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 解說詞

鍵詞一:十大重點項目

人才工作 解說詞

按照“創新思路、整合力量、重點突破、齊推共進”的方針,我區制訂出臺了《建立完善人才工作運行機制的有關工作制度》,包括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人才工作重大事項通報、人才工作督促檢查及人才工作聯絡員等制度。自2008年開始創新實施人才工作十大重點項目,對一些事關全局的重要工作、重點政策、重大活動進行協調部署,設置兩級目標體系,將每一項目標任務及其子項目分解落實到各責任單位,有效破解全區人才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加快解決人才工作中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

【字幕:目前,全區擁有人才總量13萬人,每萬人人才總量1313人,擁有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和國家、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5人】(字幕不配音)

點評:十大重點項目的實施,爲黨管人才找到了抓手,有效提升了全區人才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較好地形成了各部門齊推共進的人才工作合力和整體聯動的工作格局。

關鍵詞二:三個一百

按照“常州市千名海外人才集聚計劃”和“創新型武進”建設要求,我區圍繞五大產業,啓動實施了“522海外人才引進計劃”,重點引進“帶技術、帶項目、帶成果、帶資金、帶團隊”的領軍型海外留學歸國創業人才。同時出臺武進區《關於引進領軍型海外留學歸國創業人才的實施意見》和《武進區人才開發資金管理辦法》、《關於優化人才創業環境的若干意見》等若干政策,明確了領軍型海歸創業人才可享受100——300萬元創業啓動資金,三年內不少於100平方米的創業場所和100平方米住所 的`“三個100”政策。隨之配套而上的人才創業載體建設、人才服務措施提檔升級。

點評:人才優先,一個時代性的戰略思想正在武進堅持不懈地推進,折射出的更是武進在新人才時代邁向人才強區的決心,武進人才效應魅力綻放,八方纔俊踏春而來。

關鍵詞三:人才、科技、資本對接

隨着大量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涌入武進,我區積極整合人才工作資源,全面推行科技、人才與資本聯動對接機制。由區委、區政府領導親自帶隊開展“科技長征”,組織項目、人才和資本的深度對接,足跡遍佈北京、大連、西安、哈爾濱等10多個大中城市、20多家大院大所大學,開展了近50場產學研合作和科技對接活動。

【字幕:共簽訂合作意向項目1395項,新增投入23.32億元,新增銷售108.95億元,新增產學研研發基地68家,人才與科技對全區經濟發展的貢獻份額不斷提高。】

點評:依託科技項目集聚人才,依靠人才實現成果轉化,藉助資本推動創新創業,科技、人才和資本的有效組合,促進了科技、人才和資本三大要素的互動結合。形成了人才雲集、技術薈萃、資本匯聚的創新創業格局,構築了統籌推進、靈活引才、助才發展的人才工作體系。

關鍵詞四:羣雁峯會

自2007年初,區委、區政府就出臺《關於實施“幹部能力提升工程”,努力建設武進“三寬”型幹部隊伍的意見》,着力構建了教育培訓、實踐鍛鍊、能力凸現、活力彰顯等“四大平臺”,努力建設“三寬”型幹部隊伍。2008年末,啓動實施“領導骨幹人才培養工程”,確定首批重點培養對象315名,涵蓋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等3大層面6支隊伍。2009年12月30日,全體培養對象第一次集中活動“羣雁峯會”激情上演,通過《鷹的重生》、《人生馬拉松》、《生命的堅守》、《亮-劍》等電視短片充滿了人生哲理,讓大家在分享中感悟,在感悟中進齲由羣雁峯會衍生的武進區幹部人才教育培訓課件——《志在高遠、激揚人生》迅速在全區及至省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影響力在清華、北大、新加坡等地一路蔓延。

點評:3個層次,6類人才,315名成員,構築起了我區領導骨幹人才培養工程的支架,描繪出了武進未來發展的藍圖。只有頭雁高翔,才能事業騰飛。唯有志存高遠,才能胸懷偉業;唯有激揚人生,才能迎接朝陽。這是武進人才工作的胸襟。

關鍵詞五:清華總裁班

爲努力造就一支引領武進未來發展的企業家隊伍,2005年我區出臺《關於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大力實施“企業家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連續六年組織年輕、優秀的企業管理精英,參加“清華大學—武進企業總裁工商管理高級研修班”,培訓人數已超過300人次,得到清華大學和學員企業家的高度評價。在此基礎上先後選送175名清華總裁班優秀學員到新加坡、日本、德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進行工商管理專題研修。2007年,以“分享、超越”爲主題的武進企業總裁清華研修班峯會成功舉辦、2010年,走進中天,一起探討“如何做好企業的老大”,今年12月29日,‘“沸騰的光芒”—— 武進企業總裁清華研修班峯會盛大舉行。

點評:清華總裁研修班這個在武進企業家隊伍中傳唱的名字,成爲我區人才工作的一張精美名片。由此帶來的每年的“清華班”、“日本班”、“德國班”等主體班次應者如雲,民營企業全員參訓、全家參訓、全程參訓已蔚然成風。

關鍵詞六: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博士後工作站已經融入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特別是對推動我區企業自主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產力,已經顯示出勃勃生機。目前我區擁有新科、亞邦、今創三家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個,省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9個。標誌着我區企業在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探索產學研有機互動模式、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字幕:全區已有市級及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90個、市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24個、高技術重點實驗室5個、全區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達17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7家,孵化面積達63萬平方米)、科技公共服務平臺15個。】

點評:三站一中心的建立,是武進科技實力的象徵,是武進創新能力的標誌。它聚合了智慧,也塑造着武進更加現代化的明天。

關鍵詞七:人才公寓

爲加速人才聚集,進一步優化和解決投身武進建設的引進人才安居環境,我區專門出臺《武進區人才公寓補貼暫行辦法》,將新城南都、新城風尚、萊蒙城、御城、南甸苑等10個樓盤確定爲人才公寓定點補貼樓盤。2009年6月12日,江蘇創業地產集團向海歸創業人才曾令文博士贈送房產儀式的隆重舉行,拉開了我區“百企助海歸,創新助創業”活動的帷幕。

【字幕:已經爲爲61名領軍型人才發放人才公寓補貼910萬元。】

點評:政府的力量、社會的力量共同營造了一個環境,那就是一種關愛,是一種信譽,更是一種是激發人才創造激情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