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家竹樓解說詞50字

傣家竹樓解說詞50字

傣族村落都在平壩近水之處,小溪之畔大河兩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圍繞,綠樹成蔭的處所,必定有傣族村寨。大的寨子集居二三百家人,小的村落只有十多家人。房子都是單幢,四周有空地,各人家自成院落。騰龍沿邊的住宅,多土牆平房,每一家屋內亦間隔爲三間,分臥室客堂,這顯見是受漢人影響,已非傣族固有的形式;思普沿邊則完全是竹樓木架,上以住人,下棲牲畜,式樣皆近似一大帳蓬,這與《淮南子》所記“南越巢居”的情形完全符合,也正是史書所記古代僚人“依樹積木以居”的“幹闌”住宅,這算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築。這類竹樓下層高約七八尺,四無遮欄,牛馬拴束於柱上。上層近梯處有一露臺,轉進即爲一長形之大房,用竹籬隔出一個角來做主人的臥室併兼重要錢物的存儲處;其餘便是一大敞間,屋頂不甚高,兩邊傾斜,屋檐及於樓板,故無窗。若屋檐稍高者,則兩側亦有小窗,後面亦開一門,樓的中央是一個火塘,無論冬夏,日夜燃燒不媳,煮飯烹茶,都在這火上,主客集談,也都圍爐而蹲或坐。屋頂用茅草鋪蓋,樑柱門窗樓板全部用竹製成。此種住宅的建築,極爲便易,只須伐來大竹,約集鄰里相幫,數日間便可造成;但也極易腐毀,每年經雨季後,便須重加修補。土司頭人的住宅,多不用竹而以木建,式樣仍似竹樓,只略高大,不鋪茅草而改用瓦蓋頂。西雙版納境內,傣族自己能燒瓦,瓦如魚鱗,三寸見方,薄僅二三分,每瓦之一方有一鉤,先於屋頂椽子上橫釘竹條,每條間兩寸許,將瓦掛竹條上,如魚鱗狀,不再加灰固,故傣族屋頂是不能攀登的,若瓦破爛需要更換,只須在椽子下伸手將破瓦除下,再將新瓦勾上就可。凡住此類房屋的,便算是村中的大戶了,就是車裏宣慰衙門,建築式樣也不過如此,只是面積較一般傣族民間的木樓大得多,全樓用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架成,長十餘文,闊七八丈,樓上隔爲大小若干間屋,四周有走欄,但不開窗,故黑暗無光,樓下空無遮欄,只見整齊的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排列着,任牛馬豬雞自由地在其中活動,這就是傣族最局統治者的官衙兼住宅了。這種上面住人下面養牛馬的屋宇,在西南邊區中普遍可以見到,例如哈尼、景頗、僳僳以至苗、瑤、黎諸族,住屋建築也如此式,惟下層多用大石或泥土築爲牆壁。傣族的竹樓,則是下層四面空曠,每晨當牛馬出欄時,便將糞便清除,使整日陽光照射,住位於上層的人,不致被穢氣燻蒸。

屋裏的傢俱非常簡單,竹製者最多,凡桌、椅、牀、箱、籠、筐,都全是用竹製成。家家有簡單的被和帳,偶然也見有緬地輸入的毛氈,鉛鐵等器,農具和鍋刀都僅有用着的一套,少見有多餘者,陶製具也很普遍,水孟水缸的形式花紋都具地方色彩

傣家人住竹樓,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可考了,這是南亞的溼熱氣候造成的。唐代樊卓所著《蠻書,名類第四》中曾有簡略記述:“茫蠻部落……樓居,無城郭,或漆齒。皆衣青布褲,藤篇纏腰,紅繒布纏髻,……婦人報五色婆羅籠。”這裏所指的茫蠻部落即今西雙版納一帶。

傣家人的竹樓是壩區類型,由於天氣溼熱,竹樓大都倚山傍水;村外榕樹蔽天,氣根低垂;村內竹樓鱗次比,竹籬環繞,隱蔽在綠蔭叢中;景洪縣的`曼景蘭寨和橄攬壩就是壩區傣家竹樓的標準型。

過去,傣家竹樓按社會階級分爲官家(召)竹樓和百姓竹樓兩種。官家竹樓寬敞高大,呈正方形,屋頂帶三角錐狀,頗類西方的“哥德式”建築,用木片復頂。整個竹樓用二十至二十四根粗大的木柱支撐,木柱建在石墩上,有的橫樑上雕刻花紋呈ù形或弓形,這是受佛教文化影響的結果,特別是緬寺和亭閣都有這種ù 狀花紋。屋內橫樑穿柱,結構簡單。上木梯後即爲“掌房”,正屋爲客室,中置火塘,側旁分隔爲二至三間,是主人夫婦和孩子的臥室。官家竹樓客室約有三十平方米大小,能容納一二十人就坐。掌房用篾席鋪地,是乘涼和婦女紡織的地方。

百姓竹樓與官家竹樓相同,只是較爲狹小,屋頂用茅草覆蓋,木柱不準用石墩柱腳,也不準用橫樑穿柱,不準雕刻花紋。

爲什麼傣家人都愛住竹樓不願住平房呢?元代李京在《雲南志略》中已經作了答覆,該書說:“金齒百夷······風土下溼上熱,多起竹樓,居瀕江,一日十裕”原來竹樓的妙用是下可避溼,上可避熱,瀕臨江畔,還可一日十裕

解放後,特別是近幾年來,傣家的竹樓已發生很大變化,多數竹樓已改爲木樓或竹木結構的樓房,茅草蓋頂已改爲木板蓋頂或瓦頂;掌房周圍也要裝木欄干,可以憑欄眺望小園幽徑,樓房開玻璃窗,懸掛美麗的窗簾給古老的竹樓抹上了現代的色彩,又別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