們也要打鬼子”。聽到這我靈機一動由此衍生了《地道戰》這個建構遊戲。適用年齡:中大班。

建構遊戲-地道戰

目標:能夠學習電影中比較複雜的地道進行遊戲。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創造遊戲,發展幼兒的合作交往的能力。初步嘗試和同伴進行分工合作,體驗成功的樂趣。

內容構成:

第一步:觀看影片《地道戰》。

“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我們的勞動人民用什麼特殊的方法打敗了日本鬼子?他們是怎麼把地道建造出來的'?”

幼:“他們在地道里跑來跑去把鬼子給打敗了,他們是用工具挖出來的他們拿着鋤頭、籃子`````。”

師:“那你們看電影的時候,你們覺得他們挖地道的時候和我們玩得什麼遊戲很像?”

幼:“玩沙``````!”

師:“那我們在玩沙的時候要準備什麼工具?”

第二步:分配區域,進行遊戲。

1.啓發幼兒想象,引導幼兒借鑑電影裏的地道進行挖掘。

師:“在電影裏,地道是什麼樣的?它們能不能想通?那我們在建造地道的時候要不要把地道連接起來?”

2.分配區域讓幼兒進行遊戲。

師:“你們自己找夥伴一起合作來進行挖掘,你們要怎麼挖能挖的象我們電影中的地道?”

(讓幼兒自由結伴在沙池的一個地方進行挖掘,然後一起合作把各自挖掘的地道連接起來)

第三步:創新遊戲。

師:“我們利用沙池裏的沙子挖掘出了我們的地道,那我們還可以利用什麼來搭建我們的地道?”

幼:“我們的積木,我們可以用它們把地道搭出來.”

師:“那用積木我們要怎樣搭才能把地道搭建成象電影裏的地道一樣?”

(請幼兒用積木進行集體建構,並大膽進行創新)

第四步:參觀、講評。

師:“我們剛纔利用沙子和積木把地道構建了出來,那我們再玩這個遊戲的時候,怎樣才能把我們的地道建造的更好?怎樣能使我們的地道有更多的用途?我們還要添加些什麼材料?”

第五步:延伸。

讓幼兒知道我們現在的地下通道、地下商城等也是地道的一些用途。

組織實施要點:

1、經驗準備:

(1)觀看影片《地道戰》。

2、材料投入:幼兒園沙池、大型實心積木、各類積塑等材料。小桶、木棒、地道標誌、村莊標誌、各種各樣的玩沙工具。3家園配合:

家長帶領幼兒感受地下停車場、地下商場等場所。

4環境設置:收集各種關於地道的各種資料。建構角提供幼兒參觀圖片及幼兒建構的成品照片。指導要點:

1、重點指導幼兒利用沙子挖掘出各種形式的地道,注意地道的規劃。

2、注意提示遊戲規則,觀察遊戲材料投放的情況,引導幼兒自己解決遊戲糾紛。

3、觀察幼兒遊戲中語言交流的情況,注意個別內向幼兒的交往。

遊戲評價:

對於中班下學期的孩子,他們的合作能力有了初步的發展,在遊戲中他們能共同商量,共同創造。在遊戲中我們也着重的發展了幼兒這方面的能力。有很多地方的設計和構造都是通過孩子自主協商,共同完成的。比如:設計村莊的標誌、地道的標誌等都是根據孩子的意見老師給添加到遊戲中的。在設計遊戲時,我們也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家長幫忙查閱抗戰時期中的各種資料的時候,家長們說現在的孩子哪裏瞭解過去的艱苦,多開展這樣的遊戲,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來感悟現在的生活。況且傳統軍事題材是我們遊戲化園本課程的內容來源之一,讓他們通過遊戲來再現過去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在這個遊戲中,教師把主導的位置讓給幼兒,讓幼兒通過自己獨特的構思和理解進行創造。

附:有關知識鏈接和遊戲掠影

知識鏈接:

抗日戰爭開始後不久,日本侵略者佔領了中國許多大城市和交通要道,但由於兵力不足,無法佔領整個農村,使農村成了敵人統治的薄弱環節和後方。面對日軍不斷向我內地深入侵犯的形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分成許多支隊,奮勇向敵人後方挺進,與廣大民兵一起點燃游擊戰的烽火,在廣闊的地域上開闢了抗日戰爭的敵後戰場。儘管當時我軍武器裝備最差、生活條件最苦,鬥爭環境最惡劣,但是抗日根據地的軍民團結一心,採取游擊戰術爲主的靈活主動戰法,依靠廣大人民羣衆的智慧,因地制宜、隨時尋機、因敵而異,運用了“地道戰”“伏擊戰”“襲擊戰”“破擊戰”“地雷戰”“麻雀戰”等20餘種游擊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