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幸福講座心得體會

2015年3月31日下午,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教授專題講座,講座的主題是《做一個幸福的老師》。這個講座但看題目就感覺比較吸引,認真聆聽之後,感覺講座很接地氣、確實能夠爲自己指點迷津,對自己進一步調整心態,努力實現自己做好工作、做一個幸福的老師的願望,起到明顯的指導作用。

有關幸福講座心得體會

在講座中,教授通過我們比較熟悉的事件、人物以及好幾件發人深省的案例,引導我們思考,對於教授從案例中歸納的三個觀點:抓住時機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要事第一和大家好纔是真的好,我非常認同。我也進一步認識到一個人的心態對工作、生活質量提升的重要意義,尤其是教師要轉換角度思考問題,對我們進一步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很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其中,作爲教師,轉換角度看學生,與學生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關係,在我們職業學校尤爲重要。 我們傳統上理解的師生關係,是一種建立在老師權威下的師生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情境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創制者和教學成果的評判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多年來,教師習慣於按照自己的設計思路來進行教學,他們總是千方百計的將學生不很規範,但很有見地的,甚至是創造性的想法,按自己的要求進行“模式化”。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係,限制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同時教師的教學也受到了嚴重的制約。所以說這種傳統的師生觀必須得到改

善。因爲: 一方面是由於現在學生已經能從課堂之外,不依賴於老師而獲得知識。課堂之外的各種媒體傳遞的通道,使學生獲取信息之快,範圍之廣,內容之豐富,渠道之便利,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經超過老師。另一方面,如果教師仍然在課堂上堅持一言堂的權威闡述,會打消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以往,會扼殺學生的創造潛能,還會產生一定的厭煩心理和逆反心理,因此教師要轉變角色。教師應從權威者變成學生的朋友,由知識的絕對權威擁有者成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從課堂的獨裁者轉變爲學習過程的良好組織者。教師的角色一旦發生變化,會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民主、平等、和諧、愉快的教學氣氛,使學生和教師保持愉悅的狀態,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產生廣泛的交流,互相啓發,開拓思路,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

教授的講座給我的啓發還有很多,希望學校今後繼續邀請高水平教授到校開設專題講座,爲老師們專業成長建設良好平臺。

有關幸福講座心得體會 [篇2]

承德,一個寧靜、安祥、和諧的地方,一個充滿無私,充滿愛的地方,一個神祕又神聖的地方,更有人說那裏就是一個天堂,因爲衣食無憂、因爲寧靜祥和、因爲與世無爭.....但這裏其實是一個讓人認識傳統文化、重視傳統文化、發揚傳統文化的地方。

在物慾橫流、爭名奪利的'今天,有這樣一方淨土,是多麼的難得,而承德創始人楊老師放棄名利、拯救傳統文化的精神又是多麼的難能可貴。由此讓我想起魯迅,他開始到日本時是學醫的,但是他很快意識到,解救人民最要緊的不是“醫”,而是需要打開思想上的枷鎖,喚起民衆起來鬥爭。所以他毅然決定棄醫從文,用犀利的筆去挑開舊世界的黑幕,讓人民羣衆看清統治者的醜惡面目,也看清自己的愚昧,喚醒民衆。個人感覺有點相似、或許有些誇張。但是看到當前社會道德淪喪、信任危機、各種疾病、自然災害等等現象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不由得讓人產生一種危機感。而問題的根源就是傳統文化的顛覆,價值觀的扭曲。

在課堂上聽到一個故事,覺得挺有哲理的,分享一下:

一羣羊,在一望無際的山坡上安靜的吃草。草兒嫩綠,散發着青春的香味。後面的羊吃着草,突然動起了腦筋:“我們在後面吃到的是前面的羊吃剩下的草根,爲什麼不跑到前面吃更鮮嫩的草尖呢!”於是,後面的羊就往前跑,前面的羊也不甘示弱,這樣往前跑的結果是整個羊羣都奔跑起來,他們爭先恐後的往前跑着,誰也不肯落後,至於爲什麼要向前跑,在激烈奔跑的過程中,它們早就忘記自己是來吃青草的!

跑啊跑啊,跑到了懸崖邊,因爲跑的太快,收不住腳,一頭接一頭,掉進了懸崖。這個奔跑的羊羣竟然集體自殺了!

身心和諧,始於仁愛;社會和諧,始於謹信;家庭和諧,始於孝悌

課程中的衆多視頻、課後的大多分享,都圍繞着一個問題:和諧,大到社會的不和諧,小到家庭的不和諧,細細講來都與傳統文化有關。家庭就像是社會的細胞,家庭與社會的關係就如同細胞與生物體的關係一樣,無數個興旺發達的家庭,才能構成繁榮昌盛的社會。

從當前情況來看,有些家長過於看重現實利益,產生許多急功近利的“誤區”,出現了家庭教育“重物質輕精神,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輕能力,重成才輕成人”的現象,一些青少年在所謂的現代意識的掩飾下,對傳統文化表現出冷淡與漠視,對傳統道德表現出叛逆與背棄,物質化、功利化傾向明顯,個人行爲失範、極端個人主義擡頭的現象不容樂觀,錯誤的價值觀對社會的影響極大,這時就更需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

海南愛心家庭教育研究會的會長張乃惠老師所講的《人生路漫漫,因果伴我行》的課程,讓我之前一直認爲迷信的事情,變得真實可信起來。他說:人是三

界生:天賦予了我們命,地賦予了我們命,父母生了我們身。他所講的衆多事例告訴我們:性不好,天降災;心不好,地降病;人不好,法律管。原來很多病都是由心生的,更告訴我們要遵循自然規律,要有仁愛之心。

很多人以爲有錢、有權就是幸福,一輩子都在商場上奔波、打拼,卻沒有時間停下來靜靜品味人生,其實人生的幸福在於用心感受生命中每一個過程和細節,感受生活中與家人、朋友、同事、接觸時的感受,而不是金錢就能夠買到的,只有真正用心的人才能情感受的到。

《弟-子規》,不能相信,就不能受益;不能相信,就不能落實;不能相信,就不會有和諧。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意思就是說不能身體力行孝、悌、謹、信、泛愛衆、親仁這些部分,一味死讀書,縱然有些知識,也只是增長了自己浮華不實的習氣,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人。

幸福人生講座,主要講的就是告訴我們如何才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而答案就是用正確的思想觀念來指導我們的行爲,重拾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弟-子規》,落實《弟-子規》,從而就能通往幸福而光明的人生大道。幸福人生的密碼:踐行《弟-子規》,從心開始!

最後分享一個我在學習過程中,看到的讓人心酸的一幕:一次吃完飯去廚房放餐盤,排隊進的廚房,走在我前面的一個老師(也就是同學,在承德學習的統稱爲老師)餐盤裏的食物沒吃完,剩了半個饅頭,然後把餐盤遞給義工老師,義工老師彎腰接過微笑着說:老師,辛苦了,與此同時我前面的那個老師待義工老師接過餐盤後轉身就走了,緊接着那個義工老師隨手就拿起那半個饅頭吃了起來,沒有半點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