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導遊詞15篇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導遊,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導遊詞,導遊詞具有形象、生動、具有感染力的特點。那麼你有了解過導遊詞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台州導遊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台州導遊詞15篇

台州導遊詞1

台州是中國黃金海岸線上一個年輕的濱海城市,位於浙江沿海中部,上海經濟區的最南翼。台州市中心處東徑122度,北緯28度,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型。市區設椒江、黃岩、路橋3個區。下轄臨海、溫嶺兩市,玉環、天台、仙居、三門4縣。全市陸地面積9411平方千米,海洋麪積8萬平方千米,人口546萬。其中市區面積1536平方千米,人口140萬。

台州歷史悠久,是江南翼龍化石的發現地和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下湯文化的發祥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立回浦鄉,漢朝(公元前85年)設立回浦縣,三國時期(公元257年)置臨海郡,唐朝(622年)起稱台州市。新中國建立後一直以行政公署建制,1994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台州市。

台州兼得山海之利,歷史上就有"海上名山"之美稱。台州是浙江糧食的'主要產地之一。是中國第一個水稻畝產超千斤、超兩千斤的地方。台州也是中國主要的水果之鄉,名果黃岩蜜桔和玉環文旦中外馳名。臺是中國主要漁區之一,擁有遼闊富饒的東海漁場,漁業產量居浙江首位。

台州經濟發達,市場繁榮,是中國股份合作制的發源地。改革開放20年來,台州人民思想解放,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尋找到一條適合市情的發展經濟之路,初步建立起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格局,使一個比較落後的純農業地區較快地完成了工業化的初期階段,進入沿海經濟較發達城市行列。

台州交通便捷,通信先進。海門港歷來是對外交往的重要口岸,公元230年最早開通大陸與臺灣的航線。今天的台州,擁有港口、機場、104國道、沿海高速公路,已初步建成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

台州自古學風興盛,爲文化之邦。民風淳厚,社會安定。山海風光秀麗,名勝古蹟衆多。教育科技發達,人才輩出。物華天寶,爲中國黃金海岸帶上的富庶之地。

1999年,經國務院批准,台州市確定爲浙江省城市化格局中的大城市和一級經濟亞區中心。2000年,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發展大工業、開發大港口、構築大交通、建設大城市”的戰略目標,把台州定位於繁榮、文明、優美的現代化港口大城市。

台州第二次騰飛的目標是:在2020年建成科工貿發達的現代化濱海城市。

台州多山濱海,風景山海兼備。漢晉以降,道佛兩教特盛,崇山幽谷之中寺觀迭起,增添衆多人文景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又開闢一批風景區。全區風景名勝,大體可分三類:以在臺山和括蒼山爲主的山嶽風景名勝,包括黃岩市、溫嶺縣境內諸山,天然風景與衆多古蹟融爲一體;以臨海市桃渚爲主,以及三門縣蛇蟠島與仙岩洞、溫嶺縣石塘漁村、玉環縣大鹿島、椒江市大陳島等沿海風景名勝,開發潛力很大;各市縣城廂或近郊風景名勝,大多已闢爲公園。其中天台山於1985年8月經省人民政府公佈爲省級名勝區,1988年8月經批准爲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桃渚風景名勝區,清代馮賡雪《臺南洞林志》已有記述,80年代開始引起注意,並有衆多新發現。全區各地尚有不少風景勝地有待開發。

台州導遊詞2

江南古長城位於浙江臨海,爲中國重點文物掩護單元,國度4A級旅遊區。始建於晉,擴建於唐,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汗青,現存城牆長約5000米,蜿蜒曲折,氣魄恢宏,素有“江南八達嶺”之美譽。據史載,北國長城的空心敵臺源自臨海江南長城(皆爲明朝抗倭明將戚繼光建築)。江南長城除禦敵的浸染外,還具有防洪成果,故在修築上異常有特色,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弧形馬面,另一方爲方形,這在中國異常有數。

現在仍挺立不倒的臨海古城牆,概略經驗了五個階段的汗青釐革。據《辭海》載:東晉隆安四年(400年)至元興元年(402年),郡守辛景爲抵制孫恩爲首的農夫叛逆軍,築城牆以禦敵,這就是最早的古城牆。然而,各類史料上與此相干的記實很少。

在東晉後,臨海迎來了一個大成長時期。據《台州府志·建置》載:唐初,(台州府)向東南平原擴建大城,系“唐尉遲敬德所造”;按《舊經》上所記,是“附郭週迴一十八里,崇和門(東門)初築時即有月城(甕城)”。在北宋平靜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吳越國王錢叔爲表忠誠,“納土歸宋,毀各地城牆”。十三州之一的臨海古城也在箇中,但因其西南靈江段有防洪浸染,古城牆才得以榮幸地生涯下來。

正由於臨海古城牆有着防止和抗洪防洪的雙重浸染,古代軍事家們視之爲重點。於是,逃過一劫後的古城牆進入了隨後的大修築階段。宋慶曆五年(1045年),知州彭思永重修城牆,令黃岩縣令範仲溫認真西北隅,臨海縣令李丐認真西南隅,寧海縣令吳幾庶認真東南隅,臨海縣尉劉初認真東北隅,仙居縣令徐赳認真城北山上。

這次大修筑後的城牆,佈局、防止、防洪等比前兩次更趨完備。昔時詳細認真修城的蘇夢齡作《新城記》,內有黃岩縣令的記述:“陶甓(磚)雖固,猶未如石之確(平穩)也。”

據史書記實,在修築古城牆時,智慧的台州人民已經回收了其時較爲先輩的構築要領。最初的夯土板築法一向相沿到了東晉十六國,其後,趙石虎開始用夯土牆外包砌磚。到南宋末年,因爲行使火藥,重要的城牆開始用磚石包砌增強防止,這樣,城牆越發健壯,更有利於防止和抗洪。

在大修筑後,古城牆進入了第四階段。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知州趙汝愚整修城牆,增開興善、鎮寧、豐泰、括蒼四個城門,並修崇和、靖越、朝天三個舊城門,增築月城(甕城),形成了月城外抱大城。城門頂與城門樓底層之間開樸陋,上裝勾當暗板,戰時翻開暗板拋擲巨石衝擊襲擊城門之敵,並能快速堵住城門。這種出格的佈局,在世界屬有數。至此,臨海城牆的範疇和城牆的構築佈局氣魄威風凜凜情勢漸趨定型。

到了元朝,統治者曾命令拆盡全國處所城牆。臨海古城牆再次因抵制靈江洪災的非凡成果而倖免於難,只被拆掉了子城,別的仍保持原貌。出格是在嘉靖後期,“以倭患修治,幾費策劃”。倭寇加害東南沿海,台州府城又首當其衝,成爲軍事家的必爭之地,城牆在抗擊倭寇中施展了重大浸染。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戚繼光任寧(波)、紹(興)、臺(州)參將,二十九年(1560)改任臺(州)、金(華)、嚴(州)參將。他在臺州抗倭時代,“先按海上形勢,多特工,嚴下令,廣詢謀,與士卒草蔬野處,每遇賊至,奮掉臂身,必欲剪從此食”。除另外,他還與譚綸一路教育將士大修城牆,以此取得“九戰九捷”的精彩戰績,名揚全國。時代,戚繼光與知府譚綸締造性地加蓋了兩層中空敵臺,遺存至今。戚、譚隨後奉調薊州,建築北京四面的明長城。他們抽調江南3000兵士,將其在臨海聽築城履歷運用到明長城建築工程中。長城的空心敵臺就是源自臨海。因此,南北長城在規格、情勢、結構上,配合點頗多,臨海古城牆實爲北國長城之“師範”和“藍本”,於是被稱爲“江南長城”。

戚繼光不只修繕了臨海古城,還在臨海桃渚城增築了東、南兩座敵臺以及城郊七座烽堠(狼煙臺)。現存“大參戎南塘戚公表功記”刻於嘉靖四十三年九月,聲名白其時的修築環境。至此,臨海古城牆經驗了五個階段的整修,成爲世界有數的保存最爲完備的古城牆。

臨海城始建於晉,已有20xx多年汗青,歷爲台州府州治地址。它是一座融合千年古鎮深摯祕聞、江南名城奇麗山川和當代都市繁榮爲一體的古鎮新市,於1994年被國務院定名爲國度汗青文假名城。臨海市區內事業浩瀚,巾山雙塔、東湖毓秀、唐代廟宇、紫陽古街等,均爲一方名勝,箇中尤以古城牆爲最。古城牆原長6000餘米,現存5000米,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隨後委婉直抵靈江東岸,一向延長至巾山西麓。她依山就勢,矯若巨龍,宏偉壯觀,尤以北部最爲險要,與北京八達嶺長城頗有幾分相似之處,有爲險“江南八達嶺”之稱,堪稱江南一絕。

臨海古城牆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汗青,這一優越文化遺產,已成爲世界縣市一級生涯最完備的古城牆之一。今朝,古城牆仍生涯有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望江門、括蒼門等城門、城牆,尚有4座甕城、8個敵臺、13個墩臺(狼煙臺)。

從景緻美妙的東湖北側出口走出,穿過寫有“雄鎮東南”四個大字的石牌坊,就可看到氣魄雄偉、異常陡峭的登城石階。石階共有198級,拾級而上,再轉頭望東湖,只見亭臺樓閣,美妙如畫,令人神清氣爽。

走上石階,就是古城牆的進口處“攬勝門”了。從“攬勝門”往西走,古樸淡雅的城牆逐步地將你帶入了數千年的汗青釐革之中。緩步於城牆上,雙方松柏蒼翠,落英繽紛,與北京長城上的`擁擠和熱鬧對比,真是別有一番情趣。臨海古城牆有一個明明的特性,城牆的表裏兩側一高一矮,外牆高約一米,且間有曠地,而內牆高約0.5米,且綿延不絕。從“攬勝門”走出1000米閣下就是煙霞閣,遠遠看去,煙霞閣凌空高聳,氣魄不凡。

過煙霞閣不遠,仿北京天壇公園裏的圜丘壇所建的“江南圓天壇”方纔落成。這是“圓和九的天下”,在細部佈局上分成“三層九重環”的圓合,白玉色的扇形臺板、臺階、雕欄等都是九和九的倍數。站在壇中間的圓環上一頓腳,你就能聞聲立體聲般的覆信。由此而下,城牆溘然間又變得陡峭起來。一問,才知那就是所謂的“江南八達嶺”了。在那兒向山下看,就可望見帶有兩座甕城的臨江城牆和城門,其結構相等優良,既可防洪又可以蓋住仇人的襲擊。臨海古城牆的一磚一石,無不銘記着滄桑的汗青印記,浮現着中國古代人民的伶俐。

台州導遊詞3

各位旅客朋友:

歡迎賓客們來到蛇蟠島!

蛇蟠島位於三門灣內的蛇蟠島,現有面積 17.4 平方公里,是台州海域最大的島嶼。島上盛產江南名石――蛇蟠石,俗稱“紅石板”。歷經千餘年人工採石,形成了遍佈全島的豎井洞窟羣,號稱“千洞島”。島之南部,臨近渡口碼頭處,有一古村名“黃泥洞村”,早年當地鄉民、採石工匠絕大多數住在採石廢棄的洞窟中。大革命時期的革命烈士、亭旁才子包定詩《和蛇蟠島韻》,描繪了“浪花鴻蒙”、“石骨射日”的壯麗景觀,也讚美了“家住神蛇頂”的“野人”。遊客們舉目可見的山坡上的蛇蟠亭,亭柱楹聯就是包定的詩句:“石骨撐空芒射日,野人家住神蛇頂。”以展示採石遺景、山海風光、民俗文化爲特色的“野人洞景區”因此得名,它包括野人古洞、蛇蟠春秋、藤友三門、古宕仙蹤、海市紅樓、平崗觀海、松林拾貝和漁舟唱晚八個分區。

景區入口廣場撲面而來的洞窟羣,即是“野人古洞”。洞口正對廣場,面臨蛇蟠洋。古志記載: “蛇蟠山四周皆海,山形盤屈如蛇,故名“蛇蟠島”。加以山間奇洞密佈,正所謂 “洞韻送清風,濤聲迎遠客” 。遊人遠道而來,觸目所見的,乃是 “洞鎖三天” 的野人洞,洞外水景曲橋,豎進旁出,支洞橫生,幽深隱蔽;有的峭壁青藤,薜蘿倒掛,野樹山花,裝點古洞;今人讚美迎賓洞詩云:

蛇蟠雄峙水,歐鳥掠波飛。

古渡新姿秀,迎賓上翠薇。

西首的洞天石府,告訴遊人這些壯美無比的“野人古洞”究竟怎樣形成的?我們的先民千百年來就是這樣使用一錘一鑿的簡單工具,憑着血肉之軀,胼手胝足於長崖峭壁、幽深石宕,就是這樣千錘萬鑿、世世代代、採石不息、掘山不止,他們開採着古代建築材料中不可缺少的石材,他們的勞動創造了美好的世界。想一想吧,從前我們城市、鄉村走過的石板街道,我們居住的老房子的屋基、門楣和庭院,以至城牆、橋樑、牌坊、河岸、陽宅、陰宅等,所有舊時的建築物和器物,都少不了石材。

在水泥和鋼筋混凝土時代出現之前,石頭就是最重要的建築材料,它的需求量不少於磚頭和木頭!大量的石材採自於深山,那些臨近城市、河道,運輸便捷的優質採石場,最早被開發利用。靠近大陸的蛇蟠島,海運四通八達;赭紅色的蛇蟠石,質地堅韌,易於雕琢,是優良的建築石料和建築裝飾物。大規模的蛇蟠采石,歷宋元明清,成爲本島的傳統產業。千百年來,從蛇蟠島開採搬運出去的石塊、石板、石材,到底有多少?

誰也無法推算、統計,然而蛇蟠島上遺存至今的古人採石場,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樣的洞窟羣,有 1300 多處,這些大氣磅礴的鉅作,正是我們的先民們用生命雕造的 ! 古人採石勞動極其繁重、艱苦,而又險象環生,無數疲憊的身影都已倒在了歷史的塵埃裏,但是,先民們征服自然的頑強意志和聰明才智,他們的偉大精神,是與眼前的採石遺景永存的。

現在科學技術發達,人類可以遨遊宇宙太空,但是像眼前的人工採石景觀,卻是無法再生了――那種傳統的採石工藝,在社會突飛猛進的發展中,被淘汰了,失傳了!早在五百年前的明代,詩人張岱面對前人的採石遺景不勝讚歎道: “誰雲鬼斧神鏤,竟是殘山剩水!” 當我們漫步進入這些 “鬼斧神鏤” 的 “殘山剩水” 之時,心靈怎不受到深深 的震撼!這些 “殘山剩水” 間,凝聚和沉澱了一個偉大民族的精魂,象徵着中華民族奔涌、激盪的無窮力量!

歷史上的蛇蟠島屬寧海縣。宋端平二年( 1235 ),寧海進士儲國秀撰寫的《寧海縣賦》稱: “礦石錮於蛇蟠之丘,石首發於洋山之嶼。” 這裏的“錮”就是開鑿的意思,“石首”就是黃魚。古時候前蛇蟠洋、蛇蟠島盛產魚鹽,盛產石材,曾經有過繁華的歲月。“蛇蟠春秋”向遊人再次展示這些雖由人鑿,卻形態天然,具有巧奪天工、宛若天成的獨特景觀。

這些洞窟,有的形如巨鍾,頂如覆鍋,四壁如桶;有的狀似古代軍旅幕帳,長崖峭壁,雄偉驚險;有的洞口倒影藍天,洞中潭水清碧,旱洞水洞,深邃莫測;在一派撲朔迷離的洞天奇觀中,令人興致勃勃地追思千百年來蛇蟠石的`蹤跡去向。經過研究人員的認真調查和翻閱史料得知:古代的蛇蟠石,不僅暢俏於三門灣、台州府、浙東城鄉,例如寧波的天童、育王,杭州的靈隱等名山古剎,而且遠銷異國他鄉,在日本東京奈良的古代寺院建築物中,都可以發現蛇蟠石的蹤影。

四面海水環抱的蛇蟠島,空氣清新溼潤,受海洋性氣候影響,氣溫低於大陸城鎮 2 - 3 ℃。而洞窟中更是避暑消夏的好去處,進入洞中,涼風爽身,汗水即止,勝似現代空調器。實際測試表明,洞窟內外的溫差,冬季約 6 ℃;夏季甚至可達到 12 ℃左右。我們的先民,蛇蟠島上苦難的鄉親們,早就發現了並利用了這一避暑的洞天福地。

請看,這一精雕細鏤的石坊門楣,是明清時期的遺物,古人十分合理地利用這些廢棄的石宕洞窟,作爲他們的民宅,這一處坐北向南的古宕仙蹤,地勢高亢,面對大海;既有庭院,也有客廳;臥室、廚房、柴房、豬舍等井然有序,整潔古樸。洞室中,陳列着古人日常使用的石磨、石臼、石槽、石桌、石凳等彷彿天然石室,展現了一種悠遠的洞居文化和石器文化,古往今來,給人以強烈的時空滄桑感。

古代蛇蟠島大規模的石料開採和海上運銷,加上海洋捕撈業、製鹽業,催生了相應而來的海上貿易,這裏曾經有過 “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的經濟繁榮時期。商賈商船不絕於道,海上檣帆林立,舟楫往來如梭,伴隨商旅貿易的商鋪客棧、酒肆茶樓應運而生。由此前往,就是野人洞景區的“海市紅樓”,這裏有 “雲山洞府飯莊”、“快活林酒店” 。

台州導遊詞4

越是長遠的,越是迂腐的,越是彰顯著一種無法抗拒的魅力,它以一種無可更換的氣魄展示着肅靜與神聖。

前幾日,無意去了臨海,親臨了一次曾經在汗青書上讀過數次的臨海古長城――江南長城。

那天,氣候異常酷熱,高達35°C。在高高的牌匾上“雄鎮東南”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直映眼簾。站在那青磚下,溘然感想了昔人的巨大,他們必然沒有想到,昔時他們用血肉之軀築就的防止外敵加害的壁壘,本日成了後人遊歷汗青的景點。

據悉,臨海古長城始建於晉代,是其時的台州府城。古長城依山就勢而進,全長約有6000多米。東起於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于山巖陡峭間直抵靈江東岸,延長至巾山西麓,矯若巨龍,宏偉壯觀,尤以北部最峻,英語導遊詞,與北京八達嶺長城形神俱肖,素有“江南八達嶺”之稱。沿途建有種種城堡、城門、城樓。古城牆兩側,古木參天,一些說不着名字的古樹上結滿了青綠色的果實,一些正開着淡黃色小花的古樹掩映着古城牆,爲這絕世的創舉憑添了幾分江南的靈秀。

史載,明朝名將戚繼光在臨海八年,抗擊倭寇九戰九捷。時代,戚繼光與知府譚綸整修臨海古城牆,締造性地加蓋了二層中空敵臺、遺存之今,戚、譚隨後奉調薊州,建築北京四面的明長城。他們抽調江南三千兵士,將其在臨海築城履歷運用到明長城建築工程中。北國長城的.空心敵臺,源自臨海。因此,南北長城在規格、形制、結構上,配合點頗多,實爲北國長城之“師範”和“藍本”,遂稱江南長城。據導遊說“臨海古城牆,除了禦敵的成果之外,尚有一個異常重要的浸染,就是防洪的成果。城牆有三分之一的長度是沿着靈江修築,台州府城正位於靈江入海近處,江水與潮流相碰,水位升高,時常漫上城來。城牆有如大堤,千餘年來抗擊着大水的攻擊。爲此,臨海城牆在修築計劃上,採納了特有的法子,把甕城修作弧形,出格是把“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圓弧形(別的一方仍爲方形),在世界古城牆中,異常有數,今朝所知尚屬孤例”。

登古長城,起主要通過的是被稱爲“俊傑坡”的198級臺階,這實在讓人生畏,也令我們這些通常裏缺乏熬煉的辦公室中的等待者,大練了“腿功”。導遊勉勵各人說,“這些臺階必然要登上去,不是有句話:不到長城非俊傑嗎,到了古長城,不走完全部的臺階,就稱不上俊傑。”臺階走到一半時,早已是揮汗如雨了,看來做個俊傑還真是不輕易。

走到轉彎處一門大炮赫然入目,各人圍攏而來。古炮悄悄地置身哪裏,沒有了士氣奮發士兵的相伴,只有周圍古樹陣陣的濤聲,顯得有幾分寂落。深褐色的炮筒在哪裏奮不顧身地苦苦等待了數百年,好像一向虎視着外敵。我注視着,很想知道在沒有了硝煙的日子裏,他在沉思着什麼。聽說,這就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在臨海八年,締造性地修築了十三座二層空心敵臺之一,極大地加強了防守手段,戚家軍以臨海古城爲據點,擊敗倭寇九戰九捷。

曾經的光輝跟着光陰的更迭,成爲了只留後人評說的汗青。巍巍的古長城,在漫長的汗青長河中,始終面不改色地,保持着本身的本性。這段古長城,已不再是青磚的寫真,他早已化身成了中華民族堅定不屈力氣的象徵,令數以萬衆在心中跪拜。

踏在那帶着滄桑的青磚上,我似乎看到了那從太古走來,爲了構築長城而拜另外民工們,他們臉上表露着不行思議的神氣,他們必然是不大白,昔時他們泣血築成的衛國城牆,目前成了人們閒暇之餘覽勝之地。那些帶着一身塵土的將士們也絕對不會想到,昔時他們用生命守衛的小城,成了評論古今、撫摩汗青之地。先人們必然無法假想到這段僅有6000多米的古長城,在有時間成了承載汗青的見證。

雍正天子御書的“至真妙道”在青山石壁間,顯得分外肅殺,這位滿清的天子絕對假想不到,他給了昔時締造那段事蹟的人最高的褒獎,而評述他的人,卻翻動着汗青的摺頁,冷眼寓目着他締造的那段汗青。

站在古長城上,瑰麗迂腐的臨海新老城區、竹苞松茂的彩虹橋、古構築掩護區等奇異景色一清二楚。這是後人計劃的當代故里,未來又有誰來批評呢?

臨海古長城,是個沉積感情,令人放下全部人生鬱悶和富貴繁華的處所。在他眼前,沒有什麼比締造汗青更巨大的了。統統的榮華繁華在他眼裏,還不如一塊青磚來得真實。

台州導遊詞5

民國期間,仙居是全省15個產茶區之一。1933年出版的《中國實業志》記載,仙居茶園面積有1750畝,年產茶葉3000多擔,茶樹均系野生。

目前,仙居有茶葉基地25000畝,是中國有機茶之鄉,仙居名茶有:仙居碧綠、仙居雲峯、仙龍香茗。其中仙居碧綠曾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及中國浙江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仙居雲峯曾獲全國林業名特優新產品博覽會金獎,仙龍香茗曾獲中國國際博覽會國際名茶金獎。喜歡喝茶的朋友不要忘了買些仙居名茶回去嚐嚐。

這邊便是聚仙亭,站在這個亭子裏往前方看,前面是連續不斷的三折瀑,遠處我們可以看到聚仙台。我們轉過身來往下看,羊腸小道,曲徑通幽,小橋流水詩情畫意,青山奇石美景層出,鳥語花香世外桃源。層層青山把十一泄飛瀑半隱半掩,時藏時露,彷彿有一種“不識如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

各位朋友,神仙居的遊覽已全部結束了,相信我們的情誼並沒有結束。我衷心地希望神仙居的奇山奇水、美景美色、神話傳說、歷史文化能給您一種美的.享受,留下美好的記憶。歡迎大家再次光臨,謝謝大家對我的工作的支持!在此祝各位朋友,在接下來的旅途中玩得開心,玩得盡興!再見!

台州導遊詞6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到台州神仙居來觀光旅遊。台州位於美麗的東海之濱浙江沿海中部,依山面海。有“山海臺州”之稱。現轄椒江、黃岩、路橋3個區,臨海、溫嶺2個縣級市和玉環、天台、仙居、三門4個縣。台州屬於中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溼潤,其陸地面積9411平方千米,大陸架海域面積80000平方千米。這裏平原丘陵相間,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格局。台州市樹爲樟樹,市花爲梅花和桂花。

台州歷史悠久,先秦時爲甌越之地,唐武德五年置台州,因爲境內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從此形成。台州歷史文化底蘊豐厚,名人輩出。台州是海洋資源大市,港口資源豐富,擁有大小港口15處。台州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獲得中國模具之鄉、中國塑料製品之都和中國工藝禮品之都等稱號。在臺州現代名人裏數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最爲有名。台州的民俗文化很有特色,至今還保留着“正月十四鬧元宵,八月十六過中秋”的`習俗,據說這就與抗倭名將戚繼光和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有關。台州擁有兩處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一天台風景名勝區和仙居風景名勝區;兩處國家地質公園臨海桃渚國家地質公園和溫嶺方山國家地質公園。台州的物產可以概括成“兩水”資源:一指水產,有三門青蟹、對蝦、大黃魚、帶魚等;二指水果,適宜的氣候和土壤造就了許多優質水果,其中臨海是中國無核蜜橘之鄉,玉環楚門爲文旦之鄉,仙居爲楊梅之鄉等。

台州導遊詞7

台州是中國黃金海岸線上一個年青的濱海都市,位於浙江沿海中部,上海經濟區的最南翼。台州市中心處東徑122度,北緯28度,屬亞熱帶季民俗候型。市區設椒江、黃岩、路橋3個區。下轄臨海、溫嶺兩市,玉環、天台、仙居、三門4縣。全市陸地面積9411平方千米,海洋麪積8萬平方千米,生齒546萬。箇中市區面積1536平方千米,生齒140萬。

台州汗青久長,是江南翼龍化石的發明地和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期間的下湯文化的發祥地。秦始皇同一中國後設立回浦鄉,漢朝(公元前85年)設立回浦縣,三國時期(公元257年)置臨海郡,唐朝(622年)起稱台州市。新中國成立後一向以行政公署建制,1994年8月經國務院覈准設立台州市。

台州兼得山海之利,汗青上就有"海上名山"之美稱。台州是浙江糧食的首要產地之一。是中國第一個水稻畝產超千斤、超兩千斤的處所。台州也是中國首要的生果之鄉,名果黃岩蜜桔和玉環文旦中外馳名。臺是中國首要漁區之一,擁有廣漠富足的東海漁場,漁業產量居浙江首位。

台州經濟發家,市場繁榮,是中國股份相助制的劈頭地。改良開放20年來,台州人民頭腦解放,費力創業,開闢進取,探求到一條得當市情的成長經濟之路,起源成立起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名堂,使一個較量落伍的`純農業地域較快地完成了家產化的初期階段,進入沿海經濟較發家都市隊列。

台州交通便捷,通訊先輩。海門港素來是對社交往的重要港口,公元230年最早開通大陸與兩岸的航線。本日的台州,擁有口岸、機場、104國道、沿海高速公路,已起源建成海陸空立體交通系統。

台州自古學風昌盛,爲文化之邦。風氣淳厚,社會安寧。山海風物奇麗,勝景事業浩瀚。教誨科技發家,人才輩出。物華天寶,爲中國黃金海岸帶上的富庶之地。

1999年,經國務院覈准,台州市確定爲浙江省都市化名堂中的多半會和一級經濟亞區中心。2000年,台州市委、市當局提出了“成長人人產、開拓大口岸、修建大交通、建樹多半會”的計謀方針,把台州定位於繁榮、文明、美妙的當代化口岸多半會。

台州第二次起飛的方針是:在2020年建成科工貿發家的當代化濱海都市。

台州多山濱海,風光山海兼備。漢晉以降,道佛兩教特盛,崇山幽谷之中寺觀迭起,增加浩瀚人文景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開發一批風光區。全區風光勝景,概略可分三類:以在臺山和括蒼山爲主的山嶽風光勝景,包羅黃岩市、溫嶺縣境內諸山,自然風光與浩瀚事業融爲一體;以臨海市桃渚爲主,以及三門縣蛇蟠島與仙岩洞、溫嶺縣石塘漁村、玉環縣大鹿島、椒江市大陳島等沿海風光勝景,開拓潛力很大;各市縣城廂或近郊風光勝景,大多已闢爲公園。箇中天台山於1985年8月經省人民當局發佈爲省級勝景區,1988年8月經覈准爲國度級重點風光勝景區。桃渚風光勝景區,清代馮賡雪《臺南洞林志》已有記述,80年月開始引起留意,並有浩瀚新發明。全區各地另有不少風光勝地有待開拓。

台州導遊詞8

親愛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婁底市中陽白鷺山莊。我是你們的導遊XX,一路上將由我來爲大家作詳細的介紹,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X導遊,有什麼問題或者建議大家可以直接跟我交流,我將盡我所能地爲大家服務,也預祝大家在白鷺山莊能玩得愉快,玩得盡興!

喜歡上網的朋友打開SOSO百科,輸入“白鷺山莊”等關鍵字眼,就能查到,白鷺山莊的詞條介紹是這樣的:白鷺山莊座落於婁底市經濟開發區大埠橋辦事處中陽村(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距中心城區不足10公里。山莊總投資1.1億元,佔地1800多畝,以“純情山水,康健自然”立莊,集生態休閒,餐飲住宿,農事體驗,會務商洽,健身拓展於一體的五星級鄉村旅遊風景區。

下面我將爲大家作詳細介紹:

白鷺山莊籌建於2008年,於2010年10月1日試營業,2011年元月17日正式營業,山莊因山青水秀,道路兩旁綠樹蔥翠,春風徐徐吹來,大家會感覺空氣非常清新,現代化的`生活污染特別嚴重,生活壓力也大,婁底市特別是婁星區是一個工業城市,旅遊項目不多,空氣質量不是很好,所以建議大家經常走進鄉間,走入農村感受一下健康純樸的農家生活,而白鷺山莊正是婁底目前最大的鄉村旅遊示範基地,是大家不錯的選擇之地。在娛樂活動方面,羽毛球,籃球場,網球場,游泳池,拓展基地,快樂向前衝,卡拉OK,足浴推拿等娛樂休閒項目一應俱全,這裏還是湖南省首個自行車體驗園,豐富的活動能爲大家緊張的生活很好的解壓,放鬆心情,在吃住方面,三棟四棟用於茶座餐飲休閒的湘西風情特色吊腳樓和二棟用於遊客住宿的五星級賓館能夠全面滿足大家的食住需求。而山莊肯定是以農業爲本了,在農業特色方面,婁底首個真實版QQ農場全面運行,以認種形式出租,採用全託管、半托管兩種模式,讓遊客親自參與耕作和採摘,享受勞動成果全新體驗,滿足城市居民對農事活動的興趣,150畝葡萄基地數十個品種讓大家味蕾綻放,盡情陶醉,味道純正的放養土雞,正宗土雞蛋,正品熟食豬,自釀米酒可在餐廳品嚐到,並可盡情參觀選購,150畝水域釣魚基地,200畝果園採摘基地,山莊內還可提供特色的大型鄉情酒席宴,讓顧客體驗到家庭般的舒適、溫馨。另外,二期工程霸氣十足的打靶場,獰獵場,水上樂園,過山索橋,風情別墅,真人版CF,高爾夫訓練場都在籌建中,相信大家都很期待這個與衆不同、內容豐富的白鷺山莊,我們現在就開始深入其境作進一步瞭解吧!

台州導遊詞9

景區內茂密的天然闊葉以及宜人的氣候條件,給野生動物的繁衍、生存造就了有利條件,景區內動物資源較爲豐富,叢林中棲息着上百種鳥類和野獸。

蔥鬱翠綠的森林、姿態萬千的絕壁飛瀑、清澈見底的.幽谷溪澗溶合成一體,“奇、險、清、幽”兼具。

神仙居景區既是仙居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典型代表,同時也是國家4A級旅遊區,還曾被評爲“遊客最喜愛的美景樂園”、“浙江省精品景區”和“浙江省作家創作基地”。神仙居風景旅遊管理處被評爲“省環境教育基地示範單位”、“省文明行業示範單位”、“市文明示範單位”和“市青年文明號”。

該景區自1998年邊開發邊營業以來,門票收入增長迅速,2006年,共接待遊客74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008萬元,成爲仙居名副其實的龍頭景區。

我們先來看一下導遊圖,圖上比較清晰地反映了景區的總體框架,分爲三個層次,先是從入口處到飛天瀑,一路盡顯奇峯異石,妙趣橫生;第二層次從飛天瀑至天槽瀑,是歎爲觀止的瀑布羣;最後就是環遊道。一、二兩個層次都是在山谷裏走,仰望四周的奇峯異石,第三個層次我們就能登上山頂,俯視山巒。

景區內有天然的四大天門:景區的入口是北天門,景區最爲壯觀最爲開闊是西天門,東天門有道奇觀叫“雙巒架日”,南天門最爲狹小,其間有一種景象“遙看瀑布掛前川”,瀑布羣就在南天門裏。

各位朋友,請注意遊覽線路和時間,便於您安排,這裏到“天槽飛瀑”,如果原路返回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如果從環遊道返回大概要花二個半小時。遊覽摩天峽谷大概需要一個多小時。

各位朋友,大家看,在我們的右邊就是西罨寺遺址,據光緒《仙居縣誌·寺觀》記載,西罨寺香火曾經十分興旺,還是宋代雪崖禪師的卓錫之地。何爲卓錫?僧人、法師雲遊時皆隨身執持錫杖,錫杖又名智杖、德杖,因爲《錫杖經》說,愛持錫杖可“彰顯駕聖智”、“行功德本”。名僧掛單某處,便稱爲“住錫”或“卓錫”,即立錫杖於某處之意。

台州導遊詞10

現在我們乘着纜車進人韋羌山景區。韋羌山地勢高遠,山勢險峻,原來很少有人能夠來到山頂。2009年,一羣勇敢的開拓者歷經三年在懸崖峭壁上修建了棧道和索道,才能讓我們的遊客輕鬆上山,飽覽這裏的美景。大家注意到了嗎?崖壁上有許多球星的石泡,有的像籃球那麼大,有的像乒乓球那麼大,這就要說到地質構造了,這裏和雁蕩山一樣,屬於火山流紋岩地貌,岩漿冷卻後形成了這樣的地貌特徵。

最後遊覽的是聚仙谷景區,在聚仙谷景區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就是觀音峯了。只見眼前的山峯彷彿是一尊坐着的觀音,梳着高高的髮髻,眉眼十分逼真,雙手合十正在向前方默默祈禱。最神奇之處是觀音峯的海拔剛好是919米,正好印證了觀音成道的日子農曆九月十九,這不得不讓人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神仙居景區的宣傳logo正是這座觀音峯。

現在我們可以坐纜車下山。大家請看遠處的那塊岩石,上面有很多奇怪的紋路,人們稱它爲蝌蚪文,是我國存在的八種神祕的文字之一。那它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央視的地理中國欄目組,帶領地質專家曾經來到這裏,近距離的拍攝蝌蚪巖上的圖案,並對仙居的其他岩石羣落,進行了廣泛的考察。初步證實,蝌蚪文其實並不是人爲的書寫上去的,而是一種地質演變的現象。因爲這裏的兩種岩石成分的不同,所以抗風化的能力也不同,經過億萬年的風雨侵蝕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層次,從山腳遙遙遠眺像極了蝌蚪的形狀,這就是蝌蚪文的真正來歷了。

台州導遊詞11

朋友們:

你們好!現在我們已經到達黃山風景區南邊重鎮湯口。在這裏先向諸位介紹一下黃山風景的概況。

黃山,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屬中國南嶺山脈的部分,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黃山山系中段,是黃山的精華部分,也就是我們要遊覽的黃山風景區,面積約154平方公里。它在黃山市境內,南鄰歙縣,徽州區,休寧縣和黟縣,北連黃山區;這五個縣、區也都屬於黃山市管轄。

黃山在中國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的樣子,因爲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給它起這樣一個名字。傳說咱們中華族的先祖軒轅黃帝在完成中原統

一、開創中華文明之後,來到這裏採藥煉丹,在溫泉裏洗澡,因而得到成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這個說法,就在天寶六年即747年下了一道詔書,將黟山改名黃山。意思是,這座山是黃帝的山。從那以後,黃山這個名字就一直用到了現在。

朋友們,你們不遠千里甚至萬里到這裏,不就是要親眼看一看黃山的美嗎?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樂嗎?是的,黃山是絕美絕美的,可說天地奇山,能夠登臨它,親眼看看它,確實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在很久以前,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代,大自然的無窮魅力,塑造了黃山那絕美的風采和種種奇特的景觀,令人傾倒,令人心醉。

黃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峯。這裏千峯競秀,峯峯稱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韻。黃山奇峯到底有多少,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歷史上先後命名的有36大峯,36小峯,近年又有10座名峯入選《黃山志》。這80多座山峯的高絕大多數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蓮花峯最高,光明頂次之,天都峯排行老三,這三大峯和風姿獨秀的始信峯,是黃山的朋友,哪怕登上這四座奇峯中的一個,也算不虛此行了。

下面,咱們再來看看黃山的“四絕”吧。

說起這黃山“四絕”啊,排在第一的當是奇鬆。黃山鬆奇在什麼地方呢?首先就奇在它無比頑強的生命力,你見了不能不稱奇。一般說,凡有土的地方就能長出草木和莊稼,而黃山鬆則是從堅硬的花崗岩石里長出來的。黃山到處都生長着松樹,它們長峯頂、長懸崖峭壁、長在深壑幽谷,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千百年來,它們就是這樣從岩石崩裂出來,根兒深深紮在岩石縫裏,不怕貧瘠乾旱,不怕風雷雪雨,瀟瀟灑灑,鐵骨錚錚。其次是,黃山鬆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從總體來說,黃山鬆的針葉短粗稠密,葉色濃綠,枝幹麴生,樹冠扁平,顯出一種樸實、穩健、雄渾的氣勢。而每一處松樹、每一株松樹,在長相,姿容,氣韻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種奇特的美。人們根據他們的不同形態和神韻,分別給它們起了貼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鬆、黑虎鬆、臥龍鬆、龍爪鬆、探海松、團結鬆等等,它們是黃山奇鬆的代表。

怪石,是構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在黃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異的岩石,這些怪石的模樣兒千差萬別,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都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在121處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飛來石”、“仙人下棋”、“喜鵲登梅”、“猴子觀海”、“金雞叫天門”等。這些怪石有的是龐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瓏;有的獨立成景,有的是幾個組合或同奇鬆巧妙結合成景。這些怪石因爲觀賞位置或是角度變了,模樣兒也就有了變化,成了一石二景,如“猴子觀海”又叫“猴子望太平”。

再說雲海。雖然在中國其他名山也能看到雲海,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黃山雲海那樣壯觀和變化無窮。大約就是這個緣故,黃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黃海”。這可不是妄稱,是有歷史爲證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學家叫潘之恆,在黃山住了幾十年,寫了一部60卷的大部頭書——黃山山志,書名就叫《黃海》。黃山的一些景區、賓館和衆多景觀的命名,都同這個特殊的“海”有關聯,有些景觀若在雲海中觀賞,就會顯得更加真切,韻味也更足了。這些也都證明,“黃海”這個名字是名副其實的。

最後介紹一下溫泉。我們常講的和遊覽的溫泉是前山的黃山賓館溫泉,古時候又叫湯泉,從紫石峯涌出。用它命名的溫泉景區,是進入黃山南大門後最先到達的景區。溫泉水量充足,水溫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質良好,並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有一定的醫療價值,對皮膚病,風溼病和消化系統的疾病,確有一定的療效。但是隻能浴,不能飲;過去說它可以飲用,是不科學的。

其實,黃山溫泉不止一處。在黃山北坡疊嶂峯下,還有一個溫泉,叫鬆谷庵,古稱錫泉。它與山南的賓館溫泉水平距離7.5公里,標高也近,南北對稱,遙相呼應。這也夠奇的了。不過因爲它地處偏僻目前還未開發利用。

除了“四絕”之外,黃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壯觀和綺麗的。

黃山,山高坡陡,溪流從高山峽谷中奔涌出來,從陡谷懸崖上飛落下來,就形成了瀑布。“山中一夜雨,處處掛飛瀑”,就是黃山溫存的生動寫照。黃山瀑布很多,最壯觀的有“九龍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黃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峯滴翠,山花爛漫;夏天清涼一片,處處飛瀑;秋天天高氣爽,紅葉如霞;寒冬則是銀裝素裹,冰雕玉砌。黃山確是一個旅遊、避暑、賞雪的絕好去處。

台州導遊詞12

各位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我是溫馨旅遊社的導遊——紫瑩小姐。今天,我即將帶領大家去一一領略蛇蟠島的風采。

蛇蟠島位於三門灣內,面積達17。4平方千米,是整個台州海域中廣闊的島嶼。島上盛產江南名石——蛇蟠石,俗稱“紅石板”。因爲它歷經了千餘年的人工採石,才形成了大小不一的豎井洞窟羣,因此得名“千洞島”。怎麼樣,這個名字不賴吧?

好,現在我們所處的地方是著名的景區——海盜村,這兒可是集聚了中國海盜的主力——東海梟雄的哦!

中國的海洋歷史當中,每一個大段都有着海盜的'記錄。而蛇蟠島則是中國海盜的主要巢穴。這兒的洞窟與海洋風光是一處與衆不同的特色。對了,這兒還可以讓我們體驗嘯聚亡命的海盜生涯呢!大家快去遊玩一下吧,嘗試着做一下海王寶座吧,60分鐘之後在海盜村的門口集合,注意安全,也別亂扔果皮紙屑哦!

(60分鐘之後……)

嗯,大家都以經到齊了。我們向下一個景區——野人洞衝刺吧!途中奇花異草會伴隨我們到那兒,快走啦!記得要留心觀察喲!

快看,這裏就是野人洞,怎麼樣?不錯吧!快一點兒進去吧!裏邊兒的風景絕對能比你們想象中的更加美麗,趕緊跟上。

大家瞧見了沒有?這裏的風景漂亮吧!嘻嘻,這個野人洞口啊,還真有點兒像《西遊記》裏的水簾洞呢!瞧那瀑布,一瀉而下,朦朧之中能看到“野人洞”三個大字。對了,那一邊的彩虹還在陽光的映照下出現了一片彩虹呢!好看吧?

野人洞中有兩個特殊景點,一邊走,我會一邊給你們講講的,放鬆一下,出發吧!

這兩個景點分別是古洞人家和石窗展廳,石工們千年以來採石之後廢棄的洞窟羣,自古就是石工、海盜和島民穴居的。它倆可以向大家展示山野穴居的洞石文化和蛇蟠島的悠久歷史。

到了,這裏是古洞人家,是宋代到清代洞穴房屋的主要造型;那一邊是石窗展廳,集聚了三門的各種著名石窗,大多是幾何窗、三錢窗,和一根藤窗。它們都是由易雕琢的蛇蟠石製作的,栩栩如生,各種圖案惟妙惟肖,被廣泛地運用到了各地。

好了,本次旅遊到此結束,解散。

台州導遊詞13

仙居歷史悠久。6000多年前,在永安溪中下游河谷平原上,就已聚居着仙居人的祖先—甌越族人。

戰國時,仙居爲越國領土。秦統一全國後,屬閩中郡鄞縣回浦鄉。東漢時,仙居是國內高僧名道涉足之地,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建造的“石頭禪院”(即石牛“大興寺”),比國清寺建寺早400多年。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仙居立縣,名樂安。隋、唐間幾經廢置,至五代吳越寶正五年(公元930年),改名永安。宋時,仙居是國內著名的宗教聖地之一。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衛,而多神仙之宅”,詔改今名。立縣至今已有1600多年。

仙居人傑地靈,人才輩出。自唐至清,出過245位進士,其中首位進士是唐代著名詩人項斯,影響較大的有南宋名臣吳芾、左丞相吳堅,明代太子少師王一寧、刑部尚書應大猷、勇鬥嚴嵩的.右都御史吳時來、監察御史應朝卿等。此外,還有北宋開仙居辦學風氣的陳襄、揭竿起義的呂師囊,南宋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專著《菌譜》的作者陳仁玉,元代大書畫家柯九思等。

仙居地處浙江東南、台州西部,東連臨海、黃岩,南接永嘉,西鄰縉雲,北與磐安、天

臺分界。縣域面積20xx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1612平方公里)佔全縣80.6%,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

地形屬浙南山區一部。仙霞嶺延伸至縉雲分叉,綿亙本縣南北邊境,成鉗形對峙。南爲括蒼山,主峯米篩浪,海拔1382.4米。北爲大雷山,主峯青梅尖,海拔1314米。全縣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峯有109座。永安溪自西向東穿流而過,境內全長116公里。全縣地形從外向內傾斜,略向東傾,其間有大小不等、錯落相間的谷地和盆地,其中下各、城關、田市、橫溪等4個河谷平原面積較大。

氣候屬亞熱帶季風區。年平均氣溫18.3℃,1月份平均氣溫5.6℃,7月份平均氣溫28.5℃。全年無霜期240天左右。雨量充沛,歷年平均降水量20xx毫米左右,呈雙峯型分佈,前峯爲梅雨,後峯爲秋雨,降水的空間分佈不均勻,南部多於北部,東部多於西部。

台州導遊詞14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導遊員,今天由我來給大家導遊。在遊覽整個台州鳳凰山的過程中,你們會有很多問題要問我,同樣我也會有很多問題問大家!如果您答得非常好,並且知道的東西比我還多,您將獲得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禮物嘛,暫時保密)

今天我們要旅遊的是台州鳳凰山(台州鳳凰山名的來歷有三種,請大家注意聽一下有哪三種?),台州鳳凰山位於丹東市西北57千米,風城市5千米處。景區面積24平方千米,屬於長白山餘脈,最高峯海拔836.4米。早在清代,風凰山就被列爲遼寧省四大名山之一(在遼寧四大名山中,它排在第幾位?),近年又被列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4A級景區)。它以其雄偉險峻、泉洞清幽、花木奇異、四季景秀(請大家體會一下這十六個字的真實含義,他們是否貼切?)吸引了不少遊客。景區內峽深谷幽,峯奇崖險,秀中有險,奇中有幽奧,歷代文人墨客來此留下了數不盡的詩文墨跡(你能說出來有哪些名人的)和摩崖石刻(著名的摩崖石刻有哪些?),使得台州鳳凰山的文化底蘊(台州鳳凰山的悠久歷史有多少年?從何時開始?)也十分豐厚。

走在盤山路上,兩邊峯峯石石。高低參差,其千姿百態鬼斧神工。而此時最吸引人注意的恐怕莫過於山腳下的泉水了。水聲淙淙,清脆悅耳,水質清澈,甘甜清冽,山水相映,更襯托出台州鳳凰山的媚人風光。

走在山路上,你一定全注意到路邊或崖壁上的石刻吧!天高氣清山高水長直上雲青,振衣幹仞(台州鳳凰山的十景有哪幾個?請你說出來?)字體無不剛勁有力,氣勢恢宏。與整座山的大氣與磅礴渾然一體。

進山後,我們首選來到的是紫陽觀,又稱三觀廟,因觀中供奉三位神仙而得名,紫陽觀(爲何稱之爲紫陽觀?)面向北方,中間正殿供奉着紫陽真人,兩側有衆多小神守護,歷年來,紫陽觀一直香火興盛篤信道教的善男信女穿流不息,梵音道樂不絕於耳,在每年的農曆四月二十八廟會(廟會爲何選在這個日子?)之際,更是人如潮涌,紫陽觀棲身於奇山秀水之中,使大自然的造化與人工的雕琢更加融洽地合而爲一,相映成趣。(遊台州鳳凰山有三條主要線路即大循環、中循環、小循環,,請說出三條線路都經過那些著名的景點?)

現在大家就要登比較險的山路了,幾位身體不太好的朋友可以乘坐纜車上去等候我們。沿着山路前行(請大家數一數腳下的臺階有多少節?數到頭的時候,你可以許個願216階108的兩倍!108是個什麼數字?大家猜一猜?),就會來到導遊圖(從這裏開始這裏有兩條上山路線)前,這裏也是登山的十字路口,沿左邊一條路走,將會路經八隻手,轉下來便是鳳凰洞,從鳳凰洞出來便是步步高等景點;沿右邊這條路,將經過三教堂,兩條路都將到達烽火臺。

八隻手又稱鬥母宮,臨崖而建,風格古補凝重,台州鳳凰山的古建築始於南北朝時期,歷代都進行過修整與重建,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同時,又體現着歷代工匠的智慧與技藝。

走出八隻手,繼續前行,不遠處就是娘娘廟了,娘娘廟中供奉着送子娘娘、眼光娘娘。送子娘娘身上爬滿了頑皮的小孩子,讓人一看便知這送子的含意。殿內泥塑雕刻都栩栩如生,維妙維肖。遠處有一個大型網,從那裏不時傳來各種鳥的叫聲請大家猜一下那是個什麼地方有哪些名貴的鳥類?

從娘娘廟走出,右行幾步,便是著名的風凰洞了,風凰洞是由天然形成的洞穴。洞中幽深奧祕,秀中有險峻,奇中有幽奧,走入洞中,但聞腳下流水淙淙,而伸手不見五指,讓人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小心翼翼的前行。在驚悚之餘,又不能不慨嘆自然之神奇。幾經迂迴之後乙眼前豁然開朗,這便是出了洞口了。俯身一望,才發現自己已經離入口百米,此時正在小山峯上呢。原來鳳凰洞並不是平地上水平的洞穴,而我們則一直在洞中登山呢,爬上了百米高的山峯而自己竟渾然不覺,讓人不能不稱奇。鳳凰洞吸引人的另外一原因,是傳說中這裏曾是鳳凰巢空。到風凰的寓所裏走一遭沾染些風凰的靈氣,也是遊人的美好願望。(鳳凰洞前有售票的每位10元;鳳凰洞的`傳說是什麼來歷?裏面的壁畫主要表現的是什麼內容?)

從三教堂(爲什麼叫三教堂?供奉的是哪三尊神像?)這一邊的路走,同樣是險象環生,三教堂是人工雕琢與天然形成融合而成的.景觀,它的底部是鑿在石壁上的神龕,裏面供奉着石刻的神仙,三教堂是由兩塊巨石互相支撐搭建而成的,兩塊巨石與水平面大概有七八十度的傾斜角,幾乎垂直的。是而兩塊巖之間的縫隙非常狹窄,剛好容得下一個人俯身爬過,幸好現在岩石上裝有鐵環,可以幫助遊人安全地渡過險關。

從風凰洞與三教堂兩側的路都可以到達烽火臺,從這裏開始,便是遊台州鳳凰山的必經之路了。烽火臺是風凰山的主要山峯之一,也是古代邊繮防衛的瞭望臺,從這裏向下望去,風城市全景盡收眼底。高樓、田園與河流的分佈錯落有致。而作爲現代化標誌之一的沈丹公路則沿着山腳蜿蜓而過,各色汽車在公路上疾馳,如一條綵帶裝點着這美麗的城市。

站在烽火臺上,向西南方向望去,遠遠的能望見一塊巨石,斜臥在小山丘上,猶如一隻蟾蜍在仰望着月宮,這便是著名的金蟾望月,據說這本是一隻蟾蜍,因常年住在山中,沾染了山的靈氣便成了精,偶然一次會望見了月中嫦娥的容貌,從此便難以忘懷,日夜伏在山丘上等待月亮的出現,日子久了,便成了一塊巨石,而仰慕之情從未改變,這一望便是幾千年,一直到今天。

再往前走,便是將軍峯、兔耳峯、仙人臺等山峯(台州鳳凰山共有多少座山峯?)了,各山峯遙相呼應,展現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共同裝點着秀麗的景色。山中道路多崎嶇坎坷。上山路幾乎都是垂直的,而下山路又陡峭限險,有的兩峯之間有兩米多寬的距離,而僅僅搭了兩塊窄窄的鋼板,好象是山中的獨木橋。從一個山峯到另一個山峯真是不容易,可也讓人體會到了風凰山的奇、秀、險、美(奇在何處具體景點;秀在何處那些景點;險在何處哪個景點;美在何處哪個景點),讓人樂在其中。山間樹木蒼翠,到處都有高大的參天古木(最有名的古樹有哪幾棵?)。蒼松翠柏挺拔高潔,弱柳扶風分外妖嬈,而山中的野花更是遍地盛開。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小松鼠(您看松鼠是時,請不要打擾它們,它們很害羞,奔跑速度很快,稍有不慎,您就有可能被它騙到山谷中)偶爾會蹦到遊人眼前,可轉眼又無蹤影。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使得風凰山充滿了勃勃生機,爲我們的旅遊增添了無限情趣。

遠遠的,我們就可以望見前方突兀的山石了,如果裸露的脊背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在日光的照射下,平滑的岩石折射出刺眼的光芒,這便是險中之險的老牛背了。牛背上幾乎無路可走,唯有崖壁旁有被鑿開的小石窩,在幾乎直立的山崖上,兩側是扶梯,您要是往兩側看的話,保準能嚇出一身冷汗兩側都是陡峭的山崖。

前方不遠處就是箭眼峯了,它是台州鳳凰山最負盛名的山峯,也是公認的第二高峯(第一高峯爲攢雲峯-因何得名?),箭眼峯是由幾塊巨石天然搭砌而成,中間是一個大洞(高約四米、寬約五米)。傳說中,唐將薛仁貴(關於薛仁貴的故事還有哪些、他是誰的夢中小將?)在東征時,從距此30裏的發箭嶺(台州鳳凰山東北的定軍山)上射箭,一箭洞穿而箭眼得名,站在箭眼峯上回頭望去,只見峯巒起伏,層巒疊嶂,頗有一覽衆山小的意味。

越過神馬峯(台州鳳凰山的第三高峯),峯上有一馬蹄印,大如園桌。相傳爲薛仁貴騎的白龍馬所踏馬踏窩。在神馬峯的前面便是天涯海角了,與前面的奇與險相比,天涯海角顯露更多的是山的博大與偉岸、平坦而寬闊的峯頂散佈着幾塊岩石,空空曠曠而讓人心不由暢然、慨嘆生活的重擔與生存的艱辛。

從天崖海角走下來,便是下山之路了,而我們這一天的旅程便已接近尾聲,而唯一未遊覽的景點就是前方的石壁鶴影(他有何典故?),遠遠的就能望見一隻巨大的仙鶴振翅於石壁之上,欲飛向天空,鶴頭,鶴翅,乃至鶴足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讓人不敢相信這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逼真生動連能工巧匠都自嘆不如。

台州鳳凰山,秀麗而險峻,空靈而妖嬈。一峯一洞,一草一木,無不顯示出它的動人之處,不能不讓人驚歎自然之神奇偉大。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的導遊到此爲止。(請大家想一想台州鳳凰山有哪些名峯?名洞?名草?名木?)

請大家比較一下,我和山裏的其他導遊員相比怎麼樣?他們的水平很高,你也可以和他們切磋技藝,或者詢問那些山裏人,他們可是台州鳳凰山通啊!歡迎你們有機會在來!

台州導遊詞15

到明代,白塔鎮厚仁村人吳時來曾在此寺發憤苦讀,每天挑燈夜讀到深夜,累得吐血。功夫不負有心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他終於考中了進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品官),相當於現在檢察院檢察長。吳時來正氣凜然,愛憎分明,在歷史上以彈劾大奸臣嚴嵩而名留青史。明萬曆年間(1583年)僧廣正有募捐重建,成爲規模宏大、僧人衆多、香火旺盛的寶剎古寺。因時代變遷及風雨侵蝕,如今已是寺毀成墟,鐘聲不再。然以其壯麗獨特的自然風光,成爲目前我縣遊客最旺的一處國家級旅遊勝地,從而贏得了“神仙居”、“桃源仙境”等衆多讚譽。現在我縣旅遊局正在着手規劃引進外資,重建西罨寺,恢復它昔日的輝煌。

神仙居風景區位於白塔鎮與淡竹鄉境內,離縣城約20公里,已開發景區總面積22平方公里,所屬山系爲括蒼山脈韋羌山系,是火山熔岩形成,多石泡流紋岩。關於韋羌山,《赤城志》記載:“韋羌山,在縣西四十里,絕險不可升。按《臨海記》雲:'此衆山之最高者,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晉義熙中周廷尉爲郡,造飛梯以蠟摹之,然莫識其義。俗傳夏帝踐歷,故刻此石。其後守阮錄攜吏民往觀,雲雨晦冥,累日不見而旋。'舊有綠筠庵。”在神仙居的巍巍巨石間,神祕的蝌蚪文深藏其中,魅力無窮。

我們到了“仙人茶莊”,我們來品一杯仙茶,做一回仙人吧。

說到茶,仙居種茶炒茶有悠久的歷史,相傳2500年前,春秋時期吳越爭霸,越王勾踐兵敗退至金坑,也就是現在的仙居溪港鄉金坑村。爲擺脫吳兵,他揮鞭讓心愛的白馬向前馳去,自己則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等吳國追兵遠去之後。又渴又飢的越王來到村裏向百姓討茶喝,當地百姓獻上一碗綠茶,越王飲畢,讚不絕口。

越王在此戰役中失掉了心愛的白馬,爲了紀念白馬,他命名此茶爲白馬茶,金坑村的`那座山爲白馬山。

越王滅掉吳國後,白馬茶成爲貢品。

仙居歷史上有多種地方名茶,如:白雪背茶、蒼嶺甜茶、龍皇堂仙龍巖茶、苗遼碧綠、三橋廿四澗、朱溪紫龍茶等,這些茶的產地都地處高山,常年雲霧繚繞,土地肥沃,因此茶葉的品質十分優良。