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古蓮花池導遊詞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旅遊從業人員,常常要根據講解需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那麼應當如何寫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保定古蓮花池導遊詞,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保定古蓮花池導遊詞

保定古蓮花池導遊詞1

位於市中心,歷史久遠,初建於唐上元年間。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張柔移鎮清苑(今保定),畫市井,定民居,建城郭,並役使大批自江南擄來的園林工匠,在此擴建園苑,引城西北雞距泉和一畝泉之水,種藕養荷,構築亭榭,廣蓄走獸魚鳥,名曰雪香園,爲其私家園林。因荷花繁茂,故明代稱爲蓮花池。

總面積現存36畝,其中池水面積近12畝。明萬曆年間改建爲水鑑公署。後經明清兩代不斷擴建和修葺,在清乾隆年間形成了著名的"蓮池十二景"。

以池中水心亭(臨漪亭)爲中心風景點,君子長生館、藻詠廳、觀瀾亭、濯錦亭、高芬軒、響琴榭等建築和景點環池而設,各存典故。亭榭樓臺,佈局嚴謹,登高環顧;水中芙蓉擁翠,荷花亭亭玉立,柳絲嫋嫋娜娜,小橋流水,湖光山色,是冀中平原上一顆古代園林明珠。園內設有蓮池書院。古蓮花池還以碑刻衆多而著稱,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碑刻近百通。

保定古蓮花池導遊詞2

保定古蓮池始建於金正大四年,原名“雪香園”,由於園內池塘中荷花茂盛,所以稱爲古蓮花池。古蓮池佔地24000平方米,是中國十大歷史名園之一,xx年被命名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蓮花池的始建者是蒙古軍事將領張柔,元代仍爲私人苑囿,明代成爲知府衙署,清代被闢爲皇帝行宮後,經過進一步擴建,建成了佔地100畝的蓮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萊”的美譽。雍正年間直隸總督李衛又在院內創辦了書院。1936年宋哲元主持河北省政務,恢復了蓮池書院,聘請高步瀛任教,第二年因盧溝橋事變,蓮池書院從此走完了輝煌的歷史。

古蓮花池現存建築大部分是清代建築,由於融合了中國江南和北方不同的造園藝術,形成北方園林的三湘七澤之趣,成爲中國古代園林的典範,現存的主要建築濯錦亭、水心亭、水東樓、藻詠亭、君子長生館、響琴、灑然亭、高芬軒環池而建,直隸圖書館、觀瀾亭、不如亭分散園中。池塘佔據了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每到夏季,東塘芙蓉如面,粉紅嬌麗;西塘荷花如雪,淡雅清新。古蓮花池躋身中國十大歷史名園,不僅因爲它7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巧奪天工的建築藝術,更重要的是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保定古蓮花池導遊詞3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古蓮花池,我是你們的導遊XX。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十大名園之一的古蓮花池位於保定市區中心。與直隸總督署南北相遙。古蓮花池正門坐南朝北,門前一對石獅雄踞左右,門樓歇山翹角、三門三楹,中門上方高懸民國初年大總統徐世昌手書的"古蓮花池"大字橫匾。

白蓮花池原名雪香園,爲元代汝南王張柔所建。始建於公元1220年,現總面積24000平方米,其中池塘面積790O平方米、蓮池自古就環水置景,以水爲勝,因荷得名。並彙集了中國南北古建築園林風格的精華。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毀,僅存婆娑蓮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稱其"蓮花池"。明朝後期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整修擴建。知府查志隆把蓮池作爲一面"水鑑",並令增建一門上懸水鑑公署四字橫匾,秉政應鑑之碧水蒼天,以激人勵己。清興建蓮池書院,乾嘉時代成爲蓮池鼎盛時期,山、水、樓、臺、亭、堂、廡、榭參差錯落,組成了著名的蓮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萊"的美稱。

蓮池藏石刻可謂一大景觀。僅北塘北側的碑刻長廊,就長達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國年間及解放後書法名家書寫的碑刻140餘通,成爲蓮池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蓮池這座古老的園林,融南北園林藝術風格於一體,博得了園林專家和文物專家的讚賞。目前,蓮池復原十二景及周邊歷史街區改造工程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蓮池將以更加迷人的秀麗風光喜迎四面八方遊客。

好,遊客朋友們,古蓮花池就爲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保定古蓮花池導遊詞4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古蓮花池,地處河北保定市蓮池區,是保定八景之一,稱“漣漪夏豔”。古蓮花池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十大名園之一。古蓮池不僅以“林泉幽邃,雲物蒼然”聞名,更因與蓮池書院同處一址而聲名遠播。總面積爲2.4萬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積7900平方米。池水以中心島爲界分爲南北兩塘,蜿蜒曲折的東西二渠將兩塘溝通一體。南塘呈半月形,外圍峭壁環峙,松柏滴翠。北塘呈不規則矩形,四周玉石堆岸,楊柳垂絲。水心亭居其中。蓮池自古就環水置景,以水爲勝,因荷得名。園中諸景建制小巧玲瓏,優雅別緻,拙中見巧,樸中有奇,彙集了中國南北古建築園林風格的精華。蓮池實爲中國北方古代園林明珠,前人曾用“幾疑城市有蓬萊”形容她,有"城市蓬萊"、"小西湖"的美譽。

古蓮池初名雪香園,爲元代汝南王張柔建造,建成於公元1234年。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毀,僅存深池清水,繁茂荷花,明代以後的志書,就把它隨俗稱爲“蓮花池”。到了清代,興建了蓮池書院,一時間人才濟濟,揚名中外。蓮池又闢爲皇帝的'行宮,皇帝多次出遊駐蹕。古蓮池幾經修建,達到了極盛。園內瓊樓玉閣,典籍文物,珠璣珍玩,以及奇花異卉,仙禽靈獸,畫舫樓船,芙蕖香荷,盡託于山山水水之間,交織成畫,交織成詩。山、水、樓、臺、亭、堂、廡、榭參差錯落,組成了著名的蓮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萊”的美稱。

保定古蓮花池導遊詞5

古蓮花池坐落在保定古城,它用那獨有的古香古色,各種經典的建築,吸引了衆多遊客。

走進古蓮花池,首先見到的就是一座假山,它由溝通南北兩塘的東渠環抱。山上怪石林立,從遠望去,有的似玲瓏寶塔,有的像仙鶴引頸,有的如猿猴掻耳,有的同駿馬奔馳。千奇百怪的形狀,讓我陶醉其中。

繞過假山,我來到了美麗的蓮花池。蓮花池很大,幾乎佔了公園的四分之一。一片片荷葉挨挨擠擠,像一個個碧綠的大玉盤。池中的荷花更是千姿百態:有的剛剛結出花蕾,嫩綠嫩綠的;有的頂着粉紅色的花骨朵,含苞待放;有的綻開了一兩片花瓣,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嬌羞欲語;有的伸展花瓣,吐露嫩黃的花蕊,像一位美麗的少女,亭亭玉立。真可謂是“映日荷花別樣紅”啊!

古蓮花池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一個傳說故事:“蓮葉託桃”。它是園中亭頂的獨特造型。綠色翻卷的大蓮葉正中,拖着一隻大紅桃。這一構制新奇而又自然。傳說八國聯軍進北京時,慈禧太后扮成村婦,連夜出逃。有一位老工匠,便在蓮池設計了“蓮葉託桃”亭頂樣式,諧“連夜脫逃”之音。意在揭露慈禧太后喪權辱國的醜行。慈禧太后回京路過保定,看到“蓮葉託桃”惱羞成怒,當即傳旨殺了這個老匠人。

古蓮花池裏還有舉世聞名的碑刻長廊、蓮池書院和一些建築。古香古色的蓮花池,蘊藏着豐富的歷史文化,爲保定古城做出貢獻。

保定古蓮花池導遊詞6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元代汝南王張柔由滿城移駐順天軍(金代保州爲順天軍節度使駐地),重新修築城垣,引水入城,疏浚河道,修建蓮池。因池內荷花茂盛,故名“蓮花池”。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毀,僅存深池清水,繁茂荷花。明朝後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擴建。知府查志隆把蓮池作爲一面“水鑑”,並令增建一門,上懸“水鑑公署”四字橫匾,以激人勵己:秉政應鑑之碧水蒼天。從此,蓮池成了達官貴人云集的場所,“水鑑公署”也成了蓮池的別稱。

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隸總督李衛奉旨在蓮池開辦書院,一時間人才濟濟,揚名中外。蓮池又闢爲皇帝的行宮,乾隆、嘉慶、慈禧等帝后出巡,途經保定均在此駐蹕。乾隆帝曾多次來這裏並賦詩讚美蓮池。

1920xx年,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親書了“古蓮花池”橫匾,該名沿用至今。蓮池園林以池爲主體,臨漪亭爲中心,主要建築有水東樓、藏書閣、藻詠廳、君子長生館、響琴榭、高芬軒、寒綠軒及臨漪、濯錦、灑然、不如、六幢、觀瀾等亭,宛虹橋、曲橋和元建白石橋等,構成"湖中有景,景中含詩"的優美畫卷,使人領略到古典園林之美。

保定古蓮花池導遊詞7

古蓮花池是我國著名的古代園林之一。一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假山,假門後面的牌坊上面寫着"古蓮花池"四個晶光耀眼的大字擺在正中間,好像在歡迎來到這裏的客人。

大門的右邊,是一排黑色的石碑,石碑上的字都是各朝各代有名的書法家寫的。再往前走就能看見一座白色的九曲橋,通過九曲橋就來到了水中亭。亭子有8個角,每個角上都掛着一個可愛的風鈴,只要風婆婆輕輕一吹,小風鈴就會發出悅耳的聲音,亭子四周有6根柱子,都是連在一起的,旅遊的人們可以坐在上面休息,也可以望着遠處的風景。

進到亭子裏,發現亭子裏面很寬敞,也很涼爽,亭子上有許多的圖案,結構非常精細,整個亭子多沒有一個釘子。這說明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站在水中亭望去,我看見了蓮花池裏有許多荷葉和蓮花。從水中亭往後走有一個全國有名的藏書樓。

蓮花池美,水美,景美,我爲我的家鄉擁有這麼一出美景我感到非常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