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常見職業病及防治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行業,而且是周而復始的上課、批改作業和寫教案,久而久之身體就會出現症狀,許多教師都不同程度的患上了職業病。那麼常見的教師職業病有哪些呢?

教師常見職業病及防治

由於教師行業的特殊性,以至於患職業病的比重比較大,下面是的介紹。

1、頸腰椎病

老師經常要擡頭寫板書以及長期伏案工作,頸腰椎都承受着巨大的壓力,而一旦長期發展下去,還將出現腦供血不足等情況,嚴重影響教師的工作效率。由於站立以及伏案工作時間長,腰痠背痛、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等也是教師們的老問題。此外,因爲經常要擡高手臂在黑板上寫字,也容易造成肩周炎和肌腱炎。由於工作時間長,缺少運動也是教師們的一個普遍狀態,這更使他們疲勞的身體難以得到恢復。

應對方法:

避免頸部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經常做頸部保健操以促進頸部血液循環,同時應注意加強肩部保健,適當放鬆,防止腰背受傷。感到腰痠背痛時最好熱敷疼痛部位20分鐘,還要注意調整工作中的姿勢與時間,適度進行運動,充分休息。

2、頸源性頭疼

講課和伏案工作的時間長了,有的老師會覺得脖子疼,嚴重的會覺得後腦勺、頭頂、眼眶甚至眼珠子都疼起來,而且還容易出現視覺疲勞。這就是頸源性頭疼,也是教師隊伍中出現比較多的職業病。

應對方法:

頸源性頭疼不能當普通頭疼處理,一定要到專科治療。要預防頸源性頭疼,最好連續工作半小時左右就站起來活動活動,向前後左右方向轉轉脖子。游泳是預防該病的最好運動方式。此處,不建議出現了頸源性頭疼者自行盲目進行按摩。

3、靜脈曲張

講課時教師動不動就要站上一兩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有時他們還不時地走來走去,一天下來,有的教師的腿會腫脹起來,出現下肢靜脈曲張。樊碧發主任指出,下肢靜脈曲張也是教師的一種常見病,主要就是由於長期站立引起的。 應對方法:

教師站立時最好不要總是兩條腿一起來支撐全身的重量,最好經常讓兩條腿輪流休息,在情況允許時還可以多做踮腳和下蹲動作。還要多做促進腿部血液循環的運動,如慢跑,或者多做雙腿上下襬動或蹬夾練習。此外,按摩腿部也可以預防靜脈曲張。每天晚上最好用熱水燙腳,注意千萬不要用冷水。

4、咽

教師講課時往往要講很多話,尤其是在一些大教室裏,不得不提高音量,因此,聲帶結節、咽喉炎、慢性咳嗽、支氣管炎也都是教師很常見的疾病。慢性咽炎極易反覆,病人表現爲咽喉發乾、咽痛較爲嚴重,部分病人還有發熱,有的還會出現咽部充血、腫脹。

應該方法:

教師講課時可以適當注意音量,課間休息時儘量讓聲帶休息一下。常喝溫開水、常含潤喉片,多吃水果,防止呼吸道感染。在飲食上要多吃清、潤的食物,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巧克力等糖分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多喝水。儘量不要吸菸喝酒。少去煙塵多的場合。

5、腸胃疾病

教師的工作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生活往往各階層沒規律,而且經常是吃過飯就坐下來備課、批改作業,因此教師也是腸胃疾病的高危人羣,有研究發現,教師的胃病患病率爲15%——25%。此外,脂肪肝將會影響神經和血管功能,並引起記憶力衰退和和動脈硬化。有的人還會出現食慾極差、疲乏無力等情況。 應對方法:

脂肪肝的防治應從祛除病因開始,要戒酒、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加強運動。

6、問題

教師也並非不食人間煙火,他們除了繁重的課業負擔外,也要考慮人際關係、職稱、家庭等一系列問題,這也使一些教師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這往往導致他們出現緊張、焦慮甚至煩躁情緒。女教師面臨的心理心理問題相對更加多見,她們更擔心下崗、完不成教學任務等,這導致她們焦慮,壓力增加,有的還出現了心理問題導致的軀體化症狀。

應該方法:

要注意壓力、生活、事業三者平衡,讓生活中增加更多的情趣,發展業餘愛好,儘量選擇多接觸大自然的活動,如爬山、郊遊等。二是飲食上,注意吃一些低鹽、低脂的食品降低血糖。此外,在人際交往中要心態平和,調整好心態,坦然工作、開心生活。

7、

久坐、久站和相對活動較少的人都是痔瘡的高危人羣,而教師的職業特點使這一頑疾很容易就找上他們。

應對方法:

如果有了痔瘡的症狀,如便血、疼痛或脫出等,應及時治療,以免損害健康。爲預防痔瘡,教師在課餘時間應多做一些體育活動,以減輕肛-門直腸部充血。在便後最好用熱水坐浴,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對保持肛-門部的清潔和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教師常見職業病及防治 [篇2]

教師常見職業病之

慢性咽炎

症狀:慢性咽炎在中年教師中比較普遍。教師們需要長期用力地大聲說話,若不注意保護嗓音,容易使聲帶水腫、充血或發生小結,加之長期受粉塵刺激,或嗜好菸酒,或有急性喉炎多發史,則更易使鄰近組織慢性炎症蔓延,從而引致慢性咽炎。患上慢性咽炎的人會經常感到咽喉乾燥、灼熱,又疼又癢,尤其是過度勞累和氣候變化的時候最明顯,說話聲音非常沙啞,有的甚至出現短暫失聲。清晨還會咳出粘稠痰塊,經常有短促而頻繁的咳嗽,早上最劇烈。

《教師常見職業病及防治》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